【推薦】端午作文合集6篇
在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鄲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作文 篇1
端午節(jié)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提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qiáng)民的好主意,但由于當(dāng)時社會的****他的策略不但沒有被國王采納,反而被攻擊排擠最后逐出都城,流落漢北。屈原生性耿直,不愿委曲求全,看破紅塵,跳進(jìn)了汨羅河以死捍衛(wèi)正義。當(dāng)?shù)氐臐O夫知道此事后非常痛心,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河喂魚以保全屈原的尸首。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包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后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人們吃粽子,劃龍舟以紀(jì)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我們?nèi)胰硕挤浅>磁迩娜似泛筒胖。因此,我們家每年都很重視端午?jié),一定要包粽子以此紀(jì)念屈原。
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是吃粽子,賽龍舟。粽子分兩種形狀:一種是牛頭粽,一種是尖尾粽。媽媽是我們家包粽子的能手。每年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nèi)叶寄艹缘娇煽诘聂兆。媽媽常說:“用蘆葦?shù)娜~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jié)媽媽都用蘆葦葉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zhǔn)備工作:把蘆葦葉子放在溫水里泡一泡,把準(zhǔn)備好的糯米和棗,花生分別洗完后伴在一起。等蘆葦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粒棗,接著在里面放上糯米,花生,中間再夾幾片棗肉,包好后再將草繩捆綁好大功告成了。媽媽包的粽子又大又結(jié)實,像一個個包袱,又像一個個秤砣。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三十分鐘后,再泡在湯水里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香味撲鼻,讓我直流口水,有時一口氣竟能吃上好幾個然后腆著大肚子那憨態(tài)惹人笑。
過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握著船槳動作協(xié)調(diào)、齊心協(xié)力地奮力向前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鼓,“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發(fā)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此起彼落,使水手們更加鼓足了干勁,勇往直前……每年賽龍舟的場面都非常壯觀。
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不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習(xí)俗,而且傳承著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端午作文 篇2
每當(dāng)吃到奶奶包的蜜棗粽時,一口咬下去,棗的甜蜜,米的香糯,讓人回味無窮,流連忘返,就會想起那個難忘的端午。
小時候,我和爺爺奶奶一起住。那天,雞一打鳴,奶奶就把我叫起來了,說道:“哞哞,快起來!今天可是端午節(jié)!”一聽是端午節(jié),我一下子就坐了起來,洗好臉?biāo)⒑醚。奶奶給我系上了一根五色線,爺爺正忙活著在門上插艾草。
奶奶把我拉到廚房里,說道:“中午咱們吃粽子,咱倆快點(diǎn)包!”“好!”奶奶從盆里抽出一張綠油油的粽子葉,折成一個小倒三角,將浸泡好的米堆入三角形里,在中間撥出一個狹小的空間,將棗塞到里面,再蓋上一層米。但因為我的米裝多了,下面的米就像一顆顆珍珠一樣,滴溜溜地灑落了下來。大家看得哈哈大笑,我也不禁有些窘迫,只好放進(jìn)去重新來。這才抽了一片,因為太用力了,還沒裝米,粽葉就被我撕壞了。這時,我沒有耐心了,轉(zhuǎn)過身子,就要走開?赡棠虆s一把拉住了我,拿出了一個已經(jīng)裝好的粽子,我拆開繩子咬了一口,甜甜的,糯糯的',真好吃,“哞哞,你看!它這么好吃,你自己做一個豈不是更甜!“我想了想:古人都說,自己做的最甜,對,我要堅持下來,自己做一個!我靜下心來,可算包好了,之后奶奶拿起粽子,又抽出一根線,說時遲那時快,一下子就把粽子捆好了。奶奶看我愣著,便手把手教我。蒸了三四鍋粽子,自己包的粽子,一口咬下去,真美味。香糯的米,甜蜜的棗,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真是美味!
吃過午飯后,奶奶帶我去看賽龍舟。他們一個個緊皺眉頭,劃船動作一模一樣,兩隊的速度不分上下。他們個個滿頭大汗,臉漲的通紅。岸上的觀眾聲嘶力竭地吶喊著,為他們加油,空氣中彌漫著一片緊張的氣息。最后因為綠隊的一個鼓手點(diǎn)沒打好,輸了比賽!紅隊贏了!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長大后,每個端午節(jié),奶奶都會郵給我們粽子。每當(dāng)吃到他們郵來的粽子,我就會想起這個難忘的端午。
端午作文 篇3
因為是異鄉(xiāng)人,今年端午節(jié)小長假我和妻照樣不能回家。端午節(jié)想的最多的就是吃粽子了,但我和妻都不會包粽子。昨天下班時候妻已經(jīng)到超市買了半口袋粽子,還有幾枚咸鴨蛋。其實,我還想買鵝蛋的,可售貨員一句善意提醒,那個粘著屎殼且標(biāo)價7.5元一枚的鵝蛋徹底打碎了我的奢侈想法。
雖然還有兩天才到端午節(jié),但粽子都買回來了,也顧不得那些講究,忍不住先嘗為快了。中午時候,我把粽子亂七八糟的撿了一大鍋,還有那幾個咸鴨蛋。倒水,點(diǎn)火,加蓋,一邊看NBA球賽,一邊只等著粽子蒸熟開吃。說到“蒸粽子”,我想對于習(xí)慣了“煮粽子”的我和大家來說這樣用語是有點(diǎn)拗口的,F(xiàn)代社會快節(jié)奏改變著無數(shù)人的飲食習(xí)慣,而商家總能在這種背景下捕捉到商機(jī)。市面的粽子都是包好的,而且大多都是生廠商煮熟了的,外面套了一層真空包裝,顧客買回去只需把包裝袋一撕,往鍋上一蒸便可享用美食了,這便是“蒸粽子”。如此,“蒸粽子”既方便了都市中忙忙碌碌的上班族,也照顧了那些懶手懶腳的現(xiàn)代人。
一刻鐘,水開蒸透,粽子便可以出鍋了。我雙手沾了涼水,用剪刀剪開捆粽子的麻繩,拽住開口處竹葉前頭和后腳稍稍用力一拉,小巧精致的糯米餡就顯露出來了。一連剝開幾個粽子,才發(fā)現(xiàn)妻選的都是不同口味,有臘肉的、豆沙的、大棗的、蛋黃的。用筷子夾起,一口下去多半個粽子就沒有了。口里除了略有點(diǎn)粘,就是象征粽子各自身份、點(diǎn)綴價格的那點(diǎn)佐料味道了,或是沙甜、或是肉味。南方的米總是不夠筋道,粘的不透徹,味道也被填滿的肉、蛋之類佐料拖累的有點(diǎn)做作,而且粽子外面被大白麻繩左綁右捆后也顯得緊巴瘦小,總能讓我聯(lián)想到舊社會婦女的“三寸金蓮”,小小的、尖尖的。
旁邊的妻卻吃的熱火朝天,扯開裹著粽子的竹葉,來不及剝下粽餡就迫不及待地啃上了,還不忘時不時用筷子摳一口咸鴨蛋。她似乎吃出了家鄉(xiāng)粽子的味道。
說起家鄉(xiāng)的粽子,不得不說說我老家的粽子。
我老家在山東日照,那邊的粽子沒有南方的花哨,都是簡單的粽葉(槲樹葉,老家又稱菠蘿葉)捆綁的大個粽子,一個足有南方粽子七八個那么大,家鄉(xiāng)人親切稱呼“枕頭粽”。家鄉(xiāng)人看重“三節(jié)”: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是第二大節(jié)了。端午,沒有春節(jié)熱鬧,沒有仲秋濃情,但吃的確實一年中最鮮靈的,夏初一切都是新的。記得小時候,過完春節(jié)我便開始掰指頭盼端午了,對于“吃”占了半個童年記憶的我而言,端午就意味著粽子、雞蛋、鴨蛋,還有大大的鵝蛋。
“吃粽子,割麥子”,到了端午便是老家收獲麥子的時節(jié),這時父母大多忙著下地?fù)屖招←,包粽子便成了奶奶的活計。?dāng)然了,包粽子的準(zhǔn)備工作是要全家總動員的,端午節(jié)前一兩周,娘都會趕集買來糯米、粽葉、稻草,父親提前劈好柴火,這樣準(zhǔn)備工作差不多就緒了。
包粽子一般都選擇在五月初四,晚上煮,初五早上才能吃。
初四,一大早起來就要將粽葉、稻草泡上,糯米不能泡的太早,陰歷五月氣溫高了,米浸泡時間長了容易變酸,奶奶一般都是吃過早飯才泡上糯米。
泡好糯米就要清洗粽葉,雖說這些純天然的葉子不曾沾染農(nóng)藥,但是我們家每次都是用刷子一片一片兩面刷干凈,刷完換兩三遍水沖洗就可以備用了。
我們家人口較多,包粽子用糯米一般在15斤左右,淘米既是力氣活,也是精細(xì)活。淘米時候要準(zhǔn)備兩個大盆。先用一個大盆放上半盆米,倒?jié)M水,把盆輕輕側(cè)傾,倒掉浮在上面的稻糠雜質(zhì)。然后,再倒?jié)M水,用笊籬慢慢攪動,等盆中大米離心圓轉(zhuǎn)動起來時,就用笊籬由上到下一層層篩選、撈起,倒在另一個大盆里,這樣撈到最后剩下的就是小石頭等沉于水底的雜質(zhì)了。三遍淘洗下來糯米也算淘好了。
包粽子,是個復(fù)雜工序。家鄉(xiāng)的粽子都是上下兩蓋(日照方言)扣起來的,每蓋粽子都有3—4片粽葉包裹成,使用粽葉數(shù)量要看葉子體積的大小,所以一個人是很難完成的。到了下午包粽子時候,娘就會從地里趕回來和奶奶搭手,但大多時候她是走不開的,這時奶奶就會喊我?guī)兔。我領(lǐng)了命令便會搬來兩個小板凳——奶奶一個,我一個,祖孫兩人對頭坐下來。奶奶先從水里揀出一片大的粽葉鋪在左手掌上,然后再用兩片較小粽葉對頭鋪在大粽葉上,接著熟練的.從水里抄起一把米均勻攤在葉子中間,先把手掌兩側(cè)粽葉對疊,再把對頭粽葉根部對疊壓過來,半個粽子就算完成了。葉子收緊的力度要恰到好處,太緊太松糯米都會漏出來,至于用粽葉數(shù)量,用米多少,包裹的方法也全憑奶奶多年的經(jīng)驗了。奶奶將包好的粽子遞到我手上,我總是小心翼翼的用兩只手接過,小心按住收口處粽葉,生怕里面的糯米漏出來。奶奶重復(fù)一遍上面的動作后,另一半粽子也好了。奶奶拿過我手里半個粽子和她手里半個粽子收口處對壓在一起,讓我用手掐住了,她熟練的從水里抽出一根稻草在粽子一頭繞兩圈,然后打上一個活扣,粽子在我手里轉(zhuǎn)個方向,另一頭也困好了。然后,用剪刀剪掉多余的稻草,一個長方體如同枕頭般大粽子就算包好了。奶奶常說,這山東的粽子就像我們山東人——個大,實誠!
一下午,滿盆糯米經(jīng)過奶奶雙手洗禮,都成了滿盆側(cè)臥相枕胖乎乎的大粽子。
按照老家習(xí)俗,剛包好的粽子當(dāng)晚是吃不到的。煮粽子時間很長,傍晚粽子填滿八印大鍋,倒上水,鍋底塞滿柴禾就開煮了!罢眍^粽”個頭大,煮時間短了是不容易熟的。奶奶一邊往鍋里放粽子,一邊喃喃自語:“煮的火候大點(diǎn),才有粽子味!蔽乙仓荒苎郯桶统蛑伒滋鴦踊鹈纾瑖伵_嗅嗅鍋蓋間隙噴出霧氣中夾雜著粽子淡淡的清香咽唾沫。
初五,我還在睡夢中時候,娘便會把洗好的雞蛋、鴨蛋、鵝蛋放進(jìn)煮粽子鍋里,等我們姐仨醒來時便滿是驚喜了。早上醒來,手腕上不知何時大人們會給我們系上“五彩繩”,聽奶奶說等下第一場雷雨時候扔在雨里便能保一年平安了。至于屋檐、門口插著的艾草,祭拜灶神這些事情我是不關(guān)心的,早上一骨碌爬起來滿腦子都是滿鍋的粽子和蛋了。早上一家人都會圍坐在桌子前,娘沾著涼水剝開粽子放在碗里,桌子上放了白糖、紅糖,誰吃的時候都會蘸一下或者把糖直接灑在碗里吃。我們姐仨總是嘻嘻鬧鬧的爭搶。家鄉(xiāng)的粽子和南方的粽子比起來略顯粗獷,但那種清香綿甜豈是幾片竹葉包裹著生硬糯米所能比擬的。這其間的味道,縱是像《舌尖上的中國》遠(yuǎn)近鏡頭轉(zhuǎn)換也拍不出來的。
早上搶完粽子,我就等著最期待的事情了——分蛋。鍋里的雞蛋、鴨蛋和鵝蛋是要按人頭分到我們姐仨手上的,這也是我們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分完蛋,第一件事情便是比賽“轉(zhuǎn)蛋”了。我總是一邊用嘴吹著手里滾燙雞蛋,一邊嚷嚷著和兩個姐姐比,但每次比賽結(jié)局大致相同,輸?shù)舻目偸俏,兩個姐姐也會毫不客氣的拿走她們各自的戰(zhàn)利品,現(xiàn)在想想都是兒時太小沒有力氣的緣故吧。鵝蛋平時都作為“種蛋”給家里換錢用了,所以每次煮的數(shù)量極少,也最珍貴,我們也都不舍得拿來當(dāng)“賭注”。在家里輸?shù)囊凰康奈乙部傆谐鰵獾牡胤,我會兜里揣著鵝蛋去鄰居家里找小伙伴們玩“撞蛋”。游戲規(guī)則很簡單,誰的蛋結(jié)實誰就贏了,輸?shù)囊训敖o對方。“撞蛋”總能讓我一雪前恥,秘密武器便是又大又結(jié)實的鵝蛋。周圍鄰居家里一般是不養(yǎng)鵝的,我的鵝蛋總能把他們所有的雞蛋、鴨蛋統(tǒng)統(tǒng)碾碎,在我得意叫喊聲中,輸?shù)男』锇橹挥谢丶铱薇亲拥姆萘恕?/p>
大人們卻全然不顧孩子們的事情,吃過早飯繼續(xù)到地里忙著割麥子了,走時會順便帶上幾捆粽子當(dāng)干糧……
等我長大異地上高中的時候,記得每次端午節(jié)收假歸校時,娘都會在我包里塞幾捆粽子、幾枚雞蛋和鵝蛋。娘沒上過學(xué),在她眼里“鴨蛋”對于我學(xué)業(yè)是不吉利的。這些,便是我半個禮拜的口糧了……
現(xiàn)在想來,我已經(jīng)七八年沒有嘗到家鄉(xiāng)的粽子了。
昨晚給家里打電話,娘說今年忙,沒有包粽子,往年這個時候都是奶奶包粽子。掐指算算奶奶走了剛好一個半月了。娘常說:“人活百歲有個娘好”,這么多年,娘和奶奶曾沒有因為這事那事鬧過別扭,她始終把奶奶當(dāng)作親娘一般。每次通電話娘總是嘆氣,奶奶走了,她的話也少了。
看著桌上各色粽子,想起家鄉(xiāng)的粽子,想起奶奶。
奶奶,端午節(jié),天國里面有粽子嗎?
端午作文 篇4
今天是端午節(jié),爸爸在做粽子。
做粽子的材料有:葉片·米·肉·蛋黃·豆沙·還有菜……
做粽子的時候要坐著,我看爸爸在十分專心做粽子,我也要做。爸爸先把粽子弄成一個漏斗狀,然后把大米放進(jìn)葉片里,再放肉,又把一層大米鋪在上面,最后系起來,一個粽子就完成了,我覺得很簡單。我也開始做了。我先洗洗手,來到做粽子的地方,然后坐下,把葉片弄成漏斗狀,可是怎么也弄不起,我隨便弄了一個球形,把大米鋪上一層,又把豆沙放了一塊,再偶是一層大米,用繩子把它包好,放到鍋里一煮,結(jié)果我做的粽子都散了。
端午節(jié)不僅要吃粽子,還有紀(jì)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屈原用寶貴的生命為我們換來了美好的`假期!彼晕覀兙鸵o(jì)念屈原。
端午節(jié)還要賽龍舟。就是到一條“龍”上,用船槳把“龍”給游起來,比比誰先到終點(diǎn)。
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美好的日子呀!
端午作文 篇5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在那天,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里。
這不,今年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在這一天,學(xué)生們放假,大人們也不用上班,全都在家休息,可以說端午節(jié)是讓所有人都開心的日子。街上處處飄著雞魚的香味,讓孩子們大飽口福。
在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都吃粽子,聽說這其中有一個故事:在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代,楚國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當(dāng)初因為國破家亡,悲憤不已,抱石怒投汨羅江里。人們知道了,怕江里的魚蝦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便包了許多美味的粽子扔進(jìn)了江里,希望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了,正好那天是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yōu)榱思o(jì)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節(jié),以示悼念。
在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的習(xí)俗以外,家家還都在自己家的窗戶上掛五顏六色的葫蘆,那個喜慶,聽奶奶說,在端午節(jié)這掛葫蘆不僅喜氣,而且,還消災(zāi)解毒,讓人們平平安安的生活。還有些大人會給自己的孩子買一個葫蘆,掛在孩子的脖子上。
朋友們,你們喜歡過端午節(jié)嗎?我們歡迎你們來到我的家鄉(xiāng)音德爾鎮(zhèn)來過端午節(jié),你們一定會大飽口福,眼福的!
端午作文 篇6
鑼鼓聲聲帶來五月的風(fēng)華,一股淡淡的艾草香溢入我的鼻腔,端一杯好茗,輕抿一口,甚為甘甜。冉冉藝術(shù)之香繚繞著屋內(nèi),透過窗紗望去,娃娃著一身虎襖,佩絲質(zhì)香囊,那龍舟場上激昂浩大,又讓我憶起一段往事,追溯到很遠(yuǎn),很遠(yuǎn)……
一聲水落之響,劃過一偉人生命的華麗。屈原抱石往汨羅江一縱,為喚醒人們救國之心!般琛弊侄嘁粰M是淚,淚這千萬人名的盲目無知。屈原生命就此止步?不,他是不朽,他的骨氣錚錚,他的忠心報國,永駐炎黃子孫心頭。國家的多少榮辱悲觀?多少興衰成悲?終將成浴火重生的鳳凰。少不了一份愛國人士的炙熱胸懷。于是乎,五月五便成了端午節(jié),幾年屈老這一傲世英雄。
隨著歷史的變遷,端午逐漸形成了各種風(fēng)俗。帶著一棗香和菖蒲,蒿草的清香,端午又至。又憶起早年端午之事,我輕移步伐,打開暗紅色的木門,去感受一年的`端午,剛路過幾家便嗅到角黍的香氣。門房掛著菖蒲、艾葉、蒿草、幾層密密的像人的發(fā)髻。親和的奶奶見路過之人也邀著送幾個棗粽,輕剝開摻綠的衣裳,露出白皙的身子鑲著幾顆蜜棗。入口便是粽葉的氣息和軟糯而甘甜的味道。幾分鐘便解決一個,令人回味無窮,久而香氣猶存,口腔里溢滿了幸福。吃米粽早聞家人說,是為了每年往江中扔后,魚蝦不食屈原身軀,而食米粽。
款步繼續(xù)走著,娃娃們一身虎襖,配裝著各物的香囊,被大人逼著喝雄黃酒而四周逃。樣子甚為可愛,附近便是江河,鼓聲隆隆,令人志趣激昂。不知哪家人熏著蒼術(shù),白芷,令人如醉如癡。龍舟直到夜深結(jié)束,大家才肯歸家,卻心中仍是洶涌澎湃。
漸漸思緒飄回,我輕拿一片粽葉放在手心,輕嗅它的芳香,甚為清新。端午的民風(fēng)民俗記我心中,中華的傳統(tǒng)文化似罡風(fēng)不朽,在華夏兒女腦海中波瀾。一艾葉,一米粽,一白芷,一雄黃染著端午的芳華。我緩緩站起,輕移蓮步,打開暗紅色木門,又去感受又一年的端午……
【端午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的味道作文03-07
端午的習(xí)俗作文01-11
端午習(xí)俗作文02-05
憶端午作文02-21
端午情作文02-21
話說端午作文02-22
話端午作文02-19
我家的端午作文02-19
端午趣事作文01-03
家鄉(xiāng)的端午作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