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通用21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1
不必說蜿蜒的小徑,嶙峋的假山,整齊的灌木,優(yōu)美的桂樹;也不必說蝴蝶在花叢中翩躚,蚱蜢靜悄悄地趴在長草中,一抹金紅靈動地從荷葉間鉆過去了。單是窗外人跡罕至的小花園,便能給人帶來放松。螞蟻們在這里安家,鳥雀在這里覓食。撥開草叢來,有時會遇見壁虎;桂花也極香,站在樹下深深吸氣,好像整個肺都染上了桂花的馥郁芬芳,再由血液輸送至全身。紫藤和爬山虎相互依靠著,紫藤有修長的枝干,爬山虎有柔韌的手臂。
不知從何處聽說過:紫藤桂云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流美人。于是我時常便有些期待地偷偷撥開那些濃密的葉子,卻也只有些金黃如小扇子般的.杏葉躺在地上,然而如紫藤花般的美人是沒有的,歌鳥似也化作云煙消散了去。若在濛濛細雨中,你還可以看見那小巧玲瓏、古典淡雅的亭臺樓閣被籠上一層朦朧的、小缸青的煙雨色,飛檐石柱筆走龍蛇,似是比甚么九曲橋、城隍廟還要有韻味的遠。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2
不必說莊嚴的司令臺,聳立的大樹,翠綠的'草叢;也不必說小鳥清脆的聲音在校園里徘徊,從教室里傳出的朗朗的讀書聲,操場上的同學們的加油聲。
單是那校園里德小蟲,就有無限樂趣。從草叢里抓起一只蚱蜢,看著它一跳一跳的,多么有趣。有時,還會搞搞惡作劇,拿一只蚱蜢放在別人頭上,嚇得他們大叫,我卻在旁邊偷偷的笑著!還有那籃球架,還有無限快樂。我們可以在哪里來一場籃球賽,還可以練習投籃。有時,看著老師和其他老師斗牛,也是那么有趣,學習老師的步伐,讓自己更強些!
還有哪些作業(yè),雖然多,但是做起來還是很開心的!看到哪些一行行的題目,就想到了知識,累雖然累,但還是為了我們好!不要想到不做作業(yè)就很開心,其實一點也不開心,那么就沒有知識了,沒有知識什么都不能做!不能做就只能在家里趴著,不是很難過嘛?所以珍惜現(xiàn)在的學習。不要到了老年才知道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3
大雪,時而說到我們美麗的校園,小假山一帶便是我常去的地方。不必說那奇形怪狀的灰色巖石,綠油油的芭蕉從巖縫中吃力地擠出,也不必說那五彩蝴蝶翩翩起舞,蜈蚣在彎彎曲曲的纏繞著的藤蔓上閑逛。單是美妙的小池塘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清澈的池水叮咚歌唱,細雨蒙蒙,同學在那光滑的石板路上輕盈地小跑,池邊的花兒草兒頂著透亮的.露珠沐浴在雨兒的懷抱,仔細地瞅一瞅路邊的小草叢,那紫色的金盞花露出清新臉蛋對你微笑,小螞蚱在草間歡快地與你捉迷藏,倘若趁你不注意會突然跳到你的手上用觸角撓癢癢,常常會逗得我和同學咯咯大笑。空氣中飄著菊桂的芳香,火紅的楓葉上鳥兒清脆地鳴叫。雨中帶著無限愜意,同學們的瑯瑯書聲在空氣中縈繞。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4
不必說古老的棕色粗大的銀杏樹上零零星星地綴滿了金色的銀杏仙子,“呼”的一聲秋風掠過這金色的海洋,把銀杏葉連根拔起,任其在空中翩翩起秋天的圓舞曲,當在轉(zhuǎn)了一圈又一圈后,庫黃的銀杏又悄無聲息的落地結(jié)束了這場誤會,躺在了被誰沖濕的潤土中。也不必說碧綠草間的蚱蜢在低唱,肥肥的黃蜂在演奏,輕盈的蝴蝶在指揮粉嫩嫩的花朵兒在夕陽的余暉的照耀下,透出了晶瑩的白,她們也都在側(cè)耳傾聽這秋天的音樂會。
單是周圍清澈的.湖水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水面平靜,涼風拂過,泛起波光,粼粼作亮。向湖望去,湖底的細土伴隨著紅鯉魚的游動而漂在水中,紅鯉魚在清澈見底的水中時而休息,時而游動也時而伴隨著清晨的第一縷淡淡的陽光從水中躍起,布滿鱗片的身子上有無數(shù)的水珠在空中灑遍池子,在陽光下發(fā)出了晶瑩剔透的光,灑入了每一個人的心中。
小花園如同一個充滿了奇妙神秘的小森林,讓這一個深秋綻放著回憶里的花……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5
從百草園到教室(仿寫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我們的校園里有一個小園子,入口處的牌匾上刻著三個清晰的大字 “百草園”。
不必說高大的梧桐樹,翠綠的竹葉,金黃的金桔,窄窄的鐵橋;也不必說辛勤的蜜蜂在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與人作伴,一只白鴿似是被人所驚,“嗖”的一下沖進了天空。單說這小小的水池,就有無限樂趣。
看!這池水雖是青綠色的,但卻十分清澈,連沉入水中的盆瓦、泥沙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透過青綠地池水,我們?nèi)阅苤,這落入池中的圓盆原本是米白的,現(xiàn)在卻像是濺上了墨汁,表面上有了幾個黑斑;靠岸的水面上生出了一層薄薄的植物,似是青苔,又好像浮萍。
姑娘們都是愛美的,鬧著,跑著來到花叢中,挑出幾朵顏色不一的五色梅,插在頭發(fā)里看著池水里自己的倒影,學著古代女子梳妝打扮,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咯咯咯”地笑著;男孩們對這些一點兒也不感興趣,他們就站在鐵橋上,望著青綠的池水,吐露出自己童年時的一件件“糗事”,讓人發(fā)笑。
玩罷,笑罷,也該回教室了。打扮過后的我們,紛紛將發(fā)間的花兒拿下,把上邊的小花聚在手心里,又向空中拋去,來了個“仙女散花”;男孩兒們就在這“仙女散花”中,領著我們,踏上了歸途。
一路上,我們幾個伙伴依舊說說笑笑,路邊的綠葉好似正在傾聽著我們的故事,樹上的花兒仿佛也在對我們笑。
我們幾個剛回到座位上,鈴聲就響起來了。又是新的一節(jié)課。我們幾個伙伴正巧對上了眼,相視一笑。
剛剛的笑聲會永遠在我們心中回蕩,回蕩……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6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便是魯迅筆下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了!
魯迅是我國公元1881年—公元1938年的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五四文化的重要參與者,也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壽,后改名為周樹人,“魯迅”是他1918年發(fā)表《狂人日記》的筆名。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在1926年寫的一篇文藝性散文,被收入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散文主要寫了魯迅生動又有趣的童年,寫了在百草園時的“樂”,雖然百草園非;臎觯髡邊s把自己在百草園的.樂寫的栩栩如生,寫百草園對“我”無疑是最好的樂園。
但三味書屋卻是恰恰相反,作者逼真地寫出了三味書屋的陳腐味,說它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但作者卻并未將三味書屋寫的死氣沉沉,而是通過學生偷溜到后園嘻耍,老私塾先生在課堂上因讀書而著迷,同學趁機偷樂兩個小故事的敘述,使三味書屋充滿了諧趣,表現(xiàn)了兒童不可壓抑的快樂天性!
古希臘大哲學亞里士多德有一段精彩論述說:“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品格;播種一種品格,收獲一種命運”。所以說,習慣優(yōu)秀才是真正的優(yōu)秀,這也對文章中老私塾先生看書入迷的情節(jié),但在這同時我也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每一處細節(jié)和每一個人物都寫得栩栩如生,文章條理清晰,層次分明,這也是我最喜歡這本書的原因!
我還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可以改變一個人,而良好的讀書習慣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良好習慣之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說好書是芝蘭,那么壞書就是毒草,就像冰心奶奶說的一樣: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7
魯迅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叫作百草園,這是魯迅童年時的樂園,F(xiàn)在我站在這里,仿佛聽到魯迅的歡笑聲在我耳邊回蕩。小草依然那樣挺拔,高大的皂莢樹仿佛訴說著古老的故事,肥胖的黃蜂伏在花朵上貪婪地吃著早餐,小鳥唱著動聽的歌兒,一切都是那么美麗、宜人。百草園的'風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頭。
出門向東,走過一道石橋,就到了三味書屋。我一直很好奇三味書屋的由來,原來“三味”的含義分別是:“讀經(jīng)味如稻梁,讀史味如肴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濒斞傅淖皇窃谄У膲,因為其他小朋友經(jīng)常到后園去玩,會影響他的學習,所以他主動讓先生把座位移到了墻角。那魯迅為什么會把“早”字刻在桌子上呢?有一次魯迅遲到了,先生批評了他,他就把“早”字刻了上去,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此時此刻,我覺得魯迅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卻創(chuàng)造了文學史上的奇跡。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8
從初一學習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后,我就一直十分向往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那一天。導游老師把我們帶進來魯迅路里的百草園。其實,當我看到百草園的第一眼時讓我感覺出入有點大。讓我有一點小失望。在魯迅先生的筆下是“碧綠的菜畦,肥碩的黃蜂,經(jīng)常上跳下竄的井…………”但在百草園中,我只看到了一個欄桿圍著的天井。和一塊碩大無比的石頭,石頭上赫然印著百草園三個大字。還有不少老外在那里非常高興地拍照。但百草園看似并沒有魯迅先生文章中寫的這么有趣。但魯迅先生卻把文章寫的讓我們都想來此地看一番。看來,魯迅先生的.文筆可謂是厲害厲害啊。
隨后我們?nèi)チ巳稌。三味書屋其實也就是一個小學堂,而魯迅先生的桌子被安排在最角落。聽導游老師介紹,原來是因為小時候的魯迅太過頑皮給老先生惹了不少麻煩。所以被老先生安排在了角落。我心里不禁有一個疑問:“魯迅先生從小就這么調(diào)皮,最后為什么又有如此大的作為呢?”三味書屋中掛著一幅孔子像,讓人們瞬間感到異常莊嚴。
看來,我只好再次翻開語文課本,去回味《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了。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9
我家前面原來有一大片舊的房宅,早已經(jīng)沒了人住,卻遲遲未拆。只有地上的路沒有了,換上了一片泥土。這么大一片空地上,也只有這么三五座小平房而已,F(xiàn)在早已拆除,換上了一片高大的樓房。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泥土,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不必說舊宅的有趣,土地的寬廣,也不必說蟋蟀的琴聲,夏蟬的鳴叫。單是土地中的一些雜草,就有無限趣味。白天里,那些草貪婪地不斷地吸收著天地精華,吸收著僅僅屬于它們的陽光和雨露。風一來,所有的草盡數(shù)隨風舞動。頓時,眼前便只剩下一片綠色的波瀾,在不停地搖擺,不停地蕩漾。夜里,它便更有趣了。在月光和路上的燈光下,這些青色的小東西便若隱若現(xiàn)。在哪?在那,又不在那。在那,還不在那。有時跑去一看,有時對了,也有時錯了。那時,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后來,我就該上小學了,那對我來說并不是樂事,因為那時,我便不能如此玩了。一年級時,來了一些人,他們把舊房宅全拆了,又換上了新房子。這樣,我便永遠不能去舊房宅了。
然而,沒了舊房宅,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我還有許多地方供我玩呢。上了小學后,印象最深的便是小花園了。
說是小花園,倒不如說是小草園。那沒什么花,只是一片綠草。每當晚上無事,便去那兒走上一走。在那兒,確鑿是能看見一些舊宅房的影子,然而比舊房宅要差遠了。但盡管如此,卻也有一番趣味。夜里,在風的吹拂下,在月光的伴同下,在新鮮的空氣中,走上一圈,任何不如意,不稱心的地方,任何的煩惱,便也能頃刻之間消退,實是個散心的好去處。
但可惜,時不幾旬,花園中的草盡數(shù)枯爛,小花園和舊房宅,皆隨我的童年一起去了罷。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10
去年秋天,我來到了家鄉(xiāng)山東曲阜的田野中。
不必說金黃的落葉,火紅的楓葉,高大的銀杏樹,淡黃色的莊稼;也不必說松鼠在林間蹦跳,肥胖的青蛙伏在池塘邊,抬望眼,大雁們正列陣向南遷徙。單是池塘邊就有無限趣味。青蛙在這里歌唱,螢火蟲在這里起舞,鳥兒在窠巢中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zhuǎn)的曲子,與青蛙的伴奏和螢火蟲的光芒應和著。將落葉翻開來,有時會看見蚯蚓,它們在濕潤的泥土中蠕動;還有鼠婦,倘若用手指觸碰它,它便會立刻在地上蜷縮起來,直到你走開。
絲瓜藤和牽;ㄔ诖謮迅叽蟮你y杏樹干上纏絡著。夏天,牽;〞_出多彩艷麗的花朵,散發(fā)出迷人的.香氣;秋天,絲瓜藤會結(jié)出飽滿水靈的絲瓜,讓人見了直流口水。如果不怕蚊蟲,還可以去摘木耳,這些木耳又黑又大,色味都比市場上賣的要好得多。摘了木耳,回家做成木耳炒蛋,吃了便可以清肺。
秋天的曲阜比較的無味,但當你來到了田野中,可就兩樣了。田野中風景十分優(yōu)美,樹上一片金黃、火紅,走在樹下,你將漫步在由金黃的銀杏葉和火紅的楓葉鋪成的地毯上。翻開斷磚和落葉,有時會看到各種有趣的昆蟲。
但最有趣的還是捕捉松鼠。在田野中找一片空地,掃開落葉,露出泥土,用一根木棍支起一個竹籃,木棍上系著一條繩子,竹籃下放上松鼠最愛的松果,人在遠處牽著繩子,看見松鼠走到竹籃下時,人一拉繩子,松鼠就被困在里邊了。
這是爺爺教給我的方法,我卻用不大順手。眼看著松鼠走到竹籃下了,一拉繩子,跑過去一看,卻什么也沒罩住。當我向爺爺請教時,他總是笑笑,用手輕輕地拍拍我,說:“你太心急了,沒等松鼠吃上松果,松鼠生性敏捷,所以逃掉了!
。∥覑畚业募亦l(xiāng)!不僅是因為那里有趣,還因為那里保留著我每個假期的回憶。等有時間時,我一定要再回去看看。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1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筆下的一篇文章,而今天我來到了魯迅的故鄉(xiāng)—紹興,并有幸能親眼看到他筆下所描繪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百草園挺大的,園子里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刻著“百草園”三個字,周邊有幾塊菜地,種著青菜、白菜和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蔬菜,幾棵高大的皂莢樹,一段矮矮的木籬笆,斑駁的圍墻上長滿了爬藤,仿佛在向我們傾訴著歲月的滄桑。時值冬季,園子里雖然沒有叫天子、油蛉和蟋蟀的歡唱,但這并不能妨礙我們?nèi)ィㄏ胂螅斞赶壬陼r在這里的.樂趣,捕鳥雀、堆雪人、拔何首烏、嘗覆盆子……遺憾的是,現(xiàn)在的百草園修葺的非常整潔,沒有那長長的草叢,自然也見不到那傳說中的赤練蛇了。
從百草園出來,我們坐著烏篷船,走水路前往三味書屋。烏篷船是紹興的特色,狹長的船身約兩人寬,船篷烏黑而低矮,一個中年的船夫戴著烏氈帽坐在船尾賣力地搖著槳,熟練地控制著船行駛在狹窄的河道中。(這樣的過渡很自然,巧妙地展示自己的位置變化)
三味書屋離百草園并不遠,那里其實是魯迅先生的老師的家,也是魯迅先生少年時期求學的地方。書屋的正中間掛著一塊牌匾:三味書屋,匾下是一幅畫,畫著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那時的學生們每天上課前要先對著牌匾和《松鹿圖》行禮。大堂的中間有一張八仙桌,那是老師講課的地方,兩側(cè)有一些課桌,魯迅的座位在書屋的東北角,據(jù)說這張硬木書桌和椅子就是當年魯迅先生使用過的原物,我們現(xiàn)在還可以看到當年魯迅在桌子右下角親手刻下的那個“早”字。關于這個“早”字,還有一個小故事。有一次魯迅因家中有事,上學遲到了,受到了他老師的嚴厲批評,他為了提醒自己,就在書桌上刻下了一個“早”字,勉勵和告誡自己今后不可再遲到。
書屋的墻上掛著一些介紹魯迅先生的圖畫,其中就有“三到”書簽。魯迅讀書并不死記硬背,而是注重理解和掌握,他曾制作了精美小巧的書簽,中間寫著: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因為他讀書都按照三到的方法,所以比別人學得快、學得好,因此常得到老師的稱贊。
魯迅先生即便是在當時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下,他仍然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成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這與他自己獨特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密不可分。他用事實告訴了我們,環(huán)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求學的態(tài)度。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12
紹興是一個有著許許多多故事的古縣城,是不少名人出生的地方。這天,我們跟隨著導游,來到了我夢寐以求的魯迅故居。
我們走在古樸的石板路上,兩旁的房子古樸蒼勁,別有一番悠久的景象,各個店鋪都為我們呈現(xiàn)了紹興的特色小吃和精美的手工藝品,真讓人愛不釋手。
我們一路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已經(jīng)來到了魯迅先生兒時的樂園――百草園。
魯迅先生曾經(jīng)這樣描述到:“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可對于我們看來,這只不過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菜園子,我們既沒有看到低聲歌唱的油蛉,也沒有聽到蟋蟀們的彈琴聲,更不認識什么何首烏和木蓮了,與我們現(xiàn)在的游樂場、電腦游戲比起來,先生的樂園才是真正的樂園。我看著這一籠菜地,除了敬佩先生的'用筆之精妙,更多的是羨慕。
從百草園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三味書屋了。書屋正中有一塊牌匾,匾下是一幅畫,畫著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這也寓意著要想高官厚祿就要讀書。魯迅先生為了激勵自己,還在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字,讓自己好好讀書,勤奮刻苦。這也提醒著如今的我們,在這么好的生活條件下,在這么優(yōu)越的學習氛圍里,我們再不加緊學習,好好讀書,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我們應該向先生學習,做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我想,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大概就是魯迅先生從兒時到少年時期最美好的時光吧!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先生曾留戀過的地方,過不了多久,我相信我們應該還會再來的,到那時,我們又會是哪種心態(tài)去看待這些呢?再見百草園,再見三味書屋,再見先生!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13
不必說清澈的池水,銹斑的古亭,壯麗的泉池;也不必說蝴蝶在綠葉中飛舞,肥胖的黃蜂安逸地在葉瓣中入眠,輕活靈巧的螞蚱忽然從小路的隙中鉆出來,直蹦向遠處繁密的林里去了。單是僅著周圍窄小的池塘一片,就有無限樂趣。揉揉眼,假山怪石上突然便冒出了幾個腳印,再抬起頭向遠處望去,原來是方才奔過的友人留下的。魚兒在塘中活蹦亂跳,快活極了,和煦的暖陽照下,伴著輕柔拂過的春風,墨綠色的池底上清澈可見的水波蕩漾著,似在訴說著自己的心事一般,使我也不經(jīng)一時被撥亂了心弦。湊近了瞧,有時還會遇見幾只蝌蚪。若你在這兒久居,定能發(fā)現(xiàn)最詩情畫意的一幕便是在落雨時分,撐一把小傘,在小徑上緩慢踱步,看著雨滴落入池塘,那景象其實很普通,但你會感覺似乎這雨滴終于能和池水相連,不由得有了種別樣的欣喜。
倘若有幸能望見校工捕水草時的一幕,一定能上他人叫囂一番,在他捕網(wǎng)揮下的那一刻,只聽水面上泛起“啪”的`一聲,魚兒和蝌蚪們便頓時驚恐不已,爭先恐后地向池邊游去了,只過了半晌,才似回過了神罷,緩緩的還夾雜試探地游回了池中央,如此循環(huán)往復,的確讓人樂此不疲;蛟S這就是花壇中的樂了吧,是一種最純粹,最質(zhì)樸的樂。是啊,在這曼妙的景象中,又有誰會覺得沮喪呢?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14
不必說莊嚴的司令臺,聳立的大樹,翠綠的草叢;也不必說小鳥清脆的聲音在校園里徘徊,從教室里傳出的朗朗的.讀書聲,操場上的同學們的加油聲。
單是那校園里德小蟲,就有無限樂趣。從草叢里抓起一只蚱蜢,看著它一跳一跳的,多么有趣。有時,還會搞搞惡作劇,拿一只蚱蜢放在別人頭上,嚇得他們大叫,我卻在旁邊偷偷的笑著!還有那籃球架,還有無限快樂。我們可以在哪里來一場籃球賽,還可以練習投籃。有時,看著老師和其他老師斗牛,也是那么有趣,學習老師的步伐,讓自己更強些!
還有哪些作業(yè),雖然多,但是做起來還是很開心的!看到哪些一行行的題目,就想到了知識,累雖然累,但還是為了我們好!不要想到不做作業(yè)就很開心,其實一點也不開心,那么就沒有知識了,沒有知識什么都不能做!不能做就只能在家里趴著,不是很難過嘛?所以珍惜現(xiàn)在的學習。不要到了老年才知道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15
從家到學校,再從學校到家,我每天都是兩點一線、按部就班地在同樣的時間走過同樣的路程。生活枯燥又乏味,可這一路上的風景卻又總能在不經(jīng)意間撩撥著我的心弦。
我們小區(qū)門前橫著一條小河,每天上下學都要沿著這條筆直的河流走上一小段。這條河總是靜靜的流淌著,一點兒也不引人注目,就像襯托紅花的綠葉,大樹下的樹根?勺詮哪翘爝^后,這條河流就成了我每天上下學都會留心觀察的地方。
那天早上,我一如既往地沿著河邊走著。突然,潺潺的流水聲傳來,我詫異地轉(zhuǎn)頭一看:豁,水流得真急!完全不似平常低調(diào)沉穩(wěn)的模樣,此刻的河水熱烈而輕快,好像加速的傳送帶將我的目光一直送向遠方。我又回頭追尋它的源頭,水中有凸起的.大石塊阻擋水流的前進。這小河流卻也不怕,遇到阻礙唱得更響,跳得更歡了。有聰明的,從石頭的兩側(cè)繞過去;有膽大的,直接撞向石頭然后從上面躍過去,這一往無前的氣勢看得人心潮澎湃。自那以后,這條小河就成了我每天觀光的景點。河流,或平靜,或熱鬧;我的心情,或閑適,或雀躍,不一而足。
欣賞完河流,帶著美麗的心情擠上公交,完成這一路上最痛苦的一段旅程。公交車內(nèi)人滿為患,快要擠成“肉夾饃”的我只得在心里默念著:快!快!快!不要像個老太太!慶幸的是這一段路程并不長,十幾分鐘的時間,汽車便停在了學校門口。
我們學校門口是這一路上最熱鬧的地方,尤其是放學之后。有路上聊天的,有追趕打鬧的,還有被路邊攤吸引怎么也挪不動腿的。他們個個精神百倍,絲毫沒有流露出學習了一整天的疲憊之態(tài),或許是因為這是一天中難得的輕松時光,又或許學習對他們來說本不算什么辛苦的事。這種輕松和愜意,我十分羨慕。
我背著沉甸甸的書包走出校門總有些迷茫。想到十二歲的自己不知道目標在哪里,也不知道夢想是什么,每天被動地被老師和父母推著往前走,還走得磕磕絆絆,心里就時常郁悶?鬃诱f:“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我想我已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可是誰能告訴我,我的方向在哪里?
我的迷茫往往持續(xù)不了多久就被一陣爽朗的笑聲打破,我最好的朋友一把牽起我的手,大聲道:“走,肖瀟,我們走這邊!”話音未落,我們的背影已消失在馬路對面……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16
小時候,我住在外婆家,屋后面有個小園。現(xiàn)在想想,也不過是一塊泥土地里種些野花野草罷了,但那確實是我曾經(jīng)的樂園。
不必說鮮艷的花朵,嫩綠的小草,蔚藍的天空;也不必說美麗的蝴蝶,叢中歌唱的蟋蟀,肥胖的蝸牛。單是短圍墻邊的麻雀一類的鳥就有很多,撒一把米在地上,等著鳥來吃?傆X得鳥吃食的樣子很新奇:兩腳站在地上,脖子一低一抬的,啄著地上的米粒,眼不時張望一下四周。輕輕掀開花盆,準會看見蚯蚓在蠕動。用樹葉包住一條蚯蚓,放在被太陽光曬干的土地上,蚯蚓立刻就向陰暗而潮濕的土地邊爬去。可這是徒勞的?粗鴴暝.蚯蚓,心中不免有些愧疚,生了憐憫之心,又將蚯蚓捉到濕土上去。蚯蚓嗅到泥土里的清香,瞬間就來了勁兒——彎曲著身子,拱啊拱,一會就沒了蹤影。若你不怕刺,還可以摘兩朵玫瑰花下來,取一根嫩枝,剝?nèi)ネ馄,只留下里面的嫩莖,做成花環(huán)。戴在頭上,定能引來不少小伙伴的效仿。
小時候特別喜歡吃枇杷。外公從鄉(xiāng)下摘來的枇杷,一大半都進了我的肚子。
一天,我驚奇的發(fā)現(xiàn)土里出現(xiàn)了一棵苗,我便對外公說:“外公,您看這苗!這土里的花草我都熟悉,這是個什么?”外公從屋里找來眼鏡戴上,仔細觀察額一會,笑著對我說:“這是枇杷苗。”“枇杷樹的苗?”我喜出望外,這才想起數(shù)日前無意吐在土里的核。我視它為珍寶,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便是觀察這苗是不是又長了一點兒,樂此不疲。
我也不知道父母為什么要將我送進學校,小學哩!也許是因為每天只顧玩耍了吧,又或是因為我長高了一點,無從得知。
家里離學校不算太遠,但也要經(jīng)過好幾條街,拐好幾個彎,穿過洞庭公園的橋才能到。學校大門上寫著“蓮花塘學!蔽鍌字,上面還飄揚著彩旗。我進了教室,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了我的樹苗,我的蚯蚓們……
我哭了起來,這時,老師進來了,看到我報名表上的名字,微笑著安撫著我。我連忙止住了眼淚,笑著和周圍的同學玩起來。
課堂上,老師念“低頭思故鄉(xiāng)”,我們也說“低頭思故鄉(xiāng)”,老師念“春眠不覺曉”,我們也說“春眠不覺曉”。我很喜歡,覺得很有意思,很順口,也很好聽。
久了,我發(fā)現(xiàn)學校其實很有意思,老師教我們念字,教我們算術,教我們各種知識,這都是我從前不知道的。
不僅在課堂上,下課也甚是熱鬧:有玩“八仙過!钡,有玩“石頭剪刀布”的,也有玩“老鼠偷油”的,教室里可謂一片歡聲笑語。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玩游戲,直到上課鈴聲打響才回到座位上去。
后來買了新房,搬了家,那小園也不知歸屬誰家了。但它們,永遠是我最美好的回憶。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17
一條小路向遠處的田野延伸,路旁一個小池塘旁有一處不大,但也不小的村子。這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這里載滿了我童年時期的一切,現(xiàn)在憶起還甚是懷念。
記憶中,天上滿是炊煙,幾十座房子,參差不齊,緊挨在一起。一座小橋連接著兩岸,橋下流著不怎么清澈的溪水,橋上走著忙碌的人們。溪兩邊是樹,像戰(zhàn)士一樣,挺立在兩岸,風也微微的吹,撩撥著無論什么季節(jié)都不多的綠葉。岸邊野花暗藏在長長的野草中,含羞地對人們笑著,小鳥也會偶爾在房頂或樹梢上休息。這里很安靜,幾乎沒有什么不該有的聲音,任何生物都在忙碌,無聲無息的,一天過去了。
我家后面是一塊長長一片綠的菜地,這里平時不常有人來,只有外公外婆偶爾會來打理,于是,這里便成了我童年時期的樂園。
早上,我總是第一個爬下床,興奮地換完衣服,馬馬虎虎地洗漱過后,就迫不及待地跑向草地。這時候的天特別藍,在菜地上踩動那些松散的泥土,有時也是一件極大的趣事。泥土在反復的耕犁,早已向鹽坨一樣脆不可擊,用腳在泥土上踩,泥土碎裂,像巧克力一般,這些碎渣對我來說有得是用處。把土渣用水澆過,像油畫用的彩油一般,用這種水泥在地上隨心所欲的涂畫,無拘無束,總是想著畫好,卻反而弄巧成拙。
晚上樂趣比早上多的多,夜晚藏在地里整整一天的小蟲子們都從土地鉆出來,不說成千上萬幾百只肯定是有的。許多人都怕蟲子,所以他們永遠也不可能知道蟲子是一種多么有趣的生物。抓幾只蟲子,有的叫得出名字,像蟋蟀,七星瓢蟲……有的叫不出名字,都全抓進瓶子。用筷子輕輕的玩弄他們,我們這里撥到那里,他們也不怎么反抗,一心只想爬出瓶子,但都一一被我攔下。一手敵不過四雄,總是會有幾只蟲子趁我不注意的.時候逃走,我想挽留這些“階下囚”,因為沒蓋蓋子,讓之前的心血付之東流。
日子很快溜到了我四歲。有一天外婆說是帶我出去吃好吃的,一會兒就回來,于是我迷迷糊糊被外婆帶上了車,但我感覺不對,因為好幾箱行李被抬上了車,我好像明白了什么,沒有哭也沒有鬧,看著房頂上幾縷炊煙,村子里依舊那么安靜,好像根本不知道一個孩子就要離開她的懷抱。我的眼淚流在臉邊,風負責地一遍又一遍地抹它。
汽車風一樣疾馳,村莊很快不見蹤影,不知道走了多久,我到了城里。這里跟鄉(xiāng)里不一樣,每一棟樓都直沖云霄,看不見影,街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一片繁榮。不久,我便進了幼兒園,我們的老師姓肖,是一個骨瘦如柴的人,我這輩子都沒見過如此瘦的人,好像單薄的襯衫穿在她身上就是一張漁網(wǎng)。她戴著眼鏡,好像博學多才的樣子,上課喜歡搖頭晃腦的老師。幼兒園所學知識甚是淺薄,26個字母,聲母,韻母及一些易懂的生字,在這就不做說明。
幼兒園是睡午覺的,這時候才是快活所在,把所有孩子哄上床的老師就去休息,但殊不知床上的孩子并未睡著,幾個孩子圍在一塊,拿出自己收藏已久的卡牌,劃拳定勝負,誰輸誰就把卡牌給勝者,老是玩得過頭,午睡時間已過,被老師抓個正著,寶貝卡牌全收走了。后來我們跟著老師打起了游擊戰(zhàn),為不讓老師發(fā)現(xiàn),留一人發(fā)哨,在門口鋪爪子……不知老師怎么這么厲害,每次都把我們一網(wǎng)打盡。
從鄉(xiāng)村到幼兒園,這是我的童年,一條承載著歡樂的小溪,在記憶里奔流……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18
假日里,爸爸媽媽帶我去紹興,尋訪魯迅故居,了解魯迅的生平事跡。
我們先來到魯迅故居,這兒人山人海、游人如織,大家都慕名而來,排了好長的隊伍,終于輪到我們進去參觀了。故居古色古香,而且非常大,一間房連著一間房,青磚黑瓦,還有燕子在屋檐下做的窩。那里的家俱都是用木頭做的,桌子椅子都縷空雕花真好看。
接著我參觀了魯迅紀念館,原來魯迅是一個筆名,他的原名是周樹人,他曾用過很多筆名,但最重要最有名的筆名就是“魯迅”,先生一生雖然只活了55歲,但他寫過上萬篇文章,出了幾十本書,他是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他博聞強記,勤奮好學,我要向他這種精神學習。
我讀過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所以我一定親眼看看百草園,書上說魯迅小時候經(jīng)常到百草園來玩耍,這里有胖胖的'蜜蜂、輕快的云雀等等,可我來到百草園,沒有看到蜜蜂和云雀,這里是小小的一塊菜地,我看到剛種下的青菜發(fā)了嫩芽,南瓜藤開著小花,還 有那碧綠的毛豆。書上還 說有美女蛇、赤練蛇,可惜我都沒有看到,就看到落葉像一只只小黃蝶在飛來飛去。
跟著文章,我又來到三味書屋,那屋子不大,只有我們教室的二分之一大,上方立著一塊扁寫著“三味書屋”四個大字,屋子中間有一張大桌椅是魯迅老師的座位,兩邊有四張椅子是給客人坐的,窗邊有幾張桌椅就是給學生做的,魯迅先生就是在這兒讀了五年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我仿佛看到魯迅先生捧著書正在窗前讀書,老師正在搖頭晃腦地讀古文......
就這樣短短的一天過去了,我依依不舍地離開這個人杰地靈的好地方。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19
百草園,三味書屋,魯迅故居……擁有這些大名鼎鼎的頭銜的地方;烏干菜,烏篷船,烏氈帽,擁有這些濃郁民俗特色的地方,你能猜到是哪里嗎?
7月26日,我們經(jīng)歷了5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了浙江省名城紹興。第一站就來到了三味書屋。三味書屋,其實就是魯迅的老師壽懷鑒家的書房,魯迅和其他同學的桌椅尚在,但這個“早”字被一塊厚厚的玻璃給罩上了,我只好想象這“早”字是什么樣的,想象學生們是怎樣對蝙和鹿行禮的,想象許多跟我們一樣大的孩子在一起讀各種不一樣的書時人聲鼎沸的樣子,還有魯迅存下課時是怎樣在花壇上爬上爬下去折花,尋找蟬蛻,還捉了蒼蠅喂螞蟻。魯迅還在《吶喊·自序》中寫道,三味書屋是他啟蒙的地方,他在那里學習和成長,老師對他們管教嚴格,在提出不該問的問題時,這位嚴格的老師怎樣皺眉,仿佛在發(fā)火,嚇得魯迅落荒而逃。這些事都印在魯迅腦袋里,令他長大成人后還津津樂道,可見這片童年的樂土,給了他多么深刻的印象。
走出一味書屋,窄窄的馬路對面,就是周家大宅。魯迅的爺爺本是一個進士,叫周福清。因科場行賄案發(fā),下獄7年。從這場官司后,周家開始敗落。魯迅的父親受牽連,被剝奪了應試資格,不久又患病,拖了幾年,即駕鶴西去。魯迅就是在家道中落這一時候看清了世相,明白了許多道理。后來,魯迅就把這座宅子賣給了鄰居朱家。朱家覺得這塊地風水不好,所以不僅把房子拆了,還掘地三尺,F(xiàn)在的周家大院已經(jīng)蕩然無存。我們所見的真跡,只有魯迅睡過的一張床。然而,我最向往的,還是百草園?墒,想象中那蟲兒、植物和魯迅的樂園,在哪兒?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在樹葉里長吟的蟬,伏在菜花上的肥胖的黃蜂,從草間直竄云霄的輕捷的云雀,你們在哪兒?現(xiàn)在,我滿眼都是為了留下“到此一游”而在“百草園”的石碑前拍照的游客和稀稀疏疏為了裝點門面的植物。
走出魯迅故居,我想看到的是一個充滿書香氣息的小鎮(zhèn),可我卻聽到的全是小商鋪的叫賣聲和烏篷船夫的拉客聲,我不禁感到一絲悲涼。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20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來到浙江紹興魯迅故里。這里有許多景點,如百草園、三味書屋、魯迅紀念館等,我們重點參觀了三味書屋和百草園。
媽媽擔心我走馬觀花,特意為我請了一位導游,全程講解。我們先來到三味書屋前,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舊如魯迅先生回憶時寫的那樣:“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匾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樹下!蔽葑永锩嬗11個學生的座位,魯迅的座位在北墻邊,是一張帶抽屜的`長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著一張略顯低些的椅子。這兒光線很暗,空氣也顯得潮濕。他的書桌右角,至今還刻有一個約一寸見方的“早”字,聽導游說這個“早”字還有故事哩!
一天,魯迅父親生病了。魯迅替父親去抓藥,結(jié)果上學遲到了,老師責備了他。魯迅為了讓自己下一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便在課桌上刻下了一個方方正正的“早”字,來督促、提醒自己不要再遲到,從此他再也沒遲到過。
從書屋出來就到了百草園,媽媽跟我說,魯迅先生寫過一篇散文,題目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將來我們會在語文課本里學到。這時,導游姐姐和藹地告訴我們:“這里也有一個小故事呢,魯迅小時候聽別人說可以挖出一種特別的草,他就在百草園里挖啊挖,最后什么也沒挖出來!贝蠹矣X得魯迅小時候是不是很可愛?
魯迅故里真是個好地方,它讓我增長了見識,受到了教育。從百草園出來,魯迅先生在我心中的印象越來越深,特別是導游姐姐說的兩個小故事,更是刻在我的心里。返回的路上,我不斷地提醒自己,一定要改掉做事粗心、毛毛躁躁的壞毛病,做一個能說到做到的人。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 篇21
到了紹興你如果沒去魯迅故居你千萬不要跟別人你來過紹興。那好,我們就跟著課本游紹興。走進著故居老街,一陣陣臭豆腐和茴香豆的氣味撲鼻而來,異常的繁華。不用說了,再說口水都快流出來了。聽說書本里有一篇課文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決定倒著走一遍,再寫一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走進三味書屋,一片片老舊的房子,我東張西望,看看有沒有好看的。哎,那邊有間房,從門縫里看像是教室,從窗戶縫里看也像是教室,哦原來真的是教室啊。原來以前的'教室使這個樣子的,跟現(xiàn)在的截然不同誒,看那桌子沒抽屜,椅子是全木頭做得,連墻都沒有粉刷,不一樣啊……在三味書屋里轉(zhuǎn)了一圈,最值得看得還是魯迅小時學習的教室,這里有魯迅坐得位子,看到桌上那“早”字,這個“早”代表要早起,不能遲到。我不禁心潮澎湃,哎,看來看一次是無害的啊……我看完后活力四射,好像有什么東西在引導我前進。
走出三味書屋,感覺只是又多了很多。來到百草園,一片翠綠色,我東看看,西瞅瞅,咦那有一排籬笆,什么,不是籬笆是矮墻。哦原來是這樣。聽說魯迅寫了那矮墻,看來寫得也差不多,還有墻邊的那棵高大的皂莢樹。邊游邊拿課本真是有好處啊。游百草園,那邊有有一片菜園和樹園,跟百草園好像根本不沾邊。著百草園空氣清新,真讓我留念。鳥兒在唱歌,蟲兒在跳舞,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了百草園。
魯迅是人們心中的榜樣,而在看完魯迅故居后,我覺得魯迅確實值得佩服啊。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相關文章: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仿寫作文10-28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11-15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01-09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15篇01-28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15篇11-18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閱讀心得通用05-26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15篇)01-06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精選20篇)01-1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教案(精選7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