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顏之推的兒童教育理念
顏之推的兒童教育理念
【摘要】本文從重視早期教育、重視語言教育、適當?shù)募彝ソ逃⒅匾暛h(huán)境教育及重視道德教育五大方面剖析顏之推的兒童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礎上闡發(fā)對顏之推兒童教育理念的思考。
【關鍵詞】顏之推兒童教育理念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s of children’s education about Yan Zhitui from five aspects: paying attention to early education, language education, appropriate home educa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Being based on which, then elucidate the considerations on the ideas of children’s education about Yan Zhitui.
【Key words】Yan ZhituiChildren educationConcept
一、問題的提出
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執(zhí)行主任卡羅爾·貝拉米說:孩子的早期階段,大腦的信息傳遞通道迅速發(fā)育,支配孩子一生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的運動元也處于形成階段。
當孩子學習說話、感知、行走和思考時,他們用以區(qū)分好壞、判斷公平與否的價值觀也正在形成。
不可否認,孩子早期階段是孩子一生中最易受外界影響的階段,也是最需要社會關懷的階段。
因此關注兒童教育成為當前社會發(fā)展的一大趨勢。
[1] 當我們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時,問題又出現(xiàn)了,由于眾多的西方兒童教育理念的涌進,諸如蒙臺梭利感統(tǒng)教育;華德福教育;瑞吉歐音樂教育……這些教育理念曾一度充斥著我們的眼球,在眾多的教育理念中,我們應堅持什么成為一道難題,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溫兒童教育理念的經典。
在這些經典之中,筆者認為挖掘顏之推的教育思想有利于我們理清自己的兒童教育理念。
因為他的家庭教育思想是我國古代家教理論的代表,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備受推崇,而且他的《顏氏家訓》也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家庭教育專著,內容豐富,體例完備。[2]
二、顏之推的兒童教育理念
1.重視早期教育
顏之推認為幼年期的教育是人生打基礎的階段,因此顯得特別重要,而且要及早進行。
其在書中說:“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以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3] 這句話指出,幼年期的兒童,精神專一,思想纖弱,心底純凈,極易受環(huán)境“侵染”,因此早期教育對孩子而言,成效是易顯的,是教育的最佳時機。
孩子長大后,再給以禮樂教化,則成效就如秉燭夜游,微微弱弱。
因此我們要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
對此,他還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加以驗證:“吾七歲時,誦讀《靈光殿賦》,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二十以外,所誦經書,一月廢置,便至荒蕪矣。”這是從側面說明兒童期具有驚人的記憶力,當然,也是對孩童時代學習情況的總結,精神專一很容易記下所讀、所學。
心理學上所說的關鍵期,與此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即在兒童成長的關鍵期,給予適當?shù)慕逃,對其成長產生的積極影響會持續(xù)一生。
關鍵期的教育好似為兒童準備的精神食糧,營養(yǎng)全面且可口美味,會讓其更茁壯地成長。[4]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教育目的是要促進兒童身心的均衡全面發(fā)展,而不是忽視兒童身心實際發(fā)展水平的逾越式發(fā)展。
重視早期教育不是用超越孩子承受能力的方式培養(yǎng)他們。
就兒童早期教育而言,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才是首要的,同時將道德教育融匯其中,這樣的教育,才是成功教育的良好開端。
2.重視語言教育
語言是溝通交流的工具,是心靈契合的表達方式。
顏之推十分重視兒童的語言教育,把它視為兒童期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他以自己子女的教育為例來說明語言教育的重要性:“吾家兒女,雖在孩稚。
便漸督正之。
一言訛替,以為己罪矣。
云為品物,未考書記者。
不敢輒名,汝曹所知也。”指的是,一事一物,未經考證,不隨便稱呼。
做父母的應當知道,在孩子學語時期授以正確的發(fā)音,可以規(guī)范孩子的語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孩子的終身教師,如何扮演好對孩子人生最重要也是影響最大的教師,是每位家長都應思考的。
從在孩子面前規(guī)范自己的語言做起,不要認為幼兒不知曉成人的言語。
其實語言這項技能往往是在不斷的重復中完成學習的,很多時候不太理解的詞語也能被深深地刻在擁有“白紙樣”大腦的孩子心中。[5] 所以,家長們應當慎言慎行,為下一代樹立好榜樣,讓下一代處在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中,以促進其未來的健康成長。
3.適當?shù)募彝ソ逃?/p>
現(xiàn)今的孩子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就實際了解和觀察來看,父母對子女的愛遠遠超過教育所應持有的態(tài)度。
許多事情父母都一手操辦。
諸如,上了幼兒園,吃飯時桌面上撒的飯粒比吃的還多,不會系鞋帶的小朋友大有人在;孩子跌倒了,大多數(shù)父母會立即上前扶起孩子,而不是由他自己站起來或爬起來;出于安全考慮,父母過多地限制孩子的自由,過多地干涉他們學習、認識事物的過程。
在點滴的生活中,父母給予孩子太多人為的不必要的“幫助”,當然,不可否認他們的本意是好的。
但是,父母或許沒有考慮過孩子們心理會呈現(xiàn)一個什么狀態(tài)。
他們遇到困難時不是想到怎么解決,而是首先想到父母。
父母會為他們做好這些事,父母儼然成了他們手中的拐杖。
這些被給予過多幫助的孩子,長大后,感情脆弱,經不起挫折,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這種狀況在都市孩子群中尤為明顯。
所以,對大多數(shù)父母而言,當孩子懂事時,放手不失為一種好的教育方法。
寬松的環(huán)境造就獨立、自主的孩子。
因為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空間,給予孩子們應有的成長空間,讓他們自己學會長大,讓他們享有本應屬于自己的權利。
父母、子女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對子女生活、學習、心理成長的給予適當?shù)闹笇c輔導,其所產生的效果要比過多“保護”產生的效果要好得多。[5]
4.重視環(huán)境教育
生于官宦世家的顏之推繼承儒家思想的內核,孔孟的“慎擇友”思想在他的家訓中有所彰顯。
顏之推重視為子女生活選擇較優(yōu)良的鄰友環(huán)境。
因為童蒙幼小,思想極易被外界侵染,古時孟母三遷就是最好的證明。
童年稚子,學習的過程多數(shù)是一種模仿,身邊鄰友的影響可能大于父母實施的教育,所以,環(huán)境不能不考慮,朋友不能不體察。
正所謂“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造就著他們的性格。
就如絲之染色,染于黃則黃,染于蒼則蒼。
周圍的環(huán)境正如染色的顏料,給予孩子和諧的環(huán)境,孩子的成長會多一些甜美。
環(huán)境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明顯的,因此父母要特別注意。
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證明,在和諧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性格多溫和,善于與人相處。
而在氣氛緊張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性格中多有暴力傾向,有的孤僻、不合群、不愿與人交往。
并有較為沉重的心理負擔。
作為父母,努力為孩子構建快樂的家庭環(huán)境,會給孩子的成長過程添加更多美好的記憶。
環(huán)境可以改變,但孩子的成長過程卻是不可逆轉的。
所以,務必在不可逆的人生歷程中,力求為孩子營造優(yōu)良的環(huán)境。[5]
5.重視道德教育
顏之推承襲了孔孟以孝悌仁義等道德規(guī)范為主要內容的傳統(tǒng),非常重視子女的道德教育。
他認為對兒童的道德教育應以“風化”為主,父母對子女多一些身教,少一些長篇大論。
長輩們要多用榜樣的方式示范,讓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
鑒于當時士大夫子弟多紈绔的現(xiàn)象,他指出要教導子女樹立遠大的志向,擁有高尚的氣節(jié)。
因為只有確立遠大的志向,才能經得起磨難,才能成大器,“有志尚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yè);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便為凡人。”道德教育歷來是教育兒童的首要任務,父母對子女的道德教育投入的精力越多,收效也就越大。
當然,對待兒童的道德教育,父母不能絕對地樹立一個完美的道德標準,期待兒童擁有超越年齡段的高智慧,是不現(xiàn)實的。
兒童的成長,其道德內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班杜拉的模仿學習理論認為,兒童對事物的認識,是從模仿開始的。
周圍的任何事物都在兒童的眼中和心里,其一直用自己的眼睛關注著周圍的事物,其往往會看到大人們所忽略的東西,就算這些東西是呈現(xiàn)在大人眼前的。
如一個小孩上街玩,有人說了句臟話,父母當時并未在意,孩子當時并未模仿,但后來的某一天,當他生氣時,突然說出那句臟話,即兒童對事物印象的形成,是潛意識在發(fā)揮作用。
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孩子能成長為有自制能力的人,而不是一個一直需要被人監(jiān)督和管教的人。
現(xiàn)代家庭教育中,對兒童的道德教育、理想教育,更多的是圍繞學習進行。
強調學習,關注考試。
孩子所有心思都必須用在學習上,除了義務教育的在校學習,還要上各類輔導班。[5]總之,顏之推認為,要教育子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長輩應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子女做出表率。
三、對顏之推兒童教育理念的思考
通過對以上顏之推有關兒童教育理念的分析,筆者認為,兒童教育是他實現(xiàn)改良衰微的士大夫教育的前提,顏之推提倡兒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士族階層的統(tǒng)治者奠定基礎。
但摒棄其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目的,其關于兒童教育的諸多見解是有價值的并能引起我們的思考。
首先,過度重視早期施教,讓我們步入了孩子語言學習的誤區(qū):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觀念、文化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和改變,獨生子女家庭已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主要家庭類型。
現(xiàn)代家長的整體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對兒童教育的認識比以前更多,但也存在著盲目性和互相攀比的心理。
看到別的孩子學習外語,也要自己的孩子學外語。
有些家長盲目的認為語言教育越早越好,從小就教孩子學習外語,但卻忽視了母語教育,殊不知母語學不好對后繼的語言學習會產生更大的影響。
一代國學大師辜鴻鳴是一位中西貫通的大學者,他并不是從小就學習外語的。
實驗證明早期母語語言教育與兒童后繼語文能力發(fā)展呈正相關,良好的早期母語語言教育有助于兒童思維的敏捷、縝密、深刻,為個體后繼語文學習和其他學科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要充分關注兒童語言能力尤其是母語能力的培養(yǎng),不要忽視了兒童早期母語的教育反而注重外語的學習,這樣反而得不償失。[6]
其次,我們的兒童教育走入了一個誤區(qū)。
那就是道德、情感教育在現(xiàn)代家庭中的缺失。
家庭成了學校教育的延續(xù),家長圍著學校考試轉,學校老師也是圍著考試轉,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考試,而忽視了對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正確的政治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派的生活工作作風等。
道德、情感教育在現(xiàn)代家庭中的缺失是一件讓人憂慮的事。
盡管顏之推的道德教育也是以封建社會儒家的孝悌人倫為基本目的的,但其所倡導的孝順父母、兄弟友愛仍值得我們借鑒。
現(xiàn)代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因而成了全家的中心,全家的重心都集中在他一個人身上。
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種被愛包圍的環(huán)境中,要什么有什么,結果造就了他們自私的個性,他們不懂得如何愛他人、照顧他人、關心他人。
作為現(xiàn)代家長,有必要考慮我們所給予孩子的愛是否處于合理的范圍,有必要思考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予他們一些嚴格的磨練和挫折教育。
我們要讓孩子學會真正意義上的生存,學會去善待周圍的人和物,這才是我們教育目的之所在。[6]
注 釋
1 鮑秀蘭.0~3歲兒童教育的重要性[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3(4)
2 秦海燕.顏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
3 顏之推.顏氏家訓[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4 〔意〕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金晶、孔偉譯)[M].北京: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06
5 馬鄭豫.論顏之推的兒童教育思想及其現(xiàn)代啟示[J].當代教育論壇,2007(5)
6 李曉紅.顏之推兒童教育思想述評及對現(xiàn)代家教的啟示[J].唐定民族師專學報,2005(3)
【顏之推的兒童教育理念】相關文章:
夕顏花,花汐顏10-26
兒童教育心得02-08
往事如顏隨筆10-07
兒童教育報告11-09
商務英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理念之深思10-26
藍顏知己美文隨筆10-11
察顏觀色的面試技巧10-08
在面試中如何“察顏觀色”10-26
醉嬌顏散文隨筆10-08
藍顏知己結婚祝福短句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