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西酒文化論文
翻開歷史的畫卷,酒伴隨著人類,走過了悠悠的歲月,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都醞釀出了悠久燦爛的酒文化。下面為大家分享了關(guān)于中西酒文化的論文,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比較中西方酒的文化的源頭、釀酒原料、酒文化和飲酒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來分析和比較中西方酒文化差異.本文不同于其他的調(diào)研,我主要著重于通過學習英語而了解酒文化的重要性。本文第一部分是引言,接下來兩部分是對比中西酒文化,第四部分是關(guān)于酒的創(chuàng)新技術(shù),最后結(jié)束在一段總結(jié)中。通過這個論文,新鮮的著重點和方法為英語學習者提供了不一樣的文化觀點。酒文化源遠流長,品種繁多,是一個國家歷史發(fā)展和文化沉淀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中西方文化價值觀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酒文化也是一樣。通過這一對比,從而進一步闡述中西方文化差異特別是價值觀方面的差異。
關(guān)鍵詞:國家,西方,酒文化,比較
最近比較火的新聞是某985的大一新生,在酒吧為了拼酒省錢,強迫不勝酒力的自己喝下六杯整整1800毫升的白酒,最終因酒精中毒去世。這樣的事情其實最近幾年時有發(fā)生,明明喝酒應(yīng)該是一件開心的事情,是一件消遣的事情,在中國的酒桌上,喝酒卻成了一件本事,一門學問。反觀美國的酒桌文化,好像很少聽到哪個人是被灌酒灌死的,因為美國人沒有中國這種酒文化,真的喝酒喝出命的多半也都是“自作自受”,與他人無關(guān)。那么下面就看下這兩個國家酒文化的區(qū)別吧。
美國酒桌文化:
美國超市里也琳瑯滿目得擺放著各色美酒,但是對于飲酒卻有著各種各樣的限制。首先是飲酒者的年齡,未成年人是嚴禁飲酒的,而且嚴禁賣酒給未成年人,所有人買酒的時候都需要經(jīng)過經(jīng)過身份檢查,必須攜帶粘貼有相片的有效證件才能買到酒。而且超市的售貨員審查非常嚴格, 言談之間像是在捍衛(wèi)著某種不可逾越的正義。還有,公共場合不能和酒精含量高的飲料,也就是說在酒店里是不能喝白酒的,再好的酒只能帶回家自己慢慢喝,這之于中國人已經(jīng)失去大半飲酒的意趣。
另外就是美國關(guān)于飲酒的法律非常的多,比如:
1.如果你買多了啤酒,你的兄弟向你買數(shù)罐啤酒,這情況很普通看起來沒有問題。但在美國你已經(jīng)觸犯了可判刑的罪行:你無牌售賣酒類。
2.任何人沒有牌照攜帶任何數(shù)量的含酒精飲料進入猶他州都是犯法,可判刑最高6個月監(jiān)禁和罰款1000美元。
3.如果一個人將一瓶啤酒或其它酒類送給朋友作為禮物,美國肯塔基州可以將他判監(jiān)5年。
4.美國康乃狄克州的藥劑師每年要付400美元的牌照費,才獲準在藥方中使用酒精。
5.在美國密西根州任何未滿21歲人士將酒類飲料作為禮物送給別人,就算受禮人是在合法年齡,這都是不合法的。
6.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公眾地方醉酒是一種罪行。
7.避免浪費和勉強喝完以致醉酒,應(yīng)該沒有問題,但在美國密西根州是不容許的。
美國社交中,雖然不是無酒不歡,酒精飲料無疑很普遍。比如WineCheese,就是以葡萄酒,奶酪,水果為主的一種社交聚會。在一些學術(shù)會議的休息間隙,會有OPEN BAR(免費酒吧)和CASH BAR(收費酒吧)。其實就是一個酒吧侍者把房間一角作為吧臺,為大家提供酒精飲料。這種社交場合里,有時會有花生,椒鹽酥餅,爆米花等snack,有時還會有finger food,就是直接用手拿著吃的小吃,比如香腸卷,熏魚片,烤雞翅等。雖然聽起來用手拿著吃的東西很不體面,但在這樣的場合,一邊喝酒,一邊拿著小吃,一邊聊天的情況很普遍。而且大多時候,大家都是站著,一來是節(jié)約地方,二來也是方便大家走動。重要的是,美國人喝酒往往都是自己喝,最多在別人過生或者重大節(jié)日的時候大家會一起cheer干杯,大多數(shù)喝酒是自己想喝那么就喝,至于喝多喝少那純粹看你自己酒量了,在任何場合下,美國人都絕對不會按著你的頭去喝酒。比如你在談生意談合作的時候酒桌上有人喝酒喝多,這種行為在美國看來是不負責任的,在他們看來,既然談生意,就好好的談,清清楚楚的談,酒喝多了,說明自己酒量不自知,酒都喝多,腦子不清醒了,何來的生意?
與此同時,在美國,因?qū)凭囊蕾嚩a(chǎn)生的酗酒者(alcoholics)并不少見。非官方的數(shù)據(jù)是6%的美國人口酗酒。但同時,美國也有一套比較完善的幫助酗酒者戒酒的體系。Alcoholics Anonymous(AA)是一個對酗酒者提供免費幫助的非盈利性機構(gòu),這一組織最近在北京和上海也有分支。這一組織主要是為有相似經(jīng)驗的酗酒者提供一個安全的討論,互相傾聽和幫助的場所。AA在很多電視節(jié)目中出現(xiàn)過,所以大多數(shù)美國人都對此不陌生。
中國酒桌文化
首先中國人愛面子。酒喝多了是件很痛苦的事,就是因為痛苦所以才要喝!勸酒的希望展現(xiàn)自己有讓對方痛苦的能力來體現(xiàn)自己的地位,獲得“面子”。
另外中國是一個講人情的地方,各方利益群體都希望找到一個情感訴求的切入點從而實現(xiàn)辦事的目的,酒桌是最容易操作——安排個飯店,約好大家的時間就可以了,反正大家也都是需要吃飯的,而且在短時間內(nèi)——幾個小時足夠了——效果最好的辦法。
一般喝大酒都是有人有明確的目的的,分為兩種情況,一種呢是接待客人,喝酒的目的是盡快和對方熟絡(luò)起來,建立關(guān)系;另一種呢是明確的要辦某一件事,飯局上有要辦事的人,也有能拍板的人。
先說第一種情況,喝大酒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喝酒本身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情,喝完了難受,大家都知道,但是為了表達對對方的尊敬,所以用喝酒這種接近自殘的方式,來很直白的讓對方知道,我很在乎你。對方看到你喝了,也必須回敬,這是酒桌的基本游戲規(guī)則,如果你不回敬,大家會感覺你不好接觸,很難接近。這也是個了解對方性格的機會,通常一般有酒就喝,不推的人,一般也確實好接觸一些。
再說第二種情況,第二種情況下酒桌基本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在中國人與人的溝通成本很高,比如你想辦一件事,或是有一個想法,而這個事情比較重要的時候,你會反復(fù)琢磨對方能不能接受,你怎么提比較合適,尤其是在和對方不熟悉的情況下,想要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是方案是很不容易的,那么喝酒的話,可以借著所謂的“酒勁”說出來,來試探對方的反應(yīng),如果對方反應(yīng)很激烈,明顯不贊成,你可以說自己喝多了,讓對方別往心里去;如果對方的態(tài)度還可以的話,說明這個事是有可能的,可以繼續(xù)深談。
最關(guān)鍵的是,對于想要辦事的人來說,酒桌最容易操作——尤其在不了解對方的情況下,如果你了解對方,或者還能去洗個澡或是喝個茶,但是這兩者又都缺少失言的退路。所以,酒文化很盛行。
所謂的邏輯不邏輯,那都是局外人自己推斷的,凡事存在即合理,能存在這么久,也必然有其原因。我說的這些情況,在職場或是商場上,也都是談合作,或是談銷售之類的比較重要的情況,一般能出面辦這種事的,要么是比較資深的銷售,要么至少也得是部門經(jīng)理之類的,也不太可能是剛畢業(yè)的大學生。你所說的大學生開始學酒場這些事呢,不一定有什么必要,但是將來工作以后,尤其是上升到一定職位以后,還是躲不開的一個問題。
那么有三個辦法供你參考避免喝大酒,一種呢,就是任何情況下死都不喝,剛開始大家都覺得你奇怪,或者還有人拿話擠兌你,要抗住,堅持一段時間以后,大家就都知道你不喝了,也就沒人說你了,這個辦法需要你能夠較好的承受壓力;第二種呢,就是在接觸新認識的人的時候,正常喝,然后多次起身去廁所,最好吐一把讓大家都看到,回來就癱軟在座位上,大家也就會看到你酒量一般,以后再喝不會太勸酒,但是這個辦法需要你日后可能每次也都要喝點,但是不用喝太多。第三種呢,就是每次都盡量開車去,以開車為由不喝,看你定力了,也有把車扔在飯店,最終還是沒少喝的。
【中西酒文化論文】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酒文化的論文10-08
淺談水族酒文化論文10-12
茅臺酒文化論文10-08
中西餐桌禮儀差異論文10-06
中西古典園林藝術(shù)論文10-08
翻譯研究與中西語言文化思維論文10-12
關(guān)于中西傳統(tǒng)文化論文(精選7篇)11-02
中西文化差異與中西小提琴作品演奏風格論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