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容齋隨筆·卷九·陳軫之說疏》原文及翻譯
《容齋隨筆》是關(guān)于歷史、文學(xué)、哲學(xué)、藝術(shù)等方面的筆記,以考證、議論、記事為中心內(nèi)容。既有宋代的典章制度,更有三代以來的一些歷史事實、政治風(fēng)云和文壇趣話,以資料豐富、格調(diào)高雅、議論精彩、考證確切等特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容齋隨筆·卷九·陳軫之說疏》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與收藏。
原文
卷九·陳軫之說疏
作者:洪邁
戰(zhàn)國權(quán)謀之士,游說從橫,皆趨一時之利,殊不顧義理曲直所在。張儀欺楚懷王,使之絕齊而獻商於之地。陳軫諫曰:“張儀必負(fù)王,商於不可得而齊、秦合,是北絕齊交,西生秦患!逼溲钥芍^善矣。然至云:“不若陰合而陽絕于齊,使人隨張儀,茍與吾地,絕齊未晚!笔禽F不深計齊之可絕與否,但以得地為意耳。及秦負(fù)約,楚王欲攻之,軫又勸曰:“不如因賂之以一名都,與之并兵而攻齊,是我亡地于秦,取償于齊也!贝瞬哂裙灾嚥涣x。且秦加亡道于我,乃欲賂以地;齊本與國,楚無故而絕之!宜割地致幣,卑詞謝罪,復(fù)求其援。而反欲攻之,軫之說于是疏矣。乃知魯仲連、虞卿為豪杰之士,非軫輩所能企及也。
譯文
作者:佚名
戰(zhàn)國時的權(quán)謀之士,進行游說,合縱連橫,都追求一時的利益,根本不考慮道義正理是非曲直在哪一方面,張儀欺蒙楚懷王,讓楚國和齊國斷交并把秦國的商於之地獻給楚王。陳軫勸諫說:“張儀一定會背棄大王,商於也不能得到。齊國、秦國卻會聯(lián)合,這樣做就是在北邊斷絕和齊國的交往,在西面又滋生對秦國的憂患!边@些話可以說是正確的了。但是當(dāng)他說到 “不如暗地里和齊國保持聯(lián)合,而表面上跟它斷交,派人跟著張儀,如果給我們土地,再跟齊國斷交不遲”,這就是陳軫不去認(rèn)真考慮齊國的邦交是否可以斷絕,僅僅把得到土地放在心上而已。等到秦國背棄盟約,楚王想攻打秦國。陳軫又勸阻說:“不如因此而送給秦國一個大城市,和它合兵攻打齊國,這是我們喪失土地給了秦國,卻在齊國得到補償!边@條計策尤其荒謬背理不合于道義。而且秦國把無道的行為強加于楚國,卻要送給它土地;齊國本來是盟國,楚國卻無緣無故和它斷交,本應(yīng)割讓土地送去財物,用恭敬謙虛的話向它謝罪,再次懇求它的支援,而反倒要攻打它。陳軫的勸說在這里就是疏漏謬誤了。這才知道魯仲連、虞卿是豪杰之士,不是陳軫之流所能趕得上的。
注釋
[1]游說:泛指多方活動陳述自己的建議,希望自己的建議和主張被采納、實施。游說此舉主要出現(xiàn)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那時群雄并立,士人聚徒講學(xué),傳授知識,各國國君招徠并任用賢士,以謀富國強兵之道。從橫:合縱連橫。
[2]趨:趨向,追求。
[3]殊:特別,很。
[4]陳軫:戰(zhàn)國時期有名的縱橫之士,投奔秦惠王,為其出謀劃策,擴張勢力。
[5]陰合而陽絕于齊:暗地里與齊國聯(lián)合,但是表面上和它斷交。
[6]茍:如果。
[7]負(fù)約:背棄盟約。
[8]賞:補償。
[9]乖謬不義:荒唐乖謬不合道義。
[10]割地致幣:割讓土地,貢獻財物。魯仲連:戰(zhàn)國末期齊國人,擅長計謀,常周游各國,為其排解煩難。曾游說趙、魏兩國聯(lián)合抗秦。被后人認(rèn)為是正義之士。
評析
陳軫是戰(zhàn)國時的一位縱橫家,原來投靠到秦惠王門下,受到重用。后來秦惠王任用張儀做宰相,因為陳軫和張儀不和,就投奔了楚國。但是楚王沒有重用他,于是陳軫又回到秦國。然而陳軫在后代的名聲卻不太好,因為他所崇尚的是權(quán)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其指導(dǎo)思想與儒家所推崇之仁義道德大相徑庭。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xué)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xué)士,宰執(zhí)、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謚“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xué)家。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容齋隨筆·卷九·陳軫之說疏》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容齋隨筆·卷十四·有心避禍》原文及翻譯08-24
《容齋隨筆·卷五·韓信周瑜》原文譯文12-09
王安石待客原文及翻譯01-31
最佳面試妝容03-21
修容盤好評11-30
陳果經(jīng)典語錄01-30
【精選】隨筆作文合集九篇10-14
實用的隨筆作文九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