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秋之美生活隨筆
秋,我從來都不懷好感。這個感覺也許是從自身的悲涼身世所致,也許是讀了古人對秋的描述相關(guān)。
宋玉的《九辯》之一,第一句就是單刀直入地寫出了秋的悲涼:“悲哉,秋之為氣也。草木搖落而變衰。”歐陽修的《秋聲賦》也寫道:“……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奮發(fā)……;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余烈!痹谒斡窈蜌W陽修的筆下,秋是那么無情,它摧敗零落,它肅殺萬物,它砭人肌骨……大詩人杜甫更是寫出了“萬里悲秋”的驚人詩句。古人眼中的秋,簡是無惡不作!
由于少年到青年的苦難遭遇,由于一生所處逆境之中,所以也特別喜歡上面這些大師對秋的描述,正所謂心由境使,悲涼的秋景,悲涼的言辭,猶其合乎我悲涼的心境,因此,我對秋不僅沒有好感,而是非常厭惡,我總覺得秋是十惡不赦的魔頭,蕭瑟的秋風,殺絕了一切美好的希望,遍地的秋霜,讓人與百物恐懼!更何況,秋的不遠,就是嚴酷的冬天,所以我總認為,秋是冬的帶路黨,是它帶了萬惡的冬天!于是對秋的厭惡便轉(zhuǎn)化為對秋的憎恨。是啊,要是沒有秋天,冬天也許來不了,那世間就是一片美好的春景,一片熱烈的夏裝,多么愜意,多么美妙。
可是,凡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而造就的,盡管我怎么恨秋,惡秋,可秋天總是每年一次地如期光臨,一生六十多年過來了,不曾少過一次。于是,也無所謂了,我恨你也來,我愛,你照顧樣來,倒不如與你親近一下,究竟如何?
也許是心情的轉(zhuǎn)變,也許是心態(tài)的改善,也許還有別的什么因素,今年秋天,我決定去看看秋的狀況,于是,在十月末,我和老伴出游了幾個地方,一路走來,我驚奇的發(fā)現(xiàn),秋,原來不是那么可惡的,還是這么美的!
第一眼發(fā)現(xiàn)秋之美景的是秋天的山,坐的車上,舉目望去,秋高氣爽,萬里無云,碧藍的天空,沒有一絲云霧,視線特別良好,遠處的山巒,層層疊疊,黃紫青黛層次明朗,近處的山崗上,秋葉滿樹,橙黃紅綠,各色樹葉,相交互疊,如云如霞,如織如繡,令人陶醉,令人留戀;忽而閃過一片橘子林,一個個鮮橙的橘子,參差不齊的掛在黛綠的葉子之中,仿佛一盞盞小燭燈,掛在綠樹上,滿山遍野,卻疑為是一場花燈展覽;那邊山崗上獨立著一棵大樹,葉子紅了些許,黃了些許,綠的依然,成了三色樹,這樣的美景,恐怕春天和夏天都難以看到;還有那秋江上的芙蓉,雖然葉殘梗折了,但是,還有眾多的蓮房還是或直或者彎地頑強地挺立在秋水之中,顯示出它的堅貞不屈!偶爾一只白鷺飛過,棲息水邊,不時間,又象受到什么驚恐似地突然沖天而起,消失在云霞之中,天空中的云霞和山巒上的樹林倒映的水中,如鏡一般的水面,添上了一幅美麗的秋之圖畫,難怪王勃筆下有了“秋水共長天一色,孤騖與落霞齊飛”的名句。菊花是秋的恩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便無花”,這是元稹的絕筆,但是這里要說的不是人工種植的菊花。我要說是野菊花,野菊花,遍地都是,到了秋天;虺善蚬铝,或盛開怒放,或含而不露,它不怕秋霜,不怕寒露,它在秋風如刀的環(huán)境中,依然含笑開放,它在秋霜似劍的野坡上仍然向人間展示了它的艷麗,它的風骨是那樣高尚,它的意志是那樣堅韌,野菊,從來沒有吸收過任何人賜與的養(yǎng)份,她純粹是一種自生自滅的物種,這樣的生存環(huán)境,似乎和我的經(jīng)歷頗多相似,她開得花并自不得艷麗,而它的堅強性格,卻是任何一種艷麗的花無可比擬!贊美秋天,其實,秋菊才是真正的主角。忽視了秋天的菊花,秋的美就缺而不全了。
然而,秋的最大功績,并不在于她如何如何的美,而上在于她的成熟和收獲,春播秋獲,天成之道。秋天的田野,金黃一片,熟透的稻谷,沉甸甸的稻穗,預(yù)示著豐收的希望,眾多的果子,也是在秋的摧促下成熟的。正是因為有了秋天的收獲,人間才能五谷豐足,人們才衣食無憂。所以,我們沒有必要耿耿于秋的肅殺,我們要感謝秋的恩賜,我們沒有必要對秋的肅殺記以仇恨萬千,我們要對秋的恩賜敬以百萬。
秋,是一個矛盾的名詞,秋是一個為難的季節(jié),秋又是一個必然要到來的節(jié)侯。怎么對待秋,怎樣理解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希望秋能為人間帶來更多的收獲,為人間增添更好美景!
【秋之美生活隨筆】相關(guān)文章:
閱讀之美心情隨筆10-12
秋之韻之旅隨筆散文10-09
生活中的美隨筆10-16
生活感悟之隨筆06-28
和諧之美02-17
不合時宜的金秋之美高中隨筆作文10-08
大自然之美10-25
《橋之美》教案02-13
秋之感隨筆12-20
秋隨筆作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