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隨筆

蘸醬菜隨筆散文

時間:2022-10-07 04:23:13 隨筆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蘸醬菜隨筆散文

  三年自然災害期間,農家為了填飽肚子,在僅有的一點兒自留地里很少種蔬菜,只種苞米和少量的土豆,哪怕是房前屋后的菜園子也是如此。為了能吃到蔬菜,只好把豆角種在籬笆根兒上,茄子辣椒等矮棵作物就種在地頭上,收多少算多少。因此,一年到頭的飯桌上多半是大餅子伴蘸醬菜。

蘸醬菜隨筆散文

  每年的正月末二月初,干白菜、羅卜干子、酸菜、咸芥菜疙瘩等全都吃光了,剩下的幾筐土豆兒留作栽子也不敢再動了。吃飯時,只能從掛在房檐下的干辣椒串子上拽幾個干辣椒下來,用灶坑里的灰火燒一燒后切成碎屑拌在醬碟子里,再挑上幾頭品相不太好的,不能用來作栽子的毛蔥或者大蒜蘸醬吃。

  農家有個愛吃醬的習慣,哪怕是做菜也愿意多放大醬。像土豆醬、茄子醬、辣椒醬、豆角醬等等。真的,除了西紅柿就沒有不能炸醬的蔬菜了。真可謂菜少了就多放鹽。所以,吃了一年零八夏的大醬很快就見到缸底兒了,父親就又開始張羅著做醬引子了。

  做醬引子是一項很麻煩的活計,要首先炒熟一鍋苞米面子。但炒苞米面子易糊鍋,且生熟不均勻。所以,父親更多的時候是先炒出一鍋啞巴爆米花,然后用驢拉碾子將其壓成面子,再用熱水和面做成團子后放到碗架子頂上進行自然發(fā)酵。

  諺語說:“三月三苣麻菜鉆天!眱簳r的我信以為真,每到三月三這一天,就與伙伴們一起,拿一把鐮刀頭,再挎?zhèn)小筐往農田里跑。因飯桌上好久見不到綠色了。但往往是高興而去掃興而歸。

  后來自己長大了些,有了經驗就不去農田了,去村東頭那條伊通河支流的河愣子上看一看就可以了。若發(fā)現(xiàn)有老鴰膀子、車轱轆菜吐綠了,也就到了刨小根蒜兒時候了,可挖苣麻菜還是要等上十天八天的。

  刨小根蒜兒要選擇一塊高崗向陽的坡地,那里解凍早植物泛青快。若是發(fā)現(xiàn)有星崩的幾簇小黃蒿點綴在垅上,十有八九就能找到小根蒜兒。盡管這時的小根蒜兒仿佛有了預感,它會把那紫紫的嫩葉藏在干巴巴的枯葉里,但往往是無濟于事。

  刨小根蒜兒有個竅門兒,要用鎬頭首先把其地上部分給鏟掉(這樣做省去了摘枯葉的麻煩),,然后看準位置鎬起鎬落,一撮子白花花的小根蒜兒連頭帶須的就給端了上來,只要抖落掉多余的泥土回家洗凈就可以蘸醬吃了。

  又等上半個月左右,苣麻菜、婆婆丁也長出來了,飯桌上自然也熱鬧了許多。

  日子很快就來到了農歷的四月末,父親會選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把長滿黑毛的醬引子取下來洗凈剁碎后晾干,又把煮熟的黃豆燜在鍋里放上一宿。病中的母親說:“這樣悶出來的豆子下醬顏色好看!钡诙,父親把醬引子、熟豆子、適量的鹽三者混在了一起并進行充分的攪拌,然后用水桶挑到碾坊去,用驢拉碾子將其碾壓成泥餅,再挑回來裝在備好的醬缸里,最后倒入適量的清水等待發(fā)缸。醬缸都要放置在房前的菜園子里,那里接地氣采光好,發(fā)出來的大醬味道純正。

  用不了多久大醬就發(fā)好了。房前屋后的菜園子邊兒上種植的各種小菜也都陸續(xù)的長出來了。有小白菜、生菜、茴香及如今農貿市場上不多見的臭菜,更少不了大蔥。在這些蘸醬菜中小白菜與大蔥因易培植生長快成了當家菜,我每次去園子里摘菜時趴在窗臺上的母親都要叮囑說:“小白菜要掰幫,大蔥要掐葉兒。這樣才能吃個長遠,不能好吃的不留籽兒連根拔。”

  蘸醬菜的樣數(shù)多了,又衍生出一種鄉(xiāng)親們喜歡的吃法——包飯包。其實做法很簡單,首先揀一些稍大的白菜葉子疊加起來后抹上一層大醬,再撒上蔥葉等多樣小菜,倒上高粱米飯或者是掰碎的大餅子,最后把菜葉從四周攏起捧著吃。每到這個季節(jié),特別是晚飯后一家老小聚到房山頭上,邊吃飯包子邊嘮著當天發(fā)生在身邊的大事小情,不僅吃著香,其吃相也是一道風景。

  我有時圖省事,就直接往剛出鍋的大餅子上涂一層大醬后跳進菜園子,摘一個又綠又硬的辣椒,一口大餅子一口辣椒,吃個齜牙咧嘴,辣個滿頭大汗。

  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大魚大肉的都吃膩了,上了一點年紀的人總想吃點兒蘸醬菜。我個人認為蘸醬菜雖健康自然,但更多的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想找回逝去的感覺,品出生活的滋味。

【蘸醬菜隨筆散文】相關文章:

散文精選經典散文隨筆10-26

隨筆經典散文10-09

等的隨筆散文10-10

散文的隨筆11-08

秋韻散文隨筆散文10-26

有關散文隨筆的經典散文10-26

經典散文隨筆10-26

隨筆優(yōu)美散文10-26

寵物隨筆散文10-26

默隨筆散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