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山高人為峰散文隨筆
“遠行憑腳力,山高人為峰”。有人說,人生一世,如果不擇一座或幾座高山攀登,站在高山之顛俯仰海天,難免是一件憾事。暮然回首中,我已跨過不惑之年,記憶里,親近自然,游走群山雖不多,爬過幾座山倒是有的,這些山說不上那么馳名,也足以令人仰止,傳遞著同樣的道理和性情。
山有兩重意思,一個是靈性的山,是視界里美妙的存在,賦于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前景的憧憬。第二個是實際的山,需要舉足開拓的精神,一層層剝離神秘,展現(xiàn)其核心的美侖美奐。回想經(jīng)年所走的路,點滴的往事在心里縈繞,時不時地沖刷出許多感慨來。童年時代,對于漫漫人生路,是不足提的起點,但往往,放飛的夢想、對大山的眷戀從那時開始形成。長成了,飄流在迷離的外面世界,視野開闊了,心中的夢想更加鮮亮。插上奮飛的翅膀——飛翔、翱翔,看理想彼岸花競逐開放;找回流年的夙夢——前行、攀行,別懼怕山多高路又險長。只要心中有夢、讓最美的堅忍在生命里綻放,亦步亦強,那巔峰就會在不高不遠的前方。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曾接受友人贈的一幅對聯(lián),叫做“海到盡頭天是岸,山至高處人為峰“,稱頌老先生爐火純青的畫功,我看也可作為此種意境的最好詮釋。
小時隨父親出遠門,坐上隆隆的火車,看著高山險峻,好似浮在層云之上。掠過車窗的山巒若即若離、漸行漸遠,其神妙在心中縈之不去,迷幻的情景,就像是穿越到《西游記》中西天佛祖居住的神話世界。上學了,輾轉(zhuǎn)于家和學校之間,學習幾乎成了生命中的全部,無暇遠足山野接受自然的洗禮。走出校門參加工作幾年后,才有機會真正意義地接觸大山。我那次是搭乘送料的東風汽車長途奔波,去往云南的工地。行至貴州桐梓地界,有條蜿蜒向上的盤山公路,俗稱叫“七十二拐”,狹窄的地方,剛剛?cè)莸孟缕噧膳泡喌拈g距,眼光向下向外望去,映入眼簾的是萬丈深谷、蟻行的車流、盤旋逶迤的蛇形路,以及渺如棋局的梯田,心里充滿著對大自然的敬畏以及人們征服大自然的欽羨。山無三日晴,十里兩重天。山腳下夏風的余溫未至山腰已散發(fā)殆盡,取而代之的,是那如影若現(xiàn)的云霧在纏繞。下車來小憩,山氣貫身,好生個冷,一會兒風、一會兒雨、動輒霧、動輒雹,山的脾氣實叫人無法把握。要想真正領(lǐng)略大山,理解它的雄渾魁偉,就要把雙腳踏上他的坡峰溝梁,不是有那么一句話嗎,叫“山高人為峰”,自小聽過,等真正地爬一回山,才深有體會。說起爬山,不免想起來前兩年曾經(jīng)爬過的邢臺的天河山,她是神話故事牛郎織女的發(fā)源地,山間有許多景點,或人工修造,或傍山裝點,飽含著豐厚的人文底蘊,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楊亮才先生講的“此景只應天上有,不知何故落邢臺”,便是此處。在睡蓮池、情人谷等處拉吊索登行,需要不輟爬升的力量和勇氣,感受億萬年滴水穿石、穴深水清的鍋穴奇觀;登上云頂草原,可享受高山上自外于人間的那份寧靜,可看長天的云卷云舒;回頭望,牛郎織女峰千年相顧,也體會著山無棱、天地合、未敢與君絕的愛情誓言。五六小時的跋涉,盡情賞遍山中這清水之秀、綠林之蔭、奇峽之幽、深谷之險的絢麗畫卷,讓我早已忘記了周身的疲憊,且感懷良多:只有奮力前行開創(chuàng)、不畏難、敢涉險,才能走得高、看得遠。山巔之上那臨風揮手笑,漫足云彩間,會當凌絕頂,低眉覽群山的境界,會永銘于心間,化成生命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寶貴財富。
高山仰止,蕓蕓眾生,大河上下,波濤洶涌,時間的腳步永遠不停。社會發(fā)展飛速,科技日新月異,究其原因,在于人的智慧創(chuàng)造,在于人們改天換地的信念和干勁,這里即體現(xiàn)著社會整體力量的浩大,更凝結(jié)了每個個體價值的實現(xiàn)和推動。我們作為社會的成員,都是這雄偉高廈的螺釘。每個人行進的路程中,多多少少都有艱難險阻,不管山有多高,嶺有多險,只要戮力拼搏,這時代就有你一塊用武的天地;只要勇于開創(chuàng),這世界就有你一處斑斕的風景;盡管暮色蒼穹,盡管亂云飛渡,也有“無限風光”,因為山高人為峰。
【山高人為峰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山高路遠作文11-28
經(jīng)典散文隨筆10-26
經(jīng)典愛情散文隨筆10-26
名家散文隨筆11-15
散文精選經(jīng)典散文隨筆10-26
生活散文隨筆10-26
歸宿散文隨筆10-08
恐懼散文隨筆10-09
多年的散文隨筆10-09
奔跑散文隨筆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