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魂伴侶散文隨筆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靈魂散文隨筆
近日,許是勞累的緣故,總是夢到一些仙逝的人,我的外婆、太婆等人。夢里他們都住青石板砌成的房子,昏暗的燈光。可他們臉上始終是慈祥的微笑。醒后,卻有著一種仿佛身臨其境、極為真實的感覺。那,是他們的靈魂嗎?人有靈魂嗎?你見過嗎?它是什么樣的?像影子亦或像煙霧?當(dāng)有一天肉體離開人世,它還在嗎?
小的時候很喜歡聽外公講一些鬼怪和狐仙的故事。腦海里總有那么一個模模糊糊的地方,青山、青石,桃花盛開、煙霧繚繞,有座茅屋,有個白衣衫著古裝的女子。我常常想,大概人去世后,靈魂就會去這樣的一個仙境吧。安靜但不會寂靜,孤獨卻不是孤單。如是,死亡,似乎并不那么可怕。
我是絕對的唯物主義者,可我仍是希望有鬼神或著稱它為靈魂,我亦不懼怕。甚是很想遇到,若是遇到,我想詢問一下那個神奇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像《聊齋》亦或《閱微草堂筆記》里面描述的那樣嗎?像電視劇里面演繹的那樣嗎?
小時候由于母親單位離外婆家較近,還未上學(xué)的我和弟弟就生活在外婆家。我的母親是一名小學(xué)語文教師,外婆家里自然少不了書籍。且那時我的舅舅在讀大學(xué),他喜歡世界名著,家里有滿滿三大箱書。記得舅舅給我們讀《傲慢與偏見》、《俊友》、《紅與黑》等等。其實,也只是記得名字;至于,什么內(nèi)容已全然不記得。唯獨記得的是《聊齋志異》,可能是因為當(dāng)時它不僅僅以書籍的形式存在吧。連環(huán)畫、電視劇、電影也充實了我們的記憶。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夢狼》、《一笑三百年》(《嬰寧》)、《陸判》。那些懲惡的狐仙,那些幫助窮書生的故事;那些作惡事受到懲罰的故事;伴隨著我度過了童年。
當(dāng)我讀小學(xué)后識得些許字時,首先買了一本《聊齋志異》,借助著新華字典把它讀完了。后來讀中學(xué)、大學(xué)時,我依舊在讀,買不同封面、不同版本的聊齋異志:文言文版、白話文版、繡像版、精裝版......集郵一般的收集著。每次讀的時候,我都會邊讀邊想像,想像那個場景,想像自己身臨其境。想象著自己現(xiàn)場觀看著故事的發(fā)生。于是在讀過多遍以后也便有了自己的些許理解,整部書反映了當(dāng)時黑暗的官宦社會,同時也看到了異史氏老先生郁郁不得志的仕途。他渴望得到幫助實現(xiàn)仕途夢,也向往美人在側(cè)的平凡生活。人,畢竟都是平凡的。無疑,聊齋先生的字里行間表露了自己人生表露了自己的真實愿望和處境。
近年,偶然翻閱紀(jì)昀先生的《閱微草堂筆記》,驚喜的發(fā)現(xiàn)這竟然也是與《聊齋》同樣的鬼神故事。而,紀(jì)昀的《閱微草堂筆記》也是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yīng)、勸善懲惡等當(dāng)時代前后的流傳的鄉(xiāng)野怪談,或親身所聽聞的奇情軼事。不同的是,《閱》里表述了作者對貧苦大眾的同情,對高官鞭笞,卻也讓我們看到了作者的社會地位。
什么才是靈魂?它不單單是鬼怪神靈吧,更是人們一種神圣的向往,更是反映人的內(nèi)心世界。而我之所以做這樣的夢,也許是我太思念罷。人,終究是離不開生老病死,無論是如何苦苦掙扎,無論你是貧困、富有,無論生活坎坷、順利。也無論你的人生光鮮華麗還是暗淡無光......終究有一天會化作黃土一抔。重要的是無論活著、還是離世都要有一顆讓在長你世界出現(xiàn)的人記得你的“靈魂”。
其實,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不是嗎?
【靈魂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靈魂伴侶散文隨筆(通用14篇)02-01
靈魂的作文01-10
靈魂在高處10-26
經(jīng)典散文隨筆10-26
靈魂的孤獨隨筆03-17
高貴的靈魂作文06-05
靈魂經(jīng)典語錄11-17
心情散文隨筆11-04
高中散文隨筆02-09
名家散文隨筆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