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塵埃里開滿眷戀
晨曦里看花,花最靜。塵埃里開滿眷戀。
塵埃里開滿眷戀【1】
暮春,是梨花的日子。
一樹梨花一溪月,一瓣心香一縷煙。
渺渺平蕪,靄靄佳氣,梨花盛開時節(jié),是春的巔峰之作。
陌上花開,亦是一場深邃的相遇,不早也不遲。
這個季節(jié)里,亂紅飛過秋千去。
桃花已然謝了,梅子尚未初黃,風吹入簾,惹衣生香的只有梨花,古淡而醇濃。
數(shù)聲鳥啼,閑閑翻閱亂花,教人恍若有思,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去看梨花,不必刻意,卻也不能隨意。
要么早,要么晚,最能體味花魂。
正午的時候去不得,慵懶是花偶爾的隱私,你要顧忌花的感覺。
薄霧漸散未散,枝頭凝霜帶露,清風徐來,時有泥土芬芳,間聞鶯婉雀囀,花是初生的嬰孩。
夕陽下看花,花最韻。
一抹閑云淺掛,半點月色向晚,花無拘束,人無羈絆,花是出浴的女子。
花開在這個時候,最美,也最妥帖。
花兒開的是草木世界,看花看的是心境況味。
晨曦抑或夕陽,大抵都是外因。
其實,花未變。
花羞綠萼,是初戀;花漫枝上,是風情;花落塵埃,是惆悵。
一花一世界,一念一菩提,是花修行的業(yè)緣。
紅塵的花,開在時令里,規(guī)矩是道,自在是岸。
對于這些,我是否可以不顧不管。
我想著你在塵世里,哪怕是慵懶,都要率真出自己清純的模樣。
你款款而來也好,姍姍而去也罷,都是我心頭那朵青蓮。
青蓮,禮于佛前。
佛前,我亦心清如蓮。
你收服了我的癲狂,只迷戀一襲青衫。
頃刻間,我乘著梨花淡白柳深青的宋風而來,云滿衣裳月滿身,輕盈歸步過流塵。
月下的梨花,素淡到了極致,幽雅到了盡頭,有繁花不驚的從容。
風也輕軟,只在樹梢纏繞。
枝頭的花朵簌簌彈開,散發(fā)出歲月的沉香,不浮亦不慌。
若說是冷艷,也是冷艷的。
若說是嫵媚,亦是嫵媚的。
有青斝斟滿老酒的深情,也有孤獨浸潤傷懷的唯美。
如此,才是塵世的清寂,才是我一場酒醉后的癡狂。
紅塵千履,我渴盼的歲月味道僅此而已。
眼中梨花如雪,心思卻如咖啡,略帶憂郁,薄有清揚。
一榻夢,香盈腮,自個心思自個猜。
長夜數(shù)聲風雨后,梨花一早入夢來。
夢中的梨花,紛紛揚揚,籠罩了月光阡陌。
花瓣敲門,敲開漫山遍野的幽深。
我知道,下個季節(jié),縱使胭脂零落,你在的地方,萬千的憂傷都會化作繞指柔情,我的心頭始終會藏滿今夕的余香。
倘若花瓣是一把時光的鑰匙,能否擰開季節(jié)深藏的情懷?風吹亂,一縷煙,塵埃里開滿眷戀。
誰在那里低低說,一聲看花相思老?也許,只有陶笛的清音才能洇開梨花的味道,訴盡沉沉的世事滄桑,道出茫茫的因緣際會。
暖粥【2】
冬日的早晨總喜歡賴在床上,待到上班時間,趕緊匆匆洗漱完畢,沖下樓。
母親已經(jīng)用玻璃飯盒為我裝上一盒暖粥,上面鋪上荷包蛋、香香的菜干頭。
打開飯盒,一陣香味撲面而來。
小小的辦公室,香味久久彌漫開來。
暖粥濃稠白凈,因煲的時間、火候恰到好處,米和水融為一體,渾然天成,剛出鍋的米粥很燙嘴,而盛在玻璃飯盒里,經(jīng)過六七分鐘的路途之后,冷暖適中,正好讓我胃口大開。
透明的玻璃飯盒,白粥、太陽般的荷包蛋、黃中帶綠的菜干頭,加上母親的精心煲煮,里面注入了濃濃的親情,暖粥在我眼里,不是寡然無味的白粥,而是一幅情色深深的藝術(shù)作品,我總是先深情低頭深嗅,然后細細品味。
同事情不自禁地贊嘆起來:“好香好豐富的菜肴,好稠的暖粥啊!”
每天吃到這樣的暖粥,我心中總會充滿著無限的感動。
雖然,我沒有親口對母親道一聲感謝,但對母親的謝意深深扎根在我的心底。
母親是勤勞的農(nóng)村婦女,每天辛勤地耕耘著腳下的土地。
早晨,母親總是在土灶上用柴火熬粥,人走了,但灶膛里的星星之火還沒有熄滅,靠著余火,粥還在不停地熬,這樣熬出來的粥很香很濃。
好幾次,粥煮好了,菜干頭也燉好了,但是因為太燙,母親來不及喝粥她就上街賣菜去了。
喝著母親煮的粥,我忽然想到也該給母親帶點粥去。
于是,我也用透明的玻璃飯盒裝上暖粥,給母親送到菜場。
旁邊賣菜的老農(nóng)看到我給母親帶粥,紛紛夸獎我是個孝順的女兒,讓我感到很慚愧,因為母親熬的粥,卻讓我做了這份人情。
但是,心里卻是非常溫暖。
老公住在廠里,我偶爾到廠里去住。
清早,我必定起來熬粥,因為老公也喜歡喝粥。
給老公熬粥,我總會在粥里放兩個雞蛋,還會添上菜干、泡菜、蘿卜干等下粥菜。
兩人喝著暖粥,聊著幸福的話題,感覺特別溫暖。
為了女兒每天能吃上營養(yǎng)早餐,我又怕母親太辛勞,所以我買了一個智能電飯煲。
因為價格貴,母親嘮叨個不停。
我笑著大聲說:“為了你省事,為了女兒能喝上暖粥,我花再多的錢都是愿意的。”母親只好沉默了。
接著,我不厭其煩地教母親使用智能電飯鍋熬粥,慢慢地,母親能用電飯鍋熬粥了。
冬天的晚上,我們總會早早插上插頭,預約好時間,讓女兒在早晨起來的時候,喝上暖粥,帶著暖意去上學。
假日早晨,我總會早早起床,熬粥、燉菜、炒蛋。
邀請女兒、老公、母親共進早餐,全家品賞著豐盛的菜肴,喝著暖粥,感覺很幸福。
哦!暖粥!我終于明白了:喝在嘴里,暖在心里的粥,因為有了親情,才叫暖粥!這樣的暖粥圍繞著全家,幸福才會彌漫開來!
草頭干與番芋干【3】
草頭是苜蓿的俗稱,又名秧草,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復葉互生,由三片長圓形小葉構(gòu)成,開紫色蝶形花,結(jié)莢果。
鮮草頭有多種烹飪法,可炒吃,可做湯,亦可伴魚而燉,而秧草燒刀魚乃是沙上一道名菜。
但秧草只能隨割隨吃,放在那里一兩天即會發(fā)熱而枯黃,就會不新鮮。
沙上人常常在春天秧草長得瘋快卻來不及吃時,將鮮草頭在沸水中焯一遍,做成草頭干,以解秋冬時節(jié)菜蔬之缺之急。
春末夏初時節(jié),有黃色的小花隱隱出現(xiàn)在戶外那塊碧綠的秧草地里時,人們便開始動手加工起草頭干來了。
一大清早,村姑拿起鐮刀,挎只竹籃,踏露進田,刈割草頭。
只見她們左手聚攏五指,揪住水漉漉的秧草嫩頭,右手揮鐮輕輕一割,一小把草頭便割了下來。
她們腳不挪步,側(cè)身扭來扭去,但見那把鐮刀忽左忽右,輕盈揮動,在割盡四周的秧草后,再提籃跨步,向前移去。
草頭干的加工工藝十分簡單。
她們一邊生火煮上一大鍋水,一邊提著盛有秧草的竹籃到水橋上去清洗。
鍋水將沸之際,再將清洗后的秧草倒人鍋中,邊煮邊翻,焯過一遍水之后,她們再將變得柔柔、綠綠的一鍋秧草撈將起來,倒到場頭的曬簾上,并用筷子一一夾鋪開來。
就這樣,鍋水不換,依次在這鍋綠色的沸水中焯完后面的秧草。
三兩個日頭曬下來,一曬簾上的秧草縮水成一小堆風脆得很的草頭干,雖沒了鮮草頭這般水靈靈的綠意,但有一股青幽幽的清香絲絲飄人鼻孔。
秋冬菜蔬稀缺時,人們?nèi)粘W鲲垥r,都會想到草頭干來,或切幾塊土豆片,或剝一把豆瓣,或放一把長江白蝦,也可打一個雞蛋,均能喝上一碗鮮美無比的菜湯。
家里來了客人,沙上人從集市上割一點肉回來,再泡上一把草頭干,合著做成餡心,包一頓草頭干餛飩,可謂之盛情款待了。
紅薯俗稱番芋,沙上土質(zhì)疏松,很適合它的生長。
秋日里,人們翻地挖薯,墻角邊便有了一大堆的紅薯,有的形似半段藕,有的狀若大人拳,紅橙橙的表皮里一律透著些鮮亮的色澤。
作為計劃經(jīng)濟年代里的一種粗糧,人們或是用它來燒煮番芋飯,或湯煮著吃,還有烘烤著吃,一天二頓,餐餐有薯,衍生著沙上人的生命。
多下來的紅薯人們就切成細條子,制成番芋干。
做番芋干不難,選準晴好的日子,人們將番芋淘洗干凈,拿出砧板,用菜刀先將番芋切成薄片,然后改刀分切成細條。
但見菜刀揮切之時,刃口滲出奶白色的滴滴汁水,砧板上散開一條條細白如玉的薯條(呈四棱柱,一般小指頭粗細)。
曬簾早已鋪好,一邊切,一邊勻勻地向曬簾上撒開去。
一個日頭下來,硬邦邦的薯條就變成了細軟如銀的條子,并因水分揮發(fā),一條條地微微彎曲著。
一連三五個太陽下來,薯條再由軟變硬,即可收藏。
家貧而不饑,這多多少少有它的一份功勞。
大人下地干活,小孩上學前,都會抓一把揣在衣兜里;饑腸轆轆時,掏一根放到嘴里嚼嚼,甜甜的,脆脆的,或許還能品出—種平樸無奇的人生哲理呢。
【塵埃里開滿眷戀】相關(guān)文章:
夕陽里的塵埃10-26
塵埃里的父愛隨筆散文10-09
張愛玲經(jīng)典語錄低到塵埃里10-08
塵埃里的花朵作文 - 體裁花作文01-25
愛的眷戀10-26
眷戀的作文05-15
我的眷戀作文04-23
塵埃的作文12-02
眷戀的風景高中作文03-04
我的眷戀作文(精品)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