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冬季隨筆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想要找更多優(yōu)秀經(jīng)典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冬季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冬季隨筆1
經(jīng)常聽到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問:這天你學什么了?你怎樣就學不會呢?你瞧某某某畫的多好!你看看你畫的那是什么呀?諸如此類的話語。家長的情緒能夠理解,但孩子對這些話,就不容易理解了,我認為比較有效的做法是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對班上的孩子從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質(zhì)教育的這天,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力和健全人格,我始終堅持以鼓勵為主,畢竟,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如果家長和老師經(jīng)常透過橫向比較評價孩子,甚至用責怪的口氣教訓孩子,說孩子不如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產(chǎn)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創(chuàng)造力可能會被抑制。個性是對那些性格比較內(nèi)向、表現(xiàn)欲望不太強的孩子,多給予鼓勵顯得更為重要。
奕奕是個潛力比較弱的孩子,在班里,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游戲。而且口齒也不清楚。用我們一個同事的話說:“怎樣他總是比別人慢半拍!鞭绒饶懽颖容^小,平時不愛說話,適應新環(huán)境的潛力不強,這是客觀事實,我們都很清楚,但我們沒有拿他跟別人的孩子比,更沒有訓斥孩子。我們始終透過各種辦法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信息:我們相信他,他是最棒的!記得奕奕剛來園時,整整哭了兩周,在幼兒園連滑梯都不敢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我用了“鼓勵+強制+鼓勵”的辦法,逐漸,他的自信心增強了,也慢慢有了一些用心勇敢的表現(xiàn),如今,他已經(jīng)順利的升入一年級了,我們都為他高興!
幼兒園中班冬季隨筆2
“記著你的好,記著你的笑……”當一位孩子依偎著對我輕唱這首歌時,我感到孩子很有趣——學著大人的腔調(diào)還有摸有樣的,但笑過之后那熟悉的歌詞引起了我的`思考。
對著小小的孩子我們總是告訴他們,我們大人對他們有多好,要他們時時記著我們對他們的好,在生活中孩子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當我微笑著迎接他們,親切地抱抱他們時,孩子總是高興地笑著向我問好;當我?guī)е⒆娱_心地活動完坐著時,孩子總會親切地問:“老師你累嗎?我?guī)湍愦反钒。”當我關心地問候他們,幫他們穿衣褲時,孩子總會親昵地親親你。孩子的想法很簡單,但孩子的愛很純真,他們沒有世俗的偏見,只有真誠的表現(xiàn),他們最直接地表現(xiàn)著你的好、你的壞。可我們這些自以為是的大人,在要求孩子的時候卻自己忘了。有時孩子想親親你,你卻生硬地推開他告訴他:“你很臟”;有時孩子想向你訴說,你卻會因為繁忙的事務很敷衍他;孩子在熱情地對待我們時,我們總是忘卻了要以同樣的熱情對待他們。
“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一首《小孩不小歌》提醒了我們,不要小看了孩子,平等地對待孩子,讓孩子記著我們的好時,我們也要記著孩子的好。
幼兒園中班冬季隨筆3
我們幼兒園地處農(nóng)村,幼兒的戶外活動場地很大,就在院子的一角有一塊沙地,平日我們都不太留意,可是最近課下活動時,我發(fā)現(xiàn)總有三三兩兩的幼兒蹲在沙地里玩沙子,有的還在堆沙子,有的不只在地上畫什么,直到上課鈴響,才戀戀不舍的離去。
今日戶外活動時,本來是安排滑滑梯,可是澤乾卻跑到我面前對我說:“教師咱們能不能玩沙子呀?”我想:何不借這次機會去看看他們到底在干什么呢!于是我領著孩子們來到沙地里,這時他們象一群放飛的小鳥,“飛”到沙地里忙了起來,一會兒工夫,子哲對我說:“教師你看我畫的村莊!庇械脑诋嫎浜托▲B,畫得不好沒有關系,用手一抹,重新開始,有的兩人一伙在堆小山,瞧孩子們那股認真勁兒,沒想到一塊小小的沙地,卻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經(jīng)過這件事,我改變了以前的看法:總以為玩沙臟幼兒不喜歡?墒谴丝涛矣X得孩子們在這塊沙地里能夠充分發(fā)揮自我的想象力,玩兒得十分盡興。
升中班這么久了,很多孩子都有變化,為此班長也特地從每一組選出了小組長,經(jīng)過兩個月的歷練,每一組的小組長都有了不同的進步,比如愛幫助其他小朋友了,但同時我也看到了一些我不太愿意看到的情況,比如隨處使用自己小組長的身份,并且排斥不喜歡的人。這些情況本不是選小組長的目的,可是不知不覺間有的小組長就扭曲了老師選組長的目的。
我們班的曹小寧小朋友一直都是一個性格能力都很強的小朋友,她很聰明,能很輕松的聽懂老師的話,并能按要求的完成任務。雖然她的能力強,可是她的主意也不少,只要她不想聽老師的話她就按自己的想法做,比如升到中班后遇到不愛吃的,班里沒有小朋友自己倒飯,都會跟老師商量商量,可以少吃點,這個要求從小班的時候大家都能按要求做,唯獨她會偷偷自己倒掉,每次被發(fā)現(xiàn)了都是先不承認,非得等著大家都說是她倒的她才承認,誰說出來是她,她都會非常不高興的說:“你怎么那么討厭啊!”有的時候還會動手打人。以前出現(xiàn)過這種情況,也給她講過道理,為什么不能倒飯,不想吃可以跟老師商量,她也表示過理解,可是自從開學到現(xiàn)在兩個月了,這種情況還是會發(fā)生,我就特別想不明白到底是為什么呢?所以這次她又倒飯了我就很生氣,并且從新給她添了回去,很不客氣的跟她說必須吃完。其實我這么生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經(jīng)常的這種行為已經(jīng)影響了周邊的小朋友,尤其是新來的小朋友,一不想吃就自己倒掉,結果就會看見中間盤里又是菜又是飯的滿滿一大盤子,有一次說他們,還都特有理的跟我說,曹小寧也倒了,你怎么不說她呀!聽到孩子們這么一說,我就會轉(zhuǎn)過頭對小寧說,“你看看這就是你做的榜樣,大家都學著你浪費糧食,你覺得你這個小組長當著稱職么?”她也不說話,只是自己嘟囔著“我就是不愛吃,這不好吃!蹦谴温牭剿@么說之后我就想到了自己,我平時也有不愛吃的東西,也有飯做的不好吃就少吃的情況,我連自己都不能說服,又怎么去勸導她的?!她很明白浪費糧食這個行為不對,可是她這個年紀就是比較愛根據(jù)自我的喜好來抉擇,她似乎也沒什么錯,所以那次就不了了之了。這次我就想著道理你都懂可你就是成心不跟我商量,那我也不商量了。添回去之后她還在別扭,我也沒繼續(xù)跟她說話,后來很多小朋友都吃完了,她就跟我商量能不能少吃一點,我依然沒理她,最后在橘子老師的`鼓勵下,終于都吃完了。
后來經(jīng)過這次我就在想,對于這種很聰明的孩子道理是要講,但也不能講太多,講的次數(shù)多了她可能就聽著煩了,畢竟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還沒那么好,還是比較喜歡隨自己的喜好來做事情,所以有的時候班里的老師就要配合好,軟硬兼施,可能會更好。經(jīng)過這件事后,每次遇到小寧不愛吃的她就跟我商量我能少吃一點么?或者能把小的都吃了么?只要她說了,我都會給她挑出來一部分,她自己有的時候也跟我說“你就挑出來4個大的就行,剩下的我能吃。”為此我還特地表揚了她一下。
我班幼兒中玉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她心里都明白,可是幾乎從來不主動舉手發(fā)言,即使教師請她,她也不愿意把自我明白的告訴大家,可是與小朋友在一起時,又說又笑,由此看來其實她不內(nèi)向。在活動中我有意的經(jīng)常提問她,以為多提問多鼓勵她就會回答的,可是恰恰相反,還是不起作用。
遇到這樣的幼兒,經(jīng)過仔細分析,我實施了如下方法:首先搞好師幼關系,僅有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使幼兒心目中產(chǎn)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做幼兒的知心朋友,構成良好的教育基礎,幼兒就會喜歡教師,并愿意與教師溝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在學習、生活中多關心、體貼孩子,孩子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那份愛、那份關懷,自然也會和教師溝通。
再是家園合作共同培養(yǎng),家長應當配合教師,進一步訓練幼兒的說話本事,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壓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給孩子創(chuàng)造表達表現(xiàn)的機會,提高幼兒主動表達的興趣。讓幼兒享受成功的歡樂,塑造自信。既使有一點點提高,也要給予鼓勵。
其次,正面引導幼兒,讓幼兒獲得自信心,讓幼兒在支持、鼓勵中去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相信更適宜。用自我的一顆愛心,一雙慧眼,及時發(fā)現(xiàn)像尹中玉這樣帶有某種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現(xiàn)欲。幫忙他們樹立自信心,克服膽怯心理。例如教師說:“沒什么,試一試,錯了也沒關系!比鐚τ變赫f:“你真棒,回答的真好!薄澳闶沁@樣認為的。”孩子會有“教師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悅與自豪感,最終會主動的表達。還能夠用獎勵小紅花等方法激發(fā)孩子去表現(xiàn),再者孩子需要時也能夠給他一點提示。
幼兒園中班冬季隨筆4
前天午餐前,孩子們正在聚精會神地聽我講故事,只有肖宇在不時扭動身體,轉(zhuǎn)動著小椅子發(fā)出吱吱嘎嘎的聲音。于是我邊講故事,邊用眼神暗示他坐好,但三四次之后仍無濟于事。我有點生氣了,便走過去輕聲但嚴肅地提醒他說:“坐好了,不然楊老師和小椅子都要生氣了!彪m然我的聲音很小,但還是被坐在肖宇左邊的袁司彥聽見了,只聽她小聲嘀咕著:“老師又生氣了。”
袁司彥的話讓我的心弦猛然一顫。是啊,想想最近一段時間,我的確把“老師要生氣了”當作了自己的口頭禪,時不時地就要說一次。袁司彥的話使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從什么時候開始,在孩子犯錯時我不再耐心地和他們講道理,而是簡單地用“老師要生氣了”這句話來制作孩子的行為?也許是因為我表露出“生氣”這種不良情緒時,孩子總是會立刻安靜下來吧,我居然下意識地把“生氣”當成了維持教室次序的法寶!現(xiàn)在想來,這種方法雖然能立收實效,但是對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與幼兒認知、社會性的發(fā)展都存在著不良的“后遺癥”。
孩子不是因為覺得我有道理,而是懾于我作為教師的威嚴與氣勢。且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認為我是一個“無能”的.教師,因為我只會“生氣”。我為什么不能耐心一點觀察了解幼兒行為背后的原因?為什么不能以理服人?為什么不能做好情緒的自我調(diào)控,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幼兒呢?我試想換一種方式,如對孩子說:“肖宇快坐好吧,藍貓不是說小朋友要坐直,不然脊椎就要變彎了么?”也許這樣一樣會達到預期的目的。
昨天開始教育活動前,我拉過肖宇和袁司彥,誠懇地對他們說:“謝謝你們的提醒,老師下次再也不會‘生氣’了!”
【幼兒園中班冬季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隨筆(精選)08-10
隨筆幼兒園中班12-03
幼兒園中班隨筆04-16
幼兒園中班隨筆08-10
[經(jīng)典]幼兒園中班隨筆11-30
中班幼兒園隨筆04-25
描寫冬季景色的隨筆02-25
描寫冬季的小隨筆02-25
[經(jīng)典]中班幼兒園教育隨筆07-31
幼兒園中班保育隨筆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