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那些年我們回不去了
我們都這樣離散在歲月的風里,回過頭去,卻看不到曾經在一起的痕跡,盡管,曾經那么用力的在一起過。下面是唯美青春散文。希望你喜歡。
偶然聽到一句話“那些年我們回不去了”,它像一把重錘敲打在了心底,一種深深的震撼迅速貫穿了所有的血脈,它像一股冷風顫栗了每一寸肌膚的毛孔,透出的寒意中帶著慌亂、落寞、無奈。
是啊,那些年我們再也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
——題記
【寫給那些年的小伙伴兒們】
也許自己是個很懷舊的人,每當看到小孩子玩耍,就會駐足觀看一會,看著他們玩的特別開心,也會隨著他們笑一笑,可笑過之后,總有一種落寞和傷悲感染著我。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當年那些伙伴的影子,看到了那些年天真幼稚的自己。
小時候對于我來說是最快樂的一段年華,那個時候家庭并不富裕,父母忙于生計也就無心對自己看管太嚴。
放下飯碗第一件事就是叫上伙伴一起去玩,我們彈溜溜,擲石子,踢毽子等,只要有人發(fā)現(xiàn)了一種玩法,我們都要玩上一個不亦樂乎,偶爾的惹禍也是在所難免的,有時候也免不了挨父母的一頓揍。
那個時候的我們對挨頓揍已經習慣了,被打之后照常玩,常常帶一群孩子把家里弄得凌亂不堪。
一顆童心要比春天的花還要燦爛,那些年的我們就像一群小燕子,煽動著幼稚的翅膀無憂無慮的飛翔。
田園綠野都是我們雀躍歡呼的地方,小時候總是盼著長大,總想像大人一樣有著強壯的肩膀,每到過年那幾天,我們都走街串巷,
歡呼著長大了,手里拿著鞭炮,一邊走一邊放,常常把女孩子嚇得躲藏起來,嘴里喊著我們這些男孩子好壞,那一刻我們總是頑皮地哈哈大笑。
生長在農村總會有一股鄉(xiāng)土氣息,那個時候的農村孩子沒見過什么世面,偶爾來一輛汽車都會感到很新鮮,也會引來一群孩子來圍觀,我們前后左右的圍著看,有時候司機帶著我們兜上一圈,那就甭提有多自豪了。
現(xiàn)在每天出行看到的都是滿街的各種豪華車,但和那些年的普通車相比,卻怎么也感覺不出那些年的高檔,回想起來那些年真的是一種幸福,
天真是孩子們的財富,一張張無邪的面孔無不透著一股清純,傻傻的稚氣,彼此間除了玩耍、打鬧,也不會有心理上的糾葛,就是今天吵起來了,明天又攜手一起玩了,那種大度和氣魄,是成年的我們丟失的最大寶藏。
小孩子的心靈總是裝著明天,裝著陽光,裝著成長,那種心無雜陳的快樂,唯美了那一段無法泯滅的時光。
有時候靜下心來就會深思,那些年的我們到哪里去了?是不是走過了一段歲月,就要遺失一段時光?這種可怕的流程給心靈是一種震撼。
年輪在疊加,我們在老去,那么等待我們的又將是什么,是一無所有嗎?
回眸間,總有一種落寞來自心底,那些年的我們逐漸淡出了彼此的視線。
男孩子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女孩子嫁人了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有的遠離故土身在異鄉(xiāng),現(xiàn)在就是在一起聚一聚也是千難萬難。
總在想,風塵流轉有沒有忘記屬于我們的故事?世態(tài)炎涼,有沒有丟失那份純真?人生多波折,日子過得順不順心?如果風塵還記得我們,那么就給歲月一個最美的念,給時光留守一顆童心。
不為相遇的驚訝,只為那些年曾經純真快樂的我們。
【寫給那些年的老師同學們】
踏上校園的那一刻,面對陌生的老師和同學,心里多少有點忐忑。
可老師溫暖的話語打消了心里所有的顧慮。
由陌生到熟悉的同學,也成了最親密的伙伴。
一起玩耍,一起寫作業(yè),一起唱歌,那時候的我們依然擁有著童年的快樂。
成長的階梯塑造了旅途的溫馨,雖是來自各方,卻也情同手足。
同樣的鉛筆,同樣的橡皮,書寫著我們的成長。
總有一個畫面是我們的終生難忘,手拿粉筆的老師,漆黑的黑板,整齊的課桌,手捧課本的同學。
那些年的我們在老師的培育下,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夢想,在上課、下課的鈴聲中,我們把那段日子刻進了時光。
寬廣的操場,墻邊的單雙杠,都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忘不了那些嬉戲的笑臉,忘不掉紅磚墻上我們畫上去的成長杠杠,忘不掉細柳樹下大家一起蔽蔭乘涼,忘不掉你追我趕奔跑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歲月總是不經意的就帶走了屬于我們的相守,一次升學就面臨著一次別離,而和老師同學那份依依不舍,總會給童年的人生添加一點苦澀。
相處六年那份情感已經融入血脈,那份別離的辛酸又飽含著多少掛牽?時光催促著我們成長,也許每一個歷程都要承受分別的磨礪。
升入初中我們已經不再孩子氣了,也拋下了那份幼稚的童心。
我們又開始了新的旅程,面對新的老師和同學也是很快融合,我們不再幻想,也懂得了用努力學習來制定未來的方向。
書包在沉重,學習的壓力在加大,也少了很多閑暇去玩耍,但老師同學間的那份情誼卻在默默地互助中升華。
隨著不斷地升學和別離中突然發(fā)現(xiàn)我們都長大了,我們都要腳踏實地的面對未來。
我們與校園的時光握別,發(fā)放著一張張卡片,里面傾注了彼此的祝福和牽掛。
我們離開了學校這棵樹,如片片秋葉,在分離的驪歌中,飄散在地角天涯。
每當回想起來那些年的時光,總少不了幾滴盈盈淚花,那是祝福,是惦念,是無法割舍的一段年華。
而今,面對社會的繁雜,總有一種感嘆來自心里,那些年的時光我們回不去了。
總有一種呼喚來自心靈深處,那些年的同學你們過得好嗎?那些年的老師,有沒有增添幾根白發(fā)?也常常把思念寫進心事,不為遺失的歲月,只為那些年我們的青春。
【寫給現(xiàn)在的你我】
在社會的潮流中,我們不得已的被擁著走,現(xiàn)實的殘酷往往都超出了我們的預計。
隨著物欲的膨脹,世俗的薄涼,我們的內心都被改變了很多。
我們都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已經不再是充滿幻想的我們了。
為了一個更好的開始,為了肩頭的那份責任,奔走在各自的風塵。
生活的壓力讓我們少了些許的回憶,只是偶爾在某一首歌或某一處場景中引發(fā)內心的感觸,會憶起當年的我們,憶起那些年的溫馨,憶起那些無擾名利的純真。
歲月的腳步推動著風塵,在各自的行程中,接觸著形形色色的人,也學會了包裝自己,學會了敷衍,學會了演變各種臉譜。
在這樣的表演中逐漸的麻木了,內心也不是那么純潔了,盲目的奔走中沾染了滿身浮華,在于名利纏身誘惑重生的對峙中,已然看不清自己的輪廓。
其實仔細的想一想,我們真的開心嗎?是否遺失了很多呢?如果說人生就是一場戲,那么究竟誰是幕后的主導者?是虛榮、是名利,
還是過多的疑惑?戲里戲外我們以小丑的身份扮演著各種角色,我們一邊看戲一邊演戲,慢慢的呆滯在表演中,沉淪在名利中。
原來我們都是脆弱的,不經意的就被社會改變了。
終于有一天不經意的回眸,發(fā)現(xiàn)早已遺失了來時路。
百轉千回難以自解,盲目的游走究竟抓住了什么?又失去了多少呢?如若時光能夠停留片刻,那么是否可以允自己一個安靜的角落,
深深的思索,虛榮為何?悲歡為何?華年逝水,蒼老了多少時光,旅途匆匆,斑駁了幾多歲月,問風,風無語,問云,雨滑落,只有那首老歌在風塵中吟唱。
時光在游走,還有多少故事屬于我們?生命中不停的重復著擦肩和別離,而每一個花開的輪回都驗證了歲月的老去,我們不停的和年輕拉開距離,在千變萬幻的風塵中,唯有那些塵封在褶皺里的往事,依舊給青春做著驗證。
也許人的心靈隨著年齡的疊加,承載力的加大,會越來越懷舊。
生命中總有一些記憶是無法被時光掩埋的,它在繁雜的思緒中,總會在某一個角落不經意的現(xiàn)身,釋放著淡淡的純。
總是有很多話想說,說給現(xiàn)在的我們。
面對風塵的繁雜,別太苛刻自己,要學會開心。
生活總會帶給我們些許的不如意,遇事別較真。
時光在蹉跎,我們也在逐漸的老去,如果時光可以,就把那些遺失的故事,放在心里陪伴著風塵一起老去。
若他年踏月再次相遇,就讓我們一笑紅塵,笑出一個單純,笑出一個無邪。
寫給已過花甲的父母
總有一種脆弱憂傷著我們的心,看著漸漸年邁的父母,心里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牽動著我們的心。
可是歲月無情,蒼老了他們容顏,掠奪了他們的青春,白發(fā)增多了,腰桿不直了,看著步伐日漸蹣跚的老人,真的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話語,
去評估他們那份飽經風霜的慈祥,又該用什么樣的方式,挽留住他們日益減少的時光。
回想這一路走來,虧欠了太多的恩情。
為了我們的幸福,父母付出了所有的艱辛,那一聲聲出行的叮囑,牽扯著父母的心,因為總有一根線牽扯著他們的根。
小時候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為了孩子的幸福,為了讓我們吃得好,穿得好,能過上安逸的日子,他們勞苦奔波,無怨無悔的付出著一切。
我們長大成家了,卻依然少不了的牽掛,在他們眼里,我們永遠是孩子。
我們可以對他們發(fā)脾氣,不順心在他們身上撒氣,因為只有他們不計較我們的過錯啊,因為我們是孩子啊!總是有個荒謬的想法,要是能永遠做一名孩子多好啊,那樣我們就會永遠擁有爸爸和媽媽!
長大成人了,有了自己的主見,對父母的話往往不在乎了,有時候還嫌他們嘮叨了。
其實父母是靠經驗走過來的路,那是一個個溝坎趟出來,也許意喻并不能像書本那樣帶有華麗的辭藻,但卻包含著人生最深刻的寫照。
而我們也總是在受到挫折以后,才追悔莫及沒有聽父母的話。
人生多磨難,最真莫過父母言,理解他們的嘮叨,不要嫌煩而沖撞,讓父母心寒。
多年以后,如果身邊還能聽到父母的嘮叨,那該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長大以后各分東西,有些父母和孩子一年都難見一面,也許我們很忙,都忙著賺錢。
也許我們會不定期的給父母打錢,但仔細想一想,他們真正需要的是錢嗎?他們更想看到的是全家的團圓,他們割舍不下的是那份愛,
那份念!其實我們真的那么忙嗎?忙應酬?忙打牌?還是每天都在加班加點?也許我們能夠找到各種理由去搪塞回望父母的借口,但很多事情自己心里都明白,父母嘴上不說,心里也明白,因為老了也沒啥能耐了。
曾經在電視的公益廣告看到這樣一個畫面,深有感觸,一個女孩高興地給母親打電話說;媽,今年不回家過年了,忙!你自己弄點好吃的。
放下電話老人拄著拐杖,重復著一句話“孩子忙”。
這句”孩子忙“又充滿了多少無奈和牽掛。
就是放著滿桌山珍海味,他們吃得下嗎?我們到底真正理解父母多少呢?
人生苦短,莫讓忙碌忽略了親情,一句“子欲孝而親不待”又是多少悔恨發(fā)出的感慨。
將來有一天父母不在了,能夠讓自己無愧于心,那將是心靈多大的欣慰。
金錢乃身外之物,而情重于泰山,莫做讓自己后悔的事情。
常回家看看,聽一聽他們的嘮叨,理解一下父母的孤單,莫讓一個忙字悲涼了情感。
總有一天我們也會同樣的老去,也會擁有相同的孤單,那時候子女如果能夠常回家看看,撫摸一下我們滄桑的臉,數(shù)一數(shù)白發(fā)有沒有增添,我想那一刻是最幸福的。
青春的旋律【2】
青春的深意就是不懂得自己所浪費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
——題記
有人說,青春是一顆劃破天宇的流星,雖然絢麗卻很短暫;也有人說,青春是一棵常青樹,永不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