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節(jié)的散文
中秋節(jié)拾著夏的歲末,迎著秋的愜意潸然而至,似時鐘滴答、滴答、滴答、送走了夏的繁忙炙熱,迎來了秋的清新涼爽,也迎來中秋節(jié)。下面有關于中秋節(jié)的散文,我們一起來欣賞下吧!
中秋思懷【1】
初三的生活,忙忙碌碌。
在上課與下課的鈴聲中,人的思想與感官也開始漸漸麻木。
不知不覺間,本是月牙兒彎彎掛天穹,卻已愈走愈圓照地光。
啊,八月,中秋節(jié)該來了。
不知從中秋節(jié)前的多少天開始,我們的心中便有了期盼,有了念想,期盼著那一個美妙的時刻早日到來,念想著快點放假好與家人團聚。
于是乎每天清晨五點多起床步行在校園中,便會下意識地抬起頭望望還略顯空洞幽暗的天穹,那好似缺了一角的白玉盤何時才能圓滿,看那星星光輝燦爛,那本該屬于你的輝煌還不爭取嗎?
而夜晚漸深,十多點放學的我們,更是把抬頭仰望當成了習慣。
看著天際上星星一顆顆增多,一顆顆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一顆顆開始放射自己絢麗迷人的光彩。
而月牙兒你為何獨自隱藏在幕后,躲躲閃閃在云后飄移,好似一位正要出嫁的新娘怕見眾人。
啊,你也知道不久后便是你的節(jié)日,所以是想在那十五的夜晚給我們一個驚喜吧!
或許,有的時候在夢中,某個初三的男孩女孩,還會被邀請到嫦娥的廣寒宮中做客。
那晶瑩剔透,美妙美幻的玉樹叢也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吧!
可是,中秋節(jié)前,我們的生活卻照舊是忙碌的。
只是一絲絲殷實的期盼讓那時光的腳步偶爾變慢。
但初三學生的腳步卻不會因此而停止,青春的腳步更不會因此而停滯減緩片刻。
該完成的作業(yè),還是要完成,該讀背的單詞和課文,還是要讀背。
盡管如此,我們的生活還不算太悲涼,好歹有的期盼,終會有團圓的時刻,到那時就可以盡情享受家人的濃濃愛意。
而那些漂泊天涯的孤獨游子,他們卻只能對月思空,把酒言愁愁更愁。
中秋前夕,雖人微技拙,也禁不住要吟道:明月悠悠照地光,空懷愁思空無意。
吾等今朝多奮戰(zhàn),霜潔瑩瑩把家歡。
中秋節(jié)寫月【2】
中秋節(jié),是合家歡樂、團圓的日子,本是滿懷暢飲的時刻,可為何心中卻有種孤獨的愁緒浮上心頭。
匆匆過了十八年,在記憶中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人,因此童年比別人少了幾許關心與呵護,比別人多了些孤立與堅強。
每一個節(jié)日都是由自己度過,從未享受過生活節(jié)日的氣氛,家的溫馨,所有的歡樂都走向寂靜。
父母一生忙碌,長年累月在外,漸漸的習慣了這一切,總之黑漆一團活著,夜闌人靜,回頭一想,哪能夠不為自己悲哀,哪能夠不癡癡地笑,笑里感到無限的生的悲哀。
每逢中秋節(jié)時,心里總有說不出的苦痛纏著,可想到父母與自己相隔兩地,看到這深深一層的隔膜,我除了傻笑,還有什么別的辦法嗎?笑之余又似乎隱約有淚的味道,實在正是因為后面有看不見的淚,說不清的孤獨。
中秋的夜晚,別人的幸福與歡樂,我不羨慕也無羨慕的必要,與其羨慕不如找些理由來填充心里的孤獨,為自己找一絲的安慰。
我無法說清我內(nèi)心里的這一切是如何發(fā)生的,不過說清也許只是多余的,存在就是合理,已經(jīng)發(fā)生了就只能面對,無法拒絕也抗拒不了........
中秋時的月亮好圓,凝視著天空,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別人幸福的聚在一起享受這節(jié)日的氣氛,而我卻只能把它當作休假日一樣百無聊賴的打發(fā)。
靜謐的夜,望著皎潔的月光,星星似乎在向我眨眼,像是在諷刺我的孤獨,頓時有種想哭的沖動。
皎潔的月光用白紗裝飾了大地的美麗,道路旁的燈光普照著大地,燈光與月光渾為一體,顯得格外的美麗。
心中同時充滿了孤獨的惆悵和感受中秋月圓的歡悅,這兩種情緒混雜在一起,使我的心就像一清一濁兩水交匯的河流,兩水都洶涌著,努力撫平,使它們?nèi)诤弦坏,并且進而相互在對方中消失,以使自己的內(nèi)心恢復平靜。
淚與笑,同樣可以演繹出不同的精彩。
中秋,自己并不孤單,因為在生活中已依附了它歡樂的氣氛,所以一個人過又何妨呢?
中秋遐想【3】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到有人問,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辛棄疾 是夜,月色清涼如水,獨坐窗前,深藍色的天空被窗欞劃成幾塊,顆顆繁星散落在那皎潔的上弦月周圍,很美,美得讓人無法呼吸。
在月的周圍,絲絲縷縷的云輕輕地飄著,好似嫦娥飄逸的秀發(fā),舞動的絲帶。
月,你可知千百年來,文人墨客衷情于你,千絲萬縷的情思寄托于你,思念存想沉醉于你,你不禁勾起人們無限的遐思……古往今來,你一直是無數(shù)文人墨客常吟不衰的精品,是天涯游子肝腸寸斷的寄托,是歸心似箭人的思念和情感的知音。
孤寂時有“舉杯邀明月”,憂郁時有“舉臂呼明月”,思念時有“舉頭望明月”。
不知不覺中,月盛載了太多的盛譽,含蓄,柔美,飄灑自如。
李白呼月作“白玉盤”,蘇軾比月為“嬋娟”,月光似乎凝滯了人們心中所有的情絲。
的確,自古以來,花前月下吟月者甚多:李煜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吟出了沒落皇帝內(nèi)心的孤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道出了對手足親情的摯愛;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抒發(fā)了游子對回鄉(xiāng)的渴望;朱淑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則寄托了對天下眷侶的深情祝福……無數(shù)詩句在我心中涌起。
我凝望著月亮,此時,她是那樣的凄美,高傲地俯視著人間的悲歡離合。
月光,依舊如水,地面披了一層銀紗,窗欞鍍了一層白金,神奇與美妙并存于腦間。
透過深邃的夜空,好似看到廣寒宮的冷氣奪人,好似看到嫦娥的冰清玉潔,好似看到月桂樹的傷痕累累,又好似看到蘇東坡的深情凝望,好似看到周幽王在清幽的月光下,用淚拍擊出最憂傷的旋律,最絕望的挽歌……
無論是深情纏綿的訴說,還是精靈古怪的問題,你都值得我細細口味,慢慢思索。
如水的深夜,獨倚窗欞,在清涼如水的月光中,閉合雙眸,靜靜的遐想……
【中秋節(jié)的散文】相關文章:
中秋節(jié)散文隨筆10-29
中秋節(jié)散文隨筆(精華)11-01
中秋節(jié)抒情散文隨筆06-25
中秋節(jié)的散文隨筆(通用36篇)09-07
豐子愷經(jīng)典散文11-14
朱自清散文精選11-14
季羨林散文精選11-13
畢淑敏經(jīng)典散文精選11-13
時間的散文02-16
老舍散文精選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