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讀書隨筆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讀書隨筆,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讀書隨筆1
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是元宵節(jié),今天正是元宵節(jié)。
一早起來,我就和媽媽到超市去買湯圓。超市的冰柜前人頭攢動,大家都爭著挑選自己中意的湯圓。湯圓有好多品牌:龍鳳、三全、灣仔碼頭它們被整齊地碼在冰柜里,用一個個盒子裝著,每盒裝10個,或12個,有好多種不同的口味:鮮肉的、黑芝麻的、豆沙的、還有綠茶的.呢!它們就像一顆顆白色的小石頭,硬邦邦、圓溜溜的。
我和媽媽挑了半天,才選了兩盒混合口味裝得湯圓,這樣,大家可以各取所需。我們去收銀臺付錢,才發(fā)現付錢的人好多呀,都排起長隊了!大多數人手里都拿著好幾盒湯圓。
回到家,我看到媽媽盛了滿滿一鍋水,放到爐子上。等水燒開,把湯圓放了進去。一個個小小的湯圓,像一個個頑皮的孩子,順勢溜進鍋里,在鍋里翻騰著。煮開后,媽媽加了兩次涼水。不一會兒,一個個湯圓都浮上了水面。媽媽說:“湯圓好了!”她把湯圓盛進碗里,分給我和妹妹吃。
我們邊吃著美味的湯圓,邊聽媽媽介紹湯圓和元宵節(jié)的來歷。媽媽告訴我們,不是每個國家都有湯圓吃,她的一個日本朋友不知道怎么吃湯圓,就生著吃,鬧出了笑話。
!身為一個中國人,我是多么幸福,有那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有這么多好吃的呀!
初中讀書隨筆2
在閱讀《教師專業(yè)成長》這本書以后,讓我對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特別是書中關于“如何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的介紹更是給了我很大的指引作用,其中,不論是實施策略還是具體措施中都重點提到了“自我反思”對加快教師專業(yè)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作用,這將對我今后的成長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
當前,影響體育教師發(fā)展的因素很多,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外部因素,如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學校的管理制度等;二是體育教師自身因素,如自我發(fā)展需要、教學反思能力等。其中,教師自身因素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起決定性作用。從專業(yè)發(fā)展角度看,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師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只有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反思才能完成。教育學者杜威這樣說過:“教師應當對實踐進行反思,將教學看作是一種反思性的學術實踐,通過反思實踐來改進教學,做‘反思型實踐者’”。體育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職業(yè)形象,就必須在教學實踐中以自己的行為表現,主動反思,做“反思型實踐者”,逐步推進自身專業(yè)發(fā)展。
反思是個體成熟之標志。反思型教師不僅要具有課堂教學知識、技巧和技能,還要具有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進行反思、研究和改進的`能力,以及對教育的社會價值、個人價值和自己的教育信念進行更廣闊的探究和反省的能力。即在“反思——更新——發(fā)展——再反思——再更新——再發(fā)展”這樣一個無限往復、不斷上升的過程中,使自身的成長始終保持一種動態(tài)、開放、持續(xù)發(fā)展的狀態(tài)。
要想成為反思型體育教師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簡單的過程,它需要體育教師在職業(yè)生涯中不斷學習與提升,不斷地反思自己的知識、信念、行為和各種視之為當然的觀點,轉變那些不正確的假設、信念,修正那些不合理行為,把反思的方法與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自我探究、自我發(fā)現、自我解決,才能逐步邁向批判反思之門。首先,要將反思滲透教學的全過程。即教師要進行全面具體的課前準備,并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活動的內容、對象、過程進行計劃、安排、反饋、評價與調控,最后在課后對上過的課進行回顧與評價,總結課堂教學的經驗,找出問題,分析原因,采取補救措施等。教師只有通過這些措施,形成對體育教學的系統(tǒng)反思,養(yǎng)成反思習慣,并使反思伴隨著體育教學活動的常規(guī)化而逐漸自動化,其次,要講究科學的反思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反思方式,以提高反思的效率。
第三,經常記錄并剖析“關鍵事件”,以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突變事件的能力,促進教師的自身的發(fā)展。第四,要進行系統(tǒng)的理論分析。因為系統(tǒng)的理論分析可以幫助教師審視那些教學中的直覺判斷,幫助認識和理解自己的行為和思想,而且還可以為自己的實踐提供多種可能,增強陳述自己行為的理論基礎。
要想成為一名批判反思型體育教師,就意味著要在批判反思的過程中,把個人的教學活動、集體的經歷以及正規(guī)的理論、研究視為同樣重要的因素,使自身的教育實踐和思想更具有合理性。只有在不斷的批判與反思中教師的教學才會得到持續(xù)地發(fā)展。為成為一名具有批判反思的體育教師努力!
初中讀書隨筆3
盧梭的“寓教于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背負著“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
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里還有時間去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yè)。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里做媽媽布置的什么《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閱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lián)系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tǒng)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fā)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白顚氋F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吁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F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初中讀書隨筆4
夢想是人類對于美好事物的一種憧憬和渴望。有時想想是不切實際。但毫無疑問,夢想是人類最無邪最美麗最可愛的愿望。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我們的作者是怎樣寫關于夢想的事情的吧。
夢―-充滿美好,快樂,>幸福。
想―-支撐著信念――追逐。
丁尼生說過:“夢想只要有了持久,就能成為現實,我們不就生活在夢想中嗎?”所以只要有了夢想就擁有了奮斗的目標并且也會找到人生路的方向。過了那懵懂的年代,慢慢的懂事了,成熟了。而內心的想法也有許多的改變。雖然,那些想法是不被大人們所認同的。但,我們還是抱著一絲希望,努力著,爭取著。也許,家人們只希望我們努力學習,保持優(yōu)秀的成績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學
夢想需要用自己的行動去實現,不能光說不練!懊坊ㄏ阕钥嗪畞怼!薄扒Ю镏惺加谧阆隆!敝灰分鹬鴫粝氲哪_步去付出,用行動去向人們證明 。就一定能得到家人的支持。
夢想不能盲目的去追求,要腳踏實地,實實在在的去實現。
夢想將永遠不是“夢”
而在實現夢想的旅途中所經歷的`將成為人生閱歷中富有哲學的一課,所>收獲的將成為人生中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所以,給自己留一點夢想吧!
讓我們隨風追逐著夢想,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一起追夢吧!
初中讀書隨筆5
今天是周六,媽媽打算做餅干,并邀請我當她的小助手。我們從烘焙書上挑選了――“香蔥蘇打餅干”,準備好材料,我們開始動工啦!
我的任務是切蔥,小蔥看起來翠綠翠綠的,聞起來香噴噴的,但我切著切著眼淚不停地住下流,還打了好幾個噴嚏,原來香蔥是會薰人的呀!
等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把蔥切完,媽媽已經拌好了面粉,把蔥拌到白白的'面團里,面團立刻變成了鑲滿翡翠的“玉石”,真好看啊!
發(fā)酵半小時后,媽媽把面團搟成了一張薄餅,然后用尺子量好每塊餅干的大小,用刀切開。接下來我的任務是用叉子在每塊餅皮上均勻地扎上小洞,媽媽說這是為了在烘烤時排出餅干“肚子”里的熱氣。
大功告成啦!餅皮被送進了熱烘烘的烤箱,在這個“小房間”里,原來薄薄的餅皮像充了氣一樣,慢慢地長大,當它們渾身焦黃,香蔥餅干終于可以出爐了。香噴噴的味道撲鼻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我急忙拿起一塊咬了一口,味道好極了!
初中讀書隨筆6
昨天讀《林清玄文集》,其中有篇文章《五艷六色的老鼠》,看后完令我很是牽掛,牽掛什么呢?說出來怪好笑的,牽掛文中的那只五艷六色小老鼠。
林先生在文章中說,他們家鬧鼠患“夜里時常在天花板上奔跑,弄出聲音;食物水果也常常被咬破一個大洞或不翼而飛;最令人疼心的是,有時會咬壞櫥柜,咬斷電線,防不勝防,甚至擔心哪天它會咬破瓦斯管線。”
鼠害如此猖獗,林先生卻束手無策。于是他想到了兩位古人的話;一是蘇東坡說的:“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绷硪晃皇呛胍淮髱熣f的:“如果把養(yǎng)貓的食物拿來喂鼠,老鼠吃飽了就不會破壞東西了,則鼠患可絕!
常言道:不聽古人言吃虧在眼前。林先生逐每日飯后必留些食物給那些鼠輩們享用?伞敖袷蠓且压攀蟆薄笆里L日下,鼠心不古”他們根本就不領林先生的情,留下的食物它們不吃,偏東就吃口,西咬一下,甚是惱人的很。
文章看到此處時我就想:干脆下點老鼠藥或老鼠夾子什么的,不就解決問題了嗎?可林先生偏又是心腸極善之人,說老鼠藥過于殘忍,違背慈悲之心的原則,而老鼠夾子又違背殺生的.原則。唉,家里都被老鼠鬧成這個樣子了,這林先生還這么“心慈手軟”,真是迂腐的過分。
林先生有回和朋友一起聊天的時候說起家里鬧鼠災的事,一朋友出了一招,說:“你抓到一只老鼠后,在老鼠身上涂以鮮艷的色彩,例如臉是大紅色,身上是綠色、黃色、藍色,尾巴涂成白色,然后把老鼠放走,老鼠就會滅跡了!
給老鼠涂上五艷六色就能讓老鼠滅絕嗎?林先生不解我也不解。那朋友說了:“這是老鼠心理學,那只五艷六色的老鼠逃回洞后,它的親戚朋友會大為恐怖,就會四散奔逃;那只無彩的老鼠則會大為愧疚,也會逃走,這樣,不只是一只老鼠,整窩老鼠都會滅跡了!绷窒壬犃斯嫒绶ㄅ谥,照辦了,家里的老鼠也如那位朋友說的那樣漸漸滅跡了。
老鼠沒了,林先生卻留下一個疑惑,疑惑那只小老鼠是否真的會愧疚?是否真的因為愧疚而離開?可我看完后倒不是疑惑而是擔心和牽掛那只被涂了五艷六色的小老鼠的命運。因為它的”出格”因為它的"另類"而被同伴排斥或拋棄,擔心它將如何面對冷酷的鼠光,牽掛它如何在鼠的世界里生存下去?可憐的小老鼠,可能連它自己都沒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就已經眾叛親離了!想想也還真的是怪可憐的!
據說有人類的地方必定有老鼠,這樣的生活方式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是不是真的我無法考證,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確是真的。話又說回來了,林先生家的老鼠暫時是沒了,可別家的老鼠呢?我說那林先生的朋友可是出了個陰招加損招!
初中讀書隨筆7
多年來,阿麗克西斯發(fā)現母親總是過分守護著自己的過去,不僅掩埋了自己的根,還把上面的泥土踩得結結實實。
阿麗克西斯決定打開母親塵封的過去。
她來到愛琴海的布拉卡,登上一座叫斯皮納龍格的荒涼小島。這是一處禁地,一處令布拉卡、愛琴海,甚至整個歐洲都談虎色變的禁地,更是母親的禁地。
禁地打開,一個融合愛恨糾葛的凄涼故事緩緩鋪展,一曲令整個歐洲潸然淚下的生死悲歡徐徐打開。
阿麗克西斯的母親是索菲婭,索菲亞的母親是安娜,安娜有個妹妹叫瑪麗婭,安娜和瑪麗婭的母親是伊連妮、父親是吉奧吉斯。
故事從伊連妮說起,伊連妮是一名教師,她很愛她的家,很愛她的學生。伊連妮慷慨無私,無論是對自己的血肉,還是對學生們,全都傾注了足夠的心血。當時的生活像田園詩般美好。不僅伊連妮被一個隱藏了病情的小男孩傳染上了麻風。ê髞碜C實不是被小男孩傳染)。吉奧吉斯親自把妻子和男孩送到斯皮納龍格島。斯皮納龍格島是麻風病人生活的小島,除了醫(yī)生和送貨人來過,它與外界隔絕。以前,吉奧吉斯為了賺點錢彌補一下做漁夫的微薄收入,經常運送物資到斯皮納龍格島。但這次的行程讓他那樣的痛苦。伊連妮盡管哀傷,但克制的很平靜。那時安娜12歲,瑪麗婭11歲。吉奧吉斯做家務、照顧女兒。長期的離別是痛苦的,吉奧吉斯渴望著與妻子短暫的見面,那深情地凝視和輕輕地問候為他那疲憊的身軀注入了活力。伊蓮娜經常給女兒寫信,傳遞著那份被隔離了的母愛。
斯皮納龍格島在兩任島主佩特羅斯和帕帕蒂米特里的努力下,島上的設施有了很大的改善。那里建起了商店、教堂、學校、理發(fā)店,他們可以觀看電影、跳舞、過復活節(jié)、舉辦婚禮、印刷報紙。伊連妮積極投入到孩子們的教育中去,同時像媽媽一樣照顧著那個男孩。友好互助的風氣、和諧溫馨的環(huán)境、盡職盡責的醫(yī)生都激勵著患者更加熱愛生命。即使外界飽受戰(zhàn)爭之苦時,這個小島依然那么平靜。
五年后,伊連妮去世了。對吉奧吉斯的家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似乎伊連妮死了兩次,五年前的痛苦又全回來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長大了。安娜嫁了一個富有的丈夫—安德烈斯。幸福的生活持續(xù)了四年。當安德烈斯的堂弟—馬諾里出現后,安娜的'心里不再只有丈夫。后來他們的隱情被安德烈斯發(fā)現,安德烈斯開槍殺死了安娜,自己被捕入獄,最后死于獄中。留下了一個年幼的孤兒—索菲婭(許多人懷疑索菲婭的親生父親是馬諾里)。
瑪麗婭在家照顧父親。她曾經接受過馬諾里的求婚,但在婚禮前,檢查出了麻風病。這又是一個殘酷的現實。吉奧吉斯親自把瑪麗婭到了斯皮納龍格島。無休止的殘酷現實沒有摧垮吉奧吉斯,他一如既往的為那座小島運送物資。雖然有時他也想留在島上,陪伴著女兒,陪伴著妻子。
瑪麗婭像母親一樣熱情、善良。她用中草藥幫許多病人減輕了痛苦。她的善良贏得了醫(yī)生克里提斯的好感。在克里提斯和拉帕基斯的努力下,許多病人痊愈了,過上了正常的生活,當然也包括瑪麗婭。后來,兩人結婚并收養(yǎng)了索菲婭。在索菲婭18歲那年,她得知了整個事實后,憤怒的離開。她對所有的人隱瞞這一切。她認為這是可恥的,她的至親血肉,是麻風病人、通奸犯、謀殺犯。她也痛恨自己,背棄了養(yǎng)父母。
在故事中,有令人不齒的人和事,但也有許多美好的記憶。伊連妮與吉奧吉斯、瑪麗婭與克里提斯,彼此愛的那么強烈,經歷了疾病與健康、順境與逆境,到死才能分離。在親朋好友的眼中,沒有對麻風病的恐懼與絕望,只有無窮盡的關心與祝福。
如果你對生活疲倦了,如果你對前方的路迷茫了,如果你輕易不被感動了……
請你靜讀此書。
初中讀書隨筆8
說起培根,我們從小背誦的名言警句有很多都出自于他,但在歷史長河里,他卻沒有盧梭,伏爾泰,但丁等人那么出名。這或許與其所處的時代有很大關系,畢竟史學上更在乎顛覆時代的人,而培根有學識,有地位,有志向,卻恰好沒趕上時代更迭的節(jié)點。但盡管如此,作為近代哲學、科學發(fā)展的奠基人之一,被羅素譽為“給科學研究程序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培根無疑是偉大的。在其尚存于世的思想中,拋去那些強調王權、呼吁忠君、地心說等過時思想,打開時代的枷鎖,會發(fā)現他超然的冷靜與理性。
《培根隨筆全集》中所有文章的標題皆是以“談”字開頭,主題隨后,不事雕琢而自有其干凈之美。最先吸引我的便是《談死亡》。在文中,培根總結出人對死亡其實有一種愚陋的恐懼,且受宗教迷信與伴隨之物影響,恐懼可能放大;但我們依然能夠抵御死亡的恐懼:“復仇戰(zhàn)勝死亡,感情蔑視死亡,榮譽渴望死亡,悲奔赴死亡,恐懼搶占死亡……”簡潔的'排比句里,培根不僅僅說出了自身的生死觀,更是站在人性之上俯視死亡。他當然沒有說出死亡的感受——死亡是一瞬間,還是一個過程?他未有經歷,就閉口不言。故而,他用生來感受死亡,用情感來量度死亡,詮釋了應對死亡時極高的理性精神,彰顯的是對死亡的坦然無畏。
另一篇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談感情》!案星椤边@個被歌頌了千百年的主題,在培根筆下卻失去了火熱的色彩。我們處于一個歌頌愛的時代,無論是真摯還是浮華。似乎生于人海之中,紅塵滾滾,唯有愛能讓我們找到自我獨特的標識。但這都太俗了。甚至有可能是我們被愛欺騙了!罢l主張感情至上,誰就會放棄財富和智慧!彼蕴芈逡恋墓适,總結出自身對感情的態(tài)度:感情之中存在愚蠢。且并非感情本身愚蠢:它創(chuàng)造并完善了人類;但它又往往使人上癮,喪志,剝奪大志,引偉人向眾人。故而對于感情,比起發(fā)揚它,培根更傾向于控制它,壓抑它,分散它,以實現個人的大夢。
之后的《談利己之道》《談國家強盛的原因》等,皆是如此風格:冷靜,且句句在理。
這種寫作風格,犧牲了溫度,飽滿了厚度,不以趣味吸引讀者,卻以智慧折服他們,雖讀來艱深,可是純正,是一些缺少辯證者的雪中之炭;蛟S也僅有如此淡泊的風格才能能孕育最純正理性的智慧。
初中讀書隨筆9
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意識到所進行的教育探索,
有不少地方是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從本學期開始,我們明確提出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踐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踐行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對這一理念有正確地認識,不能“掛羊頭賣狗肉”,這就要求我認真研讀有關陶行知的教育理論!短招兄逃處熥x本》就是我選擇研讀的第一本書。
這本書重點闡釋了陶行知先生對與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逼渲饕裼校
第一,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是滿足人生需要,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務的。
第二,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第三,教育的意義是生活的變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內容是伴隨人類生活的變化而發(fā)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種終身的與人生相始終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會即學!
陶行知認為,“不運用社會的力量,便是無能教育;不了解社會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彼赋,傳統(tǒng)教育在“學校與社會中間造了一道高墻”,學校好比是一個“大鳥籠”。提倡“社會即學!保褪且鸪龑W校與社會之間的“高墻”,沖破
鳥籠式的學校束縛,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學校中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學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釋,教學做合一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霸谏罾铮瑢κ抡f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又是一種生活之三個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學,怎么學就怎么教!碧招兄獙虒W做合一的效用作了歸納闡釋:要想營利人類全體的經驗必須教學做合一方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學做合一;教學做合一不但不忽視精神上的自動,而且因為有了在勞力上勞心,腳踏實地的“做”為它的中心,精神便隨“做”而愈加奮發(fā)。
除此之外,陶先生在《傳統(tǒng)教育與生活教育有什么區(qū)別》一文中,非常精辟地對傳統(tǒng)教育和生活教育進行了比較。傳統(tǒng)教育以文化為中心,偏重傳授文化知識,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而生活教育重在運用、發(fā)明、創(chuàng)造,提倡活讀書、讀活書、讀書活;傳統(tǒng)教育使學校與社會脫節(jié),生活教育則要求把整個的社會當作學校;傳統(tǒng)教育只講“天理”與“禮教”不講“人欲”和“自由”,而生活教育卻追求“天理”與“人欲”“打成一片”;傳統(tǒng)教育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而生活教育卻主張以兒童為中心,以兒童的生活為中心;傳統(tǒng)教育堅持的維持性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卻是開放、發(fā)展、創(chuàng)造的教育。
讀這本書,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難發(fā)現,盡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盡管我們的教育改革已經推進了那么多年,但我們真實的課堂教學還是那樣像陶先生所描述的“傳統(tǒng)教育”,離他倡導的“生活教育”還差的很遠!
初中讀書隨筆10
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fā)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鉆進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于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fā)現他的學生正在干著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yōu)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真不懂自己怎么會那么喜愛《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
初中讀書隨筆11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彼宰灾魈剿魇菓詫W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由“會學”到“創(chuàng)新”的培養(yǎng)目標,
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重結果,輕過程,學生不需要自主探索,只要認真聽講和記憶。這種教學方法排斥了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的思考性。而新課程強調的則是:數學學習必須重視建構知識的過程,使學生的探索經歷成為學習數學的'重要途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已有知識和經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創(chuàng)造。教師要把探索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多給學生提供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多開展一些探索性的活動,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信心。
學生面對新的計算問題,教師不再告訴他們可以怎樣算,而是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去探索,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數學。學生不僅理解了所學的知識,掌握了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而且促進了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形成。
數學內容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币虼耍瑢祵W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把社會生活中的題材引入課堂教學之中,促使學生在課外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知識的奧秘,并由此體驗到數學知識散發(fā)出來的魅力,進一步激發(fā)其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學生從課內到課外始終處于積極主動、自覺參與的學習氛圍中,可以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數學創(chuàng)造性思維寓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操作性思維形成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教學活動中,多讓學生拼一拼,擺一擺,折一折,畫一畫,想一想,盡可能地動手、動腦、動口,喚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激起學生創(chuàng)造的“激流”和“沖浪”,學生就能沖出定勢,從中發(fā)現規(guī)律,大膽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去品嘗成功的愉悅。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興起,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作用,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做,能想,能做,會想,會說,會做,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初中讀書隨筆12
近幾天也想定一個讀書計劃,所以把書柜里的藏書都拿出來再讀讀看。
最先重閱的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之前看的時候,只記得書中情節(jié)對我的震撼挺大的',女主人公的偏執(zhí)專情讓人又疼愛又憐憫,而男主人公過于放浪的風流人生也讓人看不慣,我還記得當時把書中故事給家人講過一遍?蓵r間一久細節(jié)也就淡忘了。
所以這次,我想邊讀邊記筆記,寫寫讀后感,才重閱數頁,我已深深體會到那句話:好書是可以看很多遍,精讀,細續(xù)!
這一回,我不再是糾結于情節(jié)的發(fā)展,一日十行地閱讀過去了。
細細地,我品味著書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回。我甚至想,有些人學多國語言是有道理的,像這些外國著作,如果能看原著,肯定字里行間的表達也有所不同,畢竟譯者也無法百分百全譯出作者的意思。
我以前不覺得譯者文筆的重要性,后來經過對比,才發(fā)現一個有文采的譯者當真比那些只會直譯文字的作者強太多了,買翻譯的書還是要選好譯者。
定了讀書計劃,希望自己能好好執(zhí)行下去,加油!
初中讀書隨筆13
《培根隨筆》是英國哲學家、科學家弗蘭西斯·培根的著作。培根竭力倡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休養(yǎng),思維修辭使人善辯。"他是位一生追求真理的科學家,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培根著有《新工具》、《論說隨筆文集》等,擁有很多讀者。
《培根隨筆》中收錄了58篇隨筆。讀了這本書,我看到了一個執(zhí)著于哲學、熱衷于政治、熱愛生活、追求理想、不輕言放棄、自強不息的培根。
在《論友誼》中,培根說:"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不正是說明朋友可以幫助我們分享快樂、分擔苦悶、憂愁,可以改變我們的心情。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難題,第一個可以傾訴的,應該就是朋友了。記得有一次我被好幾個同學誤解,很傷心,就向好朋友傾訴,好朋友們聽了后幫我去向他們解釋。最后,事情終于弄清楚了,大家也又回到了原來。那一次,讓我真正懂得了"朋友"二字的.含義于分量,更從好朋友的行為中明白了作為朋友的責任。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論美》,這是一篇關于"美"的著作,語言很簡潔,但內涵卻很獨特,充滿哲理性。這篇文章著重論述了人應該怎樣對待內在美和外在美。培根認為,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內在美才是永恒的美。是的,"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一個人整體形象的美要勝于五官的美,而一個人的行為素養(yǎng)又勝于整體形象。當今生活中,特別是我們身邊的同學過于攀比"外在美",評價一個人美不美完全看長相和衣著打扮。對于這一現象,主要是因為他們對"美"的概念還不夠理解,一味追求表面的東西。以前我也不是很理解,但現在我明白了。我在努力改變自己的行為方面,努力讓自己變得更有禮貌些。
讀了《培根隨筆》,我收獲了很多,以后我還要反復品味,讀出更多的道理!
初中讀書隨筆14
馬上就到冬至了,北方早已下起了鵝毛大雪,而南方卻依然那么>溫暖,尤其是公園里更洋溢著春天般的氣息。
周末,一走進公園,見到綠色的草地上有許多的人正在享受冬日暖陽。有的人躺在墊子上,帳篷里;有的人互相依偎著聊天;更多的人在欣賞著公園的美景
抬頭看,天空如此湛藍,云朵如此潔白,遠處的大海和天空似乎連在了一起,海天一色,讓人心曠神怡!
再看周圍,綠樹成蔭,花紅柳綠,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色。位于公園里的小湖,一些人正在劃船,清綠的湖水蕩起陣陣微波
冬天的公園,最開心的還是小孩子們,有的在騎單車,有的在>放風箏,有的再吹泡泡,有的在玩游戲,還有的在玩公園里的游樂設施大家的臉上掛滿了笑容。
在南方,冬天的公園一樣風景優(yōu)美,充滿生機!
初中讀書隨筆15
相信許多人在面對死亡時都會有這樣的體驗,或者說是所有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面對死亡,我們不知所措,我們恐慌,我們懼怕?墒,我們在怕什么呢?
正如培根所說,我們其實并不是懼怕死亡本身,而是懼怕伴隨死亡而來的種種一切。日益衰竭的器官,變得十分丑陋的容顏,不能進食的口腔,再也無法說出來的言語,倦曲的身體……都會讓我們聯(lián)想到別離的那一天,聯(lián)想到永別,聯(lián)想到死亡。而更突出的是,當昨天還在一個辦公室同事,同個餐桌就餐,同一條小道上散步。僅僅一個夜晚,也許就是一瞬間,一個意外就可能陰陽兩隔。那時候,我們對死亡是多么的憎恨和恐怖啊!
面對死亡 —— 隨風搖曳 —— 夢 里 夢 外面對死亡 —— 隨風搖曳 —— 夢 里 夢 外面對死亡 —— 隨風搖曳 —— 夢 里 夢 外面對死亡 —— 隨風搖曳 —— 夢 里 夢 外但是,歲月會讓我們成熟,歲月會讓我們堅強和偉大。只要我們回首人生時無所遺憾,我們也許就會平靜的面對死亡,無論是我們的親人、朋友,還是我們自己。這就是“人生最好的挽歌,無過于當你在一種有價值的事業(yè)中度過了一生后能夠說:‘主啊,如今請讓你的仆人離去!(培根語)釋意。
見過了太多的生離死別。在已步入老年人行列之后,對死亡已沒有年輕時的那種憂慮和恐懼的心理。就是今年父親在住院最嚴重最讓人憂心的日子里,好象也沒有太多的對死亡的概念。那個時候,只是想如果有能力,有辦法改變或改善他的痛苦,就是最好的對他的回報和安慰了。所以,當看到年輕的護士為給他找血管注射,慢慢的從手背一直打到手腕的時候,就特別想有一個經驗豐富的人來給他注射,以減輕他的'痛。而在這個過程中,與死亡無關。
有時候,想到安樂死。從內心真實來說,我贊成實行安樂死,無論是對我的親人,還是對我自己。人的一生其實是很痛苦的,所以應該讓善良的人們,讓經歷了諸多痛苦的人們,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快樂、安祥、平靜的離開這個美好的世界。
愛玩小聰明者,一般得實惠多多。許多小聰明的人,雖然沒有特別能耐,也沒有驚人業(yè)績,卻每每總能玩得讓領導心花怒放。于是,升職、提薪、加級……便一一如期而至。
無論怎樣,面對死亡,我肯定會無所畏懼。雖然,我會悲傷,但不會怕。
【初中讀書隨筆】相關文章:
初中讀書高分隨筆05-25
初中教師讀書隨筆01-11
初中教師的讀書隨筆12-30
初中生讀書隨筆6篇03-18
初中的隨筆05-08
初中隨筆09-13
初中的隨筆05-19
初中的隨筆[精選]08-18
初中隨筆01-03
初中生讀書隨筆(通用15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