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漸行漸遠隨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必備)漸行漸遠隨筆14篇
漸行漸遠隨筆 篇1
夜晚,一樣的夜空,一樣的涼風,一樣的石臺上,只是那不一樣的心情卻顯得那么格格不入。這一季,夜開始變得漫長,舊時光,在我的記憶中漸行漸遠。
十年前的人生,像是一次旅行,熱切的想要知道目的地的模樣。十年后的`人生,像是一次旅行,不在乎目的地,開始愛上沿途中的淡淡風景。十年前,期待的愛情是“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笔旰,期待的愛情依然是“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敝皇牵傆X得多了點什么,又少了點什么。我想了想,或許是多了點透徹,少了點浮淺。
愛情的單行道上,請讓我走在你的身后,注視著你的每一秒,愛情的雙行道上,請讓我牽著你的手,讓我確定你永遠在我身邊。愛情的十字路口,你想要走的方向,不論是哪里,我都將義無反顧的陪著你走到天荒地老。
我靜靜的坐在世界的一角發(fā)著呆,忽然間,零星的冰雪,像是帶來淡淡的問候,飄落下來。不知覺中,眼角的劃過的一點微涼,砸碎了半個世紀。一身疲倦的我,洗了一個熱水澡便躺在床上睡去了,一種解去了束縛的感覺流淌在心底...直到第二天醒來。
漸行漸遠隨筆 篇2
二十多年前,正當壯年的老雷萌發(fā)了一個強烈的愿望——老家還有地勢,回家起建兩路房子。小田也正有此意,于是常常掛在嘴邊。作為主要受益人的老哥正是十七、八,一心向往著遠方與新奇,對這主意反感透頂,你們會去住。∵是我會去住,別蓋,要蓋我拿鋤頭去刨了!至于我,就沒放在心上,開什么玩笑,老了回去住,這不有病嗎?兩個愣頭青弄得老雷小田不爽了好一陣子。好多年過去了,偶爾回鄉(xiāng)訪親上墳,來匆匆,去匆匆,看著依照蜿蜒逼仄的村道,古舊如初的老宅,老倆位已經失去了往日起房還鄉(xiāng)的念想,而這鄉(xiāng)土,已漸行漸遠……
中國人最重鄉(xiāng)土,幾干年來,悠長的農耕文化使得中國人思家戀土,即便是天災人禍逼得背井離鄉(xiāng),顛沛流離,也是一步三回頭,魂牽夢縈的只是一件事——回家。從某種意義上說,王朝更迭并不影響老百姓的日子,無非是皇帝老兒變了,一樣的繳皇糧納國稅。一樣的起屋建房,繁衍生息,有祖宗規(guī)矩,有鄉(xiāng)規(guī)民約,用血緣、親緣緊緊聯(lián)了一體,不管歲月變遷,時局動蕩,在一方土地上演繹苦樂年華,源遠流長。出了門,闖蕩出功業(yè),要衣錦還鄉(xiāng),光耀門楣;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鄉(xiāng);苦了、累了,老了,只求葉落歸根,重歸故土,鄉(xiāng)土是中國人的根。
60多年前,一場革命如暴風驟雨般掃蕩了中國的鄉(xiāng)村,舊的秩序被打破,廟宇推了,神位倒了,數干年延續(xù)的宗法架構解體了,中國農民以百般的熱情投入到這場改變國家、改變命運的革命當中,如果說,我對某些媒體得不得就"最"的說法頗為反感,但對這一時期的中國農民卻不能吝嗇這個"最"字,他們是最能吃苦、最堅韌不拔、最無私奉獻的一個群體,他們養(yǎng)活了這個國家,建設了這個國家,卻所求甚少。他們吃穿甚憂,卻心懷最純真遠大的理想。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安徽一個普通鄉(xiāng)村,村邊就是軍儲糧的倉庫,全村人幾乎全部餓死卻無人去動一粒倉庫的糧食。這樣的淳樸的民眾對一個國家而言,是多么珍貴的財富。
這個國家,對農村,對農民,虧欠太多。為建立新中國,他們獻出太多的生命,為建設國家,他們提供了低廉的人力、物力、財力,原因很簡單,我們不能象西方發(fā)達國家那樣,通過對外擴張、資源掠奪、不平等貿易去積累原始資本。只能讓這個龐大的群體咬著牙、拼了命去默默支撐共和國的成長。代價何其大,樹砍完了,山挖破了,水不清了,而他們依舊默默在這片已現(xiàn)疲態(tài)的'故土上生息。
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北上,南下,漂洋過海,鄉(xiāng)土正一天天變得空寂,他們想為自己,為子孫打造一個美好的未來,這是一個無可厚非的理想,打拼在無根的城市,遙望難回的家。還不如候鳥南飛北歸,老家成了只是偶爾落腳的客棧。而我知道,不管城市多么光鮮亮麗,繁花似錦,舉世無雙,如果鄉(xiāng)土最終成為無法或不愿回去的歸途,中國人還有根嗎?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暑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們的祖輩念著節(jié)氣歌度過的悠悠歲月,終將去哪里找尋……
漸行漸遠隨筆 篇3
我以為我們還有機會坐在一起搶著東西吃,我以為我們還有機會一起逃課出去玩,我以為我們還可以在傷心的時候擁抱彼此……
可是,那只是我的以為。
同一座城,卻也抵擋不了一句“親愛的,我沒時間!边@時才明白是真的畢業(yè)了,那幾個隨叫隨到的人也有自己的事情。親愛的自己,你是不是也該有自己的事情呢?青春哪有不散的.宴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那些美好的瞬間都已經定格,日子還在繼續(xù)。當然,朋友也在變化。
現(xiàn)在想想,曾經我們笑著說要一輩子在一起永遠不分離?墒牵瑫r間真的是無形的殺手。一場畢業(yè),打破了一切的一切。
現(xiàn)在我看著那時我們的傻傻樣子,真的好傻。以后的以后,我還會遇見這樣傻傻的你們嗎?親愛的你們,你們一定要好好的即便是,畢業(yè)了,我們漸行漸遠了。
漸行漸遠隨筆 篇4
人生或許經歷了某個階段,才會覺得難能可貴的是從前。從前的某些事在心中醞釀久了,形成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愫,縈繞腦海,揮之不去。不斷深藏的記憶,而如今能拿出的,又有幾滴幾粒?傆幸恍┰捳f不出來,卻真真正正的感天動地;總有一些人記不起來,卻實實在在難以忘記;總有一段故事不能重演,卻時時刻刻魂牽夢繞。那便是童年。
可以把人生看做一棟樓,每成長一個階段,這棟樓就增加一層,而承載整棟樓的是永遠活在底層的那個階段——童年,每層樓都有自己的一扇窗,當我們站在窗前向下眺望,首先映入眼簾也永遠是活在底層的童年,越往上走,越覺得高,越說明我們離童年漸行漸遠。站在高處向下望,有時候會莫名感到害怕,或許這種本能的反應,是命運給予我們的'留戀。當我們適應了某個高度,也就形成了一種留戀的習慣。角度不一定最好,卻又本身獨特的視覺,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眺望,但誰又走不出這個視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景,別人欣賞不了,也替代不了。學會了分享,就更加懂得珍藏。
過去不一定最好,可我們希望未來更好;失去的不一定寶貴,可我們希望得到的足夠珍貴;一段生活不一定完美,可我們希望生命堪稱美好。童年,抑或是夾在書中的楓葉,在歲月的蹉跎中老去,可我想每當拿出它的時候,都會有很深的感懷。
漸行漸遠的童年,裝在相冊中的想念……
漸行漸遠隨筆 篇5
你來過 ? 我念過
但我早已尋了一片荒蕪之地將情話五馬分尸
也把自己的愛塵封在幾年前
沒有了自由
更沒有勇氣掙脫掉回憶的牢籠
正因為遺憾 ? 想來才覺得美好
我總是刻意臆造過去
給自己的謊言罩上一層曖昧
其實心里比誰都清楚
世上哪有如果這樣的好事
你有多少勝算 ? 把我困在這里
再次見面 ? ?心事就潦草
完美的她呀 ? 卻是下落不詳
幾千幾萬個你 ? ?
幾千幾萬個我
多少個浪漫的回合 ? ? 終歸是一記遺憾
人們常說天涯地角步步有窮時
為何窮盡 ? 挨不過這相思
愛是指尖生悅的刺
有一天痛會戛然而止
學會接受愛已漸行漸遠的`事實
無動于衷
偶爾穿插的幾句歌詞
原來恰到好處
漸行漸遠隨筆 篇6
農歷六月初六,是個“重日”節(jié),不同地區(qū)都有著不同的習俗,最常見的就是曝衣、曬書、接閨女。
把“六月六”當作節(jié)日,可以追溯到先秦。
晉國人認為“六月六”這天是治水功臣大禹的生日,于是“熏修裸饗,歲以為!。
在宋朝,朝廷又定此日為“天貺(kuàng)節(jié)”,這起源于宋真宗趙恒。某年的六月初六,他聲稱上天賜給他天書,遂定為“天貺節(jié)”,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了一座宏大的天貺殿。
在佛寺,六月初六又成了“翻經節(jié)”。傳說唐代高僧玄奘到西天取經,不慎將所取的佛經掉落大海,師徒們急忙撈起曬干,才得以帶回東土。古人認定唐僧曬經這天是農歷的六月初六,就把這一天命名為“天賜節(jié)”,意思是這一天“天賜佛經度眾生”。由此寺院都在六月初六把所藏的經書翻出來曝曬,以利長期庫藏。
“天賜節(jié)”后來發(fā)展成了“曬書曝衣節(jié)”。這是由于季節(jié)氣候的關系。六月初六,雨季剛過,日烈天晴,正是曝衣曬書的.好時間。
“六月六”最有意味的習俗是“接閨女”。每逢這天,各家各戶都要請回出嫁的閨女,好好招待一番。這習俗起自春秋時期。說是晉國國卿狐偃功高居傲,氣死了親家趙衰。次年晉國遭災,狐偃奉命放糧。女婿決定趁其六月初六回城的機會殺死狐偃,以報父仇。女兒得知后,趕回娘家報信。這讓狐偃受到很大觸動,他開始反思自己。最后,在六月初六這天,狐偃親自去女婿家,向女兒女婿道歉,并接女兒女婿回娘家一起過壽。
為了記住這個教訓,狐偃每年六月初六都要請回閨女、女婿團聚,翁婿比以前更加親近。此后百姓們仿效,也在這天接回閨女,應個消災解怨,免災去難的吉利。年長日久,相沿成習。
在民間,還有個“六六大順”的講究,就是源自“接閨女”。由于六月初六處于氣候多變時節(jié)。每當這天,有女兒嫁出的人家就會祈盼天氣晴好,好讓女兒順利回家來。
我還記得,母親給我講“接閨女”的故事時,常笑著說:“你快長大吧,到時候媽也接閨女!
漸行漸遠隨筆 篇7
閑來無事的時候,整理書櫥,發(fā)現(xiàn)一摞已經有些泛黃的書信。我一封封地打開,輕輕撫摸著這些溫暖的紙張,有繽紛的感覺幻化成彩蝶,在眼前翻飛。突然在那一刻,很想感謝這些信件,是它們將永遠還原成花開,在這個季節(jié),繽紛綻放,在我的眼前,愛意重生。
曾經是多么愛寫信的人啊,柔亮的燈光下,鋪開潔白的信紙,將心里所有的惦念和愛,用文字表達在紙上。那個時候,臉上的'表情是柔和的,寫信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心里惦念的那個人收到信時的歡欣。信是最美妙的詩意表達,小小的信封里有愛、有希望、有惦念,也有承諾。
也曾經是多么幸福的人啊,夜深人靜時,把揣在口袋里的信輕輕打開,讀著美妙的文字,雖然不甚工整、不很華麗,但我觸摸到的是一顆鮮活跳動的心。讀信的那一刻,我的心是快樂的,因為有愛,在打開信封的那一刻,愛撲面而來,彌漫整個房間。信是最貼心的問候,薄薄的信紙上寫著滿滿的溫暖和美好。
可是,我已經遠離這種幸福多久了呢?真的是太忙了,忙著工作,忙著照顧孩子,忙著收拾家務,忙著照顧父母,忙得連抬頭看云、舉首望月的空閑都沒有,哪里還有時間去鋪紙握筆、買信封貼郵票、去查對方的郵政編碼呢?也常去郵局,但不是去匯款就是去取錢,從來沒有買過信封,好像信已成了蝴蝶標本,只能擺放在我記憶的櫥窗里了。
我因為身體不適,想退出網校的學習時,總覺得寫信是最虔誠的方式,終于寫了一封信,想要跟老師解釋一下,寫了滿滿5頁紙。問老師地址和郵編的時候卻遭到拒絕,老師說,發(fā)E-mail吧,方便。我有些傷感,原來信已寄不出去了,即便我有心要寫,寄信也已不是適合所有人的方式了。
姐姐出新書的時候,曾經想寫一封信好好祝賀一下,但信紙鋪開無數次,總是寫不下去,我僵硬的手指已經習慣了敲擊鍵盤和撥通電話號碼,對信實在是疏遠了。
得到網上一位朋友的貼心呵護和真誠幫助時,也曾經想寫一封信表達一下感激,可是我握筆無數次,除了寫下抬頭的稱呼,筆尖再也落不到紙上。我不知道以寫字為生的他,看到我拙劣的言語、笨拙的筆跡,會有怎樣的感覺。
錢鐘書先生說:“電話是吝嗇人的通信、偷懶人的拜訪,最不夠朋友!笔堑,接了電話,也常常是如風過耳、云飄荷塘,留不下深刻的印象,可寫信這樣美好的享受,仍然漸行漸遠。
漸行漸遠隨筆 篇8
再美的風景,他不可能永遠伴隨你。你能捕捉到的僅僅是它留在你記憶中的美。曾經那些讓你快了、開心過的人漸行漸遠。而如今只能一個人面對現(xiàn)實的殘酷。
曾經一上線能看到閃爍的頭像如今不在閃爍;蛟S彼此間都是隱身,即使兩個都在線,頭像閃爍的次數也逐漸減少;蛟S就像傳說中的'交集過后兩條線的距離變的越來越遠。
彼此熟悉的兩個人都漸行漸遠。因為緣分兩個人面對面的走進,從陌生到彼此熟悉。或許有因為無緣,兩個人背對背的走遠,越走越遠。
當你對一個人投入的情越深,傷痕越深,到最后痛的是自己。有好多事就因自己太在意,弄得自己很累很痛。~~~~~~~其實,好多事只要禰不必太在意,自己就不會那么累了。
有些東西,得不到是痛,得到了不如當初所愿,更痛苦,這種比失去還痛苦。
事實如此,不可變唉。
漸行漸遠隨筆 篇9
后來的我最終還是沒有走到同一條路上!}記
我一直以為,兩個世界的人會因為彼此而穿透世界的隔膜,最終走到一起的,天真的我是這么認為的,直到后來想想,才知道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是不會走到一起的,他們是兩個世界的人,兩個世界是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他們并不是互通的,那層厚厚的隔膜永遠都不會穿破,永遠都不會消失,你們的思想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最后你們在走到了一起,你們的關系也不會持續(xù)太久的,因為思想不同的兩個人,會不停的爭吵,如果你們是像普通人那樣不喜歡爭吵的話,感情應該很快就會破裂,如果喜歡爭吵的話,呵,那就祝你們越吵越兇,百年爭吵。
可我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我們其實在性格上是很相似的,可是并不是每一對性格相似的人都能夠走到一起的,而我們就是那個幸運兒,果真,我們這樣的性格需要一個與其完全相反的人,這樣生活才會有趣味,趣味多多的生活,難道不是我們一直追求和想象的嗎。
道路千萬條,只要地球是圓的,哪條路不能走到原點呢,可是這條路是與地球上的路是不同的,這是一條很直很直的路,我們只能漸行漸遠,而不會回到原點,回到從前的。
漸行漸遠隨筆 篇10
走出單位,在滾滾車流中,單位大樓已經被更多的大樓阻擋,看不到了,有一種漸行漸遠的感覺。
明天還要來上班呢,又不是永別,怎么會漸行漸遠呢?多愁善感了吧,我自嘲。
前幾天跟朋友聊天,她說她現(xiàn)在不看手機,買了幾本喜歡的書,沒事就讀讀書,還用筆把喜歡的段落,句子,抄錄下來。再甚,就是默寫,把腦子里有關風花雪月,花鳥魚蟲,的唐詩,宋詞,以及很多名人的警句格言,通通默寫下來。甚至把孩子的語文課本拿過來,把以前熟悉,現(xiàn)在有點陌生的課文,抄錄一遍。那種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覺,就像淋漓的春雨,溫馨而又甜蜜。
你竟然用筆來抄?我驚訝!
對啊,那種感覺,可好了,可好了,能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心隨筆走,物我兩忘,只剩下腦海中的不斷更迭的美景,伴隨古箏,二胡,琵琶,瑤琴等樂器營造出來的天籟,綿延不絕,心曠神怡。
多久沒有用筆了?我自問。自從二十年前從學校逃脫,貌似除了蠅營狗茍的計算金錢,我都沒有怎么摸過筆。后來有了手機,上面有計算器,搜狗輸入法,方便快捷的一指禪,點啊點啊點啊就完成了。哪里還想過用筆來書寫?筆,距離我是漸行漸遠了。
好幾次夢里回學校,每次夢境不盡相同,有時候是村里的小學初中,破舊的桌椅,滿是水坑的操場,還有一張張熟悉的青澀的高中同學的面孔。更奇怪的是高中的教室,卻是小學的同學,蓬頭稚子一樣念著拼音,學著人口手……
醒來不勝唏噓,這,是漸行漸遠嗎?
還有那個她,二十年不見,你在哪里?還好嗎?我也只是偶爾思念你一下,已經都快想不起你的模樣了,我們,漸行漸遠了嗎?
還有一塊兒長大的發(fā)小們,你忙你的,我忙我的,雖然生活在一個村里,但是每年見面的時間真的`有數幾次,見了面,也是吃吃喝喝,家常里短。還記得當初勾肩搭背,野地里瘋跑嗎?抓魚逮鳥,偷果子訓笨狗,磚頭做陷阱抓老鼠?扮演醫(yī)生給被抓的老鼠宣判死刑,注射執(zhí)行后,毀尸滅跡?
這些熟悉的親們,已經從當初的青蔥少年,變成大腹便便,腦門锃亮,鬢角微霜,皺紋盤踞,一派滄桑的中年!距離我們當初的意氣風發(fā),是不是越來越漸行漸遠?
還有我們身邊的很多朋友,有的遠走高飛,長年不歸,只是我們電話本里面的一個名字,QQ微信上的一個頭像,偶爾閃亮,但是大多數時間都是靜靜的趴著,不聲不響不吵不鬧。就像夜空中明亮的星辰在遙遠的地方默默的閃耀。這個,算不算漸行漸遠?
還有很多朋友,隨著時間的增長,事業(yè)有成,越來越忙。偶爾約個飯,都不知道推了幾回。
不是說友情淡了,而是兩種生活的軌跡,越來越不相干,哪怕從一個點位同時出發(fā),也越來越漸行漸遠,天各一方。
更有甚者,由于政見不同,愛好相左,早已分崩離析,很早很早就漸行漸遠了。
多愁善感者,必定孤獨。無端的胡思亂想,更容易讓很多事情復雜。就像單位大樓,距離我漸行漸遠,但是那又如何,明天不是還要上班相見嗎?
秋日的早晨微涼,很多樹的葉子開始泛黃,還有的脫落,以各種不同的體態(tài),蜷伏在地上。但是陽光靜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知道,等過了中午,太陽就會越來越偏西,直至落山,也是漸行漸遠。那又如何?明天太陽還不是從東方冉冉升起? 還有朋友們,漸行漸遠嗎?在他們還有我的記憶中,永遠都是當初的樣子,熱情奔放,燦若朝陽,活生生的跟我心貼心,火熱滾燙。
還有她,那個永遠美麗動人的她,肯定也是溫文爾雅,快樂安康,稍許皺紋的臉上,心滿意足,笑聲爽朗!
漸行漸遠,漸行漸遠,只是一種錯覺,真實而又渴望。
漸行漸遠,漸行漸遠,可以是距離,可以是愛好,可以是城市,可以是年齡,可以是工種,可以是金錢,但是,永遠不能改變,我們心的思念,記憶的燦爛。
感恩我生命中遇見的每一個人;蛟S只是一面之緣,或許短暫的陪伴,或許相濡以沫,或許恩怨?jié)M天。
漸行漸遠,漸行漸遠,在我的生命里,我親愛的朋友,你們永遠在我身邊!
漸行漸遠隨筆 篇11
前一段,帶著一腔興奮從老市區(qū)搬入新區(qū)居住。新區(qū)樓高路寬,花紅柳綠,從宜居的角度說,的確令人滿意。
然而,這種興奮持續(xù)不到一個月,便隨著每天早上的聲聲雞鳴而煙消云散。由于多年來讀書寫作的習慣,我是個“夜貓子”,早晨,是我酣然入眠的黃金時間,從不“聞雞起舞”。入住新區(qū)以來,每天早晨五點多,東方剛剛泛起魚肚白,窗外喔喔喔的雞鳴聲便不約而至,嘹亮悠長,執(zhí)著篤定,一叫就是一個鐘頭,大有不把人叫醒誓不罷休的勁頭。
于是乎,每天總是在這種不勝其煩的心境中睡意全消。真奇怪,城市里哪兒來的公雞打鳴聲呢?難道還有哪戶人家在自家陽臺上養(yǎng)雞不成?
終于,有一天早晨,在雞鳴聲中輾轉反側了半天,也難以再回夢中,便索性穿衣下樓,循聲而覓。原來,小區(qū)的北側是一片尚未開發(fā)的空地,圍墻內幾畦青菜,生機盎然,一大群雞在草地上或捉蟲,或嬉戲,享受這自由自在的一塊空間。
聽附近晨練的一位老人說,可能是附近原來被征地的農民,雖說搬進了安置小區(qū),但還是難以割舍對農耕生活的眷戀,便見縫插針,在這里開辟了一方小小田園。另一位老人說,菜是農民種的,但雞是看守工地的農民工從老家?guī)淼摹?/p>
經過這番尋幽探源,這聲聲雞鳴,讓人恍若隔世,不知置身何處,把我的思緒一下子拉回到遙遠的鄉(xiāng)村和童年。
“喔喔喔,天亮了”,這是家鄉(xiāng)的童謠。記得那時剛剛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鄉(xiāng)親們每天早晨在雞鳴狗叫中起身,有說有笑,吧嗒著一鍋旱煙,踏著晶亮的露珠,趁著涼快,荷鋤下地,弓腰勤耕。到了八九點,太陽掛到了半空,暑氣漸漸升騰,人們便收工回返。女人們早已在家門口顧盼了幾個來回。早飯,雖說大同小異,但下飯的'菜各有特色。你看,左鄰是立芥,右舍是雪里蕻,張三家是尚未吃完的冬儲酸菜,李四家是酸辣蘿卜條……大家不約而同地端到大街上,三五成群,聚成一堆,你夾我一口,我夾你一筷。人們邊吃邊聊,前街的家長里短,后街的陳谷子爛芝麻,其樂融融,令人難以忘懷。
唉,不知從何時起,在這鋼筋水泥的城市“叢林”中,就連“鄰里守望”這種鄉(xiāng)村社會最自然最基礎的“契約”也難以保持。剛搬到新居的第一天開灶做飯,正炒菜時,油煙已起,菜入鍋內,才發(fā)現(xiàn)忙亂之中居然忘了備鹽,本想去鄰居家借一小勺,出了門又搖了搖頭,返回廚房,關火下樓買鹽。于是,這菜也就沒有什么味道了。
又過了幾天,雞鳴聲突然銷聲匿跡了。原來,有居民舉報雞鳴聲影響休息,城管部門把它們清理走了。我終于睡安穩(wěn)了,可一覺醒來,又覺心中有所失落,又有點懷念那聲聲雞鳴……
漸行漸遠隨筆 篇12
年在以往,是一個聲音的集散地。在各家各戶的廚房,會有油鍋的滋滋聲,主婦們有條不紊地把油角、糖環(huán)、麻花,還有煎堆放進油鍋里炸至金黃色,那滿溢的香味恍如一只只燕子飛上街頭,歡聲預告:春節(jié)到了!春節(jié)到了!引得孩子們垂涎欲滴,不顧母親和氣的呵斥,一次又一次偷偷拈起熱辣辣香噴噴的年果,在口腹之欲中急急地向著年飛奔而去。
當滿城的大街小巷不約而同地響起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年終于排場十足地駕到了眾人的面前,沿街的舞獅揮龍,掀起了一片鑼鼓喧天。響徹街頭巷尾的是那些百聽不厭的賀年歌,成了過年的背景音樂,嘈吵、張揚而又必不可少。更加必不可少的`自是熱熱鬧鬧的拜年聲,在大人相互交換的熙來攘往打躬作揖中,孩子們自得其樂,一邊膽大妄為地撕開一盒又一盒曲奇、巧克力和各式賀年禮品的包裝,一邊鬼鬼祟祟地打開到手的大紅利是,瞄瞄里面的幣值,再瀟瀟灑灑地到街上走一回,把平日心儀已久的大宗玩具買到手,那種志得意滿,真?zhèn)是小人得志!
然而在膩味了大魚大肉的今天,當糯米做的糖環(huán)、當甜膩的油角,當油膩膩的煎堆從廠家的包裝袋里滾落的時候,我們食欲全無,我們放任這些曾經牽動我們感官和腸胃的美食成為擺設,與年花一起成為了過期即棄的點綴。再也難有那種滿街飄香的年味牽引著我們,再也沒有各式各樣煩人又討喜的煙花爆竹隨我們擺布的時候,我們的年身價暴跌了。
從電視里收看一場無關痛癢的春晚,再看幾眼從遙遠的天空發(fā)射的煙花,新的一年如一只揮之不去的癩皮狗,無悲無喜地耷拉到我們的腳下。對于正在放寒假的學生,不過是多了幾個不用顧慮父母嘮叨的上網遨游的晚上;對于工薪一族,那是揮灑辛苦一年賺來的勞動報酬的端口,人情往還,交朋結友,每一分錢都找到了它奔赴的崗位和理由;對于耄耋之年的老者,年是他們重溫一次人間溫暖的大日子,一早起來穿戴得整整齊齊地等待兒孫祝福,再把一輩子省吃儉用的人民幣分派出去,在晚輩的簇擁下出游一次,在短暫的快樂后再望穿秋水,等待下一次的合家團圓……
為了這些孕育過我們的長輩,為了這些親情缺失的孩童,我們怎可以放下年?雖然為此我們也許得屢屢屹立風雪之中守望那北上的班車,掖著我們薄薄的收入,裹著我們沉重的心事,在異鄉(xiāng)在他邦在一個又一個人生的站臺,我們飽歷滄桑我們滿腹辛酸我們淚眼相看,只有年,它指引著我們奔赴故鄉(xiāng)回到父母的身邊回歸家的殿堂。
年是親情的召喚,是心的回歸,是愛的啟航。在年里,我們輕輕握手,我們緊緊相依,我們有傾訴不盡的過往,我們有動力無窮的展望。在年里,我們要深深懺悔,為過去的所有不是;在年里,我們要放聲歌唱,為美好的相逢。當年不再糾結在溫飽之上,還有什么理由讓我們不相信:新的一年只會越過越好,越過越美!
漸行漸遠隨筆 篇13
這陣子夜間總是夢見老家的人和事,活龍活現(xiàn)的。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則是夜有所夢,而日有所思。稍得閑,就被夜間的夢境所困擾。
這天早晨,我早早起了床,安排好手頭上幾件要緊的事,收拾收拾準備去老家一趟。我將同學、朋友之間往來的一些禮品整了一大包,父母雖然沒了,見叔叔嬸嬸焉能空手。我敞開衣柜,穿上運動休閑裝,又一想,不夠意思,這不能顯示我的身份,村上的男男女女都知道我在外混得有模有樣,應該給他們“應該”的形象。
我下了車,踏上村莊的路,陽光金燦燦的,微風迎面撲來。雖是深秋的季節(jié),我臉上卻洋溢出春天般的神采。通往村莊的路不寬,估計一輛車經過,行人得挺直腰板,否則“親吻”。道路兩邊的荒草與小樹,一個個爭著出頭,樹枝劃扯著我的上衣,荒草糾纏著手上的包,我踉踉蹌蹌進了村。
剛進村迎接我的是兩條狗,一條黃的,一條花的,沖著我汪汪直叫。我沒有討厭來迎接的“朋友”,它們張著嘴叫,我是咧開嘴笑。我是一邊走,一邊與來者逗。由于這兩條狗造勢,忽然又上來三條狗,四方圍住我,使我寸步難行。我頓時收住了笑臉和興奮,一陣驚慌。還是叔叔眼神好,大老遠的就看見了我,解了我的圍。
叔叔抱怨我,回來也不吭一聲,中午吃什么?我與叔叔寒暄了幾句,便知堂弟夫婦在什么地方打工,侄兒在哪里上學。我提出要到父母墳上看看。叔叔讓嬸嬸到菜墩上揪幾把熟菜來,自己找了根一米來長的樹枝棍子陪我去上墳。叔叔在前面走,他用棍子撥開窄窄田埂上的草,讓我看清路。路是看的清,但是看得清沒有用,還是坑坑洼洼,行走艱難。墳地在村后的一片荒坡上,如今已是片樹林,遠聽鳥在林間唱,近看鳥在林中鬧,這兒是鳥的家。叔叔在前面低頭哈腰引導我,我學著叔叔的.樣子,在草叢里深一腳淺一腳,一步一個腳印。在一堆土丘前,叔叔停住腳步,我意識到我的父母就安歇在這里,頓時心口阻得慌,喉嚨哽咽,不能言語……很長時間叔叔將我拉起,勸導我。我隨著叔叔離開這里,離開這既屬于鳥的又屬于我父母神靈的天堂。
回到叔叔的家,嬸嬸在做飯,我則在叔叔的陪同下在村里轉悠。叔叔告訴我,村上最興旺時候,達到近百戶人家,人口超過四百人,現(xiàn)在老的走了,后生們住進了城,有的在外地打工混得好的就在那兒落了戶,F(xiàn)在村上就剩下九戶人家,十七口人,年齡最大的八十九,最小的也有五十七歲。村上的養(yǎng)的狗比人還多,不養(yǎng)不行啊,一到天見黑,家家戶戶把門關,村里有什么動靜,沒有人出來,只有狗鬧,還真管事。叔叔的敘述也勾引起我許多的記憶:我們村有九條巷,其中有一條巷地面是用石板鋪成的,人們習慣稱呼石頭巷。石頭巷的巷口入口稍窄一些,越往里面走越寬敞,所以祖先們就認定這條巷是條吉利巷,越走越寬廣。誰家的大小喜事都愿從這條巷里走,辦事就是圖個吉利,圖個順暢。我與叔叔沿著這條石頭巷走,這巷里還住著三戶人家,這三戶房子都非常陳舊,亟待維修。住戶老人們苦笑著說:還修它管啥用,住一天算一天唄。這些老人寧可這么將就著,也不愿與子女們住在一起,說住在城里不自在。屋要人住,船要人撐。沒有人住的房子,就更槽糕了:有的倒了山墻,山墻被爬墻虎漫過,極像一座綠波;有的塌了墻沿,坍塌下來的墻頭上長滿了草。有的屋面漏了一個大窟窿,里面居然還長出一棵棵樹來,滿眼頹廢跡象。石頭巷在我小時候印象中,是無比地神奇:它平整,光鮮,任你下多少天的雨,多大的雨,路面不積水,雨停穿布鞋可以行走。如果你有一雙塑料底鞋走在上面,嚓嚓地響,甭提多精神呀,就是關上門,聽到這聲響,大姑娘小媳婦也要拉開門看看穿鞋的人是誰。
村上還有一條巷,住了幾戶姓宋的人家。這幾戶都是以往從外地遷來住的,屬于村上的異姓戶,所以這條巷被稱呼宋家巷。宋家巷戶數少,村上老了人,不管在村子哪個角落,都抬著棺材從這條巷里走,久之,被稱為喪巷,宋家巷的住戶從沒有人出來吱聲。這個習俗自古至今就一直這么延續(xù)著。我們走進這宋家巷,現(xiàn)在巷里只住著一戶人家。叔叔介紹說,這條巷里的人丁可興旺呢,在外面做官的多,大學生多。經商的多。宋家巷雖然人丁興旺,可是人走巷空還是難逃凋零。
我隨著叔叔來到村前趙大爺門前,趙大爺在村上輩分高,家族兄弟多,在村里說話一向分量重?扇缃褛w大爺門沒了,門頭塌了,房子也折了骨架,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草和樹在此撒野,使性子。趙大爺門前這塊場地我的記憶印象太深了,這里簡直就是我們童年的娛樂場。右前方是塊高坡,我們就是在那里搶占山頭,第一個沖上去的就是司令,你就有指揮權。多么神奇,多么令人回味啊!右前方那幾顆槐樹,至今還是歪著脖子,那是我們小時候給糟蹋的,總覺得坐在地上沒有楸在樹枝上快活,一根樹枝上往往坐上五六人,晃晃悠悠多自在,多美!趙大爺門前那塊大石板,是大人們下棋的場地。經常是兩個人下,圍上四五個人在中間爭吵。有一天兩個老對手對上了,其中一個對手出去方便了一下,回來棋面局勢急轉直下,三下兩下就被對方致死了。他不服,懷疑對手趁自己出去方便挪動了棋子,為此兩人由爭吵發(fā)展到動手封起衣領。趙大爺大門前在我小時候又是個孩子們打硬幣的場所。幾個小伙伴在地上用碎瓦片劃上一個方框,再離這方框前面四五米處劃一條直線,參與的人都要在方框中央放上一塊硬幣。玩大玩小大家商量,玩大的就放上5分,玩小的放上2分或1分錢。錢放好后,站在方框內用古銅錢向劃定的那條直線投去,誰的古銅錢離直線近,誰就是第一名,以此為序,再用古銅錢砸方框內的硬幣,砸出方框外的硬幣就歸誰所得。我的哥哥是個左撇子,玩這個幾乎無人能敵。一天下午他贏了九角五分錢,在那個年代,這可是個不小的數目!他把硬幣放在我的兜里,說好的永遠歸我。白天,我手插在兜里把硬幣都捏出汗來,晚上我把錢放在枕頭底下壓著?墒堑诙煸缟掀饋恚眍^下空了,錢不翼而飛,剎那間我的淚水濕透了衣襟,我是多么傷心!這一幕我至今記憶猶新。
午飯后,我告別了叔叔嬸嬸。返回的路上我是一步一回頭,遠望這的村莊,心里頭有無限的情思。那一座座面目全非歪歪倒倒的老屋里面,隱藏著我們多少成長的故事;那依舊茂盛的樹叢中蘊藏著我們多少童年的樂趣;那趙大爺門前的嬉戲情趣,只要你耐心依然能收拾起來。可是時間鼓勵荒草瘋長,疾風催促種子隨處安家,世情即將淹埋這一串串的故事和樂趣,淹沒這令游子思念的村莊。我想,再過十年,二十年,這里該會怎樣?
漸行漸遠隨筆 篇14
一絲惆悵襲來,沒有征兆,沒有結尾,伴隨人事變遷,寂寞如雪,唯有記憶招風,輕飄萬里。
——題記
曖春盎然,好想再牽你的手,看十里桃花。落英繽紛,片片花瓣,脈脈香,我們在花海間徜徉,醉了今朝,忘了煩惱。你可知,那一片艷紅絢爛抵不過你溫曖陪伴。
紅塵人無數,心中你常駐,卻是不知是何故,相思輾轉,你又在何處。我是愛紫藤的,如你般飄逸優(yōu)雅且寄載我癡癡的戀情。那燦若朝霞的紫藤,自然垂落,像是一條條玉帶,紫花爛漫,風情萬種;ㄐ枥p樹才可生,樹必繞花方可長,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總能讓人駐足細細觀賞。曾說一起去尋那浪漫的故事,而今,卻是天涯海角不可知,一份真情何處覓。
我疊一千顆星星,手指長了繭,花了眼,只為心中那不變的`信念,我把它們放在瓶子里,每天祈禱,據說能保你平安,這一千顆星星代表了我不盡的祝愿。
你說你不喜歡文人,因為文人大都命運坎坷,結局悲哀,而我們一定會相攜一生,幸福永遠;我說,我不喜歡林黛玉,因為她的柔弱敏感代表了她的無能,而我一定會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此時,我卻只能用文字來祭奠那不可追憶的過去!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惟悴。”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絲,怎一個愁字了得!
半邊殘陽,幾許離殤,我在回憶的渡口張望,你給的甜蜜與憂傷。我的身影被夕陽拉的纖長,夕陽啊,可否延伸到他的身旁。我想把牽掛捻成繩,系在他的脖頸,在他的胸口蕩漾,念他莫失莫忘。
欣然入夢,夢中的我著一身長裙挽著你在沙灘上漫步,一路路說說笑笑,天藍藍的,水藍藍的,心美美的。我把拾的海螺放到嘴邊輕輕吟唱,感受你溫柔的目光。一陣喧囂將我從夢中驚醒,原來是人們清早的無理取鬧。
我在時光深處靜坐,等你赴一場風花雪月的約會,春去春又來,你的腳步是否在向前邁。我為你譜寫一首愛的絕唱,優(yōu)美的旋律,輕柔的節(jié)奏,似叮咚泉水般在你心上流淌;我要穿上漢服為你深情舞蹈,帶你穿越隔世的愛戀;我把傾世容顏掩于發(fā)絲凌亂,待你歸來,剎那綻放。
我的眼眸裝滿傾世的思念,只需一眼,便已萬年。妖嬈多姿暈染,落筆尖,淚千行,歸去遮風霜。世事變遷冷眼,醉臥間,酒席散,此去離別怨。初戀,初戀,漸行漸遠。一泓秋水盈盈現(xiàn),點滴皆是柔情淚。
紅塵美,流年墜,一曲相思誰人淚,嘆朱顏,浮蹁躚,光陰似水夜無眠。月老牽線,世俗隔斷,吹了一世裊煙;昔日相伴,來生相守,碎了一卷幽簾。花期短暫,指尖縫隙牽絆,絆不住時間眷戀。天上鳥兒成雙對,地上鴛鴦獨自睡,花開花落年輪轉,何時才能相依偎。
【漸行漸遠隨筆】相關文章:
漸行漸遠隨筆09-11
漸行漸遠的人作文01-04
芙蓉樓送辛漸教案11-11
天氣漸冷發(fā)給朋友的問候語10-26
芙蓉樓送辛漸教案10篇11-12
天氣漸冷注意防寒保暖廣播稿(精選5篇)12-07
芙蓉樓送辛漸改寫作文(通用8篇)04-24
且行且珍惜隨筆05-14
且行且珍惜隨筆15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