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隨筆
生活的隨筆1
今天本該是“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日子,本該在校園里,迎著明媚的春光,擁抱著春天和知識帶來的希望,可我們只能隔著玻璃眺望,想象校園的莊重。
即便如此,時間仍是不舍晝夜,未曾停止一分一毫,開學已然一月有余。捫心自問,自己是否做到了自律,是否在老師監(jiān)督力度小的情況下仍如在教室一般。遇富貴而不淫,才是真君子,網課雖隔著屏幕,但內心如若真正臨風不曲折,那便無妨;蛟S聽課有其他因素的`輔助,影響聽課的效果,像父母的監(jiān)督等,但最主要的仍取決于自身的自覺。如希望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一般,意志向來控制人的行動。
疫情并非借口,只要心懷學習,在校在家皆是課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古人所云,教誨諄諄,不曾在燈火三更時起舞,也不應浪費青春,一年之計在于春,一生之計在于青春。此刻的我們正處于青春當中的春,明亮而溫暖,天時地利人和,不再追逐的道路上奔跑,何去何從?
今后的日子,春天把陽光準備好了,父母把房子準備好了,老師把知識準備好了。我們何嘗不能去耕耘呢?
生活的隨筆2
今天是周末,母親打算做餅干,并邀請我當她的小助手。我們從烘焙書上挑選了――“香蔥蘇打餅干”,準備好材料,我們開始動工啦!
我的任務是切蔥,小蔥看起來翠綠翠綠的,聞起來香噴噴的,但我切著切著眼淚不停地住下流,還打了好幾個噴嚏,原來香蔥是會薰人的呀!
等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把蔥切完,母親已經拌好了面粉,把蔥拌到白白的'面團里,面團立刻變成了鑲滿翡翠的“玉石”,真好看。
發(fā)酵半小時后,母親把面團搟成了一張薄餅,然后用尺子量好每塊餅干的大小,用刀切開。接下來我的任務是用叉子在每塊餅皮上均勻地扎上小洞,母親說這是為了在烘烤時排出餅干“肚子”里的熱氣。
大功告成啦!餅皮被送進了熱烘烘的烤箱,在這個“小房間”里,原來薄薄的餅皮像充了氣一樣,慢慢地長大,當它們渾身焦黃,香蔥餅干終于可以出爐了。香噴噴的味道撲鼻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我急忙拿起一塊咬了一口,味道好極了!
生活的隨筆3
鬼節(jié),桐葉粑飄香
七月十五,是鬼節(jié)。有的地方有放河燈的風俗。
著名小說家臺靜農《紅燈》,孤苦無依的銀娘,費盡了心血制作一盞燈,在鬼節(jié)的晚上,悼念被軍閥殺害的獨子。小說描寫道:
“哦!哦!看到燈!”亂雜的人聲頓時停止了,都轉移到河燈上面。
前面是一個小小的紅燈引導著呢。燈沉重,走得遲慢,這小紅燈早順著水勢,漂到大莊前面去了,她好象負了崇高的力量籠罩了大莊,他們頓時都靜默了,莊嚴對著那小紅燈,直待大燈來到的時候,小紅燈已孤獨地遠去了。
這使我看到了銀娘何縷著身子在黑河中放燈,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這鬼火一般的.燈照徹亡者之靈。
在我的故鄉(xiāng),似平很久以前也有漂河燈的風習。在我的記憶中,盛傳每家每戶蒸桐葉粑,中元節(jié)前幾天,大家都去摘桐葉,然后用水洗凈,再把和好的米粉或高梁粉放在桐葉中間,再把桐葉粑放在用高梁桿 和稻草桿鋪成的搭子上,就可以蒸制成香噴噴的桐葉粑,這種桐葉粑可以直接食用。
然而,這粑不是馬上就給人吃,而是放在米篩或團箱里,從七月十一日放鬼門關時,即傳說列祖列宗回家時起,每天用桐葉粑祭祀一次,直到七月半的夜晚,化包之后,打發(fā)老客回去時才開始吃。放了這么多天,桐葉粑當然要返生,用火煨才能食用。放在柴禾心中,桐葉烤焦了,用手輕輕一拍,桐葉化成碎片紛紛落下,剩下脹大黃燦燦半月形的粑,淡淡的桐葉馨香留在上面,吃起來香脆可口。
每當我看到中元節(jié)那種繁瑣的祭粑活動,我就問母親:人死如泥,還有什么老客,母親說,老客回來時,都坐在桌子口吃飯,流著口水,鼻 涕,小孩子看了害怕,玉皇大帝知道后,就用一張紙隔起來,所以陰陽隔張紙。現(xiàn)在,我明白,香火接后代,只表示對亡輩的一種緬懷。然而,飄香的桐葉粑象清明的寒食,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成為我回具有特色的快餐。豐富了我們的食糧。
生活的隨筆4
放暑假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飛機來到了三亞。
三亞是一個海濱城市,在我國的最南端。哪里的風景向一幅畫似的,天藍藍的,椰子樹高高的,海水清清的,沙灘軟軟的。我最喜歡在沙灘上堆城堡,口渴的時候就喝椰子汁,心里別提有多開心了!
我還去了熱帶雨林公園,那里一會兒下雨,一會兒晴天,變化的真快。∩缴厦孢有許多的花草,都是很寶貴的植物,還有世界上最毒的樹木-見血封喉,見到它一定要離的`遠遠地。
三亞的美景被我深深的印在了腦海里,有機會我還要再來三亞玩。
生活的隨筆5
夜市熱愛繁華,燈紅酒綠。時不時炸開鞭炮和絢麗的煙花又增添許多喜慶的氣氛?爝^年了,到處都差不多是這樣。
在步行街上乞討的人忽地就多了,夾雜在行人中。乞討也是一種工作么?看著他們碗中那稀落而零丁的錢,我想,即將乞討者說盡甜言,道完蜜語,也當不了我冷不伶丁的一句拜年!拜年!
天是晴朗極了,閑得實在是無事可做的`我在大街上溜達。不是為了打望,也不是為了買什么東西。漫無目標也游走,在寒假期間,我大多時候是如此的。
平日里很少聽得到鳥叫聲了。清晨時能聽到。在新年的清晨,它們比第一縷陽光更先到來。
上墳山是我們這邊的習俗,大多集中在新年第一天或清明節(jié)時。上山就免不了燒紙錢;馃煤芡。對上輩人來說,這是寄托對死者的思念;而這一輩人多將其當作節(jié)約用紙的反面教材,運氣好時還能引出森林火災。我就運氣好過一次。當發(fā)現(xiàn)火情時,我逞能地沖了上去;鸩淮,我和父親加上另外一個人,把火給滅了。
與大多數(shù)同齡人相同,我并不喜歡同父母一起出門。但過年時,我則很反常,其實也是為了壓瑞錢而在努力。記得一次出席別人的婚禮,主持人問新郎,新娘漂亮嗎?漂亮。交杯酒好喝嗎?好喝。還想不想再喝?想。
直到一陣笑聲之后,新郎才將最后一年答案改為不想。這一個冷笑話。
其實,在寒假中,我也學到些東西,就因為能學到東西,所以人才會長大。
生活的隨筆6
以前的我,都喜歡在周末睡懶覺,可以讓緊張了一禮拜的心與腦袋得到一次洗禮。但今天早上,不知道怎么的,在六點就醒來了,或許是因為習慣了,也許是因為煩躁了。
走進洗手間,拿起毛巾,對著水龍頭就將它沾濕。我不喜歡用溫水去洗臉,我喜歡這清涼的、純凈的水,在毛巾摸在臉頰的那一瞬間,我可以清醒了,不會再沉浸朦朧中。
穿著自己喜歡的運動服,不用在穿那像是囚犯所必須穿的校服了。我漫無目的的走在花園中,兩排的樹散發(fā)的沁香彌漫了整條小路。
清晨并沒有很多人,大多數(shù)人都還在睡夢中,昨天的工作讓他們感覺到疲憊,休息一下為了生活而奔波的身體!吧成成场币魂囅裎L吹過葉間的聲音響起,為這清晨添加了一份深沉和生機,但這并不是風拂葉的聲響,在前面一點,我看見了以為中年婦女拿著一把掃帚在清掃著土地的灰塵,她看起來似乎很開心,嘴角微微抿起,像是在享受這次掃地的快樂,我想,這就是她對生活的態(tài)度吧,不論任何事、任何人,都能夠微笑面對。能微笑著享受折磨的人,才是真正的生活者吧!
漸漸的,聲音嘈雜起來,我走出花園,看見街道上有許多小販正在搭棚賣早餐,天并不是很熱,他們卻流下了汗水!街上的人越來越多了,看來大家都醒來了,買早餐的、賣早餐的、結伙上班的、說笑的,充滿了整條街道。
不知不覺的.,我走到了學校。原來剛才我一直走著去學校的路,只是無意識的,生活啊,總是不斷的重復著,我也只會重復著上下學的道路。
寂靜的學校。
寂靜的教學樓。
寂靜的走廊。
還有那寂靜的教室。
獨自做在自己的位置上,回想起在學校的點點滴滴,不再那么枯燥,不再那么無趣,也不再那么傷神。我若就在上課,老師在講臺上認真講課,同學們在下面做著自己的事情,似乎就是這么簡單,每天也都重復著。靜寂的課室里,我聽見了時間流逝的身影,看見了時間流逝的聲音,聽見能看見的,看見能聽見的。時間就是有如此的魔力,能讓你變化了,能修復你受傷的心,時間卻是無情的,一直走著,從不停留。我們無法跟著時間的腳步,但也要追趕著時間的步伐,慢慢地,就一定能追尋的到它的節(jié)奏。
生活的隨筆7
我最喜歡的寒假來了,在寒假以前,我就把哪一天要做什麼事都寫好了,但是我媽媽說:『你寫哪種計劃是沒用的,因為你根本不會去做!
寒假時,我看了十本書,都非常好看,分別是思想貓,我是白癡,甜雨,└魔蛋,口水龍,好吃的小東西,感覺的'盒子,我家開戲院,一盤花式蛋糕,復制瞌睡羊,十一個小紅帽,這些書是我從圖書館借的。
在過年時,我還回去宜蘭過年,雖然我把寒假的作業(yè)也帶回去寫,但是在那有好多好玩的地方。我’堂姐帶我去運動公園,玩著有兩層樓高的溜滑梯,我們還去逛夜市,那里好大,我堂姐說這個夜市有三個兩百公尺的操場那麼大,那時,我真的覺得我是在天堂,是那樣開心。
但是,快樂的時光總是不長,馬上就開學了,如果學校像宜蘭一樣,那該有多好呀!
生活的隨筆8
我希望,我的假期我能做主。
如果我的假期我能做主的話,我就這樣安排:一個月時間做完暑假作業(yè),一月時間自己安排。
這一個月中,我想每天(如果不下雨、天氣不冷)下午去游3個小時的泳,長大當一名游泳運動員。每天都泡在水里,多舒服!而且只用練練動作,再在水里游一游,只要超過別人得到名次都有獎金,多好啊!如果這一個月都在下雨,那就“宅”在家里打游戲不出門。我可以每天打3個小時的`游戲,再休息一會兒眼睛就可以了。因為我想長大以后當游戲家,靠幫別人打游戲掙錢,給爸爸媽媽養(yǎng)老。
如果我的假期我能做主,我就從上面兩個選擇一個,我希望爸爸媽媽能同意我的安排。
生活的隨筆9
繁華的都市,車水馬龍,匆匆前行的人群,擁有各式各樣的面具。
身邊的長輩總喜歡教育著,長大后,你就知道社會的黑暗了,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并不是你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
語重心長的樣子讓我不得不違背良心地堆砌起幼稚的.笑容,然后再點點頭。
其實,與我同年齡的人都早已經懂得如何虛偽。我亦如此。
而虛偽最常借助的工具就是面具。
某某人從小就是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性格開朗,愛笑,有許多朋友。
她心中卻有無盡的傷口,怎么都舔不完。
割腕,跳樓,上吊,服毒她知道的自殺方式數(shù)都數(shù)不完,只是她從未想過自殺。
即使在最絕望的時候,她也不過是在黑夜里躺在床上,
心里暗念,哪個好心的人啊,拿把刀過來捅死我吧。
有時等不到那個好心人,她自己甚至雙手舉起,作握刀狀,扯起嘴角,暗自微笑,然后雙手猛然下沖。鮮血四濺!
一副絕美的畫面,宛如當年剖腹自殺的日本士兵。
熾紅的血液一滴,一滴地往下流淌,有節(jié)奏的音韻,難忘而動人
這就是面具的威力,掩蓋了一切外表與內在的差距。
就好像我們在長輩面前永遠是后輩,在后輩面前永遠是長輩。
改變不了的事實最讓人揪心。
處不同的角色時戴不同的面具。
只是斗轉星移后,你是否還記得面具下真正的自己。
抑或是,
你早已成為了那位奔向撕心裂肺的痛的某某人。
生活的隨筆10
生活很累,也很無聊,每天工作基本上都是重復昨天的一切,縱使略有不同,也改變不了本質的無聊,就是這樣日復一日,似乎都已經固定了。
每次有一些事情或感想想記錄下來,但每當自己拿起筆,每次筆尖都已經觸碰到紙張了,卻發(fā)現(xiàn)不知從何寫起,也不知道該寫些什么,明明自己在拿起筆前,腦海里已經有千言萬語了,但在拿起筆后腦海卻是一片空白,不知道是因為自己的語言水平低,還是自己駕馭文字的能力不夠,無法通過文字將自己內心的想法付諸筆下。
一次又一次,腦海里思緒很多,但卻無法將它表現(xiàn)出來,這種感覺略為難受。
今天的這次隨筆,不講究什么,只是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只為發(fā)泄一下內心的苦悶。
每天都有不少問題圍繞著自己,像什么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些這么深奧的問題,也不是我這個階段能想明白的,也就不說了,就寫些實際的。
先不說每個人,大部分人現(xiàn)在都是還是為了生存而工作,但往往所得的工資也僅夠勉強維持家庭的日常開支,工作了一輩子,有些人就說他們這輩子是為了讓自己的后代過得好一點而奮斗,然后就可以安心地離開這個世界。而困擾我的卻是,如果我一輩子為了自己的.后代而努力工作,所得的一切都是為了給自己的后代享受,最終我來到自己世界所得到的是什么,而我又是為了什么而來到這個世界的,我來到這個世界走一趟,只是為了工作,為了傳宗接代?
第二個問題,很多人都會渴望一份轟天動地的或是浪漫至極的愛情,尤其是一些喜歡看言情小說的女生,她們中很多都希望自己能成為小說里的女主角,希望得到一份刻骨銘心的愛情,不希望自己的愛情平平淡淡,但人生畢竟不是小說,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跌蕩起伏,如果不能接受一開始的平淡,又怎能忍受后面那一輩子的平淡。因此我也不懂為什么有人總是去羨慕別人那一瞬間的浪漫,而不接受身邊那一直的平淡。
或許生活本是平淡,人們都希望能有些風浪,畢竟沒經歷過狂風暴雨的洗禮,人們不會懂得風平浪靜的珍貴,因此這也是沒人會喜歡沒有浪漫的愛情的原因吧,畢竟沒有跌蕩起伏的小說或許就只是一篇很長的日記而已!
生活的隨筆11
匆匆地奔走在這個繁華的城市,我看不清人們真實的面孔。他們一個個就像掉光牙的石榴,找不到飽滿與紅潤的真實。每天與他們擦肩而過,透過那機械的眉宇,我感覺自己到了別的星球一般,有一種莫名的恐慌瞬間襲擊著我顫抖的心房。
朋友對我說,一生本就一出戲,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游戲規(guī)則。你若不能改變現(xiàn)實,那么,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地適應。于是,在那無數(shù)個被鬧鐘吵醒的黎明,我變成了一只如饑似渴的陀螺,茫茫然地跟著地軸旋轉。拼命地將神經的發(fā)條轉了一圈又一圈,直至確信它已到了呼吸的極限,然后才惺忪地離開家門。
接著,我微笑著跑向那長長的鞭子,樂呵呵地讓它吞噬著我暈暈乎乎的人生。我在那光滑的水泥地上努力旋轉,不放過任何一個有裂縫的地方,夢想能轉出一個碩大的糧倉。夢想有朝一日能儲存下包括兒孫都吃不完的食糧。
有一天,我忽然間發(fā)現(xiàn)我的腳趾已失去了原有的棱角,竟走出了圓滑的步伐。然而,生活本就是個有棱有角的字眼呵,圓滑的腳步只能滿足看風景的眼球,又怎能承載得起生活的`重量?
于是,我累倒了,終于累倒了!
我被丟在了那個冰冷的角落,不爭氣的腳丫再也動彈不了了。我只好靜靜地蜷縮在那里,這樣也好,還能夠拾掇一下沒有自己存在的風景。閑下來了,我終于能認真地看清楚身邊的風物了。天空有好多的星星,雖然很小,但它們都在努力的發(fā)著光。是啊,其實星星一直都在亮著,只是許久以來我不曾擁有發(fā)現(xiàn)美的心情。再看看身旁那個自己曾經無限膜拜的糧倉,這可是我沒日沒夜勞動的成果呵,我匍匐著向它挪移。我見著了,里面有好多的面包、魚肉,還有成疊的鈔票?墒俏沂窃趺戳耍瑓s沒有半點的滿足感。忽而覺得眼前的這些食糧并不能填飽我饑餓的心靈。它們太油膩了!刺鼻的腥味兒嗆得我有點喘不過氣來。
或許是被油腥熏到了吧,朦朧中我竟睡著了。夢中我又回到了家鄉(xiāng)的田野。滿眼的綠,我陶醉了!久違的綠色呵,我生命的本色。伴著犁鏵聲、鳥叫聲、泉水的叮咚聲、小羊咩咩的叫聲、勞作大姐的嘻哈聲,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那個清晨,母親把我輕放在田埂上,我不小心丟掉了手中的奶瓶,便隨手采一棵紫丁香丟進嘴里,然后躺在柴草叢中找尋天空的白云……
【生活的隨筆】相關文章:
生活隨筆精選08-17
生活隨筆09-13
生活的隨筆10-05
生活的隨筆06-27
生活的隨筆05-29
生活隨筆精選10-07
【經典】生活的隨筆09-27
生活隨筆10-05
生活感悟隨筆10-21
工作生活隨筆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