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吃飯會咬到嘴和舌頭?
小時候吃飯總是咬到「舌頭」或者「嘴」,麻麻說「咬舌頭是因為饞肉了」,相信大部分的人都經(jīng)歷過吧。其實,偶爾咬一咬還挺「提神」的,但要是經(jīng)常咬,舌頭和嘴可就受不了了。至于為什么會咬到舌頭和嘴,就讓我們來打著科學的旗號研究下。
為什么吃飯會咬到自己?
一、無意識進食
當我們吃飯時一邊吃飯,一邊看書、看手機、看電視或者想著別的事兒,會造成吃飯「不專注」,也就是所謂的「無意識進食」,這樣一來,容易咬到自己或者不小心吃的太多。家里的老人家也經(jīng)常警告我們:“吃飯不專心,小心咬到舌頭。”
二、休息不足
當我們「休息不足」的時候,神經(jīng)無法正常「控制肌肉」進行常規(guī)的「咀嚼活動」,所以,一般吃東西時咬到舌頭和嘴的幾率更大。
三、上火
除了休息不足這一說法,另一種說法就是上火。由于上火造成牙齒兩邊「浮腫」,所以在吃飯的時候容易咬到自己。
四、牙長的不好
如果我們咬緊牙齒,一般都是上牙包在下牙外面,這是因為上牙弓是一個大點的「馬蹄形」,下牙弓則是小點的「馬蹄形」。我們的舌頭就被那個「小馬蹄」保護著,平常吃飯的時候,上牙咬在下牙外面,舌頭較「安全」,而有人長得不巧,上牙弓偏小,咬下來的時候離舌頭很近,所以很容易咬到啦。
說到這里,不少人會問:“地包天豈不是很慘?不得天天咬?”
其實沒有啦。地包天的朋友多是「門牙」附近的牙弓小點,這樣的人不一定愛咬自己。但是有些人是上牙里面的牙弓小,也就是「大牙們」長的太靠里面了,這樣就容易咬了,而且這種人咬到「舌根」的幾率比較大。
所以,趕緊把牙齒咬緊,用舌頭添一圈,看看自己的「咬合情況」怎么樣?如果不合格的話,找醫(yī)生,戴一段時間是「牙套」,調(diào)整下你的「牙齒咬合情況」,這樣你的舌頭就脫離被「殘害」的命運啦。
五、舌頭“胖”
有句話叫「胖咬舌頭瘦咬腮」,雖然不知道瘦子愛咬腮,但胖子咬舌頭似乎有那么點道理,因為舌頭肥大,就更容易被咬。還有的人天生舌頭“胖”,張開嘴舌頭就延展到牙齒外面了。
六、缺牙
如果「牙齒缺失」的比較多,或者有殘根,殘冠也會出現(xiàn)咬到自己的情況。另外,愛咬腮幫子的也跟缺牙有些關(guān)系,既然舌頭能往外長,腮幫子自然也能往里長,時間已久,缺牙部位的腮幫子也就多出來一點兒,所以會時不時被牙齒「修理修理」。
PS:年輕人偶爾咬到舌頭,以后多注意一點就可以了。要是經(jīng)常咬到,去醫(yī)院看看是不是唾液腺囊腫了。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吃飯或者說話時咬到自己,應該格外小心,如果經(jīng)常發(fā)生這種情況,可能預示腦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