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廣東高考變閱讀選考變必考數學刷題難高分

來源:實時熱點 時間:2017-10-11 編輯:美斌‍ 閱讀: 手機版

  廣東高考考綱變了:閱讀選考變必考 數學刷題難高分

  在廣大高三學生剛剛結束了第一次月考之際,10月8日,教育部考試中心下發(fā)了2017年高考各科考試大綱。

  新考試大綱中,語文和數學兩門主科都有比較大的調整。

  其中,數學刪去了一個選考模塊,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題量變少,資深數學教師表示,該選考模塊本來就是考生們選得比較少的,相反,數學考試對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不提倡死記硬背,想靠刷題得高分將越來越難。

  語文則將原來閱讀的兩個選考模塊均改為必考內容,如果其他題量不減,答題時間可能會更加緊張。

  語文

  考查快速閱讀能力和信息篩選處理能力

  從語文科來看,主要有四點修訂內容,一是注重考查更高層次的思維能力,如鑒賞評價能力。

  二是適度增加閱讀量,考查信息時代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的快速閱讀能力和信息篩選處理能力。

  三是現(xiàn)行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2個選考模塊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要求學生從兩道選考題中選擇1道作答,修訂后的考試大綱取消選考模式,將“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均作為必考內容。

  四是在“古詩文閱讀”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內容。

  解讀:閱讀多一篇 時間更緊張

  廣鐵一中語文科組長周瑛表示,以往的高考大綱中,現(xiàn)代文閱讀共有三篇,其中一篇論述類文章閱讀是必考內容,而實用類和文學類閱讀則是二選其一。

  現(xiàn)在三篇都是必考了,等于增加了一篇閱讀。

  一篇2000字的文章,閱讀加答題的時間約在15~20分鐘左右,如果其他題量沒有減少,就意味著語文高考答題時間將更加緊張。

  同時,這對許多學生的備考也會產生影響,因為一些學生為了節(jié)約時間,有的放矢,就會主攻實用類文章閱讀,而基本放棄了文學類閱讀,大綱調整后,因為過去練得少,他們在文學類閱讀上可能要下更大的力氣。

  另外,新大綱對古詩文閱讀的要求也提高了,而這恰恰是廣東學生比較薄弱的部分。

  增加的“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更是需要平時積累,不能“臨急抱佛腳”。

  “近年來文言文閱讀以傳記為主,考查的文化常識有官職、紀年等,難倒了不少考生。關于節(jié)氣、習俗類的內容考查得比較少,但考生在備考時也不能忽略。”周瑛說。

  攻略:夯實文言文基礎

  周瑛建議,在第一輪復習中,要著力夯實文言文、古詩文的基礎。

  從這一個月來的幾次考試來看,大部分學生的文言文基礎還是比較薄弱,此前廣州舉行了一次古詩文積累考試,平均分很低。

  在一次考試中,古詩詞鑒賞考了賀鑄的《浣溪沙》,其中一道題問詩詞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很多學生看到了“淡黃楊柳”四個字,就寫了秋天,還有學生看到了“梅花”,就寫了冬天。

  但詩中有一句“東風寒似夜來些”,明顯提示了是初春。

  “幾乎所有學生都知道那句著名的‘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但答題時卻對于‘東風’熟視無睹,可見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還有所欠缺。”周瑛說。

  數學

  減少一個選考模塊 增加數學文化要求

  高考數學的新大綱在能力要求內涵方面,增加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數學文化的要求。

  同時對能力要求進行了加細說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確具體。

  同時,在現(xiàn)行考試大綱三個選考模塊中刪去“幾何選講”,其余2個選考模塊的內容和范圍都不變。

  考生從“坐標系與參數方程”“不等式選講”2個模塊中任選1個作答。

  解讀:考查學生能否舉一反三

  廣大附中數學高級教師黃桂林表示,教育部門每年都會發(fā)布高考大綱,部分科目會有一些微調。

  最新發(fā)布的大綱,調整力度算是近年來比較大的一次。

  具體到數學科目, 選考模塊中刪去了“幾何證明選講”,主要是因為這部分模塊比較獨立和單一,與其他知識點的聯(lián)系較少,因此想體現(xiàn)知識點之間的交叉比較難。

  出題靈活些,大部分學生就做不出來,往年高考中選做該題的學生也較少,出得簡單了,很容易變成送分題。

  對于增加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這一要求,黃桂林認為,這一要求透露出來的信息,就是想靠“刷題”拿高分將越來越難了。

  “不少學生在數學學習上以刷題為主,對于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生成過程、推導過程都是稀里糊涂的。在不求甚解的情況下,機械地背定理、背公式,做題的時候直接往里套,簡單題還能應付過去,稍微靈活一點的就束手無策了。”黃桂林說,注重基礎性,并不意味著題目會變得簡單,而是考查學生對基本公式、定理能否吃透,能否舉一反三。

  過去幾年里,就有一些省在高考中考查某個公式的推導過程,結果難倒了不少考生。

  類似的考法,不排除在以后的高考中也會出現(xiàn)。

  另外,在大綱中提到的“數學文化”,黃桂林表示,如何在考試中體現(xiàn)還不得而知,有可能會在題干中作為背景提及。

  但值得注意的是,數學文化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和外延,了解數學文化,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欲望和興趣。

  攻略:第一階段先吃透公式、概念

  對于高三畢業(yè)生的復習,黃桂林表示,現(xiàn)在處于第一輪復習階段,有足夠時間,還來得及,考生一定要注重對于基本公式、基本概念的理解。

  查缺補漏,發(fā)現(xiàn)對哪個概念沒有吃透的,要好好鉆研,沒必要急著刷題。

  “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甚至部分老師的數學教學,都存在一種誤區(qū),那就是拿到題就講,題講得越多、做得越多越好,這樣沒有創(chuàng)新性可言。”

  其他科目修訂

  化學

  刪去兩個模塊

  現(xiàn)行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4個選考模塊分別為“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和“有機化學基礎”,要求學生從4個選考模塊中選擇1個模塊作答。

  修訂后的考試大綱刪去“化學與生活”和“化學與技術”兩個模塊。

  考生從“物質結構與性質”和“有機化學基礎”模塊中任選1個模塊作答。

  華師附中化學高級教師,廣州市高考研究小組、廣州市高三化學中心組成員蔡偉表示,因為之前的廣東自主高考命題時,主要考查的就是有機模塊,并沒有涉及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以及物質結構三個選修模塊。

  在2017年廣東備考當中,有很多的學校選擇了物質結構和有機化學同時排課,復習備考。

  選另外兩個模塊備考的學生相對很少。

  所以考綱的調整,對廣東高考化學備考影響不大。

  生物

  刪去“植物組織培養(yǎng)”內容

  生物科對能力要求的一些表述進行了調整。

  例如,將“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fā)展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的生物學新進展以及生物科學發(fā)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調整成“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fā)展有重大影響的、與生命科學相關的突出成就及熱點問題。”

  在考試大綱中刪去選修1中“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內容;考試說明選修1中增加“某種微生物數量的測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應用”;選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調整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含PCR)”。

  華師附中生物高級老師、廣州市中學生物高考研究組專家成員劉樺表示,變動內容少且不是核心內容,所以對難度的影響較小。

  物理

  刪去選修2-2的內容

  進一步細化對“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和“實驗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題進行闡釋,明確能力考查的具體要求。

  優(yōu)化考試內容。

  現(xiàn)行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4個選考模塊分別為選修2-2、3-3、3-4和3-5。

  修訂后的考試大綱刪去選修2-2的內容,將選修3-5的內容列為必考,其余2個選考模塊的內容和范圍都不變,考生從中任選1個模塊作答。

  華附高三物理備課組組長潘克勤表示,將選修3-5的內容列為必考,對考生主要有兩大影響。

  一方面,從內容上來說,去年高考使用全國卷,很多學校在備考時只選講了選修3-3、3-4、3-5其中一個模塊。

  現(xiàn)在將3-5納入必修,這意味著今年高三生比去年的將多學一個模塊,這對復習時間有一定的沖擊,但就考試公平性而言,因為大家都一樣,所以問題也不大。

  另一方面,從難度上看,3-5的主要內容是動量,是解決動力學問題的三大支柱之一。

  現(xiàn)在納入必考,完善了學生的知識架構,讓其獲得更好的物理解題思維,實際上對于解決物理問題是有幫助的。

  但這有可能使得一些綜合題目的難度加大,由于原本考牛頓力學與能量的結合問題的復雜程度并不會低,如今新增了動量進來,涉及知識多了、綜合性更強,難度適度增大了些。

  歷史

  刪去三個選考模塊

  修訂后的考試大綱刪去選考模塊“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探索歷史的奧秘”和“世界文化遺產薈萃”,其余3個選考模塊內容和范圍都不變,考生從3個模塊中任選1個作答。

  思想政治

  強調德育導向

  對學科“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四項能力考核目標的解析內容進行了修訂完善,補充試題樣例加以說明,進一步明確考查要求。

  結合思想政治學科特點和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突出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堅定的政治立場,強調德育導向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的發(fā)揮。

  廣州一中副校長、中學政治高級老師何茹表示,新考綱中政治變化不大,強調德育導向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的發(fā)揮,但考試大綱增加了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考核,是和全國卷相對接,此項能力要求最能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目的是提高學生政治素養(yǎng),注重理論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加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地理

  刪去一個選考模塊

  現(xiàn)行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3個選考模塊分別為“旅游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和“環(huán)境保護”,要求學生從三選一作答。

  修訂后的考試大綱刪去“自然災害與防治”模塊。

  考生從“旅游地理”和“環(huán)境保護”模塊中任選1個作答。

  廣東實驗中學高三地理科組長黃志坤老師表示,從修改的考綱來看,地理科的選考模塊從三選一改為二選一,減少了一個復習的模塊,這對考生來說考試內容減少了,所以并不會帶來備考的負擔。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考試大綱刪去的“自然災害與防治”模塊,在必修里面是會涉及的,很難隔離開來,所以還是會復習到。

本文已影響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