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應聘各種崗位面試技巧
人力資源招聘技巧及面試技巧
招聘前的準備工作——職務分析及訂定職務要求
在管理者心中,招聘員工加入企業(yè),是機構新陳代謝和成長的一個必經過程。在招聘過程中,管理者的目標,主要是挑選合適的才,來為企業(yè)有效地工作。職位可以是既有的,也可能是新增加的。但無論如何,這些需要人來做的工作,對企業(yè)來說不會是可有可無,也不會是隨意怎樣做也可以的工作。簡而言之,管理者對企業(yè)內的每一項工作或每一位崗位,都有是有預設的目標,及有一定的表現期望。
因此,管理者在挑選應徵者時,心目中當然早有一些要他擔當的工作崗位,以及期望他在未來的工作表現水平,否則,管理者便會無所適從,不知道應挑選些什么人,才能將工作做得令人滿意。
事實上,要清楚而且準確地知道一份工作的要求,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要求,企業(yè)內有不同的部門、不同的職級、不同的工種及不同的環(huán)境。相同的工作崗位,都會因客觀條件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工作范圍,表現水平,及產出標準。這三個來自工作的項目,可統(tǒng)稱之為具體的工作要求(JobRequirements)。
若管理者未能掌握崗位的工作要求,那么他在招聘的過程中,便不能挑選人來配合工作,而往往轉變?yōu)樘暨x人來滿足他自己的理想或期望。外國有一些調查顯示,一些管理人喜歡聘用大學畢業(yè)生,但其實在那些工作崗位中,有百分之六十五的工作內容,是可以由一些沒有大學畢業(yè)資格的員工輕易的勝任的。此外,若不同的管理者對相同的工作崗位,有不同的工作要求的話,他們在招聘面談的過程中,便會詢問應徵者不同的范圍,到頭來可能弄至彼此不能互相比較的地步。
因此,管理及工業(yè)心理學家一致同意,管理者必須在進行招聘面談前,先行掌握一份清楚和具體的工作要求清單,然后才按不同工作崗位的情況,來草擬相關的問題,這們才能有效地與應徵者講通,巨細無遺地評量他的工作能力、工作態(tài)度及工作表現。協(xié)助管理者清楚及準確地定出工作要求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最普遍應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有五種,它們是:一、工作表現法(JobPerformance);二、實地觀察法(Observation);三、面談法(Interview);四、關鍵事件法(CriticalIncidents);五、問卷調查法(StructuredQuestionnaires)。
第一步:預測表現還是常態(tài)表現
應徵者在過去及日后的工作表現,可以被區(qū)分成“表現”及“常態(tài)表現”兩類;管理者在評量不同的表現范圍時,應使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有效的取得可靠的資料,因此管理者的首要工作,便是將一個工作崗位所要求的表現及常態(tài)表現,清楚及準確地分開來。表現是指應徵者的表現極限水平,即是他能做到的是什么水平,下面列出一些具體的工作表現例子:
一、最快打字速度:每分鐘七十二個字
二、最快點鈔速度:每分鐘一百萬元
常態(tài)表現是指應徵者在一般情況下的表現水平,即是在正常狀態(tài)下,他會做到什么水平,下面亦有一些具體的常態(tài)工作表現例子:
一、日常與人打掃呼方法:點頭、微笑
二、日常接待客人的行為:鞠躬、問安、請客人坐下
三、每天上班的習慣:十分鐘前抵達、吃早餐、看報紙
四、日常接電話的行為:說出自己的姓名、等對方回話
五、日常對客的行為:面無表情、沉默不語
六、日常點鈔速度:每分鐘二萬元正
七、日常打字速度:每分鐘三十字
在管理者眼中,應徵者的表現與常態(tài)表現都是重要的,但二者也有分別。舉例而言,除了面部肌肉痙攀的人外,差不多每一個人在待客時,面間的表現都有是可人的微笑。(在拍團體照片時,不是每人都有是那么笑容可掬嗎?)但在平日的一般情況下,表現卻不同。有些人眉頭深鎖,有些人較易動怒,也有些人經常保持笑容,不是每人都愿意隨時露出這寶貴的笑臉。此外,兩者在工作中起的作用也不同。一般而言,表現多與技術性及知識性的工作要求有關,而常態(tài)表現較傾向與人相處、工作習慣、工作態(tài)度及性格等有關。
一些面試問題的回答技巧范文
以下是由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面試問題的回答技巧范文材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問題一:“請你自我介紹一下”。
思路:
1、這是面試的必考題目。
2、介紹內容要與個人簡歷相一致。
3、表述方式上盡量口語化。
4、要切中要害,不談無關、無用的內容。
5、條理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6、事先以文字的形式寫好背熟。
問題二:“你為什么選擇我們公司?”
思路:
1、 面試官試圖從中了解你求職的動機、愿望以及對此項工作的態(tài)度。
2、 建議從行業(yè)、企業(yè)和崗位這三個角度來回答。
參考答案——“我十分看好貴公司所在的行業(yè),我認為貴公司十分重視人才,而且這項工作很適合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
問題三:“對這項工作,你有哪些可預見的困難?”
思路:
1、 不宜直接說出具體的困難,否則可能令對方懷疑應聘者不行。
2、 可以嘗試迂回戰(zhàn)術,說出應聘者對困難所持有的態(tài)度——“工作中出現一些困難是正常的,也是難免的,但是只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良好的合作精神以及事前周密而充分的準備,任何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問題四:“談談你的家庭情況”
思路:
1、況對于了解應聘者的性格、觀念、心態(tài)等有一定的作用,這是招聘單位問該問題的主要原因。
2、簡單地羅列家庭人口。
3、宜強調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
4、宜強調父母對自己教育的重視。
5、宜強調各位家庭成員的良好狀況。
6、宜強調家庭成員對自己工作的支持。
7、 宜強調自己對家庭的責任感。
問題五:“談談你的缺點”
思路:
1、 不宜說自己沒缺點。
2、 不宜把那些明顯的優(yōu)點說成缺點。
3、 不宜說出嚴重影響所應聘工作的缺點。
4、 不宜說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點。
5、 可以說出一些對于所應聘工作“無關緊要”的缺點,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點,從工作的角度看卻是優(yōu)點的缺點.
問題六:“你有什么業(yè)余愛好?”
1、 業(yè)余愛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應聘者的性格、觀念、心態(tài),這是招聘單位問該問題的主要原因。
2、 不要說自己沒有業(yè)余愛好。
3、 不要說自己有那些庸俗的、令人感覺不好的愛好。
4、 不要說自己僅限于讀書、聽音樂、上網,否則可能令面試官懷疑應聘者性格孤僻。
5、 能有一些戶外的業(yè)余愛好來“點綴”你的形象。
問題七:“你最崇拜誰?”
思路:
1、 最崇拜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應聘者的性格、觀念、心態(tài),這是面試官問該問題的主要原因。
2、 不宜說自己誰都不崇拜。
3、 不宜說崇拜自己。
4、 不宜說崇拜一個虛幻的、或是不知名的人。
5、 不宜說崇拜一個明顯具有負面形象的人。
6、 所崇拜的人人與自己所應聘的工作能“搭”上關系。
7、 說出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哪些品質、哪些思想感染著自己、鼓舞著自己
問題八:“你的座右銘是什么?”
思路:
1、座右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應聘者的性格、觀念、心態(tài),這是面試官問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
2、不宜說那些醫(yī)引起不好聯(lián)想的座右銘。
3、不宜說那些太抽象的座右銘。
4、不宜說太長的座右銘。
5、座右銘能反映出自己某種優(yōu)秀品質。
參考答案——“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 。
問題九:“談一談你的一次失敗經歷”
思路:
1、 不宜說自己沒有失敗的經歷。
2、 不宜把那些明顯的成功說成是失敗。
3、 不宜說出嚴重影響所應聘工作的失敗經歷。
4、 所談經歷的結果應是失敗的。
5、 宜說明失敗之前自己曾信心白倍、盡心盡力。
6、 說明僅僅是由于外在客觀原因導致失敗。
7、 失敗后自己很快振作起來,以更加飽滿的熱情面對以后的工作。
問題十:“我們?yōu)槭裁匆浻媚?”
思路:
1、應聘者站在招聘單位的角度來回答。
2、招聘單位一般會錄用這樣的應聘者:基本符合條件、對這份共組感興趣、有足夠的信心。
3、如“我符合貴公司的招聘條件,憑我目前掌握的技能、高度的責任感和良好的餓適應能力及學習能力 ,完全能勝任這份工作。我十分希望能為貴 公司服務,如果貴公司給我這個機會,我一定能成為貴公司的棟梁!”
人力資源招聘技巧及面試技巧
1、牢記招聘三大理念
人崗匹配、寧缺毋濫、選對人比培養(yǎng)人更重要
2、讀懂崗位職責,了解崗位勝任素質模型
HR只有全面了解招聘崗位,才能順利展開后續(xù)的一系列工作,如針對該崗位準備面試問題、面試流程策劃等。如果不了解,可以請教同事或者加強與業(yè)務部門的溝通。
3、掌握常見的面試方法
面試是門技術活,不僅要有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還要有科學的理論基礎和標準化結構
面試中可以通過采取常見的面試方法來了解候選人,比如:行為面試法、情景面試法、結構化面試法等;
4、做好面試前的準備
協(xié)調好候選人及面試官時間;安排好面試場地;準備好測評題目、實操內容等,避免浪費雙方時間。
5、尊重候選人
招聘面試是雙向選擇,公司在面試候選人,候選人同時也在面試公司,而HR的態(tài)度和一言一行都決定了候選人對公司的評價標準及口碑。
6、把控方向,多聽少說
面試時,如果面試官控場嚴重,會導致候選人缺乏展示的機會。而如果任由候選人發(fā)揮,就會脫離問題主線,被候選人牽著鼻子走。
正確的做法是HR應該想辦法讓候選人沿著自己的提問路徑盡情發(fā)揮。當候選人走偏時,能夠禮貌的引回問題主線,從候選人的言論中篩選有效信息。
7、提問精準,有較強的目的性
面試時間短,很難做到面面俱到,這就需要HR針對崗位關鍵需求來提問。優(yōu)秀的HR表面看起來是在閑聊,其實問出的每一個問題都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另外HR在提問時不能淺嘗輒止,要沿著預先設計的思路或從應聘者的回答中引發(fā)新的話題打破沙鍋問到底。尤其是當候選人出現不自然表情或神態(tài)時,更要深挖細節(jié)。
8、注意辨別真?zhèn)?/p>
面試時,求職者為了獲得offer,往往會對過往經歷、工作能力進行過度“包裝”。如果HR缺乏面試經驗,就很容易讓這些人蒙混過關。
所以,HR在面試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辨別真?zhèn),尤其是當候選人出現摸耳朵鼻子、眼斜向左上方、頻繁眨眼、揉搓手指、不斷重復、繞話題等行為時。
9、避免招聘“另一個你”
研究表明,對于跟自己相像的人,多數人會給出更多正面的評價,即使這些相似點可能暗藏了候選人不適任的缺點。
10、避免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是指人際知覺中人與人之間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不管正確與否,總會直接左右對對方的評價,在整個面試過程中,HR可能會根據第一印象,非理性評價候選人的專業(yè)能力及崗位匹配度。
11、避免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光環(huán)效應,指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蓋了其他特征,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日常招聘中,“暈輪效應”也會影響HR對求職者的認知和評價。
比如有些面試官很看重學歷,那他對高學歷者會更青睞,那么在面試開始前,學歷稍低者就已經被扣分了。
12、避免過快做出決策
面試很像相親雙方首次見面:很難在第一次就跟對方確定關系,卻很容易在第一眼就“淘汰”對方。HR在決定候選人去留時,應避免太快做出決定,面試應該是一個“逐步了解”的過程。HR可以第一眼看出候選人的樣貌、儀態(tài),但不能一眼就了解候選人的工作能力。
13、避免尋找超人
招人時,不能要求人家即懂8國語言,又要長得好看,還要態(tài)度和善,那你不如直接去找超人。要求太高,不切實際,永遠招不到合適的人。
14、避免對候選人設置預期
對候選人設置預期,比如預期學歷高的人工作能力也很不錯,長得好看的人性格也很好。
而一旦候選人與預期不一致,就容易產生落差,影響對候選人的判斷。
15、記錄面試結果并總結反饋
每場面試結束后HR都應當記錄面試結果,并定期總結和反饋。這樣不僅可以對招聘進度心知肚明,在制定招聘計劃和工作復盤時也有所依據,不至于手忙腳亂,亂寫一氣。
【應聘各種崗位面試技巧】相關文章:
應聘店長面試技巧02-18
應聘文員面試技巧05-28
應聘銷售的面試技巧09-26
應聘文員面試技巧大全03-19
文職崗位的面試技巧03-03
大學生應聘面試技巧12-14
面試應聘銷售顧問必學技巧03-21
應聘面試回答問題技巧02-14
銷售員應聘面試技巧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