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不同國家的餐桌禮儀
入鄉(xiāng)隨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各國文化差異可不小,尤其是在飯桌上,更是要注意各地餐桌禮儀差異。下面,小編帶大家快速瀏覽一下不同國家的餐桌禮儀相關(guān)內(nèi)容。
不同國家的餐桌禮儀(一)
瑞士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但瑞士人卻十分精打細算,節(jié)約成風。
在瑞士承辦的世界性高層活動上,一日三餐只固定供應每人一份份餐,或是把餐費直接發(fā)給個人,請客人挑選地方就餐。
除此之外,每人免費供應一份茶。
誰要是多吃多喝,就得自己另外付錢,國內(nèi)外客人一視同仁,概不例外。
德國
德國人視浪費為“罪惡”,討厭凡事浪費的人,所以沒有奢侈的習慣。
與德國人相處,務必遵守這個習慣,才能跟他們打成一片。
如與他們進餐館進餐時,不能多要根本吃不了的東西,自己要的飯菜必須吃光。
文萊
吃多吃少,隨你便,這是文萊人的待客習俗。
在文萊,家里來了客人,不管認識不認識,只要向自己問好,主人就會笑臉相迎,熱情接待,把家中吃的東西拿出來供客人享用。
但是主人從不勸食,對方吃不吃、吃多吃少、好吃不好吃,從不過問。
主人認為這樣問客人是不禮貌的。
當然如果飯菜不夠,主人會適當添加。
泰國
泰國人常常是坐在地上吃飯的,但是注意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腳底沖著他人。
在菩薩和國王像前要低頭。
如果你帶禮物去泰國人家的話,應該把禮物包裝一下,并使人能看到價簽。
因為主人可能會回贈你禮物,如果回贈品的價值比你的禮物低的話,主人會很尷尬。
韓國
如果受邀到韓國人家里吃飯,千萬不要趕時間。
因為即使遲到半小時都不算失禮。
進門之前要脫鞋。
在飯桌上,都是先給家里的年長者盛飯,這也表示可以開飯了。
吃米飯、燉菜和湯時,要用勺子,其它飯菜用筷子。
記住不要用筷子指人,也不要用它戳食物。
碗里不剩飯菜才是禮貌的。
日本
在外國人看來,日本的餐桌禮儀是十分講究的,但吃面條的時候似乎是個例外。
日本人吃湯面時毫不掩飾聲響,而且一定會發(fā)出響亮的吸溜聲。
游客最好也入鄉(xiāng)隨俗,以表示感謝主人的盛情款待。
另外在吃米飯或喝湯時,一定要把碗端起來,讓碗口沖著自己。
法國
在法國,如果飯菜還沒嘗就加調(diào)味品的話,廚師是會很不高興的。
而且,客人在吃飯前一定要關(guān)閉手機,以免就餐被打斷。
這里很少用點心盤來盛面包,所以直接把面包放在桌布上就可以。
只有在你希望添酒時,再把杯子里的酒一飲而盡,否則最好剩一些。
加拿大 因紐特人地區(qū)
如果你有機會和加拿大因紐特人坐在一起吃飯的話,飯后打個飽嗝會讓主人很開心,因為這會被視為另一種形式的感謝。
有些因紐特家庭還在同一鍋里“下筷子”,一般都是男人先吃,然后是女人和孩子。
有時候因紐特人不用勺子而是直接用手抓起鍋里的肉吃,作為客人,你也只好入鄉(xiāng)隨俗。
俄羅斯
俄羅斯人熱情好客,當主人遞給你一杯伏特加酒時,出于禮貌是一定不能拒絕的,男士要一飲而盡,女士則不用。
而且在敬酒時眼睛應該直視對方。
飯菜中的醬汁或肉汁應該用面包蘸著吃干凈。
如果面包剩下的話,會被看作一件晦氣和浪費的事。
菲律賓
在菲律賓,要想成為一位合格賓客的話,你必須學會等待和言聽計從。
主人請你入座時再入座,告訴你坐哪兒你再坐,請你什么時候開始吃飯你再吃,主人不給你添菜不能主動夾,只有照這樣做才被視為禮貌。
黎巴嫩
為顯示自己的熱情好客,黎巴嫩人往往會給客人上兩三回菜。
因此上第一撥菜時,最好少吃一點,這樣你才能有足夠的精力打持久戰(zhàn)。
飯局時間越長,越能顯示主人的熱情,也表示客人很享受主人家的飯菜。
如果是傳統(tǒng)的中東飯菜,你最好用面包卷著吃。
埃塞俄比亞
埃塞俄比亞人有相互喂飯的習慣,這似乎是一件很不衛(wèi)生的事,特別是你不得不用手抓帶肉汁的飯菜,把它喂給你的鄰座,然后再喂桌上的其他人。
這也意味著,你吃進嘴里的飯菜也是經(jīng)過了全桌人的手的……(想想就嚇人)
阿富汗
在阿富汗人的餐桌上,客人是吃第一口飯菜,吃得最多,座位離門最遠的人。
注意不要把食物掉在地上,如果不小心掉了一塊面包的話,應該撿起來,親它一下,并把它舉到前額,然后再放下來。
這一系列動作都是為了表示對食物的尊重。
埃及
如果受邀到埃及人家中進餐的話,進門之前應該先脫鞋,而且最好恭維一下主人的房子。
只能用右手吃飯,而且一定要吃第二回菜。
往菜里加鹽是很不禮貌的,另外,如果吃飽了的話,盤子里最好剩一些飯菜,否則主人會不停地給你夾菜。
贊比亞
如果你碰巧到贊比亞鄉(xiāng)間旅行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干老鼠在這里竟是一道開胃菜。
膽大之人會從老鼠頭吃起,然后吃身上,但是記住不要吃尾巴(它常常是用來當作牙簽的。
不同國家的餐桌禮儀(二)
各國餐桌禁忌
1.日本
不要把筷子豎直插在米飯碗里
不用筷子時,把筷子平行橫放在桌子一角。
把筷子豎直插在米飯碗里在日本是一種禁忌。
2.墨西哥
吃炸玉米餅的時候不要用餐具
吃炸玉米餅的時候使用餐具被認為是愚蠢而勢利的,不要做一個勢利小人哦。
3.中國
不要翻魚
在中國南部和香港,吃飯的時候翻魚會帶來厄運。
要么不吃另一邊的魚,要么把魚骨拿開來吃另一邊魚。
4.中東
當你與貝都因人喝咖啡的時候,在最后要搖一搖杯子
如果不搖杯子,你一喝完,服務員就會給你繼續(xù)加滿咖啡。
如果你不想喝了,記得把杯子傾斜兩到三次。
5.智利
不要用手取任何事物
在南美洲,就餐禮儀都很正式。
6.韓國
如果長輩給你倒酒,要雙手接過杯子
接過杯子后,要輕輕地抿一口以示尊重。
在長輩未開始用餐前不要用餐。
7.俄羅斯
不要把伏特加和別的酒或飲料混合,也不要拒絕別人遞給你的伏特加
在酒中混合其它的酒或飲料被看做是破壞酒的純度,而拒絕別人的伏特加,則被認為是你不信任對方不想和他做朋友。
8.意大利
除非提供,否則不要和服務員要配料
在意大利,在披薩上加上干酪被認為是罪惡的。
實際上,很多意大利菜都是不需要額外再加配料的。
9.泰國
不要用叉子把食物送進嘴里
叉子是用來把食物放在勺子里的。
只有單獨的非米飯類的食物時才可以這樣使用叉子。
10.意大利
只有在正午前才喝卡布奇諾
如果你在下午喝卡布奇諾,你肯定會被貼上游客的標簽。
如果想喝,喝一杯濃縮咖啡吧。
11.法國
不要把面包當做開胃品
在法國,淀粉混合物尤其是加上奶油的淀粉混合物是在餐后才吃的。
12、格魯吉亞
如果參加傳統(tǒng)宴會,不要輕抿酒
在格魯吉亞的傳統(tǒng)宴會,人們喝酒一般都是一干而凈的。
擴展
文明餐桌禮儀
座位問題
在酒桌上座次是有大講究的哦,尤其是商務宴會,座次出現(xiàn)問題的話可是有可能得罪人的。
一般來說面門居中位置為主位,也就是正對著門的位置最為重要,一般是長輩或領(lǐng)導的位置,如果是宴請客人的話,就要請客人坐在這個位置了。其他按照重要程度分左右而坐。主位右側(cè)為主賓,左側(cè)則是夫人或副主賓,正對主位的是第二主人,第二主人的兩側(cè)為副主賓,與主位成九十度的兩側(cè)位置則是陪同。千萬不要安排錯了哦!既然是酒桌上的禮儀,斟酒敬酒自然是少不了的。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斟酒呢?
酒桌上斟酒也是有次序的,應當先給長者或客人斟酒,斟酒的人應該有顏色,隨時觀察對方的酒杯中是否還有酒。
斟酒的酒量也有講究,不宜太滿也不能太少,一般以八分滿為宜。酒太少客人會不高興的,酒太滿一碰杯要撒出來了。
所以八分滿剛剛好。
敬酒的禮儀也是十分重要。敬酒時要注意順序,應先從身份證尊貴者開始,其他可按照順序敬酒,敬酒時酒杯應稍微低于被敬酒的人,可以多人敬一,但是一定不要一人敬多人;
敬別人酒時,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以視情況而定;在主人或領(lǐng)導講話時不要敬酒,打斷他人講話會很不禮貌;
被敬酒時不要拒絕,如果確實不能喝可以說明不能多喝,可以少喝一點表示一下。
不要強制勸酒,切記!除了這些,還有一些敬酒時的說話技巧需要注意。
敬酒是有敬酒詞的,敬酒時要有說辭,直接讓對方喝酒失了趣味,更失了禮貌。
如果是給領(lǐng)導敬酒,可以說“感謝領(lǐng)導的栽培”,
給同事敬酒,可以說“感謝工作中的配合,帶來了不少麻煩”。
也可以記一些經(jīng)典的祝酒詞,但不要選擇低俗的敬酒詞,避免引起別人的反感。恰當?shù)木淳圃~會適當增加酒桌的樂趣,不會讓氣氛太過沉悶。
切記不要過分勸酒,文明飲酒。
餐桌上有六個“不要”:
第一不要用自己的筷子給客人夾菜,如果桌子上有公筷的話可以用公筷,沒有公筷的話就不要給客人夾菜,也不能過分勸菜。
第二不要隨意吸煙,尤其是有女士和兒童的宴席,很多女士非常討厭二手煙,兒童也要避免吸二手煙。
第三不要大聲喧嘩,大聲喧嘩會讓人感覺非常沒有教養(yǎng)。
第四不要在餐桌上補妝,女士想要補妝的話可以去洗手間。
第五不要在餐桌上剔牙,這是非常非常沒有禮貌的行為。
最后一要,不要將手機放在餐桌上,現(xiàn)在很多人是低頭族,但是其實手機會讓我們在餐桌上缺少交談,只低頭看手機對說話的人非常不禮貌,也讓你沒有辦法參與交談。
【不同國家的餐桌禮儀】相關(guān)文章:
西方國家餐桌禮儀英語(西餐餐桌禮儀)12-21
各個國家的餐桌禮儀09-21
餐桌的禮儀12-10
接待禮儀與餐桌禮儀07-25
關(guān)于餐桌的禮儀04-25
英國餐桌禮儀10-19
餐桌飲食禮儀11-28
校園餐桌禮儀11-19
孩子餐桌禮儀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