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文的開題報告怎么寫優(yōu)秀
在經濟發(fā)展迅速的今天,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文的開題報告怎么寫優(yōu)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文的開題報告怎么寫優(yōu)秀1
一、選題及目的
撰寫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首先要有選題。選題就是學生學位論文的研究題目。選題有幾種來源,要么來自于個人的生活經驗或專業(yè)經驗,要么來自文獻閱讀,要么來自于老師的建議。
選題還會涉及選題的大小、選題的范圍。它們都是相對而言的,這也視研究隊伍的大小和研究能力強弱來確定。我們舉個例子就可以說明,“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可以縮小為“小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還可以縮小為“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甚至再縮小為“小學數(shù)學幾何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由此可以看到選題由大到小的變化。
選題意義可以理解為研究目的,選擇了一項研究到底要達到什么目的,這是研究者首先需要明確的目標,通常選題意義或研究目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第一是學術意義,第二是理論價值,第三是實踐價值,第四是個體目的,第五是知識發(fā)展。任何一項選題都可能從以上幾個方面來設定其意義,但并不是每一個選題都要達到這些目的,這要視選題大小、范圍和類型而定。在選題意義上,作為一種科學研究,論文的意義在于填補知識的空白或探索新知識、找到一些現(xiàn)象的起因、描述一些現(xiàn)象、解決一個實際問題或驗證一個假設。
二、概念和理論框架
研究選題、研究問題、研究文獻綜述到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的確定中可以明確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但一項研究是否具有獨創(chuàng)性或原創(chuàng)性還取決于這項研究的理論框架或分析框架、研究視角或范式。所以在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中還須提出研究的理論框架,這個框架將決定學位論文的邏輯結構。研究“概念框架和研究目的密切相連,而且研究目的與框架共同對研究問題的形成造成重要影響”
為什么研究需要概念或理論框架呢?這是因為一個概念框架、模型或理論可以幫助提出一個科研問題或對某個問題做出解答。科學研究實質上是為了發(fā)展或驗證能解釋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理論、假設、模型、猜想或概念框架。研究問題和理論之間的聯(lián)系是直截了當?shù)。一個研究問題可能需要多個理論,不同的理論可能對一個問題作出不同的解答,如“班級人數(shù)和學生成績之間的關系是什么”這樣一個研究問題可以用多種理論來回答。另外,觀察什么與如何觀察是由該問題或選題的一個核心概念來驅動的。那么什么是概念?什么是概念框架?什么是理論?什么是理論框架?概念或理論從哪里來?如何在研究設計中構建概念或理論框架?如何在研究設計中應用概念或理論框架?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在研究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研究的理論框架其實還與研究的假設聯(lián)系在一起,也就是說,每一個開題報告都會有研究的假設,或者說,做研究首先要有假設,然后去找證據(jù)證明這個假設是成立的。如一個研究生提出了一個假設,說一個人的數(shù)學成績取決于他的語言能力,語言能力強則數(shù)學成績就高,這就是一個假設的理論模型。
三、研究問題
一切研究都始于問題,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是研究的開題報告,因此也必須始于問題。
年鑒學派大師費弗爾說得明確:“提出問題是所有史學研究的開端和終結,沒有問題便沒有史學!蓖瑫r,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可能只需要數(shù)學或實驗技巧,而提出新問題、發(fā)現(xiàn)新可能性或以新視角看待舊問題,卻需要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這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庇纱丝梢娫谘芯恐袉栴}的重要地位。
什么是“研究問題”?研究問題說明研究者想要知道什么,想要通過研究理解什么,因此研究問題一定是指向知識和理解。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是有區(qū)別的,研究假設是研究者對這些問題的嘗試性回答。
1、問題的來源
多數(shù)人的寫作或者緣于現(xiàn)實的思考,或者緣于閱讀的興趣。其實,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閱讀會促進對現(xiàn)實的思考,對現(xiàn)實的思考常常會求助于閱讀!薄巴ㄟ^專業(yè)或個人日常經驗選擇一個研究問題似乎比通過(老師)建議或文獻的途徑更加危險。但這種擔心未必正確。以個人經驗指導你的研究有可能會更具價值!睆倪@些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閱讀、專業(yè)活動、生活經驗、老師建議都可能成為研究問題的來源。
這里需要解釋和說明的是,在中文中“問題”有多重意義,而英文中question、problem、issue各具有特定的意義所指。我們用三個動詞就可以解釋這三個詞的意義了:“回答問題”、“解決問題”和“討論問(議)題”。在學術研究中可能為了“解決問題”而要提出需要回答的研究問題,所有的“解決”“回答”的問題都可以成為討論的問題。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回答問題”。通常我們會說,“偉大的科學研究工作常常出于解決某一急迫的實際問題!
2、三個基本問題:是什么?為什么?如何?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價值觀不同,對研究問題的認識也不同。馬克斯威爾把研究問題劃分為三類,它們是一般化問題(genericquestions)和具體化問題(particularisticquestions)、工具主義者問題和實在論者問題、變量問題和過程問題。也有方法研究學者認為,“大量的教育研究問題可以歸納為相互關聯(lián)的三類形式:描述性問題———正在發(fā)生什么?因果性問題———是否有系統(tǒng)性的作用?過程性或機制性問題———為什么會發(fā)生或怎么發(fā)生的?”我們把問題基本上分為三類,即本體論問題、價值論問題和方法論問題,通俗地說,在研究中時刻要回答“是什么”、“為什么”和“如何、怎么辦”的問題。
3、問題的表述方式
研究者應該以有助于實現(xiàn)實踐目的的方式提出研究問題,而不應該把這些研究的目的隱藏在研究問題本身中。并且研究問題必須是通過研究能夠得到解答的問題,研究必須是真正可以實施的!叭绻岢鲆粋沒有哪個研究能夠回答的問題是沒有價值的,無論是因為無法獲得回答問題的資料,還是得出的結論可能會有嚴重的效度威脅!
如果把研究問題劃分為工具主義者問題和實在論者問題,那么通常會有如下說法:提出研究問題時,要以研究對象所說或所報告的方式,或者以直接觀察到的方式,而不是以信念、行為或因果推論的方式提出。
4、問題和選題的關系
對什么問題的研究和回答才具有選題意義?研究問題應該通過研究者的研究可以回答的問題,而且可以直接詢問研究如何實現(xiàn)實踐的目的。
在論文開題報告中,首先要表述的是“問題的'提出”,也就是提出要解決的問題,提問的方式多種多樣。德里達在談到“本體論”問題時,認為本體論始于“這是什么”這種方式的提問,但他反對邏各斯中心主義方法,但反對的策略則是“回溯到源頭去”,他主張的追溯就是“提問(questioning)”,“提問看上去只是疑問而無所肯定,其實,照海德格爾的說法,在提問中,所要問的問題的方向就已經確定了。這其中就有著yes!币虼嗽谖覀兊恼撐拈_題報告中,提出問題本身就是一種肯定,提問者只是對它進行論證而已。
要很好地設計研究問題,因為它們會影響到方法的可行性和研究的效度或結果。研究問題是研究設計的中心,它決定著其他各個部分。
問題提出要有意義!皬呐既坏南敕ǖ叫纬筛拍畈⒕唧w確定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這一過程對科學研究是至關重要的。
5、研究問題與概念或理論之間的關系
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也很重要,因為研究問題的提出是基于研究的概念或理論基礎上的。我們舉個例子就可以明白,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這個選題并沒有能夠反映出某一個重要概念或理論,雖然“課堂教學”、“有效性”都可以作為概念來看待,但不足以表明其學術性或理論性;如果我們把選題改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心理學研究”,“心理學”的學科性就成為這個選題研究的概念來源或理論來源。
四、研究文獻綜述
在確定了選題和確定了研究的問題之后,必須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研究工作是文獻綜述。文獻綜述雖然是一種研究方法,但它是一種最基礎的研究方法,是任何研究都必須要使用的一種研究方法。
問題是文獻種類有哪些?通常我們可能需要的文獻有教育學術專著、教育學術期刊論文、教育學術會議論文、教育政策文本、教育學術學位論文、教育學術研究手冊、教育學術工具書(百科全書、辭典等),但要注意不包括教材。
有學者指出,“針對某個問題所作的相關的文獻綜述可能會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尚未被解答。當發(fā)現(xiàn)這個空白之后,文獻綜述通過分析該問題和相關假想是如何被討論的,以及發(fā)現(xiàn)過去所用的抽樣、選址和其他重要背景,可以幫助提出各種不同的答案及研究的設計和執(zhí)行方案!庇纱丝梢,在進行文獻綜述的時候必須以問題為中心,也就是要針對研究中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綜述,這樣可以避免羅列文獻的簡單做法。
為什么要做文獻綜述呢?它是學術研究的一項基本規(guī)范,當然文獻綜述更重要的是為了知識傳承和知識創(chuàng)新。在做文獻綜述時我們最需要弄清楚的是知識譜系。借用?碌摹翱脊艑W”說法,文獻綜述可以理解為知識考古學,它就是對知識形成的歷史過程進行梳理,這一過程不再被看成是確定無疑的,或是有明確的主體意義的規(guī)劃在其中起決定作用。知識形成的過程被福柯處理為知識相互詮釋的過程,一個(或一種)知識的形成總是“通過另一個既是次要的又是重要的、既是隱蔽的又是基本的意義的話語之明確意義重新整理。
當然就一項研究而言,文獻綜述的價值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價值就是為本研究選題提供啟示,也就是說,通過文獻綜述為本研究選題奠定了知識基礎,從文獻綜述中找到了選題的重要依據(jù),或許是新選題新研究,或許是舊選題新研究,或許是舊選題補充研究……總之只有在文獻綜述的基礎上才可能知道你的選題在所屬研究領域中的地位,這是研究創(chuàng)新和研究進步的根本標志所在。因此文獻綜述是進入到學術研究的第一道門檻,不做文獻綜述是無法進入到學術殿堂的。
通過以上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學位論文的開題報告需要有選題、問題、文獻綜述、內容、方法、理論框架等內容,而所有這些內容具有內在的邏輯一致性,選題要具有意義必須通過問題的研究和解決來體現(xiàn),而文獻綜述是圍繞著提出的問題來展開的,研究的內容是根據(jù)文獻綜述和研究問題來確定的,研究方法一定是從屬于研究的問題和研究內容的,而理論框架、分析視角是為了使方法使用的有效性得以展現(xiàn)?磥恚芯繂栴}與研究目的之間的關系應該清晰,應該利用有關研究對象的已有的知識以及相關的理論概念與研究模式來豐富研究問題,應該用理論與知識豐富研究目的,選擇什么樣的相關理論和知識又取決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問題。湯一介說:“照我的想法,‘哲學’應該是從思考某個(或幾個)‘哲學問題’出發(fā),而形成的一套概念體系,并據(jù)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而形成若干‘哲學命題’,并在方法上有著相當?shù)淖杂X,進而進行理論上的分析與綜合而形成的關于宇宙人生的哲學體系。”哲學體系是這樣形成的,包括教育在內的其他學科的理論體系又何嘗不是如此形成的呢?
開題報告或研究設計應是整個研究過程中不斷進行的事情,而不僅僅是一開始的事情,因為隨著研究過程進展,研究者會出現(xiàn)新的觀念,找出新的材料,……它是一個無限的過程,因此適時、適宜地作出調整是很正常的事情。
論文的開題報告怎么寫優(yōu)秀2
論文題目:舒適護理模式在門診手術中的應用研究
1、選題意義和背景
研究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模式對門診手術患者術前焦慮情況、圍手術期血壓和心率情況、術后暈厥發(fā)生情況及術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價的影響,為進一步開展門診手術患者舒適護理提供科學依據(jù)。
研究的意義。
2.1、與整體護理的目的相一致。
舒適護理模式與整體護理模式相比較,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盡可能地降低患者不愉快的程度,保持最愉快的身心狀態(tài),從而使患者盡快恢復健康。整體護理模式更加強調理論化,而舒適護理模式更實際、更直觀、可操作性更強、更加個性化,如果將舒適護理模式與整體護理模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整體護理內容將更加豐富地拓展,護理專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將更明確,患者將更加受益。
2.2、舒適護理改變了護理理念。
傳統(tǒng)的護理理念對患者的舒適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已經無法滿足患者在舒適方面的需求。舒適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考慮細致周到,全面的為患者提供舒適的護理服務,以患者滿意為工作重點,它要求護理人員從工作標準、工作流程的制定到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實施,都要以患者舒適為首要的操作原則。有研究顯示,將舒適護理的理念進一步應用于臨床,運用舒適護理模式在圍手術期患者身上進行護理干預,保證了圍手術期舒適護理的順利實施,為患者術后康復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與滿意度。
3.3、舒適護理能多角度滿足患者的需求。
舒適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從細微之處著眼,及時尋求舒適問題的方法,并加以解決,以滿足患者的舒適需求。門診手術室護理中運用舒適護理模式,能夠使患者獲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滿足感和安全感,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促進術后康復;將術后患者處于平臥位、實施放松療法等舒適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惡心嘔吐和疼痛感。
2、論文綜述/研究基礎
國外研究進展。
南丁格爾曾強調病房的環(huán)境應清潔適宜,她的此種觀點成為早期舒適護理萌芽;有關舒適護理的報道出現(xiàn)于20世紀90年代初;Kolcaba在1995年提出舒適護理的定義,認為舒適護理是對護理藝術追求的體現(xiàn),護理人員要將患者的舒適感受與基礎護理及其研究充分地結合。舒適護理模式的應運而生,使護理領域開始有目的地將此模式進行應用和推廣。
1.1、臨終舒適研究。
某些醫(yī)療機構十分重視舒適護理,他們向癌癥、臨終患者提供舒適護理服務,并設置舒適護理病房(Comfort care uint),目的是對他們進行臨終舒適關懷,如使用麻醉劑和鎮(zhèn)痛藥物以減輕患者的疼痛和呼吸困難,使臨終患者處于較高的生活質量,不再痛苦而終;據(jù)夏威夷法律規(guī)定,患者有權選擇臨終時是否被復蘇,患者可以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安詳?shù)碾x世;大量患者和醫(yī)生認為,患者在最后的日子里接受侵入性治療,肯定會產生痛苦、恐懼心理,患者對臨終舒適應具有自主選擇的權利,醫(yī)生也應協(xié)助授權。研究顯示,現(xiàn)如今護理人員角色服務范圍進一步得到拓展,不光要為臨終患者做好舒適護理,還需幫助他們抉擇臨終方式。
1.2、舒適調整護理研究。
舒適護理的對象是所有有護理需求的患者。舒適護理模式的實施可提高患者在接受護理時的依從性,使患者主動參與到醫(yī)療護理活動中來。Kirchhoff指出舒適護理重點應該為能否夠對患者提供恰到好處且合適的照護,希望將安慰療法和治療護理充分的融合,并調整至最佳狀態(tài),使患者處于良好的環(huán)境中,健康教育和支持都非常重要;Janice研究顯示,對住院患者而言,為其創(chuàng)造舒適的環(huán)境是重要的護理工作,將患者置于明暗度、氣味、聲音、溫濕度等適宜的感覺刺激的環(huán)境中,有利于患者恢復健康,而缺乏適當?shù)拇碳s容易引起患者厭倦及壓抑,如向嬰幼兒提供喜歡的玩具、活動的音樂盒等都對嬰幼兒的生長發(fā)育有幫助。
有研究指出,舒適護理可以提升患者的舒適水平,又可以使患者主動參與其中,而一旦減少舒適護理容易引起患者身心失調。無論疾病治愈與否,護理人員均應積極向患者提供恰當?shù)氖孢m護理措施,以緩解其焦慮、疼痛等不適癥狀。
國內研究進展。
2.1、以研究具體的舒適護理措施為主。
目前,雖然有關各種疾病的舒適護理報道較多,但是舒適護理是否可以作為一種護理模式,將其確立下來尚有待商榷,國內尚無關于住院患者舒適護理系統(tǒng)性研究的報道,關于舒適護理的研究才剛剛起步,處于初級階段。羅珊、馬鳳嬋針對患者的特點,將舒適護理模式運用于腎移植術后的患者中,將患者的主觀意愿確立為護理人員為其實施護理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為患者提供安全、舒適的環(huán)境,給予患者連續(xù)細致的`護理,減輕了患者的不適及心理壓力,增強了患者的舒適感,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高至96.6%,使患者能夠在身心、社會及精神等方面都感到滿意,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李琳進行的關于嘔吐患者的舒適護理研究,對其實施松弛療法,讓患者平臥,并調高病室內的溫度至17℃~18℃,略低于普通病室溫度,綜合應用各種舒適護理措施,可有效減輕患者因嘔吐帶來的痛苦感受。
2.2、建立舒適護理病房。
目前,某些療養(yǎng)性質的醫(yī)療機構也非常關注舒適性服務的建設,對舒適性護理服務理念進行界定,對舒適性護理服務文化進行營造,對舒適性護理服務具體措施進行規(guī)范,建立了特需病房的基礎上的舒適護理病房,以便向患者提供更好的舒適護理服務,滿足患者的各項舒適需求。療養(yǎng)性質的舒適護理服務與現(xiàn)在的醫(yī)學模式轉變相適應,充分展現(xiàn)了以服務對象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創(chuàng)造出了和諧融洽的護患關系。
論文的開題報告怎么寫優(yōu)秀3
1、“課堂小結”的界定:
每一節(jié)課最后的5—10分鐘是教師、學生對整節(jié)課的歸納、整理、反思的時間,往往會放任自流導致前面的良好效果無端流失,這是一節(jié)課的第二個關鍵期。在這個關鍵期里要讓學生自己去歸納,可以用文字、用圖、用表格、用一兩句成語。在小結過程中,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適合自己記憶的方法,在小結中體現(xiàn)記憶,在記憶中完成小結。這5—10分鐘時間可以安排“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小組成果展示”的模式進行。
2、“有效”的界定:
有效果:每一節(jié)課里出現(xiàn)的基本知識點或學習要求、教學目標能在小結里馬上運用自己的特別的方法理解、記憶成功,每一單元的如此,每一時段的如此,每一模塊如此,學生能順利、高效完成學習任務。有效率:創(chuàng)造發(fā)明記憶方法的過程中充分發(fā)展了學生的智力、情感、創(chuàng)造力、思維與實踐能力等等。
有效益:每一節(jié)課里學生都期待最后的5—10分鐘,那么說明學生學得有趣,學得輕松,學得成功,這一節(jié)課就是有效益的課了,不是浪費時間、浪費人力、浪費物力的一節(jié)課了。
3、“有效課堂小結”的思考:
同一節(jié)課里,不可能所有學生都有同樣的表現(xiàn)、反應,不可能達到同樣的教學目標。學生的進步是不同步的,學生的發(fā)展是不同深度的,課堂的有效是建立在參差不齊的基礎上的,因此我們最終的有效教學真正的'目的在于關注每一個人的發(fā)展,每一個人的全面發(fā)展。課堂上我們要關注每一個參差不齊的個體,讓每一個個體都有發(fā)展的機會,允許每一個個體發(fā)展的高度參差不齊。同時,我們的眼光要面向全體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只有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才是真正的人類的發(fā)展。
有效性不等于不計較成本去追求有效,即“用較少的師生精力和時間,取得較大的進步和發(fā)展”,不能盲目追求有效性。要徹底該變過去由老師華麗總結收場的做法,一開始避免不了要有對學生的引導和示范,要有對學生漫無邊界的小結和創(chuàng)造記憶做界定,教師的主導性仍然存在。在每一節(jié)課堂里,師生是互動的,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小結和記憶方法發(fā)明,理應推動教師的反思和發(fā)展:如何在下一節(jié)課更有效地進行教學?只有不斷的如此推進,才會真正實現(xiàn)課堂的可持續(xù)有效,而不是刻舟求劍。
論文的開題報告怎么寫優(yōu)秀4
1、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小學科學的課堂教學觀念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研究比比皆是,也總結出許多優(yōu)秀并值得推廣借鑒的教學經驗。學生的探究能力包括了多方面:對問題的預設能力、觀察力、實驗能力、分析、綜合能力等,在研究學生探究能力的過程中,觀察力與實驗能力比較受重視,有很多相關的經驗與案例,分析、綜合能力的研究較少,以專題形式作研究則更少。此外,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得到了肯定,但在小學科學教學中使用也是剛起步。此前,我們開始研究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手段進行小學科學教學,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運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研究還沒有先例。思維導圖是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贊創(chuàng)造的,是目前認為幫助大腦記憶及促進思維發(fā)散的有效的思維訓練工具,在全世界的各個領域被廣泛地運用,也在語文、英語、數(shù)學、物理等科目的教學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學生在科學學習過程中必須逐步掌握分析、綜合的能力,而且還要學會利用這些能力獲取更多更新的科學知識。由于分析、綜合能力不是陳述性的知識,它屬于內隱的知識,發(fā)展過程與結果不容易體現(xiàn),因此在小學科學研究中少有重視。但分析與綜合一直被人們認為是人類最基本的思維方法,它是邏輯思維能力向更高層次發(fā)展的先行條件。小學科學探究要向深層次發(fā)展,探索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成果,學生就必須具備較好的分析、綜合能力,因此促進學生分析、綜合能力提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通過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鍛煉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是本課題研究的重點。
2、選題意義:
本課題選立科學課中運用思維導圖教學促進學生分析、綜合能力提高的研究目的是:
1)提高科學探究的實效性。增強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使科學思維得到發(fā)展。
2)探索思維導圖促進學生分析、綜合能力提高的有效性。
3)讓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4)老師獲得一種便捷、有效的方法來促進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5)促使科學教學方法多元化。
3、學術思想及立論根據(jù):
依據(jù)有效教學理論、社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及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認知規(guī)律,我們認為:科學課堂是一個放飛夢想的天堂,科學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促進學生智能全面發(fā)展的過程。使用并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來幫助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是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和目標。在小學科學學習中,學生經常要運用分析能力來解讀數(shù)據(jù),作比較,運用綜合能力來找規(guī)律,下定義。分析、綜合能力是思維發(fā)展的基礎,探究的本質是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與發(fā)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必要的。小學科學課程標準關于科學探究的具體內容標準中也明確要求,要求學生在科學學習過程中必須逐步掌握分析、綜合的能力,而且還要學會利用這些能力獲取更多更新的科學知識。可見,分析、綜合能力是幫助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和掌握科學規(guī)律的必要能力,它為深一層的科學探究做準備,促進分析、綜合能力提高對學生思維發(fā)展具有極大的意義。同時在認知心理學中也認為,兒童時期處于具體運算階段,逐漸具備分類、排序、思維“可逆性”等能力,可以開始進行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不過在操作的時候還必須借助表象、符號等信息。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過程中,借用圖形等具體事物可以幫助學生在腦海里建立思維加工模型,對加速學生的思維過程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思維導圖是一種圖形思維工具,它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xiàn)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運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實踐意義。
4、特色與創(chuàng)新:
1)尋求促進學生分析、綜合等思維能力提高與發(fā)展的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促使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多元化;
2)讓學生掌握新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3)為小學科學教學科研提供一個新的研究范例;
4)引發(fā)小學科學對分析、綜合能力研究的重視,掀起此項研究的熱潮;
5)促使學生科學探究向深層次發(fā)展,在探究中取得創(chuàng)新性的成果。
5、主要參考文獻:
[1] 【英】東尼博贊著,《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高慎英、劉良華著,有效教學論。廣州:東教育出版社,20xx
[3]萊斯利P斯特弗等編,高文等譯。教育中的建構主義。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4]LindaCampbell等著。王成全著。多元智能教與學的。策略〔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xx.3
[5]傅道喬著。新課程中課堂教學行為的變化〔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山版社,20xx
[6]林崇德主編,發(fā)展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8〕中國教育學會小學科學教育專業(yè)委員會會刊,科學課,湖北:湖北教育報刊社:
[9〕葉奕乾,何存道,梁寧建主編,普通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6.研究內容:
以提高科學探究的實效性,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促使教學方法多元化;以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為目標,以思維導圖為教學手段,通過課堂教學,探討科學課中運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提高。擬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了解當前學生分析、綜合能力:通過調查、觀察等方式獲取學生當前的分析、綜合能力,希望通過資料的收集及整理了解學生分析、綜合能力水平,為改進方法后確定學生分析、綜合能力變化提供有力的前期依據(jù)。
2)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在小學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并讓學生學會使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運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探索科學課中運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提高的效果。
3)分析、總結運用思維導圖教學后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成效:通過案例、活動記錄問卷、測評等形式來了解學生在運用思維導圖學習后分析、綜合能力的情況,并將后期得到的數(shù)據(jù)與前提相比較,分析、總結運用思維導圖教學后學生分析、綜合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從而獲知運用思維導圖對促進學生分析、綜合能力提高的有效性。
論文的開題報告怎么寫優(yōu)秀5
在確定了本課題的“核心觀點”并提交了“文獻綜述”之后,開題報告還需要呈現(xiàn)自己的“研究方案”(可稱之為“研究計劃”)!把芯糠桨浮卑ㄑ芯康闹饕獌热菁捌浠窘Y構、本課題的研究價值與創(chuàng)新之處、本課題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時間安排、本課題的主要參考文獻等。提出本課題的“主要內容”及其“基本結構
1、研究方案或研究計劃的`主要部分是本課題的“主要內容”。研究者可以在開題報告中以接近“研究思路”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研究內容及其基本框架結構。
2、一般而言,論文的基本結構包括:論文標題、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前言(含“課題的由來”即“問題的提出”)、正文、結束語、參考文獻、致謝或后記。
提出本課題的“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
1、研究者在開題中列舉研究方法時常見的問題有:
(一)簡單介紹,一筆帶過
。ǘ╇s多列舉,不分層次
。ㄈ┗焱墨I研究法與歷史研究法
2、歷史研究法雖然主要借助于文獻研究,但文獻研究不等于歷史研究。文獻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查看他人在某研究領域已經提出了哪些觀點,已經出現(xiàn)了哪些進展。而歷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歷史事實和揭示歷史真相。
提出本課題研究的“價值”與“創(chuàng)新”之處
1、研究者在開題報告中明確思考自己的研究價值和創(chuàng)新之處,無論對研究者本人還是讀者來說,都是一種有意義的提醒和強化。
2、研究價值包括理論價值與實踐價值。
3、總體上看,研究者在開題報告中提交自己的“研究方案”時,至少應該包括“主要內容”及其“基本結構”、“研究方法”和“研究價值與創(chuàng)新之處”。除此之外,也可以提交自己的“研究計劃于進度”、“參考文獻”。
論文的開題報告怎么寫優(yōu)秀6
一、課題的目的意義:
本課題的研究目的是在休閑這一時代特征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分析休閑會所產生和存在的必然性,并通過對國內目前休閑會所的室內空間設計進行全面的調查研究和比較分析,得出休閑會所室內空間規(guī)劃與設計的原則。將室內設計的理論知識與休閑會所的實際經營、容易產生的問題以及人們在休閑消費文化影響下的使用需求和消費心理緊密地結合。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可以為以后同類的空間設計,包括其中功能性和裝飾性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模式,從而為休閑會所的空間設計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設計方法和實踐操作模式,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二、文獻綜述(分析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提出問題,找到研究課題的切入點):
休閑消費的發(fā)展使得社會形態(tài)及消費觀念發(fā)生了轉變,會所這一舶來品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開始傳入中國大陸,在中西文化溝通沖突和融合下,在休閑消費大潮的影響下不斷演變發(fā)展,俱樂部成為以休閑消費為紐帶的一種新興的社交場所。在《IT經理世界》期刊中介紹,俱樂部起源于十七世紀的英格蘭。1652年,咖啡傳入英格蘭,促進了咖啡屋的出現(xiàn),此后它成為集餐飲、會客、社交為一體的公共休閑場所。
最早有關俱樂部的記載是一名英國人在1660年的日記中提到的一個叫CoffeeClub的小客棧。后來,咖啡屋由最初的自由開放,逐漸變得更正式、更私密,因此咖啡屋成為某個階層或某種職業(yè)人士的'活動場所,演變成為俱樂部。俱樂部是商業(yè)性會所的一種,它屬于以休閑方式交往的集體空間。這類空間的出現(xiàn)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的卡拉卡拉浴場,它不僅僅是一個浴場,這是一個包括公共圖書館、健身房、花園、會議室和購物中心的休閑娛樂場所,具有重要的公共社交功能。在英國,會員俱樂部是英國上流社會階層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排他性的社交場所。這種俱樂部的內部陳設十分考究,鋤古香古色的房間和美輪美奐的裝飾,俱樂部內都還設有書房、圖書館、茶室、餐廳和娛樂室。商業(yè)性會所則脫胎于俱樂部的模式,受到沙龍文化的影響,它是在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沖突與交融中演變而來的,是舶來文化本土化的產物。在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中,俱樂部文化也影響著中國。
19世紀30年代的新月會是一個沙龍形式的文化俱樂部,徐志摩、邵詢美等人都曾是該會的會員。香港會是我國最早也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俱樂部,它是在1848年英侵占香港后成立的。北京最早的一家會所皇家俱樂部成立于1990年,是由境外投資,引進國外高檔俱樂部的經營與管理模式。1994年開始,北京相繼出現(xiàn)了高級商務會所一京城俱樂部、長安俱樂部、中國會、美洲俱樂部,這四家會所被稱京城四大富人俱樂部。這些會所均地處城市中心位置,室內裝修高檔,其中,除了中國會以餐飲為主,其他三家均有恒溫泳池、健身房、會議室等齊全的休閑、商務活動設施。商務會所的宗旨是搭建強勢、有效的商務交往平臺。休閑是發(fā)展的產物,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缎蓍e會所的室內設計》這篇文章中寫到,人類社會每跨入一個新時代,休閑時間就會延長。當人們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后,必然追求休閑、娛樂等高層的精神享受。休閑的大眾化使得人們更加需要休閑活動的場所,于是休閑娛樂場所蔚然成風,如主題餐廳、咖啡廳、酒吧、KTV、洗浴場等被大批興建。當消費大眾開始蜂擁出入這些場所時,中產階級為了表現(xiàn)自己與眾不同的消費能力與水平,便開始尋找更有檔次、品味和更為私密的休閑交往場所。這時原來的娛樂中心、休閑中心、
健身房、酒吧等紛紛改頭換面,發(fā)展成為休閑會所。有時候,中產階級可以改變或重新整合某些社會功能空間,從而創(chuàng)造出新的休閑方式和休閑空間。因此,會所這種本身帶有階級身份的私人聚會場所也在消費社會的背景下被賦予了新的階層意義及空間功能。休閑會所在生氣勃勃的消費大潮中開始走向大眾、走向流行、走向時尚。會所成為大眾傳媒不斷制造的生活品味中能夠代表身份的新樣式。但同時,由于大眾對會所概念理解的局限性,大眾也常常被會所這一名稱所誤導。
很多休閑會所都只是披著會所稱號的外衣進行棋牌、茶秀、上網(wǎng)或健身等休閑娛樂的活動場所,并沒有體現(xiàn)出會所空間作為一種室內空間類型在規(guī)模、功能、空間構成及創(chuàng)作的自由度上表現(xiàn)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經營者只考慮經濟利益,不考慮會員的實際需求,認為會所中設置有功能多樣的休閑娛樂設施就足矣,毫無設計可言。許多學者對會所也做出過研究,但大多數(shù)休閑會所還忽略使用人群特征與層次以及會所本身的休閑交往性、可變性、適應性和使用性所形成的不同的空間及空間體驗,往往在功能設置上缺乏主題特色,定位不準確。一方面導致了一些會所在設計上片面注重其環(huán)境的豪華氣派,在項目配備上盲目攀比高檔齊全,但卻往往陷入經營資源利用率不高、設備空置、負債經營、難聚人氣的困境。另一方面則表現(xiàn)在會所追求藝術風格獨特性上的急功近利。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會所室內設計極力想要網(wǎng)絡天下之風格特征于一身,同時安排盡可能多的特色空間,如歐式風格、鄉(xiāng)村風格、中式風格、地中海風格等,希望人們在此享盡各個歷史、地理條件下的風情,導致它們被不倫不類地強行捏合在一起。這些休閑會所中存在著文化定位不合理的狀況,對于文化資本、經濟資本、社會資本分析不清楚,對設計大眾的習性沒有深入了解等情況。
在這種情況,會所設計的結果只能流于表面形式,而無法真正的受到青睞。本課題通過對休閑時代基本概況的研究,以及休閑生活方式的改變帶來交往心理和消費觀念轉型的分析探討,了解到休閑俱樂部這一新興的休閑消費空間形成的背景、對社會發(fā)展的意義以及其室內空間設計發(fā)展面臨的問題。根據(jù)面臨的這一問題,對休閑會所的室內空間設計做系統(tǒng)化的研究分析和探討,結合市場營銷的相關知識從項目的定位分析、功能設置、空間組到其他空間要素設計都做了比較系統(tǒng)和深刻的探討,并且對目前我國優(yōu)秀的休閑會所設計案例進行分析,構思出MUSIC俱樂部的室內設計方案,對休閑會所室內空間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要素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研究。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方法和預期目標:
1、本課題研究的內容是:
首先,結合市場營銷的相關知識分析設計前期項目定位應考慮到的因素,從而決定俱樂部的功能設置。
其次,結合設計理論對俱樂部的室內空間組織、流線布局、穿插滲透、界面處理、色彩質感、照明、家具陳設等方面進行比較詳細和系統(tǒng)的研究與分析,初步構建一套較為完善的俱樂部室內空間設計方法,并緊密結合設計方案進行闡述及論證。
最后,商務俱樂部室內空間設計的發(fā)展趨勢。
2、課題研究的方法是:
首先,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資料,對會所的起源及歷史演變進行梳理。對休閑及休閑消費概念的界定源于休閑學和社會學的經典論述,有助于研究商務俱樂部在休閑時代背景下的發(fā)展特征研究。
其次,通過實地調研,案例分析等途徑發(fā)現(xiàn)我國現(xiàn)階段商務俱樂部室內空間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求證我國當代俱樂部室內空間設計的基本原則。
再次,根據(jù)調查研究的實際情況構思和研究出設計方案。
最后,根據(jù)研究的設計方案和現(xiàn)在的形勢,判斷出未來商務俱樂部室內設計的發(fā)展的前景與方向。
3、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通過理論研究形成比較系統(tǒng)的理論研究成果,最終完成設計作品一套及設計說明一篇。
論文的開題報告怎么寫優(yōu)秀7
一、開題報告課題來源類型。
1、學生自主選題:學院或教師擬定好多個題目,由學生根據(jù)自己專業(yè)知識自行選擇。
2、科研項目的組成部分:導師將正在研究的科研課題拆分成小課題,然后讓學生共同完成研究并撰寫論文。
3、學生自擬論文題目:學生從實踐、課程學習、課題研究、自身興趣中產生開題報告開題。
二、開題報告課題來源怎么寫。
無論是自主選題、科研項目還是學生自擬,課題來源就是指選題依據(jù),主要包括:
1、國內外背景,研究動態(tài)。
其中國外的動態(tài)可以少寫一點(畢竟了解的少),就從網(wǎng)上搜集一些數(shù)據(jù)資料。國內動態(tài),就寫一些近幾年的研究狀況成果什么的。
2、理論及實際意義
闡述下你設計對理論或者實際工作的意義等情況。
3、可以加上本設計的創(chuàng)新點
技術路線一般是指研究的準備,啟動,進行,再重復,取得成果的過程,不是指畢業(yè)論文的寫作過程,更不是指答辯的.準備和進行過程,許多同學會出現(xiàn)這些偏誤。
在研究生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學位論文質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標志。而論文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論文開題報告做的細致程度。論文開題報告做的細致,前期雖然花費的時間較多,但寫起論文來就很順手,能夠做到胸有成竹,從而保證論文在規(guī)定的時間保質保量地完成;但如果不重視論文開題報告,視論文開題報告為走過場,寫起論文來就會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沒有思路,可能就要多走彎路,也很難保證畢業(yè)論文的質量。
【論文的開題報告怎么寫優(yōu)秀】相關文章:
怎么寫課題論文開題報告03-08
大學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03-08
怎么寫碩士論文開題報告03-28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12-28
畢業(yè)論文的開題報告怎么寫03-08
碩士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怎么寫03-22
畢業(yè)論文的開題報告范文怎么寫03-17
論文開題報告研究思路應該怎么寫06-03
寫論文開題報告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