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包粽子作文
五月初五成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包粽子【1】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
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
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diào)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
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
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fā)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
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
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jié),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jié)的彩繩【2】
每一條彩繩背后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題記
前兩天大連一直陰雨連綿,太陽也沒露一下。
昨天總算碰上了一個晴天。
今天,從補習班回家,一個人底著頭,漫不經(jīng)心的走著,突然看到地上躺著一根已被剪斷的彩繩。
據(jù)分析判斷,這里前一陣子應該是一個小水凼。
(端午過后的第一個雨天,要把手上的彩繩摘下來,扔到水凼里。
算是一種習俗吧!)這才突然反應過來。
端午節(jié)已經(jīng)過去很久了。
望著地上此時孤零零的彩繩,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小學生活大多是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
那時的自己那么無邪,那時的日子那么溫暖。
那時,在端午節(jié)的前一個晚上,奶奶都會把我摟在懷中,我可以清楚的感到她的體溫,和她血液中流淌的愛意。
我靜靜的聽著奶奶輕微的喘息聲,看她變魔術般的將普通的彩繩,擰在一起,編成好看的結。
然后她會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認真而小心的將彩繩系在我的手腕上,腳踝上。
清楚的記得她的那雙大手那么溫暖,卻那么粗糙。
當時的我還會天真的問奶奶,為什么不好好保護自己的雙手。
而奶奶只是莞爾一笑,不予回答。
現(xiàn)在想起,才曉得,那是歲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經(jīng)歷無數(shù)風雨坎坷的見證。
系好后,奶奶總是會端詳一番,似乎在欣賞她的杰作。
而那又是一種怎樣的目光啊!宛若三月中微風對嫩柳的撫弄;秋日里月光對修竹的依戀。
又似晨曦中露水對小草的滋潤;暮靄時夕陽與水面的輝映。
奶奶澄澈的眸子中,滿滿的,都是對我的寵愛。
至今,那種感覺依舊十分真切。
仿佛還能感覺到奶奶的體溫和目光。
只是后來,我回到大連,回到媽媽身邊。
她的工作總是那么忙,忙到無暇顧及節(jié)日的到來,更不要說為我系彩繩了。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過了好幾個。
竟也習慣了沒有彩繩的節(jié)日。
只是當看到同學手上帶著五顏六色的彩繩時,我雖然會不屑一顧,說那是小孩子的東西罷了。
但心中,還是會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愛編織的端午的彩繩。
端午節(jié)隨想【3】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jié)吧!那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的時間,來歷,食物和習俗嗎 假如你不知道的話,就聽我講講吧!
端午節(jié)是每年的五月初五。
端午節(jié)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吧,那就是粽子!可你知道粽子的形狀,顏色和味道嗎 ?
粽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圓的。
你知道它含有幾個角,幾個棱,幾個平面,幾個三角形嗎 對,4角,4平面,6棱。
粽子用翠綠的箬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
煮熟以后,剝開墨綠色的箬葉,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是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極了。
箬葉散發(fā)著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
它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yǎng)豐富的佳品。
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歡吃。
粽子不僅以它特有的形狀,顏色和滋味惹人喜愛,而且能引起人們對偉大詩人屈原的懷念。
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國王不予采納。
后來,國土淪喪,他滿懷憂憤,投江自盡。
人們懷念他,崇敬他。
兩千多來,每年端午節(jié),大家把粽子投入江中,作為敬獻給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粽子的由來。
老人們說,吃粽子時,可要學習屈原的崇高品格和愛國精神。
【端午節(jié)包粽子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包粽子作文11-03
端午節(jié)包粽子的作文02-04
端午節(jié)包粽子作文開頭10-26
端午節(jié)包粽子作文(精選63篇)06-12
端午節(jié)包粽子作文15篇12-02
端午節(jié)包粽子作文(15篇)12-23
包粽子作文10-20
包粽子的作文03-20
端午節(jié)包粽子活動策劃11-20
端午節(jié)包粽子活動簡報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