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雪》的課文教案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一般來說,語文學習的目標可以分為三個層面,那就是“文字”、“文學”和“文化”。通過文字,了解文章所寫的內容,這是最淺層面的閱讀。深一層的,是對作品文學性的欣賞。而語文課的“內核”,應該是在文化層面。言為心聲,文學作品實際上是作者一種人生態(tài)度的流露,語文教學,應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靠深厚的人文內涵去感染學生,去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同時,對學生情感的熏陶必須借助于對文字的品析和對文學的鑒賞,,因而這三個層面既是逐步深入又是互相融合的。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把握南雪和北雪的特點。
2.結合背景和相關材料,理解對比的作用及作者寄寓的情感。
3.領會朔方雪的象征意義,感受魯迅不屈的精神和執(zhí)著的人生態(tài)度。
4.內化情感,引導學生堅強地面對挫折,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
教學重點
領會朔方雪的象征意義,感受魯迅不屈的精神。
教學難點
江南的雪對朔方的雪的對比襯托作用
教學方法
朗讀和品讀討論與點撥
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導入新課
“有一個人/當我凝望著他/悲痛化為力量/懦弱亦變得堅強”。這是馬來西亞詩人江天的詩句,詩中的“一個人”是誰呢?詩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我想,今天我們學了魯迅的《雪》之后,一定會找到答案。
二、初讀課文,感知雪景之美
下面請同學們欣賞“2008年新年新詩會”上朱軍、徐俐配樂朗誦的《雪》。(屏幕播放朗誦視頻)
要求:1.圈點文中的生字生詞;2.用波浪線畫出你喜歡的描寫雪景的句子;3.結合注釋①捕獲閱讀信息。
(一)在小組內交流要求1的內容。教師巡回檢查重點字音字形,如:處子模樣脂粉奩凜冽的讀音;瓣磬的字形。提問學生所獲取的閱讀信息(散文詩、選自《野草》、兩幅畫面、兩種情感氛圍。)。(板書: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ǘ┯懈星榈睦首x畫波浪線的句子,和同學交流你喜歡的原因。請選擇其中一幅雪景,用“我喜歡(江南或朔方)的雪,因為……”的句式描述雪景之美,理由可以用原文中的句子也可以概括。(盡量抓住兩幅雪景特點,對朔方雪的理解不必很到位。南雪:滋潤美艷、冬花爛漫、春蟲吟唱、生機勃勃和塑雪羅漢的童真、童趣……;朔方的雪:旋轉升騰有不可抑制的力量、不畏懼嚴寒,蓬勃奮飛、自由馳騁于天地間、敢于斗爭……)
小結:隨著大家的描繪,在我們面前展現了兩幅截然不同的雪景圖,江南的雪柔美,蘊蓄著春天般的溫暖,朔方的雪壯觀,蓄積著旋轉乾坤的力量。(板書:美力)
三、知人論詩,領會情感之美
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領略了江南積雪的柔美和朔方飛雪的壯美,一切景語皆情語,在景物的描寫中又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一)學生介紹寫作背景
本文寫于1925年1月18日,那時南方的革命形勢蓬勃發(fā)展,而魯迅正生活在北洋軍閥段祺瑞統治下的北京。1924年12月30日下了一場大雪,第二天刮起凜冽的朔風,白雪飛舞,旋轉升騰。這些引起了魯迅美好的回憶和遼遠的遐想,并以此為契機,創(chuàng)作了充滿詩情的散文詩《雪》。……1926年“三一八”慘案后,為躲避段祺瑞執(zhí)政府迫害,南下到廈門大學做教授。
(二)教師大屏幕展示相關評論材料
橫看成嶺側成峰
1.《王蒙:讀<雪>需要聯想》……它只有“興”的前一半,某種具體的事物――雪,卻沒有后一半:從這個具體事物聯想起來的更大更深更感人的形象和思想……在這種情況下,讀者的切切實實從形象出發(fā)的,而又是活潑敏捷的聯想,是多么必不可少,多么引人入勝。
2.《黃蓓佳:靈魂的柔軟和堅硬》……所有我們熟悉的魯迅的形象……都是頑強和堅硬的,一個斗士的靈魂,不屈者的靈魂。只有細讀他關于故鄉(xiāng)的文字,熟悉他的阿長媽媽,他的朋友閏土,他的“三味書屋”和“百草園”之后,浸潤在他情趣盎然的童年世界時,我們才會輕輕地嘆一口氣,欣悅地想到,魯迅也是溫情的魯迅,是柔軟和童真的魯迅,,率性和孩子氣的魯迅……魯迅離開了故鄉(xiāng)……靈魂的另一面,那種故鄉(xiāng)的濕雪浸潤出來的柔軟和溫情,他把它留在了紙上,留在了自己的文字和心里。只能是這樣,別無選擇。
3.《李允經:<雪>的獨特之處》……《雪》的獨特之處,在于作者不僅僅寫了“朔方的雪”,而且運用想象,擴大了藝術的視野,把它和“暖國的雨”“江南的雪”作了對比描寫。……“江南的雪”占了全文的大半。但就全篇來看,這依然是一種對比,或者說一種襯托,是以南雪的柔美來進一步襯托北雪的壯美,從而巧妙地抒發(fā)了作者那種渴望暖春,渴求光明;憎惡嚴冬,憎恨黑暗的思想感情。
。ㄈ┢纷x課文,領會作者的情感。
結合背景和以上材料,細致品讀課文,討論:
1.作者更為欣賞的是哪里的雪?從課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2.作者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篇幅寫江南的雪,而且極寫其美艷和熱鬧?
3.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分別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在南北雪的對比襯托中還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學生回答教師作小結:江南的雪美麗熱鬧,生機勃勃,寄寓了作者對溫暖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對故鄉(xiāng)童年生活的喜愛和懷念之情;但作者更為傾情謳歌的是朔方的雪,雖孤獨冷寂,但無所畏懼,永不妥協同嚴寒抗爭。在南北雪的對比中,還表達了作者在黑暗中渴望光明,在嚴寒中向往溫暖,執(zhí)著追求美好理想的情感。
四、文如其人,感悟精神之美
在剛才的品讀和討論中,朔方雪的孤獨戰(zhàn)斗、無所畏懼的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永不屈服的朔方的雪象征了什么呢?“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讓我們再次走近魯迅:(大屏幕展示材料)
1.本文寫于五四退潮時期,作者內心充滿了一種寂寞、孤獨而又堅韌斗爭的思想情緒。正如魯迅自己在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十四日《自序》中所說:“后來《新青年》的團體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前進,我又經歷了一回同一戰(zhàn)陣中的伙伴還是會這么變化,并且落得一個‘作家’的頭銜,依然在沙漠中走來走去……有了小感觸,就寫些短文,夸大點說,就是散文詩,以后印成一本,謂之《野草》!
2.我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英雄!――魯迅
3.寫于《雪》之后的一個星期的《風箏》的結尾:……“現在,故鄉(xiāng)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并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罷,──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报D―魯迅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那種寒威和冷氣使魯迅覺得非常的――孤獨。言為心聲,朔方雪的孤獨其實正是魯迅的孤獨,而且這種孤獨是那樣的深刻。那么,魯迅在孤獨中沉淪了嗎?沒有!
同學們仔細揣摩最后三段,用紅筆畫出朔方的雪戰(zhàn)斗英姿的詞語和句子。正像當代作家黃蓓佳所寫,魯迅把故鄉(xiāng)帶給他的柔軟和溫情留在了文字和心里,而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他要像朔方的雪一樣,在嚴寒的威逼之下,鋪天蓋地地灑落,在致命的晴天之下,旋轉升騰地閃耀,閃耀出燦爛輝煌的世界!這種抗爭的精神,這種不屈的靈魂,就是朔方的雪,更是橫眉冷對黑暗現實的頑強和堅硬的魯迅!
讓我們一起大聲朗讀最后三段,來感受魯迅不屈的戰(zhàn)斗精神。ò鍟侯}目作者抗爭的精神不屈的靈魂燦爛的世界)
五、提升境界,創(chuàng)造美好人生
。ㄒ唬┐丝蹋覀冃闹屑な幹环N強烈的情感,請同學們結合全文的內容,雪的特點和處境、文章的表現手法、作者的情感、性格等寫下你對課文最深課的理解。要求格式:江南的雪(是)……,而朔方的雪(是)……(注意前后內容的對比襯托,如:柔美、壯美;溫馨、冷峻;柔軟、堅硬;美麗的少女、堅強的斗士等)
。ǘ堆凡粌H是一支不同凡響的雪之絕唱,更是一曲響徹云霄的人的精神的贊歌。這是魯迅的內心獨白,是魯迅的人生選擇,他要像朔方的雪一樣雖孤獨卻永不屈服!
那么,當我們再讀江天的詩句時,是否也會油然而生一種類似的感受呢?請大家一起讀這節(jié)詩:
“有一個人/當我凝望著他/悲痛化為力量/懦弱亦變得堅強”
結束語:同學們,當我們在生活中遭遇挫折的時候,想想魯迅,你一定會堅強起來,用頑強的精神戰(zhàn)勝困境,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在今天課的結束之際,我把江天的詩《讀點魯迅》送給大家:
讀點魯迅/你的生活/將充滿活力/讀點魯迅/你的生命/將感到充實/讀點魯迅/你將坦蕩蕩地/做個堂堂正正的人――江天《民族魂魯迅讀點魯迅》
板書設計:
燦爛的世界
江南的朔方的雪魯迅
美力抗爭的精神
不屈的靈魂
【《雪》的課文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媽媽的愛》教案教學設計10-10
課文《雪孩子》教案范文10-11
《看雪》課文教案設計(通用6篇)06-22
春課文教學教案設計01-03
課文《夢想的力量》教學教案設計10-11
課文《落花生》教學設計教案10-13
《雪孩子》教學教案設計10-11
語文課文《鯨》教學教案設計10-10
小學課文《要下雨了》教學教案設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