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極晝和極夜的解釋》教案公開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知道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與地球公轉、自轉和地軸傾斜有關。
2、知道地軸傾斜的角度大小和極晝極夜發(fā)生的范圍大小有關。
3、能用模擬實驗、模型、示意圖等方法來解釋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
4、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能認真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
教學重點: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與地球公轉、自轉和地軸傾斜有關。
教學難點:地軸傾斜的角度大小和極晝極夜發(fā)生的范圍大小有關。
教學準備:地球儀,光源,極晝極夜現(xiàn)象的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學習:
1、談話:地球的南極和北極,會出現(xiàn)很多令人奇怪的現(xiàn)象,比如:北半球到了夏季,太陽就會掛在天空幾個月而不落下,北極中心地帶的白天甚至可以長達半年之久;而到了冬季,就會連續(xù)幾個月不見太陽,北極中心地帶的黑夜甚至可以長達半年之久。我們把這樣的現(xiàn)象叫做極晝和極夜。
2、問題:我們已經(jīng)知道,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形成的,晝夜交替就是一天,可是極地的白天和黑夜竟然長達半年!我們能用所學的知識解釋這一現(xiàn)象嗎?
二、探究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
1、談話:晝夜現(xiàn)象是地球自轉形成的,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夜可能與地球的運動有關。還記得地球是怎樣運動的嗎?
2、解釋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
(1)思考:利用手電筒、地球儀、示意圖等材料,我們怎樣能解釋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
。2)學生分組實驗。
。3)全班交流。
(4)小結。
三、研討地軸傾斜的角度和極晝極夜范圍的關系:
1、討論:我們知道地軸傾斜的角度是23度,如果傾斜角度加大,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對地球有什么影響?
2、交流。
四、總結延伸:
1、交流并記錄:
。1)在本單元中,我們研究了地球的運動,地球的運動主要有哪兩種形式?
。2)地球自轉的方向怎樣?周期多長?自轉有什么特點?地球公轉的方向怎樣?周期多長?公轉有什么特點?
(3)有什么證據(jù)表面地球在自轉?有什么證據(jù)表面地球在公轉?
。4)地球的運動出生了哪些自然現(xiàn)象?
2、延伸拓展:
我們還想知道地球運動的哪些問題?
板書設計:
極晝和極夜的解釋
地球自轉公轉地軸傾斜
教學后記:
【《極晝和極夜的解釋》教案公開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最后的淇淇公開課教案設計和教學反思10-09
將相和教學設計教案12-11
《狼和小羊》教學設計教案10-11
我和昆蟲教案教學設計10-10
《鮮花和星星》的教案教學設計10-08
學問和智慧的教案教學設計10-08
長城和運河的教案教學設計10-08
春天來了公開課的教案教學設計10-08
人教版的貍和烏鴉教案教學設計10-10
《銳角和鈍角》教學教案設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