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班數(shù)學教案:鞋子對對碰(通用1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數(shù)學教案:鞋子對對碰,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數(shù)學教案:鞋子對對碰 篇1
目標:
能按鞋子的外形、顏色、大小等特點進行配對。
準備:
1、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不同的成雙的鞋子,散放在教室的中間。
2、鞋架兩個。
過程:
1、請幼兒幫貓媽媽(老師)收拾鞋子,初步學習按物體的外形、顏色、大小等特點進行配對。
以游戲的口吻,請幼兒幫助貓媽媽一起收拾零亂的鞋子。
·幼兒分散收拾。
·討論:你是怎樣收拾的?這兩只鞋子為什么要放在一起?
·小結(jié):外形一樣、顏色一樣、大小一樣的兩只鞋子叫一雙,所以要放在一起,是好朋友。
2、游戲:對對樂。
·幼兒一人手中拿一只鞋,聽音樂自由走動,尋找與自己鞋子一樣的'另一只,配對后,兩人將鞋底相互有節(jié)奏地碰擊,并念兒歌:“對對碰、對對碰,一對鞋子對對碰!迸c其他小朋友交換鞋子,再次游戲。
3、依據(jù)配對的方法,幼兒再次收拾鞋子。
·教師提醒幼兒一雙一雙地收拾,并整齊地擺放在鞋柜中。
·師生共同檢查鞋子配對情況。
建議:
1、活動分組進行,鞋子數(shù)量稍多一些。
2、在區(qū)域活動中,提供各種單只鞋子的圖片,引導(dǎo)幼兒繼續(xù)學習配對。
3、請幼兒操作幼兒用書中的“鞋子對對碰”練習,鞏固按外形、顏色、大小等特點進行配對的活動。
評價:
1、根據(jù)鞋子的外形、顏色、大小等特點進行配對,并能說出配對的理由。
2、在“對對碰”游戲中能尋找與自己手中鞋子一樣的另一只。
小班數(shù)學活動:樹葉分類
有幸參加了平湖市地十一屆雙高課的教學比武活動,在去之前準備了一些零散的經(jīng)驗,除了業(yè)務(wù)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著學習的態(tài)度去的。力爭在比賽的24個小時里,調(diào)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與那里的孩子共享快樂課堂。
小班數(shù)學教案:鞋子對對碰 篇2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初步嘗試按鞋子的大小、顏色、外形等特點進行配對。
2、初步培養(yǎng)觀察力和動手能力,萌發(fā)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3、養(yǎng)成自己整理鞋子的良好習慣。
重點:按鞋子的大小、顏色、款式等特點進行配對。
難點:尋找鞋底的秘密,特別是形狀:兩頭大中間向里凹,但兩只鞋子的朝向是相反的。
二、活動準備:
1、與幼兒人數(shù)相近的大小、顏色、款式各異的鞋子散落放在鞋架上,用布先遮起來,人手一張白紙。
2 、歡快的音樂一段。
3、半圓形的座位安排,中間留有空地,便于活動。
三、活動過程
。ㄒ唬┢婀值男
1、教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娃娃家里的寶寶呀,特別愛漂亮,她每天都要換一雙新鞋子,所以她的鞋子特別多,最后,連她自己都分不清哪兩只是一雙了,有一天他穿了一雙很特別的鞋子,一只是大的紅鞋子,一只是小一點兒的花鞋子(教師邊講邊出示兩只鞋子),可是這一天,她非常不開心,你們知道她為什么不開心嗎?(幼兒猜測,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兩只鞋子的不同)
2、教師小結(jié):兩只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也不一樣的鞋子不是一雙,所以穿的人當然就不舒服了。
(二)我的鞋子
1、師:那我們穿的鞋子是怎樣的.,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
2、引導(dǎo)幼兒觀察、比較自己腳上的鞋子,鼓勵幼兒大膽地說說自己鞋子的特別之處。(著重從鞋子的外型、顏色、大小等特點來觀察)
3、師:我們穿的鞋子的大小相同,顏色一樣,款式也一模一樣。除了這些秘密外,它還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
4、教師提供白紙,引導(dǎo)幼兒觀察鞋底的秘密(幼兒可脫下鞋子來看,也可在白紙上踩上一對腳印再觀察):如,兩只鞋底(或鞋。┑幕y是一樣的,鞋底(或鞋印)的形狀是兩頭大中間向里邊凹,但它的朝向是相反的。
5、教師小結(jié):兩只大小相同,顏色一樣,款式一樣,鞋底的花紋和形狀也相同,但朝向相反的鞋子,我們叫
它一雙鞋。
。ㄈ┬优鋵
1、(出示鞋架和隨處亂放的鞋子),師:娃娃家的寶寶經(jīng)常把鞋子亂丟亂放,害得媽媽找也找不到,還常常把鞋子穿錯。聽說我們小朋友很聰明,能夠把鞋子一雙一雙的整理好,他們家的媽媽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整理一下,好嗎?可是怎樣的兩只鞋子才算一雙呢?
2、師:我們腳上穿的鞋子的款式、顏色和大小都是一樣的,請你也按照鞋子的大小、顏色、款式、鞋底的花紋和形狀以及朝向等特點,把這些鞋子一雙一雙的配配好,再把它們擺放在座位前。
3、幼兒分散收拾,將找到的兩只鞋子擺放在身邊,并自由說說為什么要將這兩只鞋子放在一起。
4、師:我們?yōu)槭裁匆堰@兩只鞋子放在一起呢?(重點引導(dǎo)幼兒從鞋子的大小、顏色和款式來講述)
5、師:把兩只長得一樣的鞋子并在一起反過來朝上看看它鞋底有什么不同(引導(dǎo)幼兒觀察鞋底的形狀和花紋)
6、幼兒觀察得出:兩只鞋底的花紋是一模一樣的,形狀也都是兩頭大中間向里凹,并且所朝的方向是相反的。
7、教師小結(jié):外形一樣、顏色一樣、大小一樣、鞋底的形狀和花紋也一樣,凹型所朝的方向不一樣的兩鞋子叫一雙,所以要放在一起。
8、幼兒相互檢查、驗證,并把找對的鞋子放到鞋架上。
。ㄋ模B(yǎng)成整理鞋子的好習慣
1、師:我們的小朋友真是太棒了,把娃娃家的鞋子一雙一雙的擺放整齊,這下娃娃的爸爸、媽媽和寶寶要穿鞋就很方便,也不會穿錯了,看上去也很漂亮。
2、平時,我們回家換下來的鞋子也要一雙一雙的放整齊,下次穿的時候會又方便又快,而且,看上去也舒服。
小班數(shù)學教案:鞋子對對碰 篇3
活動設(shè)計背景
因為孩子們年齡還小,每天午睡起床后總找不到自己的鞋子或者穿錯鞋子,所以我設(shè)計了本節(jié)活動《給鞋子寶寶找朋友》,其希望通過這節(jié)活動讓幼兒更快地提高自理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特征進行配對。
2、提高并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辨別能力。
3、在游戲活動中體驗到快樂。
4、引導(dǎo)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在游戲中學會按物體特征配對,其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
活動準備
圖片(明明家的鞋柜和莉莉家的鞋柜)、在教室一角制作一個鞋柜、自制鞋子卡片(與班級人數(shù)相同)、活動之前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鞋子。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
——電話響,老師接電話
“莉莉打電話來,讓小朋友看看他的家。”
2、引導(dǎo)幼兒進一步觀察鞋子特征。
——出示圖片(莉莉家的鞋柜),讓幼兒觀察圖片,并說出鞋子的特征。
3、學習兒歌《鞋寶寶》。
兩只鞋寶寶,一對好朋友。
穿對了,高興頭碰頭。
穿錯了,生氣背對背。
4、引發(fā)幼兒產(chǎn)生去幫助鞋子找朋友的愿望。
——出示圖片(明明家的'鞋柜),再次讓幼兒觀察圖片并比較圖片,“明明家的鞋柜和莉莉家的鞋柜有什么不同?”激發(fā)幼兒幫助明明家的鞋子找到好朋友(給鞋子配對)。
5、通過做游戲,反復(fù)操作,幫鞋子找朋友,進行配對。
A、游戲:找朋友
B、游戲:糾錯
C、游戲:送鞋子寶寶回家
6、結(jié)束游戲,找朋友。
教學反思
本活動能緊緊抓住幼兒愛玩的心理,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通過多種游戲讓幼兒感到學習的樂趣。
本活動最成功的是動用了幼兒的多種感官,各感官間的協(xié)調(diào)性也增強。活動中幼兒不僅用耳聽、用眼看、用嘴講,還要用手來操作,充分開發(fā)了幼兒的智力,調(diào)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幼兒始終處于一種輕松和諧的氣氛中自覺、自愿地學習。
本活動的不足之處:
1、活動之前讓家長教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鞋子,但提問時幼兒還是回答不出來。
2、教師在準備圖片時不夠大。
3、幼兒在學習兒歌時興趣不是太高。
4、游戲有些亂。
雖然本活動有很多不足,但我希望在以后的活動中能改掉這些不足,爭取更大更多的進步!
小班數(shù)學教案:鞋子對對碰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鞋的種類及結(jié)構(gòu)特征。
2.學習運用各種技能創(chuàng)意制作鞋子。
3.能充分想象、大膽制作。
活動準備:
1.各種類型的鞋子,布置“創(chuàng)意鞋城”。
2.幼兒有過制作涼鞋的經(jīng)驗。
3.陶泥人手一份,操作工具若干。
4.音樂《鞋匠舞》。
活動過程:
1.聽音樂表演鞋匠舞,導(dǎo)入活動。
(1)教師:聽,這是什么聲音?(鞋匠們在做鞋子了)讓我們一起學著鞋匠的樣子來做鞋子吧。(幼兒歌表演)
(2)教師:鞋匠的手可真巧!看一看,他們都做出了哪些鞋子呢?
2.師幼共同參觀“創(chuàng)意鞋城”。
(1)教師:你看到了什么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要這樣設(shè)計呢?(幼兒充分交流)
(2)教師小結(jié):鞋匠可聰明了,為了方便運動,為我們做了運動鞋;為了讓我們雨天走路不濕腳,做了高筒的.雨鞋;夏天為了涼爽做了鏤空的涼鞋;冬天為了保暖做了棉鞋或長筒的靴子;為了讓女孩子更漂亮做了高跟鞋……真是太能干了!
(3)教師:這么多鞋,你最喜歡哪一種呢?為什么?
(4)教師:如果讓你來設(shè)計這種鞋,你打算怎么設(shè)計?為什么?(引導(dǎo)幼兒創(chuàng)意設(shè)計,可以打破思維的常規(guī))
鞋子的種類繁多,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來設(shè)計,既迎合幼兒的興趣點,又很順利地激發(fā)出幼兒的創(chuàng)作情緒和需要。
3.幼兒嘗試自己制作鞋子。
(1)師幼共同探討制作鞋子的基本步驟。
教師:你打算怎么用陶泥制作你喜歡的鞋子?(幼兒根據(jù)經(jīng)驗講述做鞋子的基本步驟)
要點提示:
1)先用泥板刻出鞋底或者用泥條盤出鞋底,然后根據(jù)自己設(shè)計的鞋樣制作鞋幫、鞋面和鞋跟等。
2)用工具刻畫或泥進行點綴裝飾。
3)特別注意連接部分的處理(可以用手抹的方法連接),以免散架。
(2)鞋子DIY。
教師巡回指導(dǎo),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的閃光點給予肯定;適時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
4.展示作品,評價總結(jié)。
(1)把作品放在“創(chuàng)意鞋城”的展示區(qū),幼兒間相互介紹、評價。
(2)請個別幼兒評價自己最喜歡的作品,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得意之作。
(3)教師有同的地進行點評,可以從鞋的造型、鞋的創(chuàng)意、鞋的功能和制作手段的巧妙等方面進行評價,對不足的或者可以繼續(xù)提高的作品給出建議。
小班數(shù)學教案:鞋子對對碰 篇5
活動設(shè)計背景
鞋子是一種幼兒熟悉、常用且又不可缺少的物品。它有各種不同的種類、顏色、樣式、制作材料,其用途也各不相同。一年四季中鞋子也隨季節(jié)及天氣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幼兒從小到現(xiàn)在穿過了各種不同材料、不同用途、不同大小的鞋子。為了讓幼兒更了解我們生活中的各種鞋子,我特意設(shè)計了這一課《鞋子的聚會》。通過對鞋子的觀察、描述、感受各種鞋子。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能力和感受能力。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常見的鞋,感受它們多樣性和用途。
2、養(yǎng)成愛收撿的好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的好品德。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生活中常見的鞋,感受它們的多樣性和用途。
活動準備
1 、各種大小、顏色、形狀、用途的鞋子。
2、魔法箱和魔法棒。
3、畫了沒穿鞋的各種人和各種鞋。
4、《動起來》音樂。
5、鞋架。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
1、出示魔法棒和魔法箱,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小仙女送給我們中二班小朋友一樣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呀?”出示魔法棒和魔法箱。)
2、魔法變變變,變出各種鞋子。
。ㄒ宰兡Хǖ男问綇哪Хㄏ渲凶兂龈鞣N鞋子,讓幼兒說出其名稱、形狀、顏色及其用途。)
二、幫鞋子找家
1、鞋子亂放在地上不好看,應(yīng)該幫它們找家。
。ń處熞龑(dǎo)幼兒觀察桌子上亂七八糟的鞋,想想我們都有自己的家,鞋子也想要自己的家,我們幫它們找找它們的家吧。)
2、幫鞋子找家。
(出示鞋架,請幼兒把鞋子整整齊齊的擺放在鞋架上。)
3、教育幼兒要養(yǎng)成愛收撿的好習慣。
三、穿上適合的鞋
1、認識各位沒有穿鞋的人物。
。ā皢鑶鑶琛ぁぁぁぁぁぁ甭牭娇蘼曊以颍拔覀儧]有鞋穿不敢出來”!霸瓉硎怯性S多人沒有找到自己的鞋正在那里著急呢!”觀看圖片,看看這些人分別是誰。)
2、幫他們穿上適合的鞋。
。◤哪g(shù)箱里變出一個鞋盒,盒子里裝了各種各樣的鞋子圖片。逐一出示鞋子的圖片,讓幼兒說說鞋子的名稱,應(yīng)該穿在誰的腳上?)
3、教師小結(jié)。
四、延伸活動
1、幫助別人會讓自己變快樂。
。◣煟骸八麄冊谛∨笥训膸椭露颊业搅俗约旱男,他們都很感激你們。你們幫助別人做了好事心里開不開心呀?以后我們還要多做好事幫助別人,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更精彩!保
2、讓小腳動起來。
(師:“看看我們的小腳,我們也穿了一雙既漂亮又合腳的鞋,我們的'腳可高興了,那就讓我們的鞋子動起來吧。我們一起來跳個舞表示我們開心的心情吧!”《動起來》音樂響起,幼兒和教師跳起舞來。)
教學反思
本活動抓住幼兒生活中隱藏的教育契機,針對中班幼兒直覺行動性思維特點。以情景為引。以游戲為鏈,將健康、社會與數(shù)學有機整合。在活動中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溫馨、開放、寬松的氛圍。通過變鞋——認鞋——找鞋等環(huán)節(jié),引導(dǎo)幼兒觀察不同的鞋子。感受鞋子的多樣性;通過穿鞋體驗。引導(dǎo)幼兒交流,表達穿鞋的樂趣:通過分鞋操作,引導(dǎo)幼兒配對、分類,初步了解鞋子的不同用途。寓教育于游戲中,較好地完成了目標,使幼兒在生活化、游戲化的活動中有效調(diào)動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極大限度地發(fā)揮自主性,從中獲得了鞋子的相關(guān)經(jīng)驗。
小班數(shù)學教案:鞋子對對碰 篇6
一、活動目標
1.能按鞋子的外形、顏色、大小等特點進行配對。
2.感受在數(shù)學活動中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與幼兒共同收集成雙的鞋子(拖鞋、高跟鞋、皮鞋、球鞋等)散放在教室的中間。
2.鞋架兩個。
三、活動過程
1.以游戲的口吻,請“小羊”(幼兒)幫助“村長”(教師)一起收拾零亂的鞋子。
。1)師提要求:請“小羊”給鞋子找朋友。
(2)“小羊”分散找朋友,“村長”也可參與活動,以游戲的'身份指導(dǎo)。
2.討論
(1)你是給鞋子找到朋友的?這兩只鞋子為什么要放在一起?
。2)梳理小結(jié):兩只鞋子的外形一樣,顏色一樣、大小一樣叫一雙,是好朋友,所以要放一起。
3.游戲:對對樂
(1)“小羊”自己隨意拿一只鞋在手中,然后聽音樂自由走動,尋找與自己手中鞋子一樣的另一只,配對后,兩人將鞋底相互有節(jié)奏地碰擊,并念兒歌:“對對碰,對對碰,一對鞋子對對碰!
(2)與其他“小羊”交換鞋子,再次游戲。
4.依據(jù)配對的方法,“小羊”再次收拾鞋子,并放入鞋柜
。1)教師提醒幼兒一雙一雙地收拾,并整齊地擺放在鞋架上(可分組進行)。
(2)師生共同檢查鞋子配對情況。
5.“村長”帶“小羊”出去玩一玩。
小班數(shù)學教案:鞋子對對碰 篇7
活動目標:
1、可以用清楚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有與人交流的愿望。
2、了解穿鞋的重要性,知道穿鞋子可以保護腳。
3、不隨便光腳走路,知道如何保護小腳丫。
4、穿鞋一定要合腳,舒服才會保護小腳丫。
活動準備:
1、故事磁帶《好心的鞋寶寶》。
2、有突起表面的膠皮墊子。
活動過程:
1、談話:通過與小朋友們談話的方式,請他們自己來講講小腳丫有沒有受傷的經(jīng)歷。感受鞋子對保護腳的重要性。
2、聽故事《好心的鞋寶寶》,進一步加深對保護腳丫的重要性。
3、提問:
、俣《〔幌矚g穿鞋,媽媽是怎樣講的?
、诙《∽隽艘粋什么夢?夢中誰要與丁丁做好朋友?為什么要與丁丁做好朋友?
、鄱《〉腵腳為什么流血了?
4、①請一個小朋友上前面來脫掉鞋在準備好的膠皮墊上走一走,上面的突起有什么感覺?
②然后穿上鞋試一試感覺一樣嗎?請這位小朋友給大家講講自己的感受。
、鄱嗾垘讉小朋友來感受光腳與穿鞋在有突起的地墊上走的感覺,然后大家一起討論,穿鞋子的重要性,加深印象。
5、鼓勵幼兒愛穿鞋子,不隨便光腳,知道穿鞋的重要性。
活動二:《鞋子的來歷》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平時內(nèi)向、不善表達的能夠積極參與其中。
2、了解鞋子的來歷,可以簡單講述鞋子的歷史。
3、通過活動,可以在穿脫鞋子時辨清左右。
活動準備:
1、在黃帝時期,鞋子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字資料,編成小故事。
2、幾雙款式不同的鞋子,幫助幼兒區(qū)分左右。
活動過程:
1、聽故事《于則與鞋子》,了解鞋子是在黃帝時期一個叫于則的人發(fā)明出來的,并提出問題。
2、故事中于則是在什么季節(jié)、天氣狀況如何的情況下去打獵的?
3、打獵途中于則與他的部下光腳遇到了什么事情?
4、當腳被凍得走不動路時,于則是怎樣來取暖的?
5、取暖的過程中,于則發(fā)現(xiàn)了什么?
6、于則與他的部下把樹木截成腳丫大小,并掏空,塞上干草穿在腳上,創(chuàng)造了最早的鞋。
7、出示款式不同的鞋子,講解怎樣來區(qū)分左右。
8、請幼兒到前邊來示范如何區(qū)分左右。
9、請小朋友把自己的鞋子脫下來再重新穿上的過程中,看誰沒有穿錯,準確區(qū)分了左右。
小班數(shù)學教案:鞋子對對碰 篇8
活動目標:
1、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2、感知鞋子的多樣性,初步了解不同鞋子的不同用途。
3、感受各種鞋子不行走時發(fā)出的踢踏聲,體驗穿不同鞋的樂趣。
4、引導(dǎo)孩子有節(jié)奏地讓鞋子發(fā)出踢踏聲。
活動準備:
1、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多種比幼兒腳稍大的鞋子(高跟鞋、皮鞋、雨鞋、運動鞋、拖鞋、溜冰鞋等)布置成展區(qū)。
2、故事《鞋子游行》的課件。
活動過程:
1、看課件,欣賞故事《鞋子游行》,并提問問題:
⑴小人精吹響喇叭后,哪些鞋子都能排隊走出來了?(幼兒邊回答邊到展區(qū)選擇相應(yīng)的.鞋子擺放出來,然后請幼兒共同說出這些鞋子的名稱)
、茊l(fā)幼兒擴展思考:除了剛才走出來的鞋子,還會有哪些鞋子人家里走出來了?
2、引導(dǎo)幼兒討論了解不同鞋子的不同用途。
⑴看第二遍課件再次欣賞故事并提問幼兒:為什么大皮鞋和高跟鞋會往街心花園走?為什么運動鞋會往體育場走?叫叫鞋、兔兔鞋為什么會往兒童樂園走?
⑵教師總結(jié):每種鞋子適合不同的人,不同的場合穿,如:高跟鞋是媽媽穿的,爸爸穿大皮鞋,下雨天穿雨鞋,運動時穿運動鞋等。
3、幼兒穿大鞋旅行
⑴幼兒自由選擇試穿各種鞋子,在室內(nèi)行走,感受各種鞋子在行走時發(fā)出的踢踏聲,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引導(dǎo)幼兒有節(jié)奏的走出踢踏聲,體驗穿各種鞋子的樂趣。
、圃诨顒舆^程中鼓勵幼兒大膽說出穿各種鞋子的感受。
小班數(shù)學教案:鞋子對對碰 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dǎo)幼兒體驗在活動中的有趣、快樂。
2、鞏固幼兒對鞋子的外形、顏色、大小等特征的知識。
3、能按鞋子的外形、顏色、大小等特點進行配對。
4、引導(dǎo)幼兒對相同種類的鞋子進行配對。
活動準備:
1、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不同的成雙的.鞋子,散放在教室的中間。
2、鞋架兩個小貓頭飾一個音樂磁帶活動過程:
1、教師扮演貓媽媽,請幼兒幫貓媽媽收拾鞋子,初步學習按物體的外形、顏色、大小等特點進行配對。
、乓杂螒虻目谖,請幼兒幫助貓媽媽一起收拾零亂的鞋子。
、朴變悍稚⑹帐阿怯懻摚耗闶窃鯓邮帐暗?這兩只鞋子為什么要放在一起?
⑷小結(jié):外形一樣,顏色一樣,大小一樣的兩只鞋子子叫一雙,所以要放在一起,是好朋友。
2、游戲:對對樂幼兒一人手中拿一只鞋,聽音樂自由走動,尋找與自己鞋子一樣的另一只,配對后,兩人將鞋底相互有節(jié)奏地碰擊,并念兒歌:“對對碰,對對碰,一雙鞋子對對碰。”然后與其他小朋友交換鞋子,再次游戲。
3、依據(jù)配對的方法,幼兒再次收拾鞋子。
、沤處熖嵝延變阂浑p一雙地收拾,并整齊地擺放在鞋架上(分組進行)
、茙熒餐瑱z查鞋子的配對情況。
小班數(shù)學教案:鞋子對對碰 篇10
活動目標:
1、引導(dǎo)幼兒對各種鞋子產(chǎn)生興趣,并給予關(guān)注。
2、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有趣的鞋子穿在腳上不能影響別人。
3、會傾聽故事,能回答簡單的問題。
4、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動手制作不同材料的鞋子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準備一些不同的鞋子,引起幼兒關(guān)注,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一雙會叫的鞋子。
3、《會叫的鞋子》的故事課件。
活動過程:
1、請一位大班的幼兒穿上會叫的鞋子進教室,提問:“哪來的吱吱聲!”“你喜歡會叫的鞋子嗎?為什么?”
2、“小猴也有一雙會叫的鞋子,可這雙鞋子卻給他帶來了麻煩,這是為什么呢?”
3、看課件,欣賞故事《會叫的鞋子》并提問問題:
、判懿矚g小猴的'鞋子嗎?為什么?
⑵貓弟弟喜歡小猴的鞋子嗎?為什么?
、窃谝魳窌,小猴的鞋子得到了大家的喜歡嗎?為什么呢?
4、看第二遍課件,再次欣賞故事。(引導(dǎo)幼兒討論:會叫的鞋子怎樣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歡?)
5、擴展話題,引起對鞋子的關(guān)注。
、盘釂栍變海耗阌袝械男訂幔磕愕臅械男拥玫酱蠹业南矚g了嗎?為什么?
、普f一說,你家里還有什么有趣的鞋子,激發(fā)幼兒對鞋子的關(guān)注。(德州市德城區(qū)區(qū)直機關(guān)幼兒園于淑燕)
小班數(shù)學教案:鞋子對對碰 篇11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常見的鞋,感受它們的美和多樣性。
2、大膽地說出自己喜歡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腳。
3、嘗試對鞋子進行簡單的分類。
4、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yǎng)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5、引導(dǎo)幼兒初步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大小、顏色、形狀、用途不同的鞋子。
2、裝有各種鞋子的“神秘箱子”。
3、鞋子的`分類標志卡、鞋架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出示禮物—“神秘箱子”,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2、鼓勵幼兒說說生活中常見的各種鞋的名稱和用途。
教師逐一有目的地引導(dǎo)幼兒說說高跟鞋、大頭皮鞋、旅游鞋、拖鞋、溜冰鞋等的用途,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認識,激發(fā)了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鞋子展覽會
1、引導(dǎo)幼兒用配對的方法將鞋子布置成展覽會。
幼兒用配對的方法尋找箱子里和地板上散亂的鞋子,把它們整齊地擺在教師指定的地方。
2、幼兒參觀“鞋子展覽會”
通過看看、摸摸、比比、說說,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樣性。
教師隨機觀察、引導(dǎo),幫助幼兒注意各種鞋子的不同質(zhì)地。
三、探索交流
1、鼓勵幼兒自主尋找喜歡的鞋子,嘗試在低矮的物體上持物行走,提高身體的平衡性。并穿一穿、試一試。
2、教師隨機與幼兒交流,請幼兒談?wù)劥┥喜煌拥母惺埽⒔M織集體交流。引導(dǎo)個別幼兒穿上鞋子在集體面前跳一跳,讓大家一起來觀察。
3、引導(dǎo)幼兒小結(jié):穿鞋要合腳。小朋友穿上合腳的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才會舒服。
四、鞋子找家
請幼兒按教師提供的鞋子圖標,對鞋子進行分類。
教師邊出示標志,引導(dǎo)幼兒如何更好地進行歸類。
五、穿上合腳的鞋到戶外游戲
活動反思:
我發(fā)現(xiàn),雖然剛?cè)雸@時孩子對家人的依賴較強,自理能力和常規(guī)知識懂得較少,但他們同時又是聰明的和善于學習的。只要老師勤于指導(dǎo)、巧妙構(gòu)思和設(shè)計一些教育環(huán)節(jié),就能幫助幼兒盡快適應(yīng)集體生活,同時養(yǎng)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班數(shù)學教案:鞋子對對碰 篇12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逐步形成雙的概念,初步嘗試按鞋子的大小、顏色、外形等特點進行配對。
2.會聽指令做游戲,養(yǎng)成自己擺放鞋子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每人一雙鞋子。
2.爸爸、媽媽、寶寶頭飾各一個。
3.鞋架。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猜猜、摸摸袋子里面裝的是什么?
二、出示鞋子,讓幼兒觀察鞋子寶寶的顏色、團等外形特征,感知一雙的`概念。
1.你們穿鞋子了嗎?誰的鞋子好看?我來看看你的鞋子寶寶身上有什么呢?;本文(引導(dǎo)幼兒觀察小花紋)
2.你腳上有幾只鞋寶寶?它們是一樣的嗎?
教師小結(jié):我們都有兩只鞋寶寶,它們的顏色、花紋都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它們是一對好朋友,是一雙鞋子。兩只鞋子就是一雙鞋子。
三、討論理解
師:今天我也穿了漂亮的鞋子來。(出示老師穿的一只鞋子)
四、鞋子配對
五、根據(jù)標志進行分類活動
六、師生共同檢查
七、活動結(jié)束
活動反思:
第一、教師要明白什么是生活課程。生活課程是生活和教育的有機整和。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資源,教師要在組織一日生活活動中滲透教育的因素,同時要挖掘生活的價值。像 這類教育內(nèi)容要體現(xiàn)生活的特點,它是一種日復(fù)一日的重復(fù)活動,不僅要依靠老師,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動地學。教師要隨機地自然地在相應(yīng)的生活環(huán)節(jié)中開展。
第二、要挖掘生活活動的多種價值。生活活動生動形象、多姿多彩、鮮活具體。在組織這類活動中主要是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巧。培養(yǎng)幼兒的堅持性、獨立生活能力,學習自己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能擺脫依賴,走向獨立。
第三、組織的活動要能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使用的教學方法要符合孩子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小班數(shù)學教案:鞋子對對碰 篇13
一、活動目的:
嘗試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對“鞋子設(shè)計宣傳”進行表征,進一步了解家鄉(xiāng)人們的勞動,激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皮鞋、涼鞋、拖鞋、運動鞋等多種鞋子;幼兒自制的.各種鞋子若干雙;各種積木、花片、插筒;制鞋材料:皮革、輕泡、紙皮、紙盒、請柬等;工具:釘書機、釘書釘、雙面膠、剪刀、錘子、沖孔、各種畫筆等;鞋子宣傳單、書籍;錄音機、音樂磁帶。
三、活動流程:
談話引入-----組織討論-----分組活動----展示交流
四、活動過程:
1、出示鞋子談話引入
2、組織幼兒討論,協(xié)商角色
3、幼兒分工合作,進行宣傳,分組活動。
。1)、鞋子工作室:設(shè)計、制作鞋子并送到展覽館參展
。2)、展覽館:場地布置,展臺設(shè)計
。3)、廣告宣傳室:設(shè)計廣告宣傳單、張貼、介紹生產(chǎn)鞋子的特色
。4)、表演宣傳區(qū):模特排練節(jié)目,表演展示。
幼兒分組活動。師全面觀察,重點指導(dǎo)廣告設(shè)計師要大膽創(chuàng)造,把鞋子的優(yōu)點和各種特色大膽展現(xiàn)出來,并在向人宣傳時要注意禮貌。
4、展示交流
(1)、觀看表演
。2)、參觀展館,介紹展館。
【小班數(shù)學教案:鞋子對對碰】相關(guān)文章:
顏色對對碰小班教案(精選19篇)02-19
小班健康鞋子配對教案11-13
小班美術(shù)特別的鞋子教案06-08
幼兒園小班生活穿鞋子教案01-19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鞋子配對06-16
小班數(shù)學教案08-06
小班數(shù)學教案08-06
未來的鞋子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