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出小小說的味道教案參考
一、緣起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有一篇小小說《橋》。四五年前,這篇課文曾經(jīng)在人教論壇引發(fā)一次不大不小的爭議。
2006年前后,人教論壇版主“論語”上了此課,將實錄發(fā)于論壇。論語兄的教學,可圈可點處自不待言。但,他對此文的用力處,還是在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感悟上。殊不知,此文是典型的“高大全”的代表作──作者極盡贊美之能事,刻畫了一位“大義滅親,舍己為人”的完美無缺的共產(chǎn)黨員形象。教師用這樣“高大全”的文章,渲染情感,開掘人文,課堂固然令人感動,但是,小小說這一特殊的文體寫作知識以及閱讀策略,卻被忽略了。這,恰恰是這篇文章最有教學價值的地方!稑颉愤@篇小小說,語言洗練,多用短句,語意跳脫,極富閱讀張力。結尾單句成段,異峰突起,出人意料,令人蕩氣回腸。撇開其人文價值取向,這是一篇很不錯的小小說。
此后,我一直想用這篇課文上一次公開課,在文體意識教學上有所著力。但越鉆研,越覺得此文漏洞頗多,遂放棄了將之單獨開發(fā)成公開課的想法。
后來,在研究選學課文的時候,發(fā)現(xiàn)同在這一冊,有一篇小小說《一件運動衫》。無論可信度還是藝術水準,都在這篇小小說之上。于是,萌生了將兩篇小小說放一起教學的念頭。
這念頭,終于在今年五月份赴青川支教的時候,得以成為現(xiàn)實。
二、《一件運動衫》文本解讀
設計總體框架的時候,我確立了“以《一件運動衫》為主要突破口,兼顧課內(nèi)外小小說”的思路。備課的第一件事,便是深入解讀《一件運動衫》。
此文22段,連同題目,共計1091字。在小小說家族中,篇幅不算短也不算長。
小說圍繞著一件運動衫“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的命運,敘述了“我”買了一件漂亮的運動衫,可想到鄰居老先生破的不能再補的鞋子,便決定用一件運動衫換一雙皮鞋,最后老先生又用心愛的小狗,換來一件運動衫送給我的事,贊美了人間真情。
文章結構頗似美國作家歐·亨利的《麥琪的禮物》,都是關于小人物的故事,都是彼此為了對方而放棄最愛;當事人都背著對方做“好事”;結尾,同樣地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當然,無論是藝術成就還是思想深度,此文都無法與歐·亨利的《麥琪的禮物》相比肩。但對小學生而言,《一件運動衫》更貼近他們的生活,也更容易被他們理解。因此,以這篇小小說為輻射點,將小小說的文體知識做一個簡單的歸納與梳理,應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回到文本!
細讀這篇小小說,有這么幾點引起了我的注意。
第一,語言。照理,小小說的語言,應該是非常精煉的。但是,作者在描寫“紅色運動衫”時,卻顯得拖沓羅嗦,讀起來很是繞口。試看如下句子──
1.這是我見到的最漂亮的一件運動衫,前面印著一只藍色的仰著頭的大角麋鹿。
2.我回到家,對媽媽說那個小男孩身上穿的紅色運動衫以及上面印的藍色大角麋鹿有多棒。
3.我把那件驕傲的仰著頭的大角麋鹿運動衫放在柜臺上,抱著鞋盒走出商店。
4.他站起身,從枕頭下面拿出一件印著仰著頭的大角麋鹿紅色運動衫.
是無意間的失誤?還是故意而為之?細讀全文,不難發(fā)現(xiàn),課文里的那個小男孩“我”,是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這樣一件普通的平常的紅色運動衫,商店里到處都是,其價格也只有“三美元”──按照人民幣的換率來計算,也只不過20來元,至多不超過30元,絕非珍貴!但在小男孩看來,這是一件珍貴無比的衣服,以至于他要“大著膽子問”。為何要“大著膽子”?因為貧窮而羞于啟齒,也因為沒見過世面而怕別人嘲笑,更因為實在太喜歡了,所以顧不得別人的嘲笑。“大著膽子”和作者對運動衫“仰著頭的大角麋鹿”一而再再而三的描述──實際上,在所翻譯的原文中,結尾還有一處描寫“我長久地抱著老先生的脖子,然后沖出那間小屋,去給媽媽看我身上穿的這件印有驕傲的大角麋鹿的紅色運動衫。”(我倒是比較欣賞編者將這個句子刪掉,這樣更干凈,更耐人尋味。)這樣寫,絕非偶然,而是別有匠心。如此翻來覆去寫“大角麋鹿”,寫出了“我”對這件紅色運動衫的極度喜愛。而極度喜愛的背后是什么?是貧窮!作者花這么多筆墨寫大角麋鹿,是在寫“窮”!讀到這一層,我想,這篇小小說的核心價值,也便呼之欲出了。
文中,不但“我”窮,康威先生更是窮。寫康威窮的句子,多得俯拾皆是。此處不做分析。一對窮人,窮得叮當響,卻還時時想著彼此,這份關愛之情,是多么的難能可貴。
所以,我們說,解讀文本,要走進文本,更要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要從“為什么這樣寫”的角度“探得驪珠”。
第二,結構。這篇小說的結構,是獨具匠心的。匠心有二。一是整體構思的巧妙。如前文所述,兩個人都背著對方,為了對方而放棄最愛!拔摇睘榱肃従佑行哟,放棄了已經(jīng)得到的那件心愛的運動衫;康威先生,看到“我”早上“盯著”運動衫,將自己舍不得用來換鞋子的相依為命的小狗,換成了運動衫。這一結構和《麥琪的禮物》有所相似又有所不同!尔滅鞯亩Y物》中的窮人夫妻,都為對方買來了最需要的東西,最終發(fā)現(xiàn),買的的東西一無用處。而《一件運動衫》,彼此都戲劇性地得到了最想要的。二是行文布局的巧妙。布局之妙體現(xiàn)在兩處。第一,一波三折之妙。對小男孩來說,運動衫經(jīng)歷了“看到──買到──退還──得到”這樣的“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的命運,鞋子則經(jīng)歷了“托鄰居修鞋──不能再修──得到新鞋子”的命運。兩者皆一波三折。第二,出人意料之妙。文章的結尾,當小男孩將鞋子交給康威先生的時候,康威先生也“枕頭下面拿出一件印著仰著頭的大角麋鹿紅色運動衫。”讀至此處,方才恍然大悟。文章完美結束,情感抵達高潮。這樣的結尾,具有小小說最為典型的藝術特色。因此,教學此課,引導學生體會小說的結構之妙,乃是應有之義。
第三,“閑”筆。小小說是“微型”藝術,猶如“微雕”作品,因此每一筆都應該精雕細刻。這篇小小說不例外。細讀讀來,發(fā)現(xiàn)作者在很多不經(jīng)意間所用的詞語,都是別有用心的。試析幾例。
1.“他喝著水,康威老先生養(yǎng)的兩只小狗咬他的鞋帶。小男孩轉過身和小
狗一塊兒玩起來!
這句話,表面上看,似乎信手拈來,是一處閑筆,實則妙不可言。如果沒有了這一筆,則下文康威先生用自己的小狗換獵人兒子的運動衫,就沒有了著落。作者“灰蛇草線”“綿延千里”的伏筆照應藝術可見一斑。
2.“沒一會兒,媽媽給了我三美元!
為什么不是“媽媽從口袋里掏出三美元”?而要寫“沒一會兒”?這“沒一會兒”功夫,媽媽去干什么了?是去錢柜里找錢了?還是去問鄰居借錢了?還是問作者的爸爸拿錢?……都有可能!至少,不是“馬上從口袋里掏出錢來”。為何不能馬上掏錢?家里窮!母親沒現(xiàn)成的錢,但見兒子如此喜歡,于是設法找到錢。這個句子,讀出什么?窮!
可見,閑筆不閑!
3.“我用這件運動衫再加上一美元四十五美分買下這雙鞋,可以嗎?”
售貨員沒說什么,她拿來一雙長腰襪子,放進鞋盒里。
我們來算一筆賬。康威先生,給我1美元45美分;媽媽給我3美元;運動鞋多少錢?4.5美元!
1美元45美分+3美元=4美元45美分。也就是說,小男孩手里擁有的錢,用來買運動鞋還差5美分?墒,售貨員不但賣給了小男孩,還多加了一雙長腰襪子。難道她做了一件虧本生意?非也,或許是售貨員被小男孩的真情所打動,便宜地將鞋子賣給了她;或許,不夠的錢,售貨員自己墊著。真情,打動了真情!所以,才會有這樣動人的一幕?此崎e筆,實乃不閑也!
三、《小小說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有了以上對《一件運動衫》的文本解讀,《小小說群文閱讀》便有了如下的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會借助小說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理清情節(jié);
2.感受出人意料的結尾在小小說中獨特的作用,體會小小說“閑筆不閑”“意味雋永”的特色,學會閱讀小小說。
3.通過多次速讀,捕捉文本核心信息,在自讀自悟中感悟窮人之間互相關愛相濡以沫的金子般的心靈。
4.在群文閱讀中,進一步感受并梳理小小說的文體特征,初步滲透閱讀小小說的策略。
【學習重難點】
抓細節(jié),抓結尾,體會小小說“閑筆不閑”、結尾出人意料的藝術特色。
【課前準備】
先花一課時時間,學習《橋》
【教學過程】
板塊一:談話導入,整體把握小說內(nèi)容
1.賞析世界上最短科幻小說和最一波三折的小小說,導入新課(這一環(huán)節(jié)可放在課前談話進行)。
2.復習《橋》,重溫這篇小小說語言洗練,多用短句的特點和出人意料的結尾。
3.第一次速讀《一件運動衫》,思考:這篇小小說寫到了哪些人、哪些事物?
4.交流后追問:小說的主人公是誰?哪些是關鍵事物?
5.借助板書,梳理情節(jié)圖。
6.小結。
【以課外引課內(nèi),激發(fā)探究熱情;訓練整體把握小說情節(jié)的能力!
。5月下旬,隨省教育廳支教團,到青川縣竹園小學支教,給學生上《小小說群文閱讀》
圖為讓學生借助情節(jié)圖,梳理主要內(nèi)容)
板塊二:研究語言,感受主人公的“窮”
1.課文的題目是《一件運動衫》,那么我們來看看,這是一件怎樣的運動衫?第二次速課文,劃出描寫運動衫的句子。(一共有四處)
、龠@是我見到的最漂亮的一件運動衫,前面印著一只藍色的仰著頭的大角麋鹿。
、诨氐郊,我對媽媽講了那個小男孩穿的紅色運動衫以及上面印的藍色大角麋鹿有多棒。
、畚野涯羌≈湴恋难鲋^的大角麋鹿運動衫放在柜臺上,抱著鞋盒走出商店。
、芩酒鹕恚瑥恼眍^下面拿出一件印著仰著頭的大角麋鹿的紅色運動衫。
用說快板的方式一口氣讀四句話(繞口,難讀)──分句放慢節(jié)奏,用慢鏡頭的方式,有感情朗讀四句話。
2.讀句,思考:小小說,是一種以短取勝的文章,作者卻為何反反復復不厭其煩地寫“藍色的仰著頭的大角麋鹿”?
。A設:作者太喜歡這運動衫了;因為從來沒見過這么漂亮的運動衫,所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追問:作者,僅僅在寫“我”喜歡運動衫嗎?(寫運動衫,其實是為了寫“我”的窮。。
4.第三次速讀課文,尋找寫“鞋子”的句子,體會康威先生的窮。
5.再次追問:作者為何反反復復地寫兩位主人公的窮?
【一次次速讀課文,捕捉重點信息,關注獨特的言語形式,探究言語形式背后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作者的寫作意圖!
。ㄒ龑W生領會作者寫“窮”的意圖所在)
板塊三:朗讀小說尾聲,體會“鄰里情深”
1.師:這一老一少,雖然貧窮,但他們有著無比美好的善良的心靈,才有了課文結尾最溫馨的那一幕。
。ㄆ聊怀鍪菊n文最后四段,淡淡的背景音樂聲中誦讀。)
2.口頭模擬角色對話,升華情感和主題。
【深入文本內(nèi)核,由表及里,探究主題!
板塊四:賞析小說結構,感受小小說的魅力
1.這是一篇溫馨的小說,帶給我們無比的溫暖,讓人回味再三。不知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篇小說中,有一處地方,簡直是神來之筆。如果把這部分內(nèi)容去掉,這篇課文,馬上就從一流的小小說,變?yōu)榱巳鞯墓适隆D隳苷页鲂≌f的“神來之筆”嗎?(第四次速讀課文后交流,品讀文本中的傳神細節(jié)和精彩結尾──具體見上文解讀)
2.質疑課題,感受文本的一波三折之妙,體會作者整體布局的匠心。
3.口頭微型寫作課程(站在康威先生、打獵父子、售貨員等人的角度,故事怎么寫?)。
4.推薦課外閱讀《麥琪的禮物》。
【以尋找“神來之筆”這個開放性很大的召喚結構問題為切入,體會小小說行文“閑筆不閑”,結尾“出人意料”的特色。借對題目的質疑,回歸第二個整體,充分領略小小說的巧妙結構藝術,激發(fā)閱讀和仿寫小小說的興趣和熱情。選擇不同的角色重構課文,訓練多角度敘述的能力!
(引導學生將文章結尾刪去再復原,領會結尾出人意料的精妙)
【教出小小說的味道教案參考】相關文章:
《秋天的味道》教案12-23
美術教案參考10-07
《社戲》教案參考11-23
《紅色的味道》教學教案10-08
淺談小班教育隨筆:分享是教出來的10-07
《梅花》 教案教學參考10-08
中班美術教案參考10-07
《理想》教學教案參考10-07
《狼》教學參考教案10-08
小熊過橋教案參考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