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老鼠捉迷藏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老鼠捉迷藏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老鼠捉迷藏教案1
一、設計意圖:
小班孩子往往不能正確運用方位詞進行表達,而且在交流時還不夠主動、大膽。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認知特點,結合本班主題《可愛的寶貝》,我精心設計了本次語言活動。我以孩子們喜愛的小老鼠為切入點,以捉迷藏的游戲為主線,收集并利用孩子生活中常見和熟悉的材料(如紙箱、報紙等)和幼兒共同創(chuàng)設了多樣的語言情境,并將科學領域知識滲透其中,讓孩子在富有童趣的游戲情境中積極互動,在游戲中學習正確使用簡單、常見的方位詞“上面、下面、前面、后面”等,以不斷獲得新的語言經驗,成為主動探求并積極參與語言學習的小主人。
二、活動目標:
1、樂意在捉迷藏游戲中與同伴說說老鼠藏在哪。
2、學說方位詞:上面、下面、前面、后面。
3、能用 “上面、下面、前面、后面” 等方位詞大膽表達。
三、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教師了解方位詞的正確概念;幼兒有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
2、物質材料準備:手絹折成的小老鼠若干,紙盒一個、泡沫墊一張。
3、環(huán)境布置準備:創(chuàng)設可供幼兒躲迷藏的游戲環(huán)境。
四、活動過程:
。ㄒ唬⿲牖顒樱盒±鲜笊蠠襞_——幼兒念兒歌《小老鼠上燈臺》進入活動室。
(二)游戲:小老鼠藏在哪兒?
1、教師的小老鼠藏在哪兒?——教師將小老鼠藏在自己的`頭頂上,自己的椅子下,自己的衣服里,引導幼兒學習說方位詞:上面、下面、前面、后面。
2、我把老鼠藏起來——幼兒找到自己的老鼠朋友,將小老鼠藏在自己身上,并用“上面、下面、前面、后面”說出小老鼠藏在哪里。
。ㄈ┯螒颍盒±鲜蟛灰娏私處煂⑿±鲜蟛卦诮淌业母鱾角落,請幼兒尋找,找到后引導幼兒相互之間用所學的方位詞說說:我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小老鼠。
。ㄋ模┯螒颍何乙膊仄饋怼堄變翰卦诮淌宜闹埽處煂ふ。引導幼兒相互之間說說自己藏在哪里。
。ㄎ澹┙Y束活動:“孩子們,玩了這么長的時間天都快黑了!咱們該回家了,快到媽媽身邊來,可千萬不要走丟了,否則媽媽會很擔心、很著急的!”(聽音樂離開)五、活動延伸:
學習歌曲《方位歌》,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用語言準確的表達出物體所在的方位,讓幼兒對方位詞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小老鼠捉迷藏教案2
活動由來:
隨著春風吹來,我班的孩子感到天氣的溫暖,到戶外發(fā)現(xiàn)了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蜜蜂在花叢中采蜜,小鳥在樹上歌唱……孩子們都被美麗的春天吸引了,開始有興趣的探索春天的秘密。本次活動主要是為喜歡運用畫畫貼貼等方式表達表現(xiàn)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的孩子設計的,讓他們充分體驗春天的美感。
活動目標:
膽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找到的春天表達表現(xiàn)出來,體驗春天的美和捉迷藏的樂趣。
活動準備:
兒歌配畫“春天到”春天到,桃花開,桃花園里捉迷藏,看一看,找一找,是誰躲在桃花園?(可以根據幼兒創(chuàng)作的畫面改編)
幼兒區(qū)活動中剪的.各種小不一的花朵(有紅梅、桃花、迎春花、郁金香等)、固體膠。
畫紙(孩子自己裝飾好的鏡框)、勾線筆。
活動流程:
一、欣賞討論
1、談話:最近你們都在干什么呢?對呀,春天來了,我們周圍發(fā)生了許多變化,你們發(fā)現(xiàn)了春天的哪些秘密呢?(幼兒根據自己平時搜集的資料自由講)
2、游戲:捉迷藏
(1)昨天我們收到一封小鳥送來的信,信里有一張什么畫呢?讓我們的客人老師也來瞧瞧,好嗎?(出示俘畫)誰能用我們一塊兒編得兒歌來介紹一下?(個別幼兒)
。2)哦,是蝴蝶躲在桃花園,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小蝴蝶?(數(shù)蝴蝶有的完整的、有的半只、也有一小部分)
3、討論:除了蝴蝶在花叢中飛舞,還有誰也喜歡在花叢中玩呢?你能不能把它們編進兒歌,并且畫畫帖貼,拍出一張照片來呢?(個別嘗試)
二、聯(lián)想創(chuàng)作
1、提醒:想清楚你發(fā)現(xiàn)的是誰在花叢中?再想想我們發(fā)現(xiàn)它們在花叢中是怎么樣的?都在一起的還是分散的?
2、個別給予提示:如怎么這兒這么空呢?蜜蜂快飛過來呀!哦,那兒有一對蝴蝶相親相愛,真美呀……
3、提醒“你發(fā)現(xiàn)了三只以上的朋友來了,而且穿了美麗的衣服,就可以帶它們到花園里去拍照了(粘貼花朵)比比哪張照片里的花多,將你發(fā)現(xiàn)的朋友藏起來了、呀,快將小蜜蜂藏到花從里去,等會兒讓老師們來猜猜你的朋友藏在哪里?
4、已經將你的朋友藏好的小朋友,做個拍照樣子“喀嚓“一聲拍下來,看看這張照片,想想怎么編兒歌,好了就可以去考考旁邊的老師,順便請老師你將兒歌寫在背面。
三、分享交流
1、個別小朋友來考考家,如“春天到,紅梅開,紅梅園里捉迷藏,看一看,找一找,是誰躲在紅梅園?”是蜜蜂?匆豢,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小蜜蜂?(數(shù)數(shù))
2、延伸:小朋友,你們知道小蜜蜂、小蝴蝶、小鳥它們到花叢中去干什么嗎?我們可以去問問這兒的老師,也可以問問爸爸媽媽或著上網、上書店去找找,看誰先有新發(fā)現(xiàn)。
小老鼠捉迷藏教案3
教材和幼兒行為基礎分析:
歌曲《小老鼠捉迷藏》歌詞內容具有故事性、情景性較強的特點,易于孩子們理解和掌握,深受孩子們喜歡。大班孩子對切分音的學習已有一定的經驗,在本次活動中我試圖通過圖譜、動作的提示,引導幼兒初步學習弱起切分,體驗歌唱的快樂,對大班孩子的.已有經驗有一定的挑戰(zhàn)。
活動目標:
1、能在動作和圖譜的輔助下,學會演唱歌曲,能較準確地唱出歌曲中的弱起音和切分音。
2、能用動作和聲音大膽表現(xiàn)老鼠開心、緊張的情緒,并在游戲中充分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譜操作卡、帶子一根、鋼琴伴奏、幼兒圍坐成馬蹄形。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昨天我們玩了什么游戲?怎么玩的?”
二、學習新歌
。ㄒ唬┯變撼醪嚼斫獾谝欢胃柙~,學唱第一段歌曲。
1、教師表演唱第一段。(鋼琴伴前奏)
“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小老鼠捉迷藏》的歌曲,小朋友仔細聽,聽完后告訴我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按順序出示相關圖片。
2、教師再次清唱。(鋼琴伴奏)
“歌曲里還唱到了什么?”出示“哈哈哈”圖片,“這里怎么唱?誰來試一下?”幼兒集體練習。
3、幼兒完整學唱第一段歌曲。(鋼琴伴奏)
“你最喜歡那一句?你覺得哪句最難唱?”鼓勵幼兒唱出開心的表情。
4、幼兒再次練唱第一段。(鋼琴伴奏)
。ǘ┯變簩W習第二段歌詞。
1、教師清唱第二段。(鋼琴伴奏)
“聽,小老鼠又捉迷藏了,這次它會摸到誰?結果會怎樣呢?”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片,學習老鼠害怕的表情。
2、幼兒學唱第二段歌曲。(鋼琴伴奏)
鼓勵幼兒表現(xiàn)老鼠害怕、緊張的表情。
。ㄈ┩暾毩曆莩枨#ㄤ撉侔樽啵
1、集體完整演唱歌唱。
2、集體表演唱。鼓勵孩子表現(xiàn)小老鼠開心和緊張的心情。
3、加快速度演唱歌曲。
三、邊唱歌,邊玩游戲。
請一位小朋友做小老鼠,蒙上眼睛,其他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當老鼠,另一組當小貓,小老鼠摸到小伙伴時演唱第一段,小老鼠摸到小貓時演唱第二段。
小老鼠捉迷藏教案4
活動目標:
1、膽畫出連貫的曲線,并在封閉的線內進行添畫。
2、嘗試用各種線條裝飾小魚,使畫面布局合理,充滿童趣。
3、通過有趣的的游戲活動,感受添畫想象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平時對魚的特征已有一定的了解。
材料準備:PPT一份,范畫兩張,小丑魚兩條,畫紙、黑色水彩筆幼兒人手一份及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范畫,與愛跳舞的線打招呼
1、出示線條,切入主題
小朋友,老師最近認識了一根奇妙的線,它最愛在紙上快樂地跳舞。你瞧,它在這兒轉了一個圈,又在那兒轉了一個圈,在每一塊空地上留下了它的痕跡。
2、徒手練習,“畫”會跳舞的線
我們一起聽著音樂用手也來畫一畫,跟這根奇妙的線打個招呼吧!
二、嘗試添畫,把愛跳舞的線變成魚
1、觀察痕跡,感受線的奇妙。
看,愛跳舞的線跳到了紙上,它像什么?
李老師把愛跳舞的`線添上了眼睛、嘴巴、鰭和花紋,把它變成了一條可愛的小魚。
2、嘗試添畫,勾勒魚的形象。
小丑魚聽說李老師能把愛跳舞的線變成小魚,它覺很厲害,要緊來看看了,可是你們覺得這條小丑魚缺了什么?
原來小魚是有眼睛、嘴巴、身體和魚鰭組成的,它們一個都不能少!這樣小魚才能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
3、自主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一條魚太孤單了,我們一起來給小丑魚多找點朋友好不好?
。ɡL畫過程:先用黑色水彩筆在紙上畫出會跳舞的線,再把藏在線里面的小魚找出來,然后給小魚添畫上眼睛、嘴巴、鰭和花紋,給它穿上漂亮的衣裳,最后還可以添畫水草,小石頭等。)
三、欣賞作品,和愛跳舞的線一起想象
1、作品展示和評價,感受自主作畫的快樂。
我們一起把你畫的小魚送到小丑魚的身邊吧!來介紹下你畫的小魚。
2、經驗提升,了解更多的曲線添畫。
你們知道嗎?愛跳舞的線還喜歡變成其他的小動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小老鼠捉迷藏教案5
一、活動目標:
1、在與多媒體手段的互動中,充分感知物體前后遮擋的層次關系。
2、初步嘗試表現(xiàn)物體間多層遮擋關系的繪畫方式。
3、體驗畫面布局的審美情趣。
4、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二、活動準備:
1、課件:小老鼠捉迷藏。
2、布偶老鼠、糧倉、人手一份畫紙、繪畫材料。
三、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課題
利用課件設置情境:"今天,有一群小老鼠和小花貓在這個大大的糧倉旁玩捉迷藏的游戲,我們一起幫小老鼠們躲一躲吧"
(二)初步互動,感受遮擋
1、初步互動
師幼以直接拖動的方式將老鼠藏至糧倉后。說一說:我的小老鼠是怎么藏的?
過度:小老鼠捉迷藏的事變成了一幅有趣的畫,可是你們覺得這幅畫有什么問題嗎?
2、糾錯修正
(1)發(fā)現(xiàn)畫面中的不合理之處:被遮擋住的線條仍然出現(xiàn)在畫面中等
(2)出示老鼠和糧倉實物教具,加以驗證。
(3)利用課件展現(xiàn)真實的`遮擋視覺效果(將透明式的線條隱去)。
(三)充分感知、嘗試表現(xiàn)
1、設疑猜測
(1)利用課件中的小貓,引發(fā)猜測:小貓要來和小老鼠做游戲了,如果它來到糧倉前,猜一猜,什么會被檔起來?
(2)引導孩子觀察:糧倉被貓擋住了一部分。
2、多層遮擋
引導幼兒觀察:貓擋住了部分糧倉,糧倉又擋住了老鼠的部分身體,這樣組成了一幅更復雜、更有趣的畫。
3、分層聚焦
(1)幼兒自由交流:畫貓和老鼠在糧倉旁捉迷藏的畫時,可以先畫什么,再畫什么,為什么?
(2)教師小結提升,并用電子白板演示正確的繪畫順序。
(四)大膽創(chuàng)作、欣賞分享
1、自主繪畫
幼兒以個體為單位,獨立、大膽地進行繪畫,教師巡視并鼓勵孩子展現(xiàn)不同遮擋關系、不同動作姿態(tài)的畫面。在此過程中,教師用相機隨機抓拍孩子成功的作品。
2、相互欣賞
幼兒相互欣賞各自的作品,然后展示繪畫過程中教師隨機抓拍的成功作品。
(五)游戲延伸、結束活動
教師帶領孩子們到戶外進行貓捉老鼠游戲。
教學反思
在此次活動中,我注重了活動前材料的準備,也注重了活動中取材料上時間的浪費。在活動前我就想,孩子年齡小,材料多,怎么讓他們做到有序不亂的取放材料呢?挨個發(fā),會浪費孩子很多的活動時間,若讓他們到指定地點去拿放材料,孩子們會顯得很零亂,于是,我想到了《綱要》中提到的幼兒是活動中的主人,為何不讓他們參與材料的準備呢?也是,我讓他們以組為單位,準備好了一切,這樣即使上課也不會因為看到各種顏色而好奇轉移目標,大大減少了活動中取放材料的準備工作上浪費的時間,同時也培養(yǎng)了其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當然,在此次活動中,我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發(fā)現(xiàn)整個活動中只注重了面向全體幼兒且沒注重他們之間的個體差異。如;在畫畫中,能力強的幼兒很快就完成了就顯得沒事做,東看看西瞧瞧,對活動沒了興趣,這對于他們來說,無非是浪費時間。但轉念又想,每個孩子的層次不同,在發(fā)展水平.能力上都存在著差異,所以,在今后活動中盡量讓每個幼兒都能發(fā)揮自己最大的能力,都能始終保持對活動的興趣熱情,在活動中必須做到既面向全體又要注重個體差異,同時也減少了能力強的幼兒在活動中時間的浪費。
小老鼠捉迷藏教案6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初步唱準切分音和休止符。
2.在歌曲情境的提示下,學習歌唱游戲的玩法。
3.在游戲過程中能適當控制自己的情緒,追逃時注意安全。
活動準備:
1.眼罩一個2.幼兒圍坐成圓形。
活動過程:
1.教師講故事,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幼兒玩歌唱游戲的興趣。
。1)教師:有一只小老鼠,喜歡玩捉迷藏的游戲,他蒙上了眼睛,走進房間,東摸摸、西摸摸,摸到了小伙伴的尾巴,就又蹦又跳,開心極啦!
。2)教師:看看我這只小老鼠是怎么找到小伙伴的哦!
2.教師邊演唱歌曲,邊示范游戲玩法,幼兒觀察并初步熟悉歌詞內容及歌曲旋律。
。1)教師清唱歌曲兩遍,示范游戲玩法,幼兒觀察。
。2)教師第三遍演唱歌曲,示范游戲玩法,引導幼兒了解歌曲結束時的對話。
。3)教師第四遍演唱歌曲,示范游戲玩法,引導幼兒了解結束時兩個小伙伴要做親熱的動作。
。4)教師第五遍演唱歌曲,引導幼兒了解完整的游戲玩法。
3.在教師的帶領下,個別幼兒嘗試摸小伙伴。
4.引入貓捉老鼠的游戲情境,調動幼兒游戲的興趣。
。1)老師示范游戲玩法,幼兒觀察。
教師:房間里除了老鼠,還會有誰呢?
老師繼續(xù)示范玩游戲,幼兒觀察。
。2)引導幼兒用手指動作表現(xiàn)老鼠尾巴、貓尾巴。
教師:如果請你用手指表現(xiàn)小老鼠洗洗的尾巴,可以怎么做?
教師:怎么用手指表現(xiàn)小貓粗粗的尾巴呢?
。3)在老師的帶領下,幼兒嘗試游戲。
師幼共同游戲,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如何摸尾巴。
5.幼兒完整玩游戲。
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特別倡導要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但到底如何在你張我弛的歌唱活動中體現(xiàn)幼兒的主動性,如何讓枯燥平淡的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是常常困擾我們教學的一個難題,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也在努力探索能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小老鼠捉迷藏》是一首大班的音樂歌唱活動課。以前的音樂課基本上是結合著圖譜進行教唱歌曲,而這次,我是結合《貓捉老鼠》的游戲進行歌唱教學。從圖譜改游戲進行教學,這樣的改變打破了以往的教學模式,讓幼兒從游戲中學,不僅減輕了幼兒的負擔,還提高了幼兒對學歌曲的.積極性,可謂是一舉數(shù)得。
課的開始,我結合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玩歌唱游戲的興趣。接著,教師扮演老鼠,邊唱歌曲,邊示范玩游戲的方法,讓幼兒進行觀察;當我唱第三遍歌曲時,引導幼兒了解歌曲結束時的對話,第四遍唱完時,再第三遍的基礎上加一個親熱的動作;教師唱完第五遍歌曲后,引導幼兒了解完整地游戲方法。最后教師和幼兒進行游戲。這節(jié)課不僅學唱了歌曲,還引導幼兒與同伴愉悅的玩音樂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整節(jié)課,教師沒有主動地要求幼兒演唱歌曲,完全是幼兒自發(fā)地演唱。以往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幼兒學”,幼兒是被動地學習,一節(jié)課當中老師要無數(shù)次地強調課堂紀律,教學效果也不盡人如意,而今天,幼兒是在游戲中不需要老師要求,主動地唱,課堂效果非常地好。在合作表演時,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體驗音樂的快樂和美。
讓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不能單靠說教,更重要的是靠熏陶,靠參與。本次活動我采用逐層深入的方法,讓幼兒邊玩邊學,在玩中感受音樂,在感受音樂的同時玩游戲,減輕了幼兒枯燥學習的負擔,使得學習在游戲中自然進行,更顯趣味性。
【小老鼠捉迷藏教案】相關文章:
《捉迷藏》教案01-05
調皮的小老鼠教案10-15
《捉迷藏》 教案優(yōu)秀02-01
《小兔捉迷藏》教案10-09
數(shù)字捉迷藏教案03-19
《捉迷藏》大班教案03-18
捉迷藏活動教案03-16
小老鼠與大彩筆教案03-10
鼠標小老鼠小班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