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教案7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看看、猜猜黑白皮毛的動物,嘗試了解辨別各種動物的花紋。
2、親近小動物,愿意和它們做游戲。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熟悉奶牛、狗的叫聲;對馬、企鵝、熊貓、狗、牛有粗淺的認識。
2、材料準備: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一起捉迷藏森林里的許多動物要做捉迷藏游戲,請小朋友猜一猜它們都是誰。
二、猜猜我是誰
1、看,樹后面躲著誰?
播放課件第一頁。
原來樹后面躲著斑馬。
再次點擊課件第一頁。
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說出:樹后面躲著XXX。
它有什么樣的花紋。(一條一條的花紋)還有什么動物身上的花紋也是一條一條的'。(貓、老虎)仔細觀察斑馬的衣服是什么顏色的。(一條白,一條黑)
2、“聽,誰來了?”播放課件第二頁點擊播放奶牛的叫聲。
“哞哞哞”是奶牛來了,學一學奶牛的叫聲。
再次點擊課件第二頁,同時點擊播放奶牛的聲音。
說說奶牛身上的花紋,是什么顏色的?(一塊黑,一塊白,黑點點像塊大石頭)。
3、“奶牛,奶牛,我來和你做朋友,你知道我是誰嗎?”播放課件第三頁。
“汪汪汪,原來是斑點狗!”再次點擊課件第三頁。
說說斑點狗身上是什么樣的花紋,它和奶牛身上的花紋一樣嗎?(發(fā)現(xiàn)斑點狗身上的黑點小,奶牛身上的黑點大)。
4、走路搖搖擺的動物來了,你們知道是誰嗎?
誰走路是搖搖擺擺的?(小鴨子、小企鵝)。
播放課件第四頁。
哦!原來是企鵝搖搖擺擺地來了,學學企鵝走路的樣子。
再次點擊課件第四頁。
引導幼兒觀察企鵝后背是黑黑的,肚子是白白的。
5、這里有一片竹子,猜猜誰最愛吃竹子?
播放課件第五頁。
原來熊貓最愛吃竹子。
再次點擊課件第五頁。
重點觀察熊貓哪些地方是黑黑的。
三、找到啦!
小朋友真能干,小動物們都被你們找到了。
播放課件第六頁。
看,它們來了。
多次點擊課件第六頁。
一一出示斑馬、奶牛、斑點狗、企鵝、熊貓。
教師小結:它們都穿著黑色和白色的花紋的衣服,它們都是黑白皮毛的動物朋友。
活動延伸: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還有哪些動物也是穿著黑白皮毛的衣服。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9月10日是我們中國的教師節(jié)。
2.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關心關愛老師的情感。
3.發(fā)展幼兒的大膽表現(xiàn)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
二、 活動準備:
1.幼兒早已學會兒歌《老師本領大》。
2.多張老師平時教學活動和生活活動的照片,制成幻燈片,錄音《生日快樂》。
3.每人一個小盤子,各色皺紋紙一小塊。
三、 活動過程:
1。用兒歌《老師本領大》引出主題。
以前我們學了一首兒歌,名字叫《老師本領大》,我們一起說一邊。
老師本領大
老師老師本領大,
會折紙,會畫畫,
唱歌跳舞頂刮刮,
我們大家都愛她。
2.說一說你身邊最熟悉的老師,長的什么樣。
我們班有幾位老師?誰能說一說咱們中三班的老師都長的什么樣?(請個別幼兒說)
3.看幻燈片,了解老師的勞動。
看看老師們每天都在干什么呢?(逐一放幻燈片)老師們每天工作都很辛苦。
4.讓幼兒說說怎么尊重老師的勞動,怎么關心老師。
吃飯的時候不浪費糧食,活動的時候聽老師的話等等。
5.講解教師節(jié)的日期和第一個教師節(jié)是1985年。
我們中國為了宣揚尊師重教,提高教師在社會中的地位, 特意確立9月10日為教師節(jié),1985年是我們教師的第一個節(jié)日,教師終于有了自己的.節(jié)日,
6.做長壽面,慶祝教師節(jié)。(教師巡回指導)
我們?nèi)袊慕處煻己芨吲d,9月10 日這一天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慶;顒。老師過節(jié)了,我們也慶祝慶祝好不好?一般過生日、過節(jié)都吃什么?(蛋糕、長壽面)我們就做一碗長壽面送給在座的老師們好不好?咱們再在面里加上果汁蔬菜汁,使長壽面更有營養(yǎng),讓咱們的老師們吃了以后身體棒棒的。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9月10日是我們的教師節(jié)。
2.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關心關愛老師的情感。
3.發(fā)展幼兒的大膽表現(xiàn)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
二、 活動準備:
1.多張老師平時教學活動和生活活動的照片,制成幻燈片,錄音《生日快樂》。
2.每人一個小盤子,各色皺紋紙一小塊。
三、 活動過程
1.說一說你身邊最熟悉的老師,長的什么樣。
我們班有幾位老師?誰能說一說咱們小國A班的老師都長的什么樣?(請個別幼兒說)
2.看幻燈片,了解老師的勞動。
看看老師們每天都在干什么呢?(逐一放幻燈片)老師們每天工作都很辛苦。
3.讓幼兒說說怎么尊重老師的勞動,怎么關心老師。
吃飯的時候不浪費糧食,活動的時候聽老師的'話等等。
4.講解教師節(jié)的日期和第一個教師節(jié)是1985年。
我們?yōu)榱诵麚P尊師重教,提高教師在社會中的地位, 特意確立9月10日為教師節(jié),1985年是我們教師的第一個節(jié)日,教師終于有了自己的節(jié)日,
5.做長壽面,慶祝教師節(jié)。(教師巡回指導)
我們?nèi)慕處煻己芨吲d,9月10 日這一天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慶;顒。老師過節(jié)了,我們也慶祝慶祝好不好?一般過生日、過節(jié)都吃什么?(蛋糕、長壽面)我們就做一碗長壽面送給在座的老師們好不好?咱們再在面里加上果汁蔬菜汁,使長壽面更有營養(yǎng),讓咱們的老師們吃了以后身體棒棒的。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手。知道每個人都有兩只手,每只手上有五根手指。會說五根手指的名稱。
2、 能正確理解詞:兩只,一雙。
3、 了解手的作用,知道要保護手。
活動準備:
字卡“兩只,一雙”。
圖片:一雙小手,一只大手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師:看,陳老師伸出來的是什么呀?
幼:手
師:請小朋友把你的小手伸出來跟陳老師一起做游戲
游戲:聽我說,跟我做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舉起來。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放下來。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前伸。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后伸。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抱起來。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藏起來。”
二 基本部分
1、知道人有兩只手,兩只手的大小一樣,也叫一雙手。
。1)師:剛才啊我們小朋友和自己的小手做了游戲,現(xiàn)在請你數(shù)一數(shù)你有幾只手?
老師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自己有幾只手(兩只手),
幼:兩只 (教師出示字卡“兩只”)
。2)知道兩只手也叫一雙手
師: 小朋友都有兩只手,比一比你的兩只手是不是一樣大的?你是怎樣比的?(請幼兒自己先探索方法,再教給幼兒比的方法,將手掌合起來,手指對手指)
小結:小朋友都有兩只手。兩只手是一樣大的.,所以它又有另外的名字叫一雙手。(出示字卡“一雙”)
。3)舉手游戲:老師說“一只手”、“兩只手”“一雙手”請幼兒舉手。
2、數(shù)一數(shù),一只手上有幾個手指。(從拇指開始,按次序進行,口手一致地點數(shù),數(shù)好后再換一只手數(shù)。
師:小朋友們真棒,現(xiàn)在請你數(shù)數(shù)自己的一只手上有幾根手指
小結:每只手上有五個手指。
3、學習五根手指的名稱。
。1)師:我們的五根手指都有自己的名字,就像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樣,F(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們。
先請小朋友看一看,比一比,你的五根手指長得是不是一樣長?(讓幼兒自由講) 找出你最長的手指,并把它捏住。老師介紹:“這個手指長在中間,所以叫它中指!
老師伸出大、小拇指,問幼兒:“哪個大,哪個?”(引導幼兒說出大拇指與小指)
老師伸出一個手指點東西,介紹:“點東西的手指叫食指”。
老師介紹:“還有一個手指沒有名字,我們叫它無名指!
。2)小結:剛才呀我們認識了自己的五根手指,知道了它們的名字。最長的手指呀叫---中指;大的粗的叫----大拇指;小的細的叫----小指;點東西的手指叫----食指;沒有名字的手指叫----無名指。
操作:***請個別幼兒上來根據(jù)老師所報出的手指名稱找出相應的手指
***請個別幼兒上來根據(jù)老師指出的手指說出相應手指的名稱
。3)以游戲形式鞏固。
休息:現(xiàn)在呀我們要請我們的手指休息了。大拇指睡著了,食指睡著了,中指睡著了,無名指睡著了,小指睡著了,我們都睡著了。
看看誰不見了:我們的手指休息好了,要起來和我們的小朋友玩捉迷藏了(教師任意按住一根或幾根手指請幼兒猜猜誰藏起來不見了,鞏固對手指名稱的認識)
手指變小動物:我們的小手本領可大了,除了可以和我們小朋友做游戲,我們的手指還可以變小動物(啟發(fā)幼兒手指可以變哪些小動物)
三 結束部分
。1)手的作用。
師:大家都有一雙手,那么手有什么用處呢?(引導幼兒從多方面考慮)
我們的小手能拿東西、洗臉、刷芽等。
。2)保護手。
師:手的本領很大,能為我們做許多事,假如我們沒有了手,會很不方便。所以我們要注意保護手。不要用刀子或剪刀把手弄破,不要咬手指頭,勤剪指甲,勤洗手,冬天還要擦護手霜、戴手套等。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2、通過活動,學習朝著目標動作較協(xié)調(diào)的跑。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珊瑚、水草若干,魚游音樂(中間穿插不協(xié)和音表示鯊魚來了)。課前聽過表示鯊魚的音樂及看過鯊魚吃小魚的動畫。吹泡泡工具、小魚胸飾與托兒人數(shù)相同、魚媽媽胸飾。
活動過程:
。ㄒ唬╅_始部分
小魚們跟著媽媽到大海里去玩吧。
聽音樂進入活動場地,在教師帶領下,學小魚游的各種動作(準備活動)。
(二)游戲《小魚追泡泡》
1、提出游戲的要求:追泡泡時不要把其他托兒撞到了,如果撞到了也沒關系,自己爬起來,我們都是勇敢的小魚。
2、小魚聽著音樂去追泡泡,鯊魚來了小魚去躲藏。
3、游戲中教師提醒托兒注意安全。
。ㄈ┙Y束部分
1、教師小結、表揚平時膽小的孩子及摔到了自己爬起來的托兒
2、托兒聽音樂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很濃,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這樣,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了,使整個活動過程充滿輕松、愉悅的氣氛。
小班教案 篇6
一、說設計思路(包括對教材的分析、對幼兒的分析、目標的定位與價值、活動的準備等)
設計《啊嗚》這樣一個小班活動,給予以下四個方面的思考:
。ㄒ唬┙滩倪m宜性
《啊嗚》是一個深受小班幼兒喜愛的繪本故事,這個故事以風趣幽默的手法描寫了四個可愛的小動物在探索和想象黑屋子里的一個不為人知的東西。每個主人公都以自己所見的模糊影像作為想象的依據(jù),用同樣的動作、同樣的表情、類似的答案描述了“啊嗚”,夸張出一個可怕的形象。而小熊進入黑屋后,卻很長時間沒有出來,在故事中是一個停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難道是被“啊嗚”吃掉了,還是有其他原因。這一停頓讓人有無限想象。當小熊以自己的勇敢揭開“啊嗚”的真面目時,答案又是那樣的出人意料,使人會心一笑。
。ǘ┯變哼m合性
從幼兒的生活經(jīng)歷和年齡特點來看,這個故事里描寫的是3~4歲幼兒特有的想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jù)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年齡特點和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預設了本次教學活動。
。ㄈ┠繕说倪m切性
小班的孩子充滿了好奇心,想象力相對比較豐富,第一條目標根據(jù)孩子的發(fā)展特點,讓幼兒展開豐富的想象。第二條目標從孩子膽小、怕黑的角度考慮,鼓勵讓孩子們不怕黑暗。
。ㄋ模┉h(huán)節(jié)遞進性
。1)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導入部分,激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啊嗚”的聲音引出活動,簡單明了,直接進入主題!@是什么聲音?你們在哪里聽到過?既引起了幼兒的興趣,又使幼兒帶著問題閱讀,孩子們閱讀時更加認真,有目的性。
(2)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逐幅觀察圖畫,在繪本與背景音效情景中討論情節(jié),理解故事內(nèi)容。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提問、自主閱讀,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3)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找找黑夜中的影子。小班的孩子愛想、能想、敢想,所以活動“找找黑夜中的`影子”能引發(fā)幼兒共同的生活經(jīng)歷,讓幼兒產(chǎn)生共鳴。并進行影子配對的游戲,讓幼兒看樣子猜物品。通過交流感受黑暗,克服怕黑的情緒。
二、教學活動
教案要點
說課要點
一、活動目標
1、根據(jù)圖片展開豐富的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
2、通過故事懂得不怕黑,要勇敢。
一、說活動目標
小班的孩子充滿了好奇心,想象力相對比較豐富,第一條目標根據(jù)孩子的發(fā)展特點,讓幼兒展開豐富的想象。第二條目標從孩子膽小、怕黑的角度考慮,鼓勵讓孩子們不怕黑暗。
二、重點難點
1、根據(jù)圖片提示展開豐富的想象。
二、說重點難點
本班孩子的想象力雖然比較豐富,但是都比較局限,活動中一些想象的內(nèi)容需要老師的提醒。
三、教學過程
。ㄒ唬┘ぐl(fā)幼兒閱讀的興趣
1、播放啊嗚的聲音,幼兒猜測是什么聲音?
2、認識故事里的動物并一起來數(shù)數(shù)一共有幾個。
三、說教學過程
通過聲音的方式來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同時“啊嗚”這個聲音平時也提到得比較少,孩子們會更有好奇心。
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1、關鍵提問:是誰先去了?小兔子說什么?它在哪里看的?小兔子為什么不進去?你覺得又大又圓的啊嗚會是什么呢?小猴子說啊嗚的臉是雪白雪白的,雪白雪白的啊嗚會是什么呢?啊嗚的眼睛血紅血紅的,血紅血紅的會是什么呢?
2、小熊說完就走近了黑屋子里,三個小朋友在外面等了很久小熊都沒有出來,究竟會發(fā)生什么事情了呢?小朋友自己從圖書中找找吧!
3、小結:小熊真勇敢,他也不怕黑,找到了原來啊嗚原來是一只大蛋糕。
4、完整欣賞故事(幼兒邊翻書邊聽故事錄音)
通過顏色、形狀等維度既讓幼兒展開豐富的想象,又讓幼兒鞏固自己所認識物體的基本特征。
運用自主閱讀尋找答案的方式,激發(fā)孩子閱讀的興趣以及尋找答案的愿望。
將幼兒瑣碎的經(jīng)驗做系統(tǒng)地整理
三、找找黑夜中的影子
過渡語:小動物們吃完蛋糕回家了。過了不久夜晚來臨了,家里很多東西都出現(xiàn)了影子,孩子們,我們開動小腦筋猜一猜是誰的影子。
小結:這個游戲真有趣,我們一起和其他的小朋友再找一找其他的影子吧。
進行影子配對的游戲,讓幼兒看樣子猜物品。孩子們通過交流、感受黑暗,克服怕黑的情緒。
小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nèi)容。
2、了解水的重要性,知道多喝開水的好處,養(yǎng)成喝水的習慣。
3、能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仿編兒歌,體驗仿編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教學重難點:
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nèi)容。
能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仿編兒歌,體驗仿編的樂趣。
教學準備:
1、杯子、奶瓶、茶壺、花盆實物和圖片各一份。
2、水杯每人一只。
3、仿編兒歌的圖示一張。
教學:過程:
一、教師依次出示杯子、奶瓶、茶壺、花盆引出主題
教師提問:1)這些是什么?它們有什么用?
2)有一天,杯子、奶瓶、茶壺、花盆在一起說話,說什么話?
二、欣賞兒歌《喝水歌》
1、教師朗誦兒歌
教師:兒歌里,杯子在說什么?奶瓶又是怎么說的?茶壺悄悄地在說什么?花盆是怎么對大家說的?
2、教師出示圖片,再次朗誦兒歌,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
3、幼兒看圖學念兒歌。
4、幼兒邊念邊表演兒歌。
你們剛才念的兒歌真好聽,我們給它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吧?(喝水歌)
三、仿編兒歌
1、討論:除了媽媽,寶寶,爺爺,花兒、小朋友要喝水,誰也需要喝水?(請幼兒自由表述)他們?yōu)槭裁匆人兀?/p>
2、教師引導幼兒仿編兒歌
1)教師示范仿編
提問:動物、植物、人類都需要水,我們來編一編兒歌好嗎,張老師先來編一句,聽一聽,老師是怎么編的。
2)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仿編兒歌。
教師:你們平時喝水嗎?你們平時什么時候喝水啊?
總結:水太有用了,老師告訴你們,水能清除我們體內(nèi)垃圾,調(diào)節(jié)人體的體溫、防止皮膚的干燥。我們在平時要多喝開水,養(yǎng)成多喝開水的習慣,我們不僅要在幼兒園多喝水,在家里也要多喝水,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更加健康。
四、大家齊干杯
教師:水太有用了,來,我們大家一起來喝一杯開水吧。
附兒歌:
《喝水歌》
杯子說:“裝水,裝水,媽媽渴了要喝水。”
奶瓶說:“裝水,裝水,寶寶哭了要喝水!
茶壺說:“裝水,裝水,爺爺咳嗽要喝水!
花盆說:“裝水,裝水,花兒渴了要喝水!
小朋友說:“裝水,裝水,大家天天要喝水。”
教學反思:
《喝水歌》是寓枯燥的說教于生動風趣又朗朗上口的兒歌中,中班幼兒有較好的語言組織能力,有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能進行簡單的仿編。中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年齡越小的幼兒,越需要具體形象的支持。我采取實物、圖片,圖示,幫助幼兒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兒歌,同時也能激發(fā)幼兒參與仿編兒歌的積極性,拓展幼兒的思維,促使幼兒自主發(fā)展。
小百科:純水可以導電,但十分微弱(導電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屬于極弱的電解質(zhì)。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13
[經(jīng)典]小班教案10-01
[精選]小班教案10-12
(經(jīng)典)小班教案10-21
【經(jīng)典】小班教案10-20
小班教案(精選)11-28
(精選)小班教案11-03
小班教案(經(jīng)典)10-27
小班教案11-08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