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大班教案9篇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究發(fā)現(xiàn)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嘗試記錄和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知道把鏡子放在具有對稱性的圖案的對稱軸上會看到一個完整的圖像。
3、體驗玩鏡子的樂趣。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照鏡子的經(jīng)驗。
2、物質(zhì)準備: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的四方鏡子、記錄表以及水彩筆,各種舞會裝扮道具若干,《生日舞會》PPT一份。
活動過程
一、"參加舞會"激趣,感知鏡子成像特點。
1、幼兒自由裝扮自己。
2、提問:你用什么道具裝扮自己?怎么知道自己有沒有裝扮好呢?
3、小結(jié):鏡子有成像的特點,所以當我們站在鏡子前面就可以看到自己。
二、"尋找小動物",利用鏡子感知物體的對稱。
1、引發(fā)幼兒猜想:把鏡子立在圖片的哪一條邊能使小動物變完整?
2、幼兒自由探索并記錄,教師觀察指導。
3、師幼共同驗證并小結(jié):把鏡子放在對稱圖案的對稱軸上就能看到一個完整的圖像。
三、"尋找禮物",進一步感知不對稱物體的成像特點。
1、引發(fā)幼兒猜想:利用鏡子能讓汽車變完整嗎?
2、幼兒自由探索并記錄。
3、師幼交流驗證并小結(jié):鏡子放在兩邊不對稱的圖案上雖然能成像但不能變完整,只有把鏡子放在兩邊對稱的圖案的對稱軸上才能變完整。
四、參加舞會,結(jié)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梢哉f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fā)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根據(jù)老師的講述,初步理解“玻璃瓶里的小老鼠”的內(nèi)容。
2、聽辯音樂ABA段結(jié)構(gòu),能根據(jù)音樂創(chuàng)編出小老鼠跳舞,吃東西,著急的樣子,發(fā)展想象力與創(chuàng)編能力。
3、能夠在一定范圍內(nèi)控制自己的動作。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圖片、鈴鼓。
2、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幼兒跟隨教師聽著歡快的音樂進場。
。ㄗⅲ簬Ыo幼兒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
二、欣賞故事,并能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
教師:“你們知道貓最愛干什么?(抓老鼠)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關于小老鼠的故事!
。ㄗⅲ盒∨笥褜τ谪埡屠鲜蟛⒉荒吧疫比較感興趣,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1、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
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玻璃瓶里的`小老鼠》
提問:“小老鼠在草地上干什么?它們看到了什么?小老鼠怎么會鉆到玻璃瓶里去的?小老鼠為什么會鉆不出來?”
。ㄗⅲ骸恫A坷锏男±鲜蟆愤@個故事比較有趣,幼兒第一遍聽這個故事會感到好奇,因此為下面的活動打下了基礎。)
2、再次欣賞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配以畫面。
教師出示多媒體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ㄗⅲ哼\用多媒體教學富有吸引力,能夠讓幼兒緊緊的跟著活動思路走。)
三、要求幼兒聽辯音樂ABA段結(jié)構(gòu)。
教師:“老師給這個故事配了一首好聽的曲子。聽完后請小朋友告訴老師樂曲有幾段?聽起來有什么感覺?”
1、欣賞樂曲。
(注:這里音樂出現(xiàn),讓幼兒初次感受樂曲的旋律。)
2、出示圖片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ABA段。
教師:“第一和第三段一樣,我們就用小老鼠做游戲的圖片來表示,第二段就用小老鼠鉆進瓶出不來的圖片來表示!
。ㄗⅲ盒蜗蟮膱D片更加能夠幫助幼兒形象記憶。)
3、結(jié)合圖片再次欣賞。
四、根據(jù)音樂創(chuàng)編出小老鼠跳舞,吃東西,著急的動作。
1、幼兒創(chuàng)編出小老鼠在草地上做游戲、跳舞的動作。
。ㄗⅲ哼@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邊聽音樂邊創(chuàng)編動作。一方面讓幼兒再次感受A段音樂,另一方面,提高幼兒的表現(xiàn)力,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
2、學會在一定范圍內(nèi)控制自己的動作。
教師:“小朋友把小凳子反過來當作小瓶!
3、幼兒在“瓶子”里創(chuàng)編小老鼠吃東西,著急的動作。
4、聽到鈴鼓聲表示瓶子破了,小老鼠從小凳子里跳出來,做跳舞動作。
。ㄗⅲ鹤屆恳晃挥變憾紖⑴c,做到面向全體,同時也讓幼兒感受了B段音樂,體現(xiàn)了教育的連續(xù)性。)
五、合著音樂完整的進行表演。
(注:進一步完整的熟悉樂曲,要求幼兒適當?shù)乜刂谱约旱膭幼骱颓楦小#?/p>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的旋律,感受其歡快活潑的情緒,學習舞蹈《大》。
2、創(chuàng)編不同方位的揮舞彩條動作,能按照音樂的節(jié)奏表演。
3、注意自己的彩條不與同伴的相互纏繞。
活動準備:
1、音樂CD或磁帶,CD機或錄音機一臺。
2、音樂舞蹈《大》的VCD,VCD一臺,電視機一臺。
幼兒人手兩根紅色的綢帶(或皺紙彩條)。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舞蹈《大》,感受樂曲的風格。
1、教師:你聽到了什么甲聽了這首曲子有什么感覺呢?你知道這首歌曲口叫什么名字嗎?
2、使幼兒知道音樂歌曲的名字叫《大》。
教師出示彩條,幼兒創(chuàng)編彩條揮舞的動作。
3、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不同的彩條揮舞動作。
教師:這是什么啊甲你們覺得用彩條可以怎么跟著音樂跳舞呢?
4、教師示范表演舞蹈,幼兒感受音樂歡快活潑的情緒。
教師:你們仔細看看,老師跳的舞蹈中用了哪些動作?
二、初步學習舞蹈動作,感受樂曲的旋律。
1、幼兒學習踏點步,加上手臂的動作,并隨音樂練習。
2、教師哼唱音樂,帶領幼兒隨著音樂學習有節(jié)奏地顫搖手腕和揮動彩帶的.動作。
船幼兒創(chuàng)編不同方位揮舞彩條的動作。
3、教師:彩條除了可以從下到上揮舞,還可以怎么揮舞呢?幼兒集體創(chuàng)編,教師反饋個別幼兒的動作。
4、教師選取四個不同方位的動作,大家隨音樂集體練習。
三、紅綢舞《大》。
教師帶領幼兒人手拿兩根紅色的綢帶,引導幼兒在活動室里找空地方,隨著歡快的音樂完整地表演紅綢舞《大》。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合作探索中,嘗試圈的不同玩法,體驗玩圈的樂趣。
2.嘗試快速穿過靜止與滾動的大圈,提高身體的敏捷性和協(xié)調(diào)性。
活動準備:
1.音樂、大圈若干。
2.場地四面貼有四條紅線;紅色與黃色點子貼在場地中間。
3.計分牌兩塊。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幼兒兩人一組找一個圈做熱身操。
二、基本活動。
1.幼兒自由結(jié)伴合作玩圈。
。1)交代要求:幼兒兩人一組合作玩圈,看哪組玩得最有趣,最特別。
。2)幼兒玩圈,教師個別指導。
。3)分享交流:請幾組幼兒交流自己創(chuàng)意的`玩圈方法。
2.幼兒穿過豎著的圈。
。1)請一組幼兒介紹玩鉆圈游戲。
小結(jié):拿圈幼兒兩腿夾住圈,雙手扶穩(wěn);鉆圈幼兒身體蜷起來,從圈的中間快速鉆過去。
。2)幼兒兩兩合作穿過一個豎著的圈。
。3)幼兒合作連續(xù)穿過多個圈。
①交代要求:男孩子拿圈,女孩子鉆圈。看誰鉆得又快又穩(wěn)。
、谂Ⅳ~貫式練習鉆圈。
③請鉆得好的幼兒示范,老師講解要領:提前準備,蜷緊身體,快速通過。
④男孩魚貫式練習鉆圈。
(4)游戲:男孩女孩鉆圈比賽(一)。
①交代要求:每隊4名拿圈,4名幼兒鉆圈,每組一個孩子從起點線出發(fā),快速鉆過前面的圈,先完成者獲勝。
②男孩女孩鉆圈比賽。
3.幼兒穿過滾動的圈。
(1)每組選一名代表,嘗試練習鉆過滾動的大圈。
。2)幼兒練習鉆圈。
(3)游戲:男生女生鉆圈比賽(二)。
、俳淮螅恒@圈的孩子從滾動的圈里鉆過去,每人只有一次機會,鉆過去一個得一顆星,最后得星多的為勝。
、谟變罕荣。
三、結(jié)束活動。
幼兒兩兩合作滾圈離場。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模仿小鳥的動作,學習躲閃,提高反應能力與判斷能力。
2、萌發(fā)喜愛和保護小鳥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選一個樹木成林的地方或創(chuàng)設相關游戲情境。
2、錄音機、磁帶。
【游戲玩法】
1、三人為一組開展游戲,一邊做動作一邊念兒歌:
小鳥小鳥飛飛飛,飛到東,飛到西,(小鳥自由飛翔)
飛到草地找吃的,(蹲下找東西吃)
突然來了一張網(wǎng),(快跑)
小鳥小鳥快快躲。(找一棵樹抱住躲躲好)
2、與家人一起做游戲時,孩子扮作“網(wǎng)”時,家長可以適時地被孩子抓住,調(diào)動孩子的游戲興趣,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過程】
一、“小鳥游戲操”
幼兒扮“小鳥”,教師扮“鳥媽媽”,聽音樂四散在場中央飛,做動作活動身體。
如:整理羽毛(上肢運動)、游戲(下蹲運動)、與同伴打招呼(體轉(zhuǎn)運動)、喝水(腹背運動)等。
二、幼兒練習躲閃的動作。
1、師:小鳥正在草地上找東西吃,突然,天空中來了一張網(wǎng),哎呀!小鳥該怎么辦呀?“快快飛走!”“躲起來”……
幼兒討論,請個別幼兒示范動作。
2、每位幼兒自由選擇一樣物體當作自己的家,邊飛邊探索怎樣快快地回家,不讓網(wǎng)捉到。
3、請2—3位幼兒示范游戲。
三、游戲“小鳥快快躲”,提高反應能力與判斷能力。
1、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小鳥飛的時候,念到“飛到草地找吃的`,”就蹲下找東西吃,念到“一張網(wǎng)”就快跑找一棵樹抱住。被捉到的“小鳥”就當“網(wǎng)人”。
2、幼兒游戲。
老師扮演“網(wǎng)”,幼兒扮演小鳥,模仿小鳥在空中飛行,邊飛邊念兒歌:小鳥小鳥飛飛飛,飛到東,飛到西,飛到草地找吃的,突然來了一張網(wǎng),小鳥小鳥快快藏。幼兒模仿小鳥在林中飛行,老師扮作的網(wǎng)悄悄地躲在一旁,當兒歌說完最后一個字時,老師馬上從一旁撲出來,張開雙臂扮作網(wǎng)去抓小鳥,小鳥只要馬上抱住身邊的任意一棵樹即可安全。
3、討論:在游戲中遇到的困難。
4、幼兒再次游戲。
四、放松游戲。
聽音樂做放松動作,小鳥休息。
大班教案 篇6
美術(shù)整合繪本一只藍鳥和一棵樹第一課時
中班教研組
活動目標:
1、了解繪本故事內(nèi)容,并觀察藍鳥飛行時的動作。
2、能夠用勾線筆畫出藍鳥用蠟筆涂上顏色。
3、感受藍鳥和樹之間的友愛之情。
活動準備:淡藍色白紙、圖片、教師準備好的大樹卡紙、藍鳥飛行的不同動作的圖片活動過程:一、出示藍鳥的圖片(藍鳥是不同飛行的動作)。
1、你看見了什么?(一只藍鳥)。
2、這里的藍鳥都長的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jié):藍鳥的翅膀不一樣,所以它們的飛行動作也是不一樣的。誰能來學學?讓我們一起站起來像藍鳥一樣飛翔吧。
二、出示繪本故事內(nèi)容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一只藍鳥和一棵樹》有一只藍鳥口里叼著一粒小小的種子,在藍天飛翔。它忽然聽到一種細微的聲音在和它說話。那聲音好像是從它自己的心發(fā)出來的。它聽見那細微的聲音說:“你不要吃掉我好嗎?我是一粒小小的樹種啊,請把我種在地上吧!”于是,藍鳥從天上飛下來,落在一個光禿禿的沙漠丘山。它對那粒樹種說:“我把你種在這好嗎?你看,這里還沒有一棵樹呢!”種子很高興。藍鳥就用它尖尖的嘴巴把樹種埋在光禿禿的山丘上了。春天來了。種子發(fā)芽了。嫩芽長成一棵小樹了。當小樹看花的時候,藍鳥就來看望它的小樹了。“你還記得我嗎!”藍鳥問小樹。“我怎么會忘記你呢,”小樹很高興,“是你把我種在這兒的呀!”藍鳥圍著小樹飛了一圈又一圈,一面飛一面夸贊它:“你的花開得真美!”小樹聽了,高興極了。于是,它的話看得更鮮艷了,更香了。藍鳥給小樹唱了一支歌:我要贊美你的花朵,為你唱支美麗的.歌;ǘ溟_放就是生命,生命給人帶來快樂。藍鳥唱完了這支歌,又圍著小樹飛了一圈又一圈,就飛走了。
2、師:藍鳥遇到了誰?(樹)
3、師:它們發(fā)生了什么事?(引導幼兒梳理故事流程)
4、師:那藍鳥把樹種種在了地里?樹會有什么心情?(感謝、感激)
5、教師小結(jié):藍鳥把樹種種在了地里,樹很感謝它,慢慢的,樹就把藍鳥當成了它的好朋友。
6、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你們跟好朋友平時都會做什么事情來表達你們之間的友愛?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是誰在哭?(出示只有大樹的白紙)
2、它的好朋友呢?(有可能還沒飛過來,有可能飛到別的地方去了)
3、你們愿意幫助它嗎?請它的好朋友藍鳥飛回來吧。
四、作品展示
1、這是誰幫助大樹請回來的好朋友?你請來了誰?
教師小結(jié):謝謝你們幫助樹請來了那么多的好朋友,它現(xiàn)在有了那么多的好朋友,得到了那么多的友愛,它很快樂。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彈跳的方法,練習跳的動作。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動作進行跳躍。
3、喜歡參與活動,能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zhì),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5、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xié)調(diào)和靈活。
【活動準備】
圈、小郵包若干、KT板做成的房屋、信封若干、矮橋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捉害蟲
“今天天氣真好,小青蛙們,跟媽媽去田里幫農(nóng)民伯伯捉害蟲吧;顒踊顒由眢w吧“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蟲本領大,手兒伸一伸,腿兒蹬一蹬,蹲下,跳起來,吃掉它!”(活動四肢,鞏固向上跳的動作。)
二、基本部分
1、跳荷葉:
咦,前面有一條小河,河里有許多荷葉(圈),我們一個跟著一個跳過去,試試自己的本領吧!(第一遍游戲)
2、跳田埂
總結(jié)“剛剛我們一個跟著一個很順利的跳過了荷葉,現(xiàn)在媽媽還想請你們學一個新的本領呢,這里有一條高高的田埂(矮橋),擋住了我們怎么辦?好,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3、送快遞
總結(jié)“媽媽真高興,為你們感到自豪,你們真能干,跳過了荷葉,又跳過了田埂。還有一個更艱難的任務,等著我們?nèi)ネ瓿赡兀氩幌朐囈辉?
這個任務就是,請大家做一回郵遞員,把信分別送到相應顏色的家里去。
介紹材料:(封發(fā)郵包)小青蛙們,現(xiàn)在變成了能干的郵遞員,出門前媽媽給你們準備了郵包,里面裝好了信件。注意喔,送的時候要看清楚信封是什么顏色的,然后把它送到和它一樣顏色的房子里(教師示范)看,媽媽手里是什么顏色的信封,我應該把它送到什么顏色的房子里?我出發(fā)啦,跳過荷葉、跳過田埂,信件送到家。
三、結(jié)束游戲
師:小青蛙們真能干,小小郵遞員的游戲完成的很不錯,累不累?我們一起玩?zhèn)游戲放松一下吧。
木頭人:三三三,山上有個木頭人,一不許動,二不許笑,三,變成小動物(小花朵),不許動!
【活動反思】
1、緊扣文本,隨文識字。
這首優(yōu)美的小詩只有短短的3句話,卻要求認識14個生字。新課標要求一年級識字“多認少寫”,因此“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學生識字方法才是關鍵。教學中,我緊緊抓住文本材料,安排隨文識字,從而突出識字重點。第一步,我要求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圈出生字寶寶,拼一拼、讀一讀。第二步,以“你和哪個生字寶寶”交上了朋友?過度到自學反饋環(huán)節(jié)。重點放在“為什么”3個生字,讀好單個字的讀音后,指導學生讀好“為什么”問的語氣,再放到句子中讀好問的語氣,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教學基本。生字會讀能記了,再把生字分散到課文中檢查字音,使文本材料始終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在具體的'語言材料中理解詞語的意思,第三步,“咱們認識這些生字朋友就要把他們記到心里去,你有什么好辦法嗎?”進行字型交流!皬奈谋緛恚匚谋局腥ァ甭鋵嵙吮菊n時的識字教學。
2、創(chuàng)設情景,情感熏陶。
新課標注重挖掘文本材料的人文性。整堂課中,我努力創(chuàng)設課文情景,幫助學生進入情景,獲得漸漸感悟的情感熏陶。比如:在指導朗讀“青蛙媽媽也愛它,等它快回家。”這句話時,引導“青蛙媽媽要是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不見了,會怎么做呢?”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置換角色,以此體會青蛙媽媽難過、傷心、著急的心情,加深體會,從而聯(lián)系到自己的媽媽也是這樣地疼愛自己,至此,自然而然就能讀出“也愛”、“快”等語言材料所蘊涵的人文情感。再如“學生在看了有關青蛙捉蟲的資料后,從眼神、表情就能看出那些數(shù)字對他們是有震撼力的,在這個適當?shù)碾妱訖C給予他們一個動口的機會,學生主動參與的性情高漲,同時滲透保護動物的環(huán)保意識,讓孩子知道這是在做好事。
3、鼓勵表揚,充分調(diào)動積極性。
一年級的課堂應該是有趣的,要讓孩子“樂中學、學中樂”,教學設計固然重要,但關鍵要看老師的語言是否真正起了催化劑的作用。在本堂課上,我始終牢記“給孩子一個笑臉,讓課堂充滿歡樂。”因此,我努力讓自己的話語親切、自然,貼近兒童,表情豐富多樣,才能對孩子有更大的吸引力,對孩子的評價堅持以激勵性語言為主,而且靈活多樣,“你真了不起”、“課外知識很豐富”、“你的笑臉告訴我,你真的很愛青蛙”、“我聽出來了,你很想快點把小青蛙放了”、“你有信心讀好課文嗎?”、“老師真佩服你”、“看到你飽滿的精神,老師也高興了”等等。
4、過渡語設計巧妙。
如何讓整堂課散落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串聯(lián)成一條主線,過渡語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在這課堂中,我就從文本材料出發(fā),設計了一些巧妙自如的過渡語。如:上課始伊,從“上節(jié)課,咱們認識了很多的生字寶寶,他們都很想念我們,來跟自己喜歡的生字寶寶打聲招呼吧”引入到復習字詞,讀完1、2句話后,我以“媽媽讓我快快放了它,你會怎么問呀?”過渡,學生問了很多的問題,我就說:“答案就在第3句話里”這樣就進入了精讀環(huán)節(jié)。學完第3句話,學生理解了文本內(nèi)容,融入了情感因素后,我說:“有這么多人都愛小青蛙,可是小青蛙真的有這么大的本領嗎?點燃了學生心中對青蛙資料的內(nèi)心需求,展示資料恰如“雪中送炭”,自然進入到“擴展延伸”環(huán)節(jié)。在寫字指導中,“女”“安”這兩個字與課文毫無聯(lián)系,我就高計了這樣一句話:“我得出來,小朋友都很開心,青蛙媽媽也很開心,看到自己的女兒平安回家,為了感謝大家,青蛙媽媽送了3件小禮物給咱們,想見見嗎?”精妙的過渡語使教學環(huán)節(jié)不至脫節(jié),使整堂課環(huán)環(huán)相扣,融為一個整體。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陽臺的主要功能,知道不能爬陽臺和窗臺,不在窗臺上蹦跳,不在未封閉的陽臺上玩耍。
2、能對他人的行為作出正確的判斷,并簡單地說明原因。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和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發(fā)幼兒已有的關于陽臺的經(jīng)驗。
教師: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陽臺?家里的陽臺有什么用,你們會在陽臺上做些什么?
教師總結(jié):陽臺是一個伸向屋外的平臺,它可以接觸到更多的空氣和陽光。有的'人家在陽臺上曬衣服、養(yǎng)花、養(yǎng)魚,有的人在陽臺上進行鍛煉。夏天,還可在陽臺上乘涼。大家都需要陽臺。
2、觀看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討論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是錯誤的。
(1)引導幼兒觀看畫面一:一個小女孩,正站在一個大的室內(nèi)飄窗窗臺上,此時窗戶是開著的,她探出身體,把頭手伸出窗外,沖著樓下喊:“媽媽,快上來!”小男孩在寬寬的窗臺上蹦跳。
教師:小女孩在干什么?她這樣做對嗎?為什么?這位小男孩在干什么?他這樣做對嗎?為什么不能在窗臺上蹦跳?
(2)引導幼兒觀看畫面二:媽媽和小女孩在陽臺上,陽臺上有牢固的圍欄。
教師:這個陽臺安全嗎?說一說為什么它比較安全。小朋友在陽臺上應該怎么做才安全?
(3)引導幼兒觀看畫面三:陽臺的一端放置著洗衣機、洗衣池,陽臺地上還有幾盆花,一個小男孩在陽臺上騎木馬。
教師:陽臺上有什么?這些東西是硬硬的,還是軟軟的?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在陽臺上玩耍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為什么不能在陽臺上面玩耍呢?
(4)教師總結(jié):不能把身體探出窗戶和陽臺護欄,也不能在窗臺上蹦蹦跳跳,這樣一不小心沒站穩(wěn)就會摔下去;也不能在陽臺上玩游戲,陽臺上有各種其他的東西,不小心撞上去,會受傷的。
3、引導幼兒討論,拓展幼兒經(jīng)驗。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在陽臺上還有哪些事情危險不能做?
教師總結(jié):
如果衣服被吹到了陽臺外面,自己不能伸手到陽臺外拿,應該請大人來幫忙。不能往陽臺外扔東西,會砸傷他人。如果被關在陽臺上,應敲門請屋里的大人幫忙開門。
大班教案 篇9
預定目標:
1、體驗單雙腳跳的動作要領,發(fā)展跳躍能力。
2、提高下肢的耐肌力。
3、培養(yǎng)主動參與活動的態(tài)度,激發(fā)體育活動的興趣。
4、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5、發(fā)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xié)調(diào)性。
教育資源:
1、錄音機,輕快的音樂。
2、呼啦圈。
預定程序:
一、教師詢問幼兒,有沒有看過水塘里或田間的小青蛙,小青蛙的動作是怎樣的。
二、播放音樂,與幼兒一起布置場地,指定一個區(qū)域為水塘,于水塘中放置呼啦圈。
三、教師請幼兒當小青蛙,鼓勵幼兒踴躍嘗試跳躍的創(chuàng)意練習。
四、觀察幼兒的跳躍動作,找出幼兒示范的有創(chuàng)意的.跳躍動作,轉(zhuǎn)身跳、直線跳、變換方向跳、連續(xù)跳等,并為其動作取名字。
五、教師說,每只小青蛙都很棒,努力學了很多的本領,現(xiàn)在,要看看大家的本領怎么樣,請依指令做出跳躍的動作。例如:
1、小青蛙跳上岸:原地雙腳向上跳。
2、小青蛙跳荷葉:雙腳連續(xù)向前跳。
3、小青蛙比跳遠:幼兒分組,數(shù)名幼兒聽哨聲,于教師指定的起點處立定跳遠。
4、小青蛙跳房子:雙腳連續(xù)向前側(cè)跳。
5、小青蛙跳下水:雙腳向下跳。
六、兩人一組,一人負責變換動作,另一人則跟隨著變換動作。培養(yǎng)合作、專注力,以及動作變換之間身體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diào)性。
七、收拾場地、器材,整理儀容,完成課程。
活動反思:
這一課的目標是通過跳躍游戲來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彈跳能力,靈敏協(xié)調(diào)和自我控制能力,培養(yǎng)學生勇敢、果斷和克服困難等優(yōu)良品質(zhì),以及同學間互相合作的體育精神。跳躍在小學體育教材里是很多的,因為它是兒童自然活動、游戲當中不可缺少的。
小學二年級學生對事物充滿好奇且善于模仿,有較強的表現(xiàn)欲望,但是他們的興趣遷移較快,注意力極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應創(chuàng)設以趣味性和靈活多樣的運動形式來調(diào)動、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在這堂課的設計中,我并沒有提出很多技術(shù)性的細節(jié)或規(guī)定,而是充分挖掘其健身性、趣味性、文化性,有效地開發(fā)了課程資源,而是以富有童趣的情景引入。因此孩子們能比較自然地進行跳躍,而且又能互相鼓勵,共同提高。設計中以跳躍運動的簡單知識、技能的學習和練習貫穿課的始終,層次分明;堅持以育人為本,運用游戲法、示范法、練習法、競賽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不斷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得到健康、快樂、主動的發(fā)展。此外,我把握了體育課的本質(zhì)特征,通過身體實踐練習達到傳承體育文化、弘揚體育精神的目的。
游戲“換物接力”的目標是通過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diào)性,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游戲的設計也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讓學生互相配合,且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力量,培養(yǎng)了學生的競爭能力,讓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在本課的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語言不夠兒童化,表情太過僵硬、不自然等。
小百科:青蛙(Frog)屬于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chǎn)于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jīng)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上頜有齒,一般有犁骨齒。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04-01
大班的教案03-26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6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4
[精選]大班教案07-31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01
(精選)大班教案08-11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1
(精選)大班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