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大班教案

時間:2023-10-21 10:43:4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必備7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必備7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1.讓幼兒認識日歷,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個月。12個月中分大月、小月和平月,大月有31天,小月30天,平月(二月)只有28天。知道怎么分大月和小月,二月又為什么只有28天(不講閏年和閏月)。

  2.讓幼兒學會看日歷,如今年是哪一年?今天是幾月

  幾日,星期幾?明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昨天又是幾月幾日,星期幾?一星期有多少天?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從而擴大幼兒的知識面,提高認識能力,并教育幼兒珍惜時間。

  二、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1994年全年日歷一大張作為教具(要求數字盡量寫大)。同時制作并復印供幼兒用的94年全年日歷表,每人一張。

  2.抽答問題的卡片若干張。

  3.發(fā)動全班幼兒收集各式各樣的掛歷、墻歷、臺歷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復習認讀數字1至12、1至31及序數第1至第12。

  2.出示老師自制的1994年的整張日歷,貼在黑板上,讓幼兒觀看,并向幼兒介紹這是日歷,教大家學說“日歷”。

  3.根據大班幼兒的生活經驗及在學習認數和數數的基礎上,讓幼兒辨認這是哪一年的日歷?并向幼兒介紹每一大格內是一個月的日歷,數數一共有幾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幾個月了。反復讓幼兒回答一年有12個月,并告訴幼兒一年中所有的天數加起來共有365天。

  4.再請幼兒看黑板上的大日歷,提出問題:一個大格子里(即每一個月)有多少天呢?(讓幼兒自己看格子里的.數字來回答)奇怪,為什么有的格內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嗎?老師現在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羅馬帝國有一個叫凱撒的皇帝。他規(guī)定將一年365天分成12個月,由于他的生日是前半年的單月。所以就規(guī)定單月為大月(31天),雙月為小月(30天),這樣算下來一年是366天。多了一天,怎么辦呢?當時的羅馬帝國認為,一年中二月是不吉利的月份(因羅馬帝國處死犯人是在二月),所以凱撒皇帝就決定從二月里減少一天,即二月本應是30天,減少一天就是29天,這樣一年就是365天了。后來凱撒皇帝死了,由他的侄子奧古斯做皇帝。奧古斯的生日在八月,八月本應是小月,30天,但這個皇帝不愿自己的生日是小月,又將八月改成大月,變成31天,這樣又多了一天。于是奧古斯皇帝就決定再從不吉利的二月中減少一天,所以二月就變成了28天(平月),這樣全年又正好是365天了。此日歷使用至今,規(guī)定為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也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老師一邊說,一邊指著日歷中每一個月所示的天數給幼兒看)。

  5.假如大家不看著日歷,能不能將一年中的大月、小月、平月說正確呢?現在,老師教小朋友一個幫助記憶的好辦法。老師示范性地伸出左手,握成拳頭,手背朝向全體幼兒,用右手的食指沿左手食指關節(jié)凸出處數起,凡關節(jié)凸處為月大,凡關節(jié)與關節(jié)之間的陷處為月小,其中二月為月平。月大為31天,月小為30天,月平為28天(二月),于是有了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的口訣。要提醒幼兒,數到七月后要回到食指關節(jié)凸出處,重新開始數八月大、九月小……。這樣七月、八月連續(xù)兩月是大月。

  請小朋友模仿老師的樣子來學習這種方法,一月一月地練習,學完后試試小朋友學習的效果,先由老師提問,讓幼兒用左手食指指著左手背凸凹部分集體回答:一月是什么月?有多少天?二月是……,特別要提問七月、八月各是什么月?有多少天?然后再提問九月、十月……。第二遍可提問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也可

  試問能力稍差的幼兒,如不行,老師再教。

  5.繼續(xù)教幼兒看日歷,讓幼兒知道,每大格內,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幾,從星期日開始,接下去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要求幼兒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幾月幾日,星期幾?昨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明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先集體回答,請個別幼兒上來在日歷上找出這一天,然后再請個別幼兒回答,并自己上來在日歷上找出這一天。

  6.給每個幼兒發(fā)一張94年全年日歷,讓幼兒自己練習看日歷,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說出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再請小朋友二人一組,一人報出時間,另一人在日歷表上找到相應的位置,報幾次后二人互換。

  7.提問幼兒:每周有幾天要上幼兒園?(6天)包括星期天,一周共有幾天呢?再指導幼兒看看自己的日歷表,學會看一周,明確7天為一周,一周共有7天。

  8.老師講解一年的意義,如過了一年,小朋友都長大了一歲。問到20xx年你們有多大?那時你們想干什么事?請幼兒自由發(fā)言。

  9.老師小結,并鞏固提問(可集體或個別回答交替進行):

 、僖荒暧卸嗌偬?

  ②一年有幾個月?

 、鄞笤率嵌嗌偬欤啃≡率嵌嗌偬?平月是幾月,有多少天?

  ④一星期有幾天?

  回答完后,再讓部分幼兒上來抽老師手里的卡片,卡片上提什么問題,就回答什么問題,答對的獎一朵小紅花。

  10.欣賞詩歌《時間伯伯》,教育幼兒珍惜時間。

  時間伯伯時間伯伯,你是偉大的旅行家,你從不停止自己的腳步,從過去走到現在,從昨天走到今天,從現在走向將來。時間伯伯,叔叔阿姨告訴我們,“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一定愛惜你,跟隨你的腳步,做時間的小主人。

  11.老師擺出或掛出各種日歷,進行展覽,告訴幼兒,日歷可做成各種形狀,如掛在墻上的叫掛歷,貼在墻上的單張日歷叫墻歷,放在桌上的叫臺歷,還有小日歷卡,有的手表上也有日歷。

  最后讓全體幼兒自由地參觀各種漂亮的日歷,評評哪一種最好看,設計得最美,自己最喜歡哪一種。全活動結束。

  四、活動延伸

  1.在家中,讓幼兒從日歷上找到爸爸、媽媽的生日,并自己練習每天看日歷。

  2.教室里掛一個日歷,讓幼兒每天來幼兒園時,輪流撕下一張,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3.要求每個幼兒在家長的指導和幫助下自制94年日歷一張。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采茶撲蝶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樂曲旋律,能跟著音樂做采茶、撲蝴蝶等動作,理解舞蹈動作所表達的內容與情感。

  2、通過模仿他人、調動生活經驗等創(chuàng)編采茶、找蝴蝶、撲蝴蝶等情節(jié)動作。

  3、注意觀察教師的動作,樂意學習同伴創(chuàng)編的動作。

  活動準備:

  1、蝴蝶飾品2、頭巾3、多媒體課件:茶山風光圖、采茶撲蝶音樂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教師帶領學生到茶山旅游,講述有關茶山的'傳說。

  二、欣賞茶山美景和音樂:

  1、多媒體課件展示茶山風光圖。

  師:人們在茶山上干什么呢?

  他們是怎樣采茶的?

  2、幼兒欣賞采茶撲蝶音樂。

  三、幼兒學習第一段動作。

  1、幼兒創(chuàng)編采茶動作。

  2、教師引導學生豐富采茶動作。

  3、師生跟音樂表演采茶一段。

  四、幼兒創(chuàng)編第二段動作。

  1、教師出示蝴蝶飾品。

  師:看,誰來了?(蝴蝶)你想不想和蝴蝶一起玩兒啊?

  讓我們一起去找蝴蝶吧!

  2、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找蝴蝶動作。

  3、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撲蝴蝶的動作。

  4、幼兒在教師引導下聽音樂做第二段動作。

  五、跟蝴蝶一起飛出教室。

大班教案 篇3

  悅悅小朋友帶來了《白雪公主》動畫片,孩子們對其中的部分情節(jié)和角色非常感興趣,并在表演區(qū)借助各種材料、自由分配角色、設計臺詞進行表演。

  在最初的游戲中,孩子們特別喜歡表演“巫婆炮制毒蘋果殺害白雪公主”這一段。博睿小朋友首次擔任了巫婆角色,并當起了導演,和小伙伴一起設計情節(jié)開始了第一次游戲。他從圖書角拿來了書籍當作巫婆的魔法書,從美術角拿來顏料瓶當作魔法藥水,用皮球當蘋果,念起咒語,將老巫婆角色表演得惟妙惟肖。看到巫婆的角色表演起來非常有趣,大家都爭著要扮演巫婆。沒辦法,大家協商輪流扮演。在一次次的游戲中,情節(jié)日漸豐富起來。

  游戲進行一段時間后,孩子們興趣銳減。海澄提議,我們來表演白雪公主和小動物幫助小矮人打掃房間吧。嘉穎說:你扮演小鳥,她扮演小松鼠,我扮演小鹿運衣服。

  玩了一會兒,扮演小鳥的悅悅說:沒有鹿角,運衣服太少了。

  扮演小鹿的浩冉:我有辦法了,用我們的手指頭表示鹿角(他邊說邊要求同伴將衣服掛在食指、中指之間)。

  博睿:那是小兔的耳朵,小鹿的角是分叉的,而且那樣放衣服少,又不牢固。我用拇指、食指、小指來做鹿角(衣服果真放得多了,孩子們開始嘗試用4個、5個手指作鹿角)。

  這時,老師介入游戲中來:剛才,大家都是用手協助我們來表演鹿角,還有其他辦法嗎?

  孩子們想到了小女孩的辮子,幾番嘗試后都沒有成功,大家總結出:辮子軟,衣服掛不住。怎么辦呢?悅悅想到了把辮子編起來,增加硬度,嘗試后也以失敗告終,結論是:頭發(fā)太光滑。

  有一天,悅悅和嘉穎合作表演洗衣服的松鼠一下子吸引了孩子們,原來扮演小松鼠的悅悅用小烏龜的肚子當搓衣板洗衣服,孩子們積極嘗試,搓得烏龜哈哈大笑。

  有了這些好玩的角色,孩子們玩得非常開心。有一天,浩然在扮演掃灰塵的松鼠時,遇到了難題,他說他的尾巴掃不動灰塵,于是,老師鼓勵孩子們選擇各種材料進行嘗試,沒有成功。悅悅想到了變換“灰塵”材料,讓它變得輕一點,比如用紙屑、羽毛。于是我們一起搜集了較輕的灰塵材料,有各類紙、毛線、羽毛等,為了讓它們變得更輕一點,大家又通過撕、剪等方式,將它們變?yōu)榧埿、毛線頭。

  浩然說:我還有一件事情要請大家?guī)兔,你們能幫我設計一張蛛網嗎?我想扮演小松鼠掃蛛網。大家積極獻計獻策,用毛線、用身體,還有一種更具創(chuàng)造性的打掃蛛網的方式,當松鼠用尾巴掃蛛網時,他們就立刻手拉手纏在“松鼠”身上,多好的創(chuàng)意呀!

  悅悅:這里怎么有女孩鞋呀?小矮人都是男人。

  她的發(fā)現引來了大家的爭議,一迪說:也許是他們女朋友的吧。女鞋最終保留下來。我沒有發(fā)表意見。

  白雪公主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角色,卻沒人扮演。經過交流,我了解到原來大家覺得這個角色表演難度大,要唱歌好、跳舞棒,長得漂亮,大家不敢嘗試。于是我向大家發(fā)出倡議:《白雪公主》童話劇馬上要開演了,現就主要角色――白雪公主向小朋友發(fā)起挑戰(zhàn),請大家自愿報名,競選主角。這個主意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第二天,小朋友的表演精彩紛呈,大家爭相表演,白雪公主終于“名花有主”了。

  幾天之后,問題又來了,喜歡搞惡作劇的一鳴將衣服、鞋子、襪子扔得到處都是,妨礙了游戲的正常進行,他卻玩得不亦樂乎。大家都紛紛指責他,教師和他一起觀看了別人愉快的游戲,引導他思考聯想自己開心玩耍時因別人“搗亂”而使游戲無法進行的經歷,并借機鼓勵他向老巫婆角色發(fā)起挑戰(zhàn),讓大家刮目相看,他同意了,并且演得相當出色。六一兒童節(jié)的時候,我們進行了演出,家長和其他班的小朋友觀看了演出。孩子們投入的表演,博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尤其是一鳴表演的老巫婆效果極佳,此后,他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明顯提高。

  二、解讀

  以上表演游戲,突破了教師高控制之下,幼兒對教師模仿和服從的傳統(tǒng)表演游戲模式,以促進幼兒主體性發(fā)展為宗旨,力求凸現游戲中一種新型的師幼關系。教師除了提供時間、空間和基本材料外,很少干預幼兒的游戲。如情節(jié)、臺詞的設計、角色選擇以及女鞋問題是否保留等游戲過程,都是按照幼兒的意愿進行的。當孩子在游戲中遇到困難,或因思維受到限制、缺少創(chuàng)新而使游戲無法繼續(xù)深入時,教師參與的策略核心都是引導孩子自己試著去解決,如:

  方法一:拋出能啟發(fā)孩子思維的問題。

  方法二:幫助孩子出謀劃策。

  方法三: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游戲材料,以鼓勵和支持他們進行多樣化探索。

  方法四:為幼兒營造一種民主平等的討論氛圍,讓孩子們的經驗、困惑進行有益的碰撞,激發(fā)他們不斷思考,自己發(fā)現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所有這些都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一段時間后,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自我表現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等都有明顯的提高。

  三、反思

  1。提供充足的游戲時間和空間,保證游戲順利進行

  因為每天游戲時間充足,孩子們可以充分投入游戲,這為游戲多樣化、創(chuàng)新性地開展提供了時間上的保障。游戲過程中以集體、分組、個體活動相結合的形式交叉進行,當孩子們不敢嘗試白雪公主角色時,為了保證游戲繼續(xù)進行,我們還開展了幼兒、家長共同參與的“競選公主”活動,使得受“冷落”的公主角色成了“熱門”角色,激活了孩子們的表演欲望,將游戲推向了高潮。基于游戲空間的延伸,家長資源也給我們的游戲注入了新的活力,浩冉和媽媽的“鹿角”創(chuàng)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投放豐富的游戲材料,支持幼兒探究

  根據幼兒興趣和游戲需要,向幼兒提供半成品或一物多用的游戲材料,有助于幼兒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如各種飲料瓶、易拉罐、紙盒、紙箱等。為了更好發(fā)揮游戲材料的'教育作用,教師還應在活動過程中啟發(fā)幼兒擴充材料和改造材料。如游戲中,不變“尾巴”材料變“灰塵”材料問題是孩子發(fā)現的,我驚訝于他們敏銳的觀察力和對已有經驗的遷移,并大力支持,積極為孩子們提供了各種紙、羽毛、毛線等操作材料,創(chuàng)設探索空間,讓幼兒原有經驗在表演游戲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調動、豐富、建構和鞏固。

  3。關注幼兒的“搗亂”行為,引導幼兒學會換位思考

  幼兒在游戲中經常會以自我為中心,很多矛盾沖突就是因為不能理解對方,所以引導幼兒學會換位思考是很重要的。喜歡搞惡作劇的一鳴將衣服、鞋子、襪子扔得到處都是,妨礙了游戲的正常進行,他卻不以為意。我和他一起觀看了大家愉快的游戲,并引導他聯想自己開心玩耍時因別人“搗亂”而使游戲無法進行的經歷,并借機鼓勵他扮演老巫婆,演出獲得了極大成功,也使他從此變得自信和慢慢自律起來,樂于參與活動。

  4。關注幼兒需求,適時引導

  教師要在不干擾幼兒游戲的前提下,參與幼兒游戲,關注幼兒需要,并適時給予引導、支持。當孩子們在表演小鹿,思維局限于用手表演鹿角時,我及時提出問題,使孩子們突破原有思維,不斷探索和嘗試。當孩子們不敢嘗試白雪公主角色時,我巧妙利用家長資源,開展“角色競爭”活動,激活了孩子們的表演欲望,將游戲推向了高潮。當個別幼兒沒有足夠勇氣時,我就建議他擔任烏龜、小老鼠、小鳥等角色參與游戲。

  要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教師不僅是教育者,更是幼兒游戲的伙伴;要讓幼兒在游戲中玩得開心,玩有所得,教師就要用心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帶著童心去參與幼兒游戲,重視良好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營造良好的游戲氛圍,引導幼兒參與游戲環(huán)境、材料的創(chuàng)設。把游戲的自主權還給幼兒,讓幼兒在游戲中自主活動、自主發(fā)展,為不同能力的幼兒提供不同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教師也在不斷的游戲觀察、調整中,獲得專業(yè)化發(fā)展和自我不斷完善。

大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讓學生經歷編制4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運用口訣的優(yōu)越性。

 。2)、掌握4的乘法口訣,會用4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的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意識,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自主編制4的乘法口訣并能熟練運用。

  教學難點:熟練運用口訣完成表內乘法的計算,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秋天到了,小熊家種的紅果樹豐收了,他想請小伙伴到他家吃糖葫蘆,相機板書課題:“小熊請客”。媽媽告訴他一串穿4個紅果,小熊想串9串,可是9串需要多少個紅果呢,小熊怎么也想不出來,我們來幫他數一數好嗎?(電腦顯示豐收的果園和小熊)

  二、手腦并用,探究問題。

  1、 擺一擺:

  每個小組都發(fā)有一定數量的小蘋果來代替小熊的'紅果,請你們四個一串擺一擺。(課件出示)

  2、 數一數:

  數數,1串有4個紅果,2串呢,3串呢?最后算出9串穿了多少個果子,小組要分好工,擺好一起數一數然后共同填好教材20頁的記錄單。

  填好后指名匯報評價。

  3、 做一做:

  師:同學們數的很認真,填得也很正確,你們能不能像我們前邊學習的編口訣那樣列出乘法算式并編出口訣呢?

  學生根據記錄獨立列式、編寫口訣。編完后小組交流填寫的準確性,再集體匯報,教師同時板書:

  1×4=4 一四得四

  2×4=8 二四得八

  ……

  4×8=32 四八三十二

  4×9=36 四九三十六

  師: 現在有了4的乘法口訣,今后小熊串糖葫蘆是就很容易知道需要多少個紅果了。那么你還能根據四八三十二寫出另一個乘法算式嗎?

  4、議一議:組織學生討論,怎樣幫助小熊記這些口訣。

  生: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方法。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一記。

  5、練一練:對口令,記口訣

  通過師出生對,生生互對幫助學生記憶口訣。

  6、說一說:一張桌子四條腿,2張桌子……

  三、實踐應用,反饋信息:

  1、 助人為樂:

  師:小熊剛串完糖葫蘆,他的小伙伴就來了,有小兔、小松鼠、小狗、小刺猬。(電腦出示)小熊請他們吃糖葫蘆,大家很開心,小伙伴要走了,小熊有點舍不得,他想再送給伙伴點兒禮物,可是送什么好呢?媽媽告訴他咱們的果園里還有一些氣球呢,把氣球送給他們吧,小熊聽了很開心?墒撬麄儊淼焦麍@,發(fā)現氣球上多了一些算式,原來熊媽媽想考一考大家:

  這下可難倒小伙伴了,他們不會算這些題,同學們,你們說怎么辦?

  同學們一定很愿意幫助他們,教師趁機讓學生在書上連一連,然后再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出這些題的。這樣的練習有幫助學生記憶口訣。

  1、 打氣球:

  還有一些氣球高高的掛在果園里,你愿意幫助小熊擊中這些氣球嗎?(完成書中練習2)

  2、 巧手拼圖:

  師:小熊想把自己的家布置的更漂亮些,他想把桌子鋪上這樣的拼圖,(電腦出示3題)大家?guī)椭⌒芩阋凰阈枰嗌賯黃顏色的正方形、多少個藍顏色的正方形?

  生:在書上填寫,全班交流填寫結果。

  3、 走迷宮:

  這節(jié)課大家既學到了知識,又幫助了那些可愛的小動物,現在老師想和你們玩一個數學游戲:找規(guī)律,走迷宮。

大班教案 篇5

  大班奧爾夫音樂教案:《吹泡泡》

  活動目標:

  1、通過節(jié)奏活動,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節(jié)奏感。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對音樂的開始與結束的反應能力

  3、對幼兒進行氣息的訓練及力度的控制和想象力的練習。

  4、能夠完整地歌唱歌曲并且大膽地表現歌曲的情感。

  活動準備:節(jié)奏卡片吹泡泡的玩具鈴鼓鈴圈單響筒圓舞板

  活動過程:

 一、節(jié)奏練習

  1、師生問好。

  2、節(jié)奏游戲。

  二、復習鞏固對16分音符的認識。

  1、師:這是誰呀,你們認識嗎?

  幼:十六分音符。

  師:對,我們就是一個蘋果分四瓣,一人吃一口的.,所以走路的速度是快還是慢?為什么?所以唱歌的聲音是長還是短?

  2、將16分音符放在節(jié)奏圖中,先分行拍,再連貫著拍。

  師:現在我在節(jié)奏圖里又加上了十六分音符,難度加大了,你能邊念邊拍出節(jié)奏來嗎?

  3、教師將幼兒分成四組,進行節(jié)奏練習比賽。

  師:好,那這一次我們來分組比賽,看哪一組拍的最最好!

  (師生一起先分行拍,再連貫著拍。)

  4、嘗試用節(jié)奏說一段話。

  師:其實這個節(jié)奏就是上次我們學過了一首童謠,你們聽——的大,的哥的哥

  大,三個臭皮匠在寫文章;的大,的哥的哥大,湊成一個諸葛亮。。ń處熡媒贪糁笀D譜)

  5、幼兒嘗試,分小組一起來玩游戲。

  師:自己商量一下,誰打節(jié)奏?誰念兒歌?

  6、請部分幼兒和家長一起表演。

  三、游戲《吹泡泡》。

  1、教師開始吹泡泡引起幼兒的注意。要求請每一位小朋友盯住一個泡泡去看,泡泡的顏色、在陽光下的顏色、形狀,引出歌詞。

  師:老師在吹泡泡的時候,請你用小眼睛仔細盯住一個泡泡看看一看泡泡在陽光下的顏色是什么?形狀是什么樣的?

  2、幼兒根據觀察回答教師的提問。

  師:小朋友們都發(fā)現了,吹呀吹泡泡,有大又有小,飛呀飛上天飛呀飛上天,泡泡泡泡咦泡泡不見了。

  3、請小朋友每人跟著一個吹出的泡泡唱“啊”音延長到泡泡破裂,破裂時發(fā)出“啪”的聲音。

  師:下面我們用啊的聲音表示吹泡泡,用啪的聲音表示泡泡破裂。(幼兒游戲)

  4、用聲勢表現,請幼兒每人跟著一個吹出的泡泡一直輕聲拍手,當泡泡破裂時跺一下腳表示。

  師:好玩嗎?這次我們來換個玩法,泡泡吹出的時候拍手,泡泡破裂的時候

  跺腳。好不好?(師生一起游戲)

  5、二部練習,幼兒分成兩組,玩吹泡泡的游戲。

  師:當泡泡吹出時,第一組小朋友各自跟一個泡泡,發(fā)出“啊”的聲音,第二組小朋友同樣每人跟一個泡泡,在泡泡破裂時發(fā)出“啪”的聲音。

  四、樂器游戲。

  1、出示樂器鈴鼓、響板讓幼兒辨認,用鈴鼓或鈴圈跟吹出的泡泡,圓舞板或雙響筒表示破裂的泡泡。

  師:這次我們帶上樂器寶寶一起來玩。(拿樂器玩游戲2次)

  2、合音樂一起游戲。

  師:下面我們一起跟著這首好聽的歌曲《泡泡不見了》來玩一玩吧。師:我們手拉手圍成一個泡泡,有大又有小就往后退和往前進,飛呀飛上天飛呀飛上天就拉手轉圈,咦泡泡不見了,嘴巴里一定要說“啪”,這時手松開,各自擺一個不一樣的造型。一定要和別人不一樣哦!

大班教案 篇6

  工作要點:

  1、初步了解我國的名勝古跡、民族文化等,能根據已有經驗技能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認識幾個主要的少數民族,初步了解其主要居住地、服飾特點和生活習俗等。對富有特色的少數民族音樂和舞蹈感興趣。

  3、能選擇合適的`材料及自己喜歡的方式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大膽地表現自己。

  音樂欣賞:森吉德瑪

  自主活動

  內容與材料:

  科學區(qū):觀察地球儀、少兒中國地圖、世界地圖等,并學習拼中國地圖。

  表演區(qū):提供民族服飾(如自制五彩圍裙、新疆帽、哈達等)、自制的京劇臉譜面具、鈴鼓、串鈴等讓幼兒自由表演。

  音樂磁帶:“大中國”“森吉德瑪”“達板城的姑娘”“哈達獻給解放軍”“北京的金山上”“瑤族舞曲”以及擠奶、騎馬、牧羊等曲子。

  美工區(qū):提供廢舊材料、紙張等讓幼兒制作自己喜歡的建筑工藝、民族服飾等。

  建構區(qū):提供大型積木及輔助材料(如廢舊瓶盒)等,讓幼兒搭建長城、天安門等一些名勝古跡。

  語言區(qū):提供反映祖國四大發(fā)明,中國之最,現代科技發(fā)展的圖書或圖片等讓幼兒觀察交流,并投放一些著名的地名文字卡片,讓感興趣的幼兒讀讀認認,并貼到地圖相應的位置。

  欣賞區(qū):天安門圖片、京劇臉譜、少數民族人物畫像、國畫等。

  數學區(qū):2和3的組成。

  戶外活動

  內容與措施:

  1、積極鍛煉,熱了知道擦汗和脫衣服,并把衣服放到指定地方。

  2、鍛煉時找空的地方,不與同伴碰撞不做危險的事。

  3、早操時,能根據音樂節(jié)奏整齊有力地變化隊形及動作。

  日;顒

  內容與措施:

  1、參觀走廊的主題展區(qū)。

  2、交新朋友。

  3、大帶小活動聽從老師安排,不單獨行動。

  4、鞏固常規(guī),輕聲說話、離開椅子時要將椅子塞到桌子下。

  個別活動

  1、教育幼兒在人員較多的情況下要遵守集體規(guī)則。對個別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2、觀察發(fā)現幼兒的特長愛好等。

  親子活動

  1、和孩子共同收集和主題相關的圖片照片和實物等。

  2、促幼兒早睡早起,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適應大班作息時間。

  3、幫助幼兒記錄口述稿“國慶見聞”。

  選擇性課程

  詩歌欣賞。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縱跳觸物的技巧(物體離幼兒舉起手臂時的手指尖25厘

  右),發(fā)展下肢力量。

  2.在游戲中注意安全,遵守游戲規(guī)則。

  活動準備:

  1.在場地中間懸掛2~3條長繩,上面懸掛自制枇杷卡片,數量是幼兒人數的1

  倍,高度超過幼兒舉起手臂的手指尖以上20-30厘米。

  2.幼兒人手一個小簍子。

  3.輕松愉快的音樂。

  4.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1)列隊練習。

  幼兒隊開練習走大圓、走四路縱隊、小組開花走等。

  (2)做模仿操:

  美麗的夏天到了,小猴跟著媽媽去玩耍,看到小鳥在藍天里飛呀飛。(上肢運動。)

  小猴跑到樂園中,看到小朋友在玩蹺蹺板,一上一下真好玩。(下蹲運動。)

  小猴跑呀跑,看見大象牌子長又長,正在幫助工人叔叔。(腹背運動。)

  小猴跑呀跑,看見小白兔一蹦一跳,玩得正高興。(跳躍運動。)

  2.基本活動。

 。1)幼兒來到“枇杷樹”前。

  教師:你們看,樹上結了什么果實?想吃枇杷嗎?現在我們就來跳起來夠一夠吧!小腿彎曲,腳用力向上蹬地跳起,用手摘枇杷。

  (2)請幾位幼兒模仿示范動作。

 。3)教師:仔細觀察剛才的動作,小朋友怎樣做才能摘到枇杷?向上跳的時候腿微彎曲,腳尖用力蹬地,猛地向上跳,同時用手指觸碰枇杷,手也要伸直才行哦!

 。4)幼兒 分散練習,教師個紐。

  3.游戲:摘枇杷。

 。1)教師:枇杷大豐收了,現在我們就去摘枇杷吧。(幼兒玩摘枇杷的'游戲,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氖欠裾確,及時提醒幼兒注意動作要領。)

 。2)游戲反復進行幾次,可以組織幼兒進行比賽,比一比誰摘得最多。

  4.放松活動。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干,大家摘了這么多的枇杷,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跳個豐收舞吧。

  幼兒隨著音樂自由模仿教師做放松活動,可以相互放松,做放松操,揉一揉腿。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幼兒美術教案大班03-10

大班教案【精選】08-27

【精選】大班教案08-17

(經典)大班教案08-18

大班教案[經典]08-01

[精選]大班教案07-31

大班的教案03-26

大班教案04-01

大班教案【經典】07-26

(精選)大班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