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精選]實用的中班科學教案3篇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目標:
1、嘗試飼養(yǎng)和照顧小蝸牛,觀察記錄比較蝸牛的飲食習慣。
2、樂意和老師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體驗交流與發(fā)現(xiàn)的快樂。
準備:
1、師生共同捕捉小蝸牛若干。
2、《幼兒畫冊》
過程:
1、觀察小蝸牛
提問:小蝸牛長什么樣?
2、猜測小蝸牛喜歡吃什么?
提問:你們知道小蝸牛愛吃什么?(引導幼兒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猜測)
3、試驗,并嘗試記錄觀察的結(jié)果
(1)分組收集小蝸牛喜歡吃的食物.
(2 ) 幼兒食物,討論如何喂小蝸牛?
(3)鼓勵幼兒經(jīng)常觀察小蝸牛對所食物的喜好情況,用自己的方式將觀察到的情況記錄下來。
4、交流、分享發(fā)現(xiàn)
鼓勵幼兒與老師同伴交流自己喂食方法和發(fā)現(xiàn),獲得蝸牛在飲食方面的初步認識。
(1)提問:你發(fā)現(xiàn)小蝸牛愛吃什么?
(2)提問:在喂養(yǎng)的過程中你還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3)閱讀《幼兒畫冊》中的,判斷一下蝸牛喜歡吃什么?
活動反思:
探究蝸牛食性的活動已進行一周了。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猜想,不斷從家里帶來各種各樣的食物喂蝸牛。在親自喂養(yǎng)蝸牛的過程中,他們的結(jié)論是,蝸牛吃水果、蔬菜、糧食,不吃樹葉。在討論結(jié)論的過程中,有的孩子提出:“蝸牛愛吃甜食!睂τ谶@個結(jié)論孩子們產(chǎn)生了激烈的爭論。為了把孩子們對蝸牛食性的探究引向深入,我抓住時機問道:“蝸牛真的更喜愛吃甜食嗎?怎么證明呢?”有的孩子說:“蘋果是甜的,給它帶點兒蘋果試試!钡R上有孩子反駁:“只給它吃甜的食物不行,把甜的`和不甜的食物同時給蝸牛吃,看它先吃哪個,這樣試才公平!眱蓚人經(jīng)過充分討論一致認為,要證明蝸牛是不是更愛吃甜食,應該同時甜的和不甜的食物,而且兩種食物要與蝸牛的距離相同。隨后,孩子們分成5個小組,為蝸牛選擇了不同味道的食物進行實驗。結(jié)果4個組的蝸牛都先吃了甜食,只有1個組的結(jié)果與大家不同,原因是他們將白菜擺在了離蝸牛近的地方,所以,蝸牛先吃了白菜。有的孩子還發(fā)現(xiàn)蝸牛的大便是紅色的,有的認為是血、有的認為是糞便,這是一個有趣的發(fā)現(xiàn),可以生成一個新的話題。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通過各種感官感受風并讓幼兒知道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能感覺到。
2、 讓幼兒知道空氣流動形成風。
3、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風的好處與壞處,以及人們怎樣利用風和戰(zhàn)勝風災。
4、 對風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5、 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激發(fā)幼兒探索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難點:風可能給人類造成的危害和預防風災的辦法
活動準備
扇子 紙板 彩條 有關(guān)風的圖片(有益的風和有害的風)
活動過程
。ㄒ唬、開始環(huán)節(jié):
導入引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讓幼兒閉眼教師用扇子在每個小朋友臉前扇一扇,使幼兒感知風的存在。教師拿出彩條讓幼兒吹一吹,扇一扇,跑一跑
。ǘ、基本環(huán)節(jié)
1、 通過提問讓幼兒說出風的特征
2、 引發(fā)幼兒討論風真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又實實在在崔在著,它是通過周圍空氣流動形成的,只有你周圍有空氣就會有風產(chǎn)生
3、教師通過扇子,紙板,彩條讓幼兒親自動手輕輕的扇和用力扇,感受風的大小和速度,讓幼兒說出風速大力量也大
解風能為人類做哪些貢獻熱氣球飛上天、涼爽、衣服晾干、樹葉擺動、放風箏、種子的傳播等等讓幼兒了解風對人類的害處
發(fā)大水、沙塵暴、把房子吹倒、泥石流,打翻漁船等等
4、 風有時為人們做好事,有時做壞事,不過人們的本領(lǐng)可大了,想出了許多辦法不讓風做壞事,種樹建防風林、提前預報減少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ㄈ、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
教師引導幼兒回答:你們了解風了嗎?在知道了它的好處與壞處后,你們愿意和風成為好朋友嗎?(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jié):今天我們的收獲可真大,不但認識了風,知道他有大小、有方向,還學會怎樣制造風,請你們回家再找一找資料,想一想,怎樣才能將這些有害的風變成對我們有用的風,看看是不是又有新的發(fā)現(xiàn)和收獲。
。ㄋ模、延伸環(huán)節(jié)
今天我們知道了風給我們帶來好處,也能給我們帶來壞處。風還會和我們一起做游戲,F(xiàn)在在沒張桌子上都有一個風車和一小筐材料。請你們選擇自己認為可以用的材料,讓風車轉(zhuǎn)起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感受風的大小、體驗風的方向,由于風是一種比較抽象的事物。在活動前,我特地布置了任務,讓孩子們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尋找風的蹤跡,讓他們在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同時,獲得風的初步概念,及相應的零散的、模糊的生活經(jīng)驗。
小百科:風是由空氣流動引起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它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太陽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溫度升高,地表的空氣受熱膨脹變輕而往上升。熱空氣上升后,低溫的冷空氣橫向流入,上升的空氣因逐漸冷卻變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溫度較高又會加熱空氣使之上升,這種空氣的流動就產(chǎn)生了風。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實驗、談話讓幼兒了解有關(guān)電池的一些小知識,認識電池的特征、正負極及作用,了解正確使用電池、檢驗電池的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3、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 電動玩具若干,創(chuàng)設情境"電池專賣柜"。
2、實驗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電池一節(jié)(新、舊),燈珠一個,電線一根。
3、電池模型圖,說明圖(安裝圖)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討論認識電池
1、利用玩具吸引幼兒,并且撥動開關(guān),提出問題:玩具為什么不動?
2、證實幼兒的猜測,引出活動的主題--電池。
3、幼兒觀察電池。
4、結(jié)合圖片鞏固幼兒的'發(fā)現(xiàn),小結(jié)電池的基本特征,并認識正負極。
二、掌握電池的使用方法
1、裝入電池,玩具不動,找原因。(幼兒討論后回答)
2、羅列幼兒的三種可能性,并一一加以驗證。
、 電池裝反了。措施:結(jié)合說明圖,讓幼兒學習正確的安裝方法,鞏固正、負極知識,并請幼兒試裝。
、 玩具壞了。措施:用快用完的舊電池證明。
、 電池沒電了。措施:用新電池。
三、通過實驗,檢驗電池
1、提出問題:怎樣才能知道電池里有沒有電?
2、幼兒探索性實驗,教師指導。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利用小電珠發(fā)光來檢驗電池有沒有電。4、幼兒驗證實驗。
5、小結(jié)。
四、了解電池的作用和種類
1、利用電池專賣柜介紹普通的電池和幾種特別的電池。
2、了解作用,讓幼兒談談何處也要用電池,用到什么樣的電池,并且從專賣店中找出它。
五、游戲:配電池
通過認識電池我給孩子講述電池原理和作用及危害:電池都有正負極,有包包的一頭為正極,有窩窩的一頭為負極;我們安裝電池時,一定要看好所用的遙控器或手電筒等上面的“+”、“—”極標志,把包包這邊順著“+”安,這樣就不會錯了,如果發(fā)現(xiàn)無法使用,一,可能是安裝錯誤;二,可能是電池的電用完了;三,檢查燈泡是否壞了。
電池是利用化學能、內(nèi)能、光能、原子能等形式的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它對于我們?nèi)祟惼鸬搅撕軓V泛的作用,比如家里的各種遙控器、照相機、攝象機、手電筒、電話、手機等等,都要用到電池,因為它攜帶起來非常方便,而且價格便宜,所以我們都經(jīng)常使用它。
活動反思:
通過認識電池,幼兒對電池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它為我們?nèi)祟愖隽撕芏嗍虑椋了解了電池有不同的形狀,有圓有方,有粗有細,有大有小。與此同時,幼兒初步認識到廢舊電池給人們帶來的危害也非常大(通過老師的介紹,孩子們都吃驚地瞪大了眼睛,這是他們沒想到的),表示今后電池用完后,不會再到處亂丟了,一定要把它們放到專門的回收點去,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會健康,就不會生病了,我們的環(huán)境也會越來越好。
小百科:電池指盛有電解質(zhì)溶液和金屬電極以產(chǎn)生電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復合容器的部分空間,能將化學能轉(zhuǎn)化成電能的裝置。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8-12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24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06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24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8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9-05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9-01
中班科學教案12-01
中班科學教案(推薦)07-27
【必備】中班科學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