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范文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范文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了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特點,學習用線條表現(xiàn)植物特征及其前后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線條造型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保護植物和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特點,學習用線條表現(xiàn)植物的方法。難點:如何運用線條表現(xiàn)植物的前后關系和不同姿態(tài)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欣賞視頻《吃怪味的植物》(播放視頻),思考:它們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這些植物給你什么感覺?
(1)你們喜歡這些植物嗎?生:喜歡
。2)你知道它們各叫什么名字?綠蘿、龜背竹、蘆薈、吊蘭??(名字)
有什么作用嗎?有愉悅心情、美化環(huán)境、凈化空氣、使用、藥用等作用。(作用)
。3)你覺得這些植物給你什么感覺?尤其是美好的感覺一定要說一說!逦、葉子的姿態(tài)自然、形態(tài)各異?? 自然界各種各樣的植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的色彩。那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為這些植物畫張畫,歌頌這美麗的使者吧。(板書課題:《植物寫生》)
。ǘ┨骄渴綄W習活動
1、觀察老師帶去的植物。
打開書本第二頁,結合書中的圖片,和老師手中的植物,你觀察到植物的葉子(花)有什么不同?生:畫中的葉子線條更概括。
2、欣賞畫家筆下的植物。
欣賞賴少其的中國畫〈君子蘭〉,誰來說說畫家是如何使用豐富的線條的?如疏密、長短、曲直、穿插等變化,3、組織學生討論分析教材上的幾幅學生作業(yè)。
(1)教材上的學生作業(yè)哪部分畫得好?生:云南風景中,注重了線條的'疏密;
巴西鐵樹注意線條的前后遮擋。
。2)這些孩子的畫對你有什么啟發(fā)呢?表現(xiàn)形式可以是刮畫、國畫、線描、等等。畫的時候注意線條的前后穿插。疏密的結合??
4.布置作業(yè),教師輔導。
請同學們對兩盆植物用線描的方法進行寫生,作業(yè)要求:畫面布局飽滿。植物特征的表現(xiàn)。線的疏密、虛實變化。 我們的百花園已經(jīng)建成了,請同學們帶著你的作品來這里參展。同學之間相互介紹、評價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其他同學觀察思考。
5、教師組織學生小結評價。
。ㄈ┱n后拓展
展示幾幅用其他方法(水墨、水彩、簡筆畫、剪紙等)表現(xiàn)植物的學生作業(yè),引導學生回家可以進一步寫生。
美術教案范文2
活動目標
認識瓜的種類與營養(yǎng)。
掌握不同瓜的形狀及畫法。
分清瓜類中的蔬菜及水果。
活動準備
水果類:西瓜、香瓜、哈密瓜(食物)。
蔬菜類:南瓜、黃瓜、角瓜(圖片)。
畫畫的基本用品。
活動過程
一、水果與蔬菜
師:今天有好多瓜寶寶來和你們一起上美術課。
師:有誰都知道哪些瓜寶寶?說一說。
師:那你們想知道有哪些瓜寶寶的到來嗎?
出示水果食物和蔬菜圖片,指引幼兒說說瓜寶寶的名字,教幼兒如何分清蔬菜和水果。
二、畫一畫,瓜寶寶。
1、注意瓜寶寶們的形狀,顏色。
2、教幼兒瓜寶寶的`基本畫法。
3、讓幼兒一筆筆的畫。
4、給瓜寶寶換上鮮艷的外皮。
三、品嘗水果
1、瓜寶寶內在的味道。
2、三個不同的瓜寶寶內在的樣子。
3、不同瓜寶寶的營養(yǎng)。
活動延伸
畫畫瓜寶寶內在的美。
美術教案范文3
目的:
1、結合生活經(jīng)驗嘗試表現(xiàn)人物的簡單動態(tài)。
2、體驗大膽創(chuàng)作的愉悅。
準備:
1、在日常生活中借助錄像、圖片或到公園實地觀察等形式,豐富有關雕像的知識。
2、畫紙,油畫棒,四肢、頭部能活動的小紙人,錄音機及相關音帶。
3、畫有各種雕像的范畫一張。
過程:
一、張出活動
1、引出游戲情景:美麗的城市里有一群雕像,一到晚上,它們就快樂地在一起跳舞。早晨太陽升起的時候,它們立即變成雕像,向城里的`人們展示自己的美麗。
2、引導幼兒把自己想像成“城市雕像”,隨音樂跳舞。當聽到音樂中太陽升起的信號時,幼兒馬上做出一個造型動作;當音樂再次響起時,幼兒繼續(xù)跳舞。
二、觀察造型動作
1、音樂停止時,教師分別模仿幾個有代表性的造型動作,請幼兒猜猜這個雕像在干什么。
2、出示范畫,請幼兒用小紙人擺出范畫上雕像的動作,并說說這些雕像放在城市的什么地方比較合適。
3、請幼兒觀察自己身體的哪些部位可以活動,哪些部位不能活動,初步了解關節(jié)的活動與動態(tài)表現(xiàn)之間的關系。
三、設計城市雕像
1、啟發(fā)孩子當設計大師,為美麗的城市設計更多、更美的雕像。
2、在輕音樂背景下,幼兒邊畫雕像,邊做相應造型或擺小紙人。
四、展示作品
1、把幼兒設計的雕像布置在活動室中,供幼兒欣賞、模仿。
這是一幅十分典型的多視點構圖的作品:各種朝向的房子、行道樹、紅綠燈、汽車,體現(xiàn)了小作者在平面上表現(xiàn)十字路口時矛盾的方位感。
2、讓幼兒互相介紹各自設計的雕像,并商量放在什么地方比較合適。
評析
這個美術活動設計非常重視孩子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而且考慮到中班孩子的認知特點,教師讓孩子借助“活動人”擺放雕像的造型,降低了表現(xiàn)的難度,同時利用音樂游戲誘發(fā)孩子的表現(xiàn)興趣,強化每位孩子對雕像的選擇、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擺脫了圖式化作圖的方式。
美術教案范文4
一、出示飲料瓶和塑料袋,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請幼兒說說飲料瓶和塑料袋的用途和作用。
2、當飲料喝完瓶子你會怎么處理呢?他們還可以用來做什么呢?
塑料袋環(huán)保袋裝完東西后可以做什么呢?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是的,小朋友都說的非常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垃圾,我們可以給這些廢舊物品再次利用,變成有用的東西。
二、初聽故事,了解大意:聽故事錄音,邊觀看故事圖片。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山羊爺爺開了個什么商店?
3、你覺得山羊爺爺?shù)纳痰隇槭裁磿∶麨椤捌婷钌痰辍蹦兀?(教師鼓勵孩子大膽表述)
三)分段講述故事,觀看故事圖片。
1、第一副圖,提問: 山羊爺爺在店門口寫了什么字?
2、第二副圖,提問:誰去了奇妙商店? 小白兔拿了什么? 山羊爺爺想把飲料瓶做成什么呢?(讓孩子學學小兔和山羊爺爺?shù)膶υ,發(fā)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你能用飲料瓶做什么?
3. 第三副圖,提問:小鹿拿了什么去“奇妙商店”? 山羊爺爺想把塑料袋做成什么?(學說小鹿和山羊爺爺?shù)膶υ挘?你能用塑料袋做什么?
4、第四副圖,提問:小馬在想什么? 山羊爺爺?shù)淖龇ê脝?為什么?(鼓勵孩子自由表述,并說出理由)
教師小結: 山羊爺爺在為大家做好事!不僅讓森林里的環(huán)境更衛(wèi)生,還進行了廢物再利用,節(jié)約了資源,我們要向山羊爺爺學習!要講衛(wèi)生,不亂扔垃圾,要保護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衛(wèi)生,還要有變廢為寶的創(chuàng)新意識!
(4)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
山羊爺爺聽到大家的贊美聲,干得更開心了,我們來看看它用廢舊的東西變成的寶貝吧!、出示變廢為寶的`ppt 圖片
讓幼兒觀察后再討論這是用什么做的?它的做法又是怎樣的呢?
三、鼓勵孩子進行廢物再利用
師:小朋友看了山羊爺爺這么多用廢舊物品制作的漂亮寶貝,老師這里收集了一些廢舊物品,你能用它來做什么?(鼓勵大膽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師:孩子們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都不錯,我們現(xiàn)在就去動手實現(xiàn)吧! 可以每組的孩子做不同材質的作品,如:紙盤一組、紙杯一組、礦泉水瓶一組、塑料袋一組、環(huán)保袋一組等。(每組老師準備一個成品)等我們做好了就送到山羊爺爺?shù)摹捌婷钌痰辍比ァ?/p>
四、總結:
每組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講講自己本組所制作的作品,老師再進行總結:小朋友們和山羊爺爺一樣棒,能把廢舊的東西變成漂亮的作品,要是這些東西被人們當成垃圾亂扔的話,就會污染環(huán)境,而且還會傳播病菌,我們這樣做既保護了環(huán)境,還讓我們做出這么漂亮的作品,大家覺得是不是很開心。
美術教案范文5
目標
1、耐心、有興趣地參與粘貼活動。
2、學習使用漿糊進行粘貼。
準備
1、穿好線的紙盒、紙杯若干,漿糊、抹布、剪刀、彩色紙條。
2、教師用寬于卷筒衛(wèi)生紙芯長度的蠟光紙包在紙芯外面,使蠟光紙比紙芯長出一段。
過程
1、元宵節(jié)都要玩花燈,我們也來做個花燈吧!
2、教師先示范在紙盒四周粘貼彩色紙條裝飾花燈,讓幼兒觀察彩色紙條是什么顏色的,在彩色紙條一端抹上漿糊,粘貼在紙盒和紙杯的邊緣上,然后用抹布把手擦干凈。再示范用剪刀將卷筒衛(wèi)生紙芯上多出的蠟光紙剪成須狀。
3、幼兒操作,教師鼓勵幼兒大膽選擇漂亮的彩色紙條,指導幼兒將邊緣一圈貼滿。對選擇做紙芯花燈的幼兒,要多加具體指導和幫助。
4、播放過節(jié)的歡快樂曲,將做好的.花燈掛起來,讓幼兒相互欣賞。
建議:活動前,可讓幼兒看看花燈畫面,引發(fā)做花燈的興趣,并對制作的效果有初步印象。
美術教案范文6
一、指導思想
根據(jù)教材要求,本期我有的放矢的進行了形式多樣的繪畫教學,著力提高學生感受美、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貫徹加強基礎知識,開發(fā)智力,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原則,重視審美教育和加強工藝設計教育,力圖把知識性、趣味性和科學性融為一體。
二、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學生們的美術基礎不相同,對美術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學生對色彩有辨別能力,把握物體形狀的能力很強,對美術有了較高的欣賞能力和有較強的寫實能力,已初步理解并能應用透視、色彩等基礎知識和技法。從上學期的美術學習中不難看出同學們對畫畫充滿了興趣。作為美術教師要引導他們興趣發(fā)展下去,并且要繼續(xù)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繪畫習慣。對班上在美術發(fā)面有潛能、認識美的能力較強的學生加強輔導,進一步提高畫畫的能力。有個別學生學習美術有困難、有惰性。要開展一幫一的活動。
不足之處:
1、學生對于活動作業(yè)的認識態(tài)度有所偏頗,對于回家進行作業(yè)的投入度不高。學生樂于參與探究活動,但對于自己準備各類身邊常見材料的投入度很低。
2、部分學生上課缺少興趣,作業(yè)完成男生較差。
三、全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19課,選修課2節(jié)。其中造型·表現(xiàn)14節(jié),設計應用2節(jié),欣賞評述3節(jié),綜合探索2節(jié),教學內容包括欣賞、繪畫、工藝等課業(yè)。通過美術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等。美術學科很難像數(shù)學、英語一樣分成若干個等級,總體是塊狀的,盡管內容從1—6年級也有遞進,但很難截然分清。有的內容在四年級出現(xiàn),在六年級還會出現(xiàn)。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把握教學深淺。因為是六年級,所以內容越來越廣,難度越來越大,對教師的教學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沒有充分的備課是上不好六年級的課的。
四、教學目標:
1、造型·表現(xiàn)
運用形、色、機理和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xiàn)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fā)展美術構思與創(chuàng)作的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設計·應用
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jié)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chuàng)意、設計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huán)境。
3、欣賞·評述
欣賞、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料、形式與內容等特征,通過描述、分析與討論等方法,了解美術表現(xiàn)的多樣性,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綜合·探索
結合學校和社區(qū)的活動,以美術與科學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知識、技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策
劃、制作、表演與展示,體會美術與環(huán)境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
四、教學措施:
1、認真?zhèn)湔n,認真上課。在傳授雙基、培養(yǎng)能力過程中,加強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發(fā)揮美術教學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改進學習、教學方法,從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出發(f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研究“教”和“學”的方法,充分運用視覺形象,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鞏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
3、做到深入鉆研教材,抓基礎,抓課前準備。制作好范畫,手工范品及、影片、錄象片等教學手段和現(xiàn)代教育即使進行直觀教學。
4、加強個別輔導,抓好課堂巡回輔導的環(huán)節(jié),認真的幫助學生解決練習中的具體問題。對于成績不理想的幾位學生,找出學習不好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幫助解決。推薦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比賽,使他們得到更大的提高。
5、跟班主任聯(lián)系配合,端正部分學生,特別是部分男生對美術課的態(tài)度和認識。
6、利用欣賞、復習、直觀教學等手段,彌補學生的知識缺陷和想象力,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五、課題研究及措施
課題:如何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措施:
1、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作引導,豐富想象力。
生動活潑幽默詼諧的語言能給學生一種美的享受,把學生帶入一個輕松地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如同身臨其境般地被陶醉迷戀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展開想象的翅膀去創(chuàng)造著獨特的個性化的'藝術形象。
2、用直觀形象的教具作引導,豐富想象力。
小學生的想象力比成人的想象力更奇特,更天真無暇更淳樸。一旦觸動學生那想象的翅膀可以說是一發(fā)而不可收拾。美術學科的課程標準和要求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能感受美、鑒賞美、和表現(xiàn)美的能力。所以,在每節(jié)美術教學中都有必要提供一些直觀形象有趣的教具。
3、用肢體動作和表情作引導,豐富想象力。
肢體動作和表情是無聲的,但能激發(fā)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而且我相信每個學生對各自看到的肢體動作和表情都有著不同的詮釋,這就是為學生營造一個想象的空間去塑造各自心中的藝術形象。
4、用活動貫穿教學始終,豐富想象力。
小學生最感興趣的就是做游戲。如果能把每個教學內容編成童話并讓學生動手制作,學生就會一直都沉浸在想象的天國里。
明與暗
課時:1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比較,使學生初步掌握物體的明暗發(fā)現(xiàn)方法。
2、學生能初步運用明暗表現(xiàn)方法去觀察、分析、描繪物體的立體感覺。
3、培養(yǎng)學生對客觀世界存在的自然現(xiàn)象的研究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比較物體在光照射下的明暗變化的原理和規(guī)律。初步運用物體的明暗畫法規(guī)律,表現(xiàn)出物體的立體感。
教具準備:球體、立方體石膏模型數(shù)個,鉛畫紙、鉛筆、美工刀。學具準備:素描紙,繪圖鉛筆、畫板、橡皮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ㄒ唬⿲耄和瑢W們,我們看教室兩邊墻上,這些是美術興趣小組同學們的素描作品,你們能看這些作品有什么特點?
師:對,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現(xiàn)的石膏體。那么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來共同學習新的一課“明與暗”。(出示課題)
。ǘ┬率冢
我們首先來研究研究明暗怎樣產(chǎn)生的。通過剛才的觀察,你能總結出明暗時怎樣產(chǎn)生的嗎?
有體積的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下,會呈現(xiàn)出一定的明暗變化。
(三)觀察體會
同學們這里有一個石膏球體,我們來觀察,當光線照射的它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什么?
總結: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側面受光面),暗面(即沒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線(區(qū)分明暗兩部的界限),反光(側面環(huán)境光影響)。
(四)主動參與
下面老師就用鉛筆畫素描的形式表現(xiàn)圓柱明暗關系。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作業(yè)設計:
1、學生選擇立方體或圓柱體畫出明暗素描,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四、欣賞講評
教師把學生完成的作品擺放到前面,全體學生欣賞討論,然后說出自己的觀點。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物體明暗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希望同學們能將生活中各種不同物體的明暗,并用畫筆把他們描繪出來。
六、拓展:
觀察其他幾何體在光照射下其結構特點及明暗變化,并進行寫生。教學反思:
尋找美的蹤跡
第2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綜合探索
教學目標:
1、認識肌理,從整體和局部尋找美、體會美
2、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3、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肌理的美
2、合理構圖
3、從多角度發(fā)現(xiàn)事物的美。
教具學具準備:
牙刷、吸管、水粉顏料、水粉筆、墨水、宣紙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導入:(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不同的數(shù)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美)
1、請學生欣賞一朵花照片、幾朵花照片和許多花的照片。教師分別請學生談談對三張照片的體會
小結:一朵花明朗清晰、幾朵花重疊綻放,許多花絢麗多彩。
2、揭示課題
我們一起來《尋找美的蹤跡》。(板書課題)
美術教案范文7
課 題:你、我、他
學 科:美術
課 型:造型·表現(xiàn)
授課時間:
授課地點:
授課老師:
指導老師:
教學目的:
通過有序的、活躍的課堂活動,鼓勵學生運用所認識的線條、形狀等造型要素,開拓思維,積極參與造型表現(xiàn)活動,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同時探索不同的創(chuàng)作方法,發(fā)展具有個性的表現(xiàn)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學重點:
臉型特征及表情特征的認識。重視對學生大膽地進行造型表現(xiàn)的信心鼓勵,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自由地運用線條、明暗等對人物有意圖地進行夸張或變形的實驗性繪畫。
教學難點:
如何充分觀察,抓住所畫對象特征,以夸張抽象或生動寫實的不同手法,畫出自己對人物的不同表情變化的特殊理解。用自己的筆塑造一個有個性的人物形象。
教學關鍵:
仔細觀察,有意識地改變傳統(tǒng)畫頭像的方法。
教具準備:
自制圖片、教本及有關參考資料。
學具準備:
美術課本、作業(yè)紙、筆、橡皮等。
課 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天,同學們終于順利跨過小學,升入初中。面對新同學和新老師,還有嶄新的校園和環(huán)境,我看到同學們都很興奮。 前面你們上了三節(jié)課,也認識了三個新老師,現(xiàn)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自己。我姓楊,以后我就要和同學們在這里,度過我們三年最美好的時光。還要一起來學習非常有趣的美術課。(問同學: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美術課?)好,那么我們現(xiàn)在就開始上課。
二、引入新課
翻開課本第一頁,我們來學習新編的美術課本第一課《你、我、他》。(板書“你、我、他”)我想先問問同學們,當一個人走入你們的視線之內,比如老師我。那么你們最先注意到的是我的哪一部分呢?是不是除了高矮胖瘦就屬頭部最吸引人呢?對了,頭部是一個人最具特征的部位。當然了,一幅肖像畫不一定只是對頭部的描繪,它也可以是一個人的全身像。一位著名的美國藝術家曾對約翰·辛格·沙君特說:“每當我畫出一幅肖像時,我就失去了一位朋友!边@句話的意思是說也許是因為他畫得太逼真、太肖似了。在攝影術發(fā)明以前,像國王、王后、富商這樣的重要人物都要通過雇傭畫家來為他們畫肖像。
這些肖像充滿了他們生活的線索,人們能從華麗的服裝或是嚴謹?shù)闹品峡闯霰划嬚叩纳矸。攝影術發(fā)明以后,畫家們開始認為逼真地再現(xiàn)人物肖像是沒有意義的,所以開始思考創(chuàng)作肖像畫的新方法。他們開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尋常的方式來表達人類的情感和思緒。這就是肖像畫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那么今天我們重點要來學習人物頭部的肖像畫。剛才我們說了,頭部是辨認一個人最具特征的部位,我們要想知道同學們是否高興時,我們就會從他們的臉上露出的神情來加以判斷。不論是開心還是沮喪,都是通過你們的五官表現(xiàn)出來的。所以人物頭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狀態(tài),還有性格特征。
三、進行新課
好,我們先來看一看課本第三頁,這里有一幅宮六朝先生的《小女孩》肖像畫,現(xiàn)在誰來告訴我,這個小女孩臉部五官都有一些什么特征?(簡要分析)好,那么我們再來看看世界著名大師馬蒂斯的畫(圖1):
圖1 女人像 馬蒂斯
圖2 自畫像 弗洛伊德
現(xiàn)在又有誰愿意告訴我,這幅畫面中的女人有些什么特征? 特征:鼻子很長,眼睛露出休閑而略顯疲憊的神情。嘴巴隨意地撇著,頭發(fā)隨意地散落下來,整體感覺慵懶而散漫,是不是? 再看另一幅(圖2),這是英國畫家弗洛伊德的自畫像 所謂自畫像,也就是自己照著鏡子畫自己。我再請一位同學來說說他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臉是方形的,“國”字臉,眼睛長長的,兩只眼睛距離很近,感覺充滿了不安,嘴巴扁扁的,緊閉著,感覺就像一個病人躺在病床上是不是? 那么,剛才我們說了,自從照相術發(fā)明了以后,人們開始尋找創(chuàng)作肖像畫的新途徑和新畫法,F(xiàn)在我這里還有一些其它不同畫派的畫家畫的一些肖像畫,大家一邊欣賞一邊注意比較一下他們之間的風格有什么不同。
圖3女人 畢加索
圖4自畫像 瑞士 克利
圖5 男人的'頭像 襲勒
圖6自畫像 達利
圖7正面像
圖8 自畫像 凡高
。ń處熆偨Y)好,剛才我們看了許多不同畫派和風格的肖像畫,很多同學都回答得很好,一下就抓住了畫面人物的特征。不論是什么風格的畫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人物頭部的特征主要通過臉型,五官和發(fā)式來表現(xiàn)。而藝術作品又往往通過對人物面部的刻畫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突出表現(xiàn)某一主題。 在大家再看一看課本下的這三個人物,仔細體會畫家的用筆技巧。
。ㄔ倬唧w分析三幅圖。提問同學:第一幅只用線條,隨意的幾筆就將男青年的神情表現(xiàn)出來了;第二幅是用水墨,有濃有淡,有粗有細,體現(xiàn)出小女孩的天真含蓄;第三幅是用鉛筆畫的,略帶明暗表現(xiàn)手法,刻畫出少女略帶憂郁的氣質。)
四、課堂作業(yè)
現(xiàn)在大家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或習慣的表現(xiàn)手法選擇一幅肖像畫進行臨。ㄖv一下什么是表現(xiàn)手法)。下面讓同學做作業(yè)。(提醒注意:臨摹時最關鍵的是體會畫者描繪人物時的情感和手法,如何通過畫筆使人物更具個性化。)
五、引導評價
取幾張完成的作業(yè)作簡要評價。 讓學生參與評價并把本節(jié)課學習活動的體驗(感受)寫在作業(yè)紙上。
。保隳芨鶕(jù)自己的理解臨摹出畫中人物的神情么?
。玻@樣的練習活動使你感受到快樂了么?
美術教案范文8
教材分析
《平行透視與成角透視》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多彩的學習生活”中的第一個活動。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教學內容知識量大,邏輯性強,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學習本課有益于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造型能力,是美術教學重點。
學生分析
考慮到初一學生的知識特點,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基礎的造型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好奇心強。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感性和理性思維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形成勇于探索與實踐的良好學風,我?guī)ьI學生到室外觀察校園場景,讓學生自制取景框,學生間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相互評價,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鞏固和應用。
設計理念
“優(yōu)美的校園”中將《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知識與學生學習生活空間──校園造型結合起來,多角度、多方位、多視點地去發(fā)現(xiàn)、尋找、理解、表現(xiàn)校園建筑的美感。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意識和表現(xiàn)能力。
為了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我采用多媒體和示范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輕松地學習視覺元素和透視法則,并在實踐中加以運用。
活動方式
采用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的活動方式。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細致的觀察,理解掌握透視規(guī)律。
2.結合校園建筑物,學習方形物體的透視現(xiàn)象和規(guī)律,了解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的基本知識。
教學流程
一.導入主題
用投影放出校園甬道、教學樓線描圖(有透視錯誤、無立體感),分析近大遠小、近寬遠窄、近高遠低。
引導:我們在繪畫時,畫出的物體常常沒有立體感,原因是透視錯誤造成的,所以我們需要了解透視,運用透視規(guī)律來畫,糾正畫面中不符合透視規(guī)律的方法。你想知道什么是透視嗎?
二.學習透視與練習
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點、了解透視術語。
1.視點:觀察者眼睛的位置。
2.視平線:目光平視前方,在假想畫面上與視點等高的一條水平線。在開闊的野外,視平線是與地平線重合的。
3.主點:由視點向正前方延伸一條視中線,與視平線相交的一個點(亦稱“心點”)。
4.余點:方形物體的兩組水平平行線向左右兩邊分別聚集并在視平線上消失的兩個點。 請兩名學生,一站一坐,觀察石膏立方體和講桌對自己所處位置的視點、心點、視平線,并用取景框畫出來。
學生用取景框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使學生了解透視現(xiàn)象,掌握透視規(guī)律,拓寬審美視野,引導學生的繪畫思路]
教師小結:在日常生活活中,我們看同樣大小的物體,近處的大,遠處的小;同樣高的物體,近處的高,遠處的低。這種現(xiàn)象就是透視變化,而“近大遠小”就是透視變化中最基本的規(guī)律。
三.探究與表現(xiàn)
1.觀看石膏正方體、長方體線描圖,在不同的位置、角度所呈現(xiàn)出的透視變化。(多媒體展示分析,引導學生觀察)
[師生討論、觀察透視現(xiàn)象,強化學生空間思維的形成]
2.平行透視;把物體放平,正面面對學生。
小組討論:選舉學生代表回答問題。
生:上下線和視平線保持著平行關系,平行透視有1個消失點。
生:兩邊的豎線與視平線垂直,兩側的`邊線呈傾斜狀,慢慢延長向心點集中,消失于心點。
教師小結:兩位同學回答都正確;方形物體的一組邊,如果與我們成平行狀,那么它的另一組邊則逐漸消失于心點,離我們近的線段就長,離我們遠的線段就短,這種現(xiàn)象就是平行透視。
用投影儀放出一幅正確的平行透視線描圖,請一同學上臺,驗證透視是否正確。 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爭先恐后地上臺驗證,學生上臺將斜線延長,延長線集中于心點,線描圖正確。
3.成角透視;物體的一角對著學生。
生:上下邊和左右邊的線變的傾斜了,延長線分別向視平線左右兩點集中,成角透視有2個消失點。
生:沒有平行線,都垂直于水平面。
教師小結:回答的很正確;物體的一角與我們正對,傾斜線延長并向視平線上的左右兩點消失,這種透視現(xiàn)象叫成角透視。
請一同學上臺驗證一幅成角透視線描圖,是否正確。
四.知識擴展與小組競賽:
1.你熱愛我們的校園嗎?我們的校園美嗎?(播放建筑錄像,渲染氣氛)
學習興趣高漲,表現(xiàn)欲望強烈。
2.帶著取景框,走,我們到校園一起去看看!分成四小組做透視練習。
[把學生帶入校園環(huán)境中,了解場景構圖的特點]
3.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通過學習透視,思路清晰,學生躍躍欲試。此時安排作業(yè)恰到好處)
教師:要求同學參照學校建筑,畫出一幅平行透視、成角透視的線描圖。
教師輔導:針對有繪畫困難的學生,提醒他們透視要正確,重點輔導。
[學生自己動手練習,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發(fā)揮,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鞏固了所學知識]
五.課堂小結:
把自己畫好的作品同學之間相互評論,每個小組找一幅有代表性的透視作品拿到前面展示,講一下透視步驟。
教學反思
在美術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一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學習主動、積極,內在自我與外在環(huán)境實現(xiàn)了有效溝通,創(chuàng)新能力在評價交流過程中得到充分的肯定,并從中得到了自信心。為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凸顯了學生的主體性;而在學生發(fā)表意見時老師認真傾聽,在學生產(chǎn)生困惑時,老師適時點撥、指導,實現(xiàn)了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在這堂課當中我運用邊講邊問、啟發(fā)思考、集中注意、師生共同參與,強化了師生互動教學過程;精心組織訓練,小步快進,當堂反饋,力爭把問題解決在課內。
美術教案范文9
動目標:
1、了解花朵的外形特征。
2、嘗試用卷、搓、貼的方法裝飾花朵,發(fā)展動手能力。
3、初步體驗表現(xiàn)與合作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花朵課件、《心靈花園》輕音樂
2、花園背景圖一幅,大花朵示范作品一個,大花朵幼兒操作材料四個
3、毛根、皺紋紙若干;小鳥、蝴蝶、兔子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語言游戲,導入活動 。(2分鐘)
1、“眼睛小鳥”飛起來。
2、好朋友分享游戲。
二、播放課件,觀察講述。 (5分鐘)
看,這是哪里?花園里有什么?
向日葵——這朵花是什么顏色的?它的四周有什么?中間有一個大大的、圓圓的又是什么?你們知道它的名字嗎?
小結:我們剛才看到了美麗的向日葵花,很多花朵在一起就成了一個漂亮的大花園?墒怯幸黄莸夭桓吲d了,為什么呢?(展示花園背景板)
三、自主選擇,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10分鐘)
(一)是哦,綠草地真寂寞,它很想和花寶寶交朋友呢。那我們有什么辦法來幫它們呢?
(二)講解示范。
1、老師也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做了一朵大大的花要送給綠綠的草地。看,我用了哪些材料?(毛根、紙頭)
2、這些像棒棒糖一樣的圖案是怎么做的?(教師出示一個毛根制作的“螺旋形”圖案給幼兒自己嘗試探索,然后再示范制作的方法,幼兒集中學習)
3、花朵中還有一些漂亮的圓球,這又是怎么做的呢?(用皺紙搓成一個小圓球)
(三)幼兒操作。
1、小朋友你們想做一朵花打扮綠草地嗎?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咱們五人一組去試一試吧。
2、幼兒分組合作操作,老師觀察指導。(播放背景音樂)
四、分享交流、體驗情感。(3分鐘)
1、花寶寶做好了嗎?做好了就送到綠草地上去吧。我們來看看,紅花寶寶是哪些小朋友做的?來說一說,你是怎么打扮它的?
2、你覺得現(xiàn)在綠草地漂亮嗎?哪里漂亮?是呀,花兒都開放了,蝴蝶拍拍翅膀飛來了、小鳥嘰嘰喳喳飛來了,小兔子也快快樂樂跳來了(貼上小教具),小朋友你們也想去綠草地玩一玩嗎?(想)那跟老師們說再見,我們出去玩嘍!
評注
目標圍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維度制定,定位準確,符合美術領域的發(fā)展要求,貼近小班幼兒實際。
創(chuàng)設充滿情趣的語言情境,對于小班幼兒來講,一方面能夠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減少陌生焦慮,能夠以積極的狀態(tài)融入到活動中。另一方面也能把幼兒的注意力集中過來,促進幼兒的有效學習。
這個導入環(huán)節(jié)既是拉近師幼之間的關系,也順利地延續(xù)到下個環(huán)節(jié)。
以生動形象的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建立對花朵的初步經(jīng)驗,通過說說花朵的外形特征、顏色,鞏固幼兒的認知經(jīng)驗,為動手操作提供經(jīng)驗支持。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幼兒的情感表現(xiàn)欲越發(fā)增強,孩子們紛紛表示要給綠草地畫上一只兔子,畫上一條小河,畫上一朵花送給它。顯然,幼兒對美術的.基本經(jīng)驗只是停留在繪畫的層面。
通過前面環(huán)節(jié)的觀察、講述,孩子們能夠初步感受到花兒的美麗,已經(jīng)在心中種下一顆美的種子。這時,呈現(xiàn)教師的示范作品,對于小班幼兒來講,可以萌發(fā)他們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激發(fā)創(chuàng)作的欲望。
美術教案范文10
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大膽撕畫、粘畫的手工技能。
2、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畫好烏龜(沒有涂殼)的圖畫紙若干;
2、各種色彩的蠟光紙,膠棒。
活動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咱們班來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我們看看它是誰呀?請全體幼兒觀看錄像片《小烏龜》
師:你們認識它嗎?它是誰呀?
。ǘ┮龑в變赫f出小烏龜?shù)奶卣?/strong>
師:它長得什么樣子呀?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有殼、腿、頭、尾巴,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殼上邊的花紋)
師:請小朋友告訴我小烏龜?shù)臍な鞘裁搭伾?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烏龜穿上了花衣裳。
師:現(xiàn)在,小朋友們看一看,咱們班誰穿了花衣裳呀?那她們的花衣裳顏色多不多?那花衣裳是怎樣變成的呢?
師小結:對了,衣服上很多種顏色拼在了一起,就變成了花衣裳。今天呀,有很多沒有花衣服的小烏龜,它們想請咱們小班的小朋友幫助它們裝飾花衣服,你們愿意嗎?
。ㄈ┙處熤v解示范
師:我用各種各樣顏色的蠟光紙,撕成一塊一塊。小朋友們一起來撕一撕。然后均勻的'抹上膠水貼在烏龜?shù)谋成稀?/p>
(出示裝飾好的烏龜圖片作范畫)
。ㄋ模┯變簞邮植僮鳎處熝不刂笇
師:小朋友們,小烏龜之間最愛互相幫助了。小朋友們在粘貼的時候,也可以互相幫忙裝飾烏龜?shù)幕ㄒ律选?/p>
師:小朋友們在裝飾花衣服的時候,可要記住小烏龜特別愛講衛(wèi)生,我們小朋友也要做個講衛(wèi)生的好寶寶,把撕下的紙放到紙簍里。
幼兒裝飾小烏龜?shù)臍ぁ?/p>
教師巡回指導,啟發(fā)幼兒用不同顏色的蠟光紙裝飾烏龜殼。
。ㄎ澹┱故咀髌罚嗷バ蕾p
1、幼兒講一講自己的作品。
2、鼓勵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3、教師講評作品,鼓勵個別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美術教案范文11
學習活動:丁冬門鈴響(一)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歡快的.丁冬門鈴聲。
2.激發(fā)幼兒喜歡唱歌、表演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歌曲錄音。
2.鋼琴。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小寶寶要睡覺》
1.引導幼兒演唱時嗓音輕柔,速度緩慢地把搖籃曲的情感唱出來。
1.簡單進行歌表演,突出左手動作。
二、欣賞新歌《丁冬小門鈴》
1.感受樂曲歡快、愉悅地情感節(jié)奏。
2.教師引導幼兒用左右手打節(jié)拍的各種方法聽音樂打準節(jié)奏。
3.再次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意境。
三、學唱歌曲
1.幼兒聽音樂并跟教師念歌詞。
2.幼兒和教師一起唱歌曲。
3.引導幼兒想想可以根據(jù)音樂做什么表演動作。
美術教案范文12
施甸縣幼兒園蔣從毅
今天我組織了美術活動《彩蛋》,蛋寶寶是生活中很常見的東西,小朋友甚至每天都能吃到,但是幼兒看見的蛋寶寶是一種顏色的,而這節(jié)美術活動是讓幼兒感受蛋寶寶穿上衣服后變成了有鮮艷的顏色和好看的圖案的彩蛋了,從而在繪畫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藝術的美。目標定位于1.欣賞彩蛋,了解彩蛋裝飾的多樣形式。2.嘗試用簡單的點、線等花紋裝飾雞蛋。通過整個活動,我發(fā)現(xiàn)了存在的很多問題,并且在王老師的指導下我將整個活動進行了一個反思和總結。
第一、兩條目標的定位都在于技能方面,缺少情感的目標。 小班幼兒應以情感和興趣為主,而本活動中我所訂的目標太多于技能化,注重強調技能,卻忽略了情感的重要性。根據(jù)小班幼兒的特點,可以將目標改為注重色彩搭配和通過畫彩蛋來感受藝術的美。
第二、目標在活動過程中達成度不夠,并有所偏離。
第二條目標為嘗試用簡單的點、線等花紋裝飾雞蛋但我執(zhí) 教的整個過程中卻未將這條目標進行解決,而是潦草帶過,沒有給孩子經(jīng)驗的一個提升,而在欣賞過程中,圖片上的彩蛋以線條和簡單的小圖案居多,可以將第二條目標改為嘗試用線條和簡單的小圖案來裝飾。而且我的示范圖過于復雜,與目標也不符合,在示范時可以征求幼兒的意見,但也不能一味的照著幼兒所說的意見進行示范,我應該加入目標中所需要達成的內容進行示范,這樣會更有針對性。以前上的美術活動都是提前準備好范畫讓幼兒欣賞,而這次是第一次當場和幼兒一起來畫范畫,由于經(jīng)驗不足,大大的偏離了目標,
在這方面我還需要不斷的進行學習,改進不足之處,讓自己不偏離目標,將目標把握好。
第三、引導環(huán)節(jié)很重要,教具需要有針對性。
本次活動中,欣賞環(huán)節(jié)的圖片太廣泛,準備的蛋寶寶太多,不具有針對性,不能讓幼兒很好的欣賞到本次所需要達成目標的幾幅關鍵的畫,幼兒變得漫無目的,導致后來幼兒進行繪畫時畫出的畫都是隨意性的,在這方面,我在課前還考慮的不夠充分,在以后的美術活動中,我將在課前考慮的更充分一些,特別是在選擇讓幼兒欣賞的畫應該更有針對性,能讓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升。
第四、講評環(huán)節(jié)問題過于簡單,幼兒沒有得到一個很好的提升。
在講評環(huán)節(jié)中我只是問幼兒你最喜歡哪個蛋寶寶,為什么?在幼兒回答時我也沒有及時的進行有效的總結,讓幼兒得到提升?梢詫栴}變得更全面一些,可以問你畫的蛋寶寶用了什么裝飾的,用了什么顏色?讓講評更有效,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小班的'美術活動不應以技能為主,應該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fā)點,讓幼兒在原有的經(jīng)驗上一點點的進行提升,他們還不懂得什么是點、線,對于幼兒原來的經(jīng)驗這樣的跨度太大,幼兒消化不了,或許將本堂課定位在色彩上會更好,讓幼兒去感受色彩帶來的美和自己所畫的不同的圖案所帶來的美,讓幼兒覺得其實我這樣畫也是美的,讓幼兒感到自己成功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通過本堂課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去改進,并深思自己在美術活動中所缺失的東西,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的改進,并且不斷的去學習。
美術教案范文13
活動目標:
1、學習手教導畫。
2、感受顏色對比。
活動預備:
紅、黃、藍、綠四種顏料,每位幼兒一張畫有“新年樹”的鉛畫紙、抹布。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操作的'愛好:
老師和幼兒一起爭論:快要過年了,老師帶來了一棵新年樹,可是這樹還沒有裝飾過,我們一起來把它裝扮得美麗一些。
2、老師引導幼兒學習裝飾新年樹。
(1)老師邊講解邊示范點畫的步驟。
“新年樹上有很多彩燈,它們是什么顏色的?彩燈怎樣才會亮?”
(2)請個別幼兒示范點畫的方法,集體檢查彩燈是不是都掛在了“電線”上。
(3)幼兒為新年樹掛彩燈,老師個別指導。
每一盞燈都要掛在電線上,彩燈的顏色要美麗、豐富。
3、老師引導幼兒同伴間相互觀賞各自創(chuàng)作的作品。
(1)檢查每一盞燈是否都亮。
美術教案范文14
活動目的
1、 學習弄清四年級學生的學段目標。
2、 中心發(fā)言人闡明本課的設計意圖。
3、 其他教師說明自己的想法,并指出優(yōu)缺點,最后整理。
活 動 過 程
一、 組織活動。
二、 學習六年級學生的學段目標要求。
三、 中心發(fā)言人闡明本課的設計意圖和過程。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對稱的原理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
2,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創(chuàng)作一組對稱的人物或動物。
3,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了解對稱的原理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
教學難點: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創(chuàng)作一組對稱的人物或動物。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彩色紙,剪刀及繪畫工具。
2、教師準備范作,示范用的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說說對稱有什么特點
欣賞教材上的學生作品,討論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或者說我們可以怎么樣來理解課題《雙胞胎》與本才作業(yè)的關系。
二,發(fā)展階段
學生自學:
教材上用了哪些方法來表現(xiàn)"雙胞胎"造型 (對折剪,對折印……)除了書上的,你還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用這些方法適合表現(xiàn)哪些主題 回憶生活中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出現(xiàn)對稱的'任務造型。(在體操房對著鏡子做體操,2個小朋友面對面做游戲,雙人跳水,花樣游泳……)
學生擬訂創(chuàng)作主題,并說說準備用哪一種方法來表現(xiàn)這一主題。
學生在創(chuàng)作時。教師應進行巡視,并對學生的構圖,造型,色彩等發(fā)面進行指導。
三,收拾與整理
作業(yè)完成后,要提醒學生收拾繪畫工具和材料,要養(yǎng)成不亂扔雜物的習慣,保持教室整潔。
課后拓展
可用泥或彩泥來表現(xiàn)任務或動物的組合。
根據(jù)自己的已知經(jīng)驗回答問題。
看書并找出自己的方法
思考,回答
討論
學生作業(yè)
美術教案范文15
活動目標
1、學習由內到外一圈一圈畫螺旋線,表現(xiàn)一團一團的毛線團。
2、借助兒歌語言和動作,感知用曲線的軌跡表現(xiàn)毛線團。
3、敢用多種色彩來表現(xiàn)毛線團,養(yǎng)成正確取筆、放筆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貓頭飾一個、毛線團一團,黑板,彩色粉筆若干。
幼兒用書、油畫棒、紙。
活動過程
1、歌曲《小花貓》導入,并出示毛線團,探討毛線團的樣子。
師生表演唱歌曲《小花貓》。
師:小花貓捉完老鼠想玩一玩,你知道他想玩什么嗎?出示毛線團: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請幼兒仔細觀察,并說一說。幼兒進行討論。
2、繞毛線團,感知繞毛線的.動作。
教師示范繞毛線團,讓幼兒感知毛線團由小變大,由中心向外不斷擴散。
2、教師借助兒歌幫助幼兒理解、掌握由內向外一圈圈畫螺旋線,引導幼兒和教師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繞毛線團的動作。
3、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畫毛線團。教師:繞線團、繞線團,一圈一圈往外繞,越繞越大,越繞越大,毛線團繞好了。鼓勵幼兒邊空手練習邊念兒歌。
4、幼兒繪畫毛線團,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啟發(fā)幼兒給小貓咪添畫許多彩色的毛線團。鼓勵幼兒邊繞邊念兒歌,提醒幼兒一圈一圈往外繞。教師巡回指導。
5、展覽幼兒作品,讓幼兒欣賞。讓幼兒說說喜歡哪幅畫,為什么?表揚能夠大膽用色的幼兒。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幼兒美術教案大班03-10
《美術》教案02-17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12-06
小學美術教案美術小學教案大全11-06
小學美術教案06-12
美術教案范文04-03
小學美術教案06-08
小班美術教案09-28
美術的教學教案11-13
美術教學教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