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班社會教案范文匯總九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xué)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家庭的房間、設(shè)施,以及它們的用途。
2.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喜愛的房間及設(shè)施。
3.進一步體會家的溫馨,萌發(fā)對家庭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帶一張家的照片,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房間或設(shè)施拍照。
2.操作材料。
活動重點:
了解房間的設(shè)施。
活動難點:
各個房間的用途。
審美元素:
家是每個孩子最熟悉,最喜歡的地方,在幫助孩子們了解家庭的房間、設(shè)施,以及它們的'用途中讓幼兒進一步體會家的溫馨,萌發(fā)孩子們對家庭的熱愛之情。
活動過程:
1.用家的照片引出活動。
。1)露出家的照片的一角。
師:這是哪里呀?請小朋友來猜一猜?
。2)逐步擴大照片露出的部分,直至幼兒了解家里的環(huán)境布局。
。3)用照片和操作材料,幫助幼兒了解家里的環(huán)境布局。
師:我們每人都帶了家的照片,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喜歡的房間或東西呢?你為什么喜歡他們,請你說說原因。
。ǎ矗┙處熜〗Y(jié):
有的人喜歡臥室,因為回家累了,可以躺在軟軟的床上休息;有的人喜歡廚房,因為廚房里有噴香的飯菜……
。玻蕾p兒歌《我的家》,體會家的溫馨。
師:我們都有一個溫馨的家,家中除了舒適的房間和有用的東西,還有什么人?我們來欣賞兒歌《我的家》;“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媽媽,還有我這個小娃娃,親親熱熱在一起,我們都愛這個家!
。常螒颉敖(gòu)我的家”
師:我們都愛自己的家,現(xiàn)在每人都用小積木來建構(gòu)自己的家吧!
幼兒利用小積木搭建一個“家”,教師提醒幼兒搭建臥室、客廳、廚房、衛(wèi)生間等。對能力強的幼兒,鼓勵他們在房間里搭建一些簡單的家具。
4.教師評價:表揚在建構(gòu)活動中積極動腦動手的幼兒。
小班社會教案 篇2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垃圾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垃圾是怎樣產(chǎn)生的以及垃圾的危害。
2、讓幼兒知道應(yīng)該每天清掃垃圾,不亂扔亂撿垃圾;垃圾應(yīng)放進垃圾的“家”。
活動一: “垃圾的產(chǎn)生”
活動準備:
1、各種亂堆放的生活垃圾、工廠生產(chǎn)而產(chǎn)生的工業(yè)垃圾及建筑垃圾的.照片、圖片。
2、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參觀圖片、相片,討論:你從照片上看到了什么?在哪里見過這些現(xiàn)象?
2、看圖了解并討論:垃圾是怎樣產(chǎn)生的?
3、教師小結(jié):垃圾的產(chǎn)生主要有——日常生活中產(chǎn)生的垃圾;工廠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垃圾;建筑垃圾。
4、幼兒自由討論:我們生活中的垃圾是從哪里來的?
活動二:“垃圾的危害”
活動準備:
1、圖片四幅:(1)垃圾堆上布滿蚊蠅等害蟲;(2)在醫(yī)院打點滴的腹瀉病人;(3)行人手捂鼻子、踮腳在污水橫流、垃圾橫堆的路面上行走;(4)小朋友撿了垃圾放進口袋里。
2、實物投影儀;活動室地面散布一些紙屑、紙片。
活動過程:
1、讓幼兒查看地面上有什么,教師清掃地面。
2、組織幼兒討論:垃圾對我們會有哪些危害?
3、看圖片(1)—(3)了解:垃圾的危害。
4、看圖片(四)討論:小朋友往口袋里撿垃圾,他做得對嗎?有什么害處?應(yīng)該怎樣做?
小班社會教案 篇3
一、活動過程
1、引起幼兒玩游戲的興趣。
教師扮魔術(shù)師,告訴幼兒魔術(shù)師請大家用鼻子聞一聞,猜猜盒子里裝的是什么水果。
2、玩“聞一聞”的游戲。
出示一個魔術(shù)盒,聞一聞是什么水果的香味。
打開魔術(shù)盒看看是否說對了,請幼兒品嘗。
逐一出示魔術(shù)盒,用同樣的方法,感知水果的香味并品嘗。
3、小結(jié):水果有自己獨特的香味。
二、活動目標
1、能感知水果特有的香味。
2、愿意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三、活動準備
教師扮演魔術(shù)師。
不同香味的水果(葡萄、鴨梨、哈密瓜、香蕉),洗好或切好各裝一盤,分別放入4個魔術(shù)盒中。
四、活動建議
1、魔術(shù)盒里還可以放入其他水果(可請幼兒幫助收集l一2種),放置自然角,讓幼兒繼續(xù)感知水果的香味,教師要每天打開盒子看一看,避免水果腐爛。
2、在吃點心時,若有水果,可讓幼兒先聞一聞,猜猜是什么水果,再品嘗。
五、活動評價
1、 能大膽地講出自己聞到的結(jié)果。
2、能辨別l一2種水果的不同氣味。
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過程
1、 出示豬八戒木偶或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2、 幼兒聽教師講述故事《豬八戒吃西瓜》,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遇事應(yīng)想到別人,不能光顧自己。
提問:(1)豬八戒開始是怎樣分西瓜的?最后有沒有這樣做?
。2)豬八戒是怎樣獨自一人吃掉一個大西瓜的?
。3)孫悟空是怎樣教訓(xùn)他的?
。4)豬八戒做對了嗎?為什么?
3、鼓勵幼兒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
(1)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名稱、玩法、吃法。
。2)啟發(fā)幼兒與別人共同分享,體驗快樂。
教師:你有好看的書、好玩的玩具、好吃的.東西,自己一人享用,有意思嗎?怎么辦?(與別人一塊玩、一塊吃)
(3)幼兒共同分享。
教師:你覺得大家一起玩、一起吃開心嗎?為什么?
活動準備
豬八戒木偶或圖片。
幼兒帶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
活動目標
欣賞故事知道遇事應(yīng)想到別人,不能光顧自己。
體驗與同伴共同分享的快樂。
小班社會教案 篇5
設(shè)計意圖:
小班幼兒社會性發(fā)展處于萌芽且敏感時期,他們似懂非懂地了解一些社會行為—— 知道家人愛自己卻不知道他們到底是如何愛自己的、懂得要愛家人卻不懂得如何感恩回報親人的愛;如今的孩子都是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要風(fēng)得風(fēng),要雨得雨,孩子們逐步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關(guān)心他人,照顧他人。本活動以一個溫情感人的故事為引子,創(chuàng)設(shè)一個感悟親情溫馨互動的平臺,將幼兒帶入教師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之中感受愛、說出愛、做出愛的的行動,喚起幼兒內(nèi)心深處真摯美好的情感。
教學(xué)目標:
1、理解小烏鴉與媽媽之間真摯的情感。
2、感受愛人與被愛的幸福。
3、嘗試做一些關(guān)愛家人的行動。
教具準備:
1、物質(zhì)準備:課件、掛圖、一次性紙杯
2、知識準備:引導(dǎo)幼兒關(guān)注日常生活中與家人之間的溫情互動。
活動過程:
一、”愛”的詮釋
1、初次欣賞故事,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與情節(jié)。
A、師播放課件,講述故事,引導(dǎo)幼兒認真聽,仔細看。
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從大森林里請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瞧,它是誰?
對!是小烏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一個關(guān)于它的故事吧!寶貝,把小眼睛看到這來,(出示課題)
師:那是誰愛媽媽!寶貝把小耳朵豎起來,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B、傾聽故事、提問理解故事主要內(nèi)容——
師:孩子你們從這故事中聽懂了什么。
2、再次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蘊含的真摯情感。(配樂)
師:剛才寶貝們說得都很好,但老師有個問題想不明白,為什么烏鴉媽媽自己不去捉蟲吃?
二、”愛”的教育
1、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幫助幼兒理解親情的溫馨。
A、提問:對!烏鴉媽媽會一天一天的老了,那你們的媽媽會不會慢慢的老了呢?
師:那你們可曾知道媽媽小時候是怎樣照顧你們的呢?
幼兒討論
師:請寶貝們把眼睛看到這來,看看爸爸媽媽為你們做了些什么?
B、教師播放視頻(感恩視頻)
師:看到這你們有什么想對爸爸媽媽說的嗎?
師:來!寶貝,我們一起對爸爸媽媽說:媽媽辛苦了!爸爸謝謝你!爸爸媽媽我愛你!
2、引入播放電視公益廣告,主題升華-愛是奉獻給予。
A、師:寶貝!老師從你們的語句中感受到了愛,有些愛不光要說還要用行到來表達!像小烏鴉一樣老師這有一位小朋友,他用行動來表達他的愛!我們來看看這位小朋友看見了什么?他是怎樣做的呢
B、播放電視廣告
提問:片中的小朋友看見了什么?他又是怎樣做的呢?
三、“愛”的行動
1、師:孩子們!你們是否也可以用行動來說出自己的愛呢?
。〒肀А⒂H親、捶背等)
2、音樂響起(爸爸媽媽謝謝你)幼兒互動
師小結(jié):其實“愛“很簡單,給媽媽一個吻,給爸爸一個擁抱,給爺爺送一杯茶,給奶奶一句謝謝等,甚至于你們乖乖的,不吵不鬧,那也是對爸爸媽媽的一種愛!
四、“愛”的.延伸
A、師:寶貝,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老師也一樣,你們愛老師嗎?
師:老師也愛你們,寶貝在我們的后面來了很多的客人老師請寶貝們?yōu)榭腿死蠋熕蜕弦槐鑱肀磉_我們的愛吧!
B、播放音樂:《我的好媽媽》,幼兒把愛心茶送給身邊的老師媽媽,結(jié)束。
教學(xué)反思:
愛不僅僅是索取,更重要的是付出和奉獻,教育孩子懂得愛并學(xué)會愛。因此我抓住這一點作為本課的情感主線,首先用故事讓孩子體會小烏鴉對媽媽的愛,其次通過“愛” 作為本課的主線,圍繞這一主線進行愛的教育,讓孩子在玩中學(xué)效果不錯,輕松的解決了本課的重點。通過這節(jié)課也讓我深深感覺到一節(jié)好的課是不斷磨煉,在課堂實踐中不斷獲取經(jīng)驗得來的,這為我以后的課堂教學(xué)得到了很好的啟示。
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清明節(jié)的習(xí)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
2、了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guān)系,懷念先祖,尊重長輩。
3、知道4月5日是清明節(jié),愿意參與清明節(jié)的活動。
4、了解節(jié)日中應(yīng)注意的安全,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掃墓圖片(獻花、植樹、送食)
2、清明節(jié)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嗎?
師:在這個美麗的節(jié)日里,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節(jié)日,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二、介紹清明節(jié)
師:清明節(jié)是個什么樣的節(jié)日,在這個節(jié)日里,人們都干些什么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爺爺奶奶,那你爺爺?shù)臓敔斈銈円娺^嗎,他們都去哪里了?他們?nèi)ナ酪院螅藗兎浅O肽钏麄,就在每年的清明?jié)去墓地看他們,所以呀,清明節(jié)就是去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
三、清明節(jié)掃墓
到了清明節(jié)呀,人們就要去拜祭死去的`親人,你們知道怎樣拜祭嗎?
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現(xiàn)在的人們是怎樣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的。
1、播放圖片
2、幼兒講述
3、教師小結(jié)
四、清明節(jié)的習(xí)俗
通過播放課件,了解一些清明節(jié)的習(xí)俗。
五、小結(jié),結(jié)束
清明節(jié)的習(xí)俗可真多,有獻花、送食、植樹、蕩秋千、放風(fēng)箏等。那到了清明節(jié)的時候呀,你們可以讓你的爸爸媽媽帶你們?nèi)吣埂⑻で、春游,并拍下一些照片來帶到幼兒園,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過清明節(jié)的,好不好?
活動反思:
在設(shè)計這節(jié)活動時,我一直在考慮用不用告訴幼兒一些如今不文明的一些祭奠方式。但經(jīng)過和大家的討論研究,一致認為小班幼兒很多的都沒經(jīng)歷過掃墓,并不知道那些不文明的行為,我們應(yīng)當(dāng)還給幼兒一個純凈的心靈,不該知道的就不要讓他們知道。在整個活動中,我以談話法為主要活動方法,通過幼兒的討論、已有的社會經(jīng)驗及觀看視頻,從而使幼兒了解清明節(jié)的習(xí)俗和表達對親人思念的方法。每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幼兒興趣很高,回答問題也很積極。但是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播放清明節(jié)習(xí)俗課間的時候沒有對一些習(xí)俗進行簡單的講述,只是一遍而過,效果不太明顯,幼兒記憶不深刻。再來,如果時間充裕,可以自制簡單的花朵,風(fēng)箏等,既環(huán)保,又可以加深記憶,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區(qū)分爸爸媽媽的用品,樂意參加模仿爸爸媽媽的活動。
2、懂得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3、關(guān)心、愛我們的爸爸媽媽。
4、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1、收集爸爸媽媽的生活用品。
2、爸爸媽媽在家里做事的錄像。
活動過程
一、探索爸爸媽媽的物品。
1、小朋友,早上誰送你們來的?
哦,有的是爺爺爺爺奶奶,也有的是爸爸媽媽。
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爸爸媽媽的用品,等會請小朋友每人拿一樣,看看是什么東西?再想一想是誰用的?
來,我們一起去看看(把你拿到的東西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小朋友們,拿好你的東西回到座位上,誰來說說你拿的是什么?項鏈是誰用的?襯衫呢?
二、物品分類。
1、小朋友們都說得很好,這些東西有的是爸爸用的,有的`是媽媽用的,下面請小朋友把媽媽用的東西送給媽媽,把爸爸用的東西送給爸爸,送的時候要大聲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把圍巾送給你!”
2、檢查:我們來看看爸爸帥不帥?剛才哪些小朋友幫爸爸裝扮的?起立!夸夸他們!再看看媽媽漂亮嗎?你們真能干,來,我們握握手!
三、觀看錄像,回憶爸爸媽媽的辛勞。
1、爸爸媽媽每天除了送你們上幼兒園,還要做哪些事?你們說得真好,我們一起來看看電視里的爸爸媽媽做了哪些事呢?
2、爸爸媽媽在做什么?
3、爸爸媽媽每天要送小朋友上幼兒園,還要上班、做家務(wù),真辛苦呀!我們來對爸爸媽媽說一句甜甜的話,你想到什么話來告訴大家!你的話真好聽,你們說得真好,你真愛你的爸爸媽媽!
我們就說最簡單的三個字:我愛你,會嗎?
四、談話小結(jié),提升情感。
我們一起去對爸爸媽媽說一說甜甜的話。
教學(xué)反思
“感恩”一個美麗的詞眼,圍繞感恩我們精心設(shè)計了一個系列的活動,引導(dǎo)孩子學(xué)會關(guān)心家人,體貼家人,激發(fā)愛家人的情感,知道向感恩家人!由關(guān)愛家人延伸到關(guān)愛身邊的人、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等更高級的情感。本次活動比較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生動形象的生活用品很好地吸引了每個幼兒,讓他們始終保持聆聽、觀看和積極參與的熱情。邀請家長共同參與更加增進親子關(guān)系。不足之處是在活動結(jié)束以后還可以通過商討、研究,更加深入地發(fā)掘深層次的精神,使之與主題更加融合。
小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
2、讓幼兒知道升旗是要立正不講話,并想國旗行注目禮。
活動準備:
五星紅旗一面、紅、黃、綠彩旗、幼兒用書畫面“我們來升旗”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觀察國旗,初步認識國旗。
1、讓幼兒認識國旗,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們中國的國旗,它是紅顏色的,上面有五顆黃色的五角星。
教師出示國旗: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它是什么顏色的?上面有什么?它叫什么名字?小朋友在什么方見過國旗?
2、出示各色彩旗引導(dǎo)幼兒觀察、比較,加深對國旗的認識。
教師:老師這里還有許多旗子,小朋友看看它們和國旗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叫什么名字?
二、讓幼兒知道,長國旗時不能講話,要立正站好,并向國旗行注目禮,要尊敬國旗。
1、引導(dǎo)幼兒觀察大班哥哥姐姐升旗的情景。
教師:老師這里有一幅大班哥哥姐姐升國旗的圖片,現(xiàn)在請小朋友一起來看看,升旗手是怎樣上場的`,站在下面的小朋友又是怎樣做的?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
2、請一起觀察圖片內(nèi)容,并引導(dǎo)幼兒說一說。
3、教師小結(jié):升旗時小朋友要保持安靜,不講話,雙手放在身體兩側(cè),立正站好,眼睛看著國旗慢慢升起,要尊敬、熱愛國旗。
三、活動結(jié)束。
《小班社會教案:升旗了》摘要:它們叫什么名字? 二、讓幼兒知道,長國旗時不能講話,要立正站好,并向國旗行注目禮,要尊敬國旗。 1、引導(dǎo)幼兒觀察大班哥哥姐姐升旗的情景。 教師:老師這里有一幅大班哥哥姐姐升國旗的圖片,現(xiàn)在請小朋友一起來看...
小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自行車和摩托車,了解兩者之間的差別,會進行觀察。
2、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自行車的實物等。
活動過程:
1、教師推出一輛兒童型小自行車,請幼兒說說自己有沒有自行車?會不會騎自行車?
2、請幼兒仔細觀察自行車有幾個轱轆?自行車的座位是什么樣的?自行車的鈴鐺在什么地方?請一個小朋友上來騎自行車,其他小朋友觀察自行車怎樣才能走?(用腳蹬腳蹬子)
3、教師出示摩托車的圖片,請幼兒觀察摩托車的結(jié)構(gòu),問幼兒摩托車有幾個轱轆?摩托車的座位是怎樣的'?摩托車的車把是怎樣的?
4、教師帶領(lǐng)幼兒到附近的馬路邊進行觀察,仔細看看騎摩托車的人是否和騎自行車一樣需要用力蹬?
5、教師總結(jié):自行車和摩托車都有兩個轱轆,但是自行車要靠人力來蹬,而摩托車用油,不用蹬;自行車在自行車道上走,而摩托車在汽車道上走;摩托車比自行車走得快。
活動反思:
目標基本達成,整個活動中孩子們也很積極地參與談話。
【小班社會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社會教案10-16
小班社會教案02-06
小班社會爆米花教案02-17
小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小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設(shè)計意圖10-31
小班社會《我會排隊》教案07-16
小班社會活動教案07-21
小班社會我長大了教案12-08
社會領(lǐng)域活動小班教案04-01
小班社會快樂的夢教案04-02
小班社會我愛你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