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匯編七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dǎo)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感受故事中的不同情感。
2、懂得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dǎo)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教學準備:
金色的小樹葉、背景舞臺、可操作的小動物、各類廢舊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dǎo)幼兒猜猜教師手中之物,調(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件小小的禮物,就在老師的手中,你們猜猜是什么?金色的小樹葉怎么會是禮物呢?請小朋友聽一聽故事《禮物》。
二、教師邊操作邊分段講述故事,引導(dǎo)幼兒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
1、師講述故事的第一段:小樹丫丫原來長得怎樣?有一天,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丫丫躺在地上感到怎樣?(傷心、難過)
2、師講述故事第二段:誰走過來了?白兔看見小樹丫丫了嗎?它在干什么呢?(幼兒自由地講述)小狗走過來時是怎么做的?丫丫感到怎樣?(很痛)
師出示小象:小象走過來了,它會怎么做呢?(幼兒自由討論,進行講述)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段:丫丫留下了一片金色的葉子,它在等待什么呢?
4、教師繼續(xù)講述故事的最后一段(小狗走過樹下……這片金色的.樹葉是丫丫送給小象的禮物。)
師:小狗、白兔、小黑熊有沒有拿到樹葉?為什么它們摘不到樹葉?丫丫把金色的樹葉送給了誰?為什么要送給小象呢?(因為小象幫助了丫丫)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師:故事好聽嗎?我們再來聽一遍。(幼兒完整地欣賞故事)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故事里的誰呢?為什么喜歡它?(喜歡小象、幫助別人)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我們應(yīng)該去關(guān)心、幫助他。小朋友,你幫助過別人嗎?你幫助過誰?你是怎么幫助他的?(引導(dǎo)幼兒與自己的好朋友講講)
師:幫助別人后,你心里覺得怎樣?(高興、開心……)
師小結(jié):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四、活動延伸:做禮物
師:小朋友,有沒有人幫助過你呢?你們想不想也送件禮物給幫助過你的人呢?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的材料,等會兒請你們自己動手做一件禮物送給幫助過你的人。
教學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yīng)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yīng)。幼兒的語言學習應(yīng)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dǎo)幼兒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文字的興趣。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幼兒在扮演游戲里的角色中,學會想象,思考,理解游戲的內(nèi)容,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2、幼兒能按照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初步學會創(chuàng)作簡單的連環(huán)畫。
3、懂得當同伴有困難時應(yīng)熱心幫助的道理。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引導(dǎo)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錄有輕快音樂和雨聲的磁帶,錄音機一臺。
2、雞媽媽頭飾一個,小雞頭飾每人一個。
3、圖片兩幅,圖一:小雞的家;圖二:小雞過河情景。
【活動過程】
1、教師扮演雞媽媽,幼兒扮演小雞,在輕快的音樂聲中到草地上做游戲。突然,天下起了魚,雞媽媽帶著小雞回家去。(出示圖片一)
2、回家路上,雞媽媽問道,前面有一條河,我們怎么過去呢?(出示圖片二)
3、雞媽媽啟發(fā)小雞們討論過河的方法。
4、雞媽媽啟發(fā)小雞們將剛才遇到的事情編成一個小故事,比一比誰的最有趣,說給同伴聽。
5、請幼兒根據(jù)自己創(chuàng)編故事的情節(jié),把它畫下來,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小雞過河》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次集體閱讀,主要在集體活動中,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培養(yǎng)幼兒學會仔細觀察閱讀的習慣,讓幼兒學習如何看圖說話,啟發(fā)幼兒開展討論,鼓勵幼兒相互合作進行角色對話、情景模擬、動作模仿等。
幫助幼兒學會抓住圖中的.重要元素,如:人物、景物等的變化,并請幼兒學會思考圖與圖之間的聯(lián)系,鍛煉幼兒看圖說話中對故事情節(jié)和寓意的理解,通過孩子主體學習的過程,發(fā)展幼兒自身能力,達到教育效果。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給予也是一種快樂。
2.通過對故事情節(jié)的猜測和討論,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3.了解自己快樂的方法,生活中保持快樂的心情。
活動重點:
在理解故事的基礎(chǔ)上,懂得真正的快樂在好朋友的關(guān)懷中,在好朋友的微笑里。
活動難點:
探索讓別人快樂的多種方法,生活中保持快樂的心情,萌發(fā)愛心。
活動準備:
《快樂的小公主》ppt、笑臉娃娃、《幸福拍手歌》《甩蔥舞》音樂。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聽音樂《幸福拍手歌》做律動,引入快樂意境。
1、師:剛才老師看到你們開心的唱著這首《幸福拍手歌》我的心里真高興、真快樂,你們快樂嗎?
幼:快樂!
2、咱看這位小朋友快樂嗎?(出示小公主圖片)幼兒展開想象她為什么不快樂。
二、播放課件:采用關(guān)鍵中斷法講述故事
1、 出示圖一,幼兒想象小公主不快樂的原因,教師總結(jié)幼兒回答的問題,因為小公主沒有朋友非常孤單,所以她不快樂,那你能讓她快樂起來嗎?對于幼兒的回答老師給予肯定。小公主后來有沒有快樂起來呢?
2、出示圖二、三、四教師講述故事激發(fā)幼兒展開故事的想象
3、出示圖五小老鼠會接受小公主的手鐲嗎?
4、出示圖片六幼兒大膽想象小老鼠會用這個金手鐲來干什么。
5、出示圖片七小老鼠們?nèi)纪O聲ジ墒裁矗?/p>
6、出示圖片八教師提出一系列問題
。1)小公主最后找到快樂了嗎?
。2)是誰幫她找到快樂?
教師總結(jié):原來,小公主和小老鼠不但在一起成為了好朋友,而且互相分享自己的東西。所以它們在一起非?鞓贰
三、啟發(fā)幼兒為故事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完整講述故事,并最后進行總結(jié)提問。
1、教師引導(dǎo)幼兒討論自己有不開心的時候嗎?
2、你不開心的時候覺得心里怎么樣?(難受、傷心、煩惱等)
3、幼兒想象能讓自己快樂的方法?
教師小結(jié):我們每個人都有不開心的時候,經(jīng)常不開心對我們身體有害,所以我們要快樂起來?鞓肪鸵舐曊f出來。
四、手摸笑臉在自己照片的襯托下,大聲說出快樂宣言
五、快樂傳遞。
教師總結(jié):只要我們做到分享、給予、幫助,讓別人快樂,自己也會快樂,快樂有利于身體健康。咱們是一幫快樂的.小天使,那把這份快樂傳遞給老師們和小伙伴們吧!
活動結(jié)束附加故事:
快樂的小公主小公主住在一座水晶砌成的宮殿里。她有許多鑲著小星星的裙子,還有一屋子的七彩寶石,可是小公主不知道什么是“快樂”,因為她很孤單,沒有朋友。
一天,小公主覺得悶極了,就大聲說:“哪怕有一只小老鼠和我一起玩也好嘛!”
咦,小公主話剛說完,真的跑來一只小老鼠,還穿著藍格格背帶褲呢。
“小公主,我?guī)闳ネ妫 毙±鲜笮ξ乩」魈みM一座彩色的小房子里。
真好玩!小房子里有那么多穿背帶褲的小老鼠,全都是笑瞇瞇的。
小公主說:“你們好!你們愿意做我的朋友嗎?”
“愿意!”小老鼠們喊得又整齊,又響亮。
小公主真開心,她摘下一個金手鐲,送給小老鼠們。
“一個呼啦圈!”一只小老鼠快活地喊。小老鼠把手鐲套在身上,像呼啦圈一樣玩起來。
“我也要玩,我也要玩!”小老鼠們爭了起來。
小公主馬上把另一只手鐲也摘下來,又摘下兩只大耳環(huán),一個金項圈。摘下這些沉甸甸的東西,小公主覺得輕松極了:“全送給你們好啦!”
小老鼠們玩著美麗的呼啦圈,快活地大喊大叫,唱著古怪的歌。
忽然,小老鼠們?nèi)O聛,一下子鉆進另一個房間去了,一會兒,他們抬出了一個大大的呼啦圈兒。
“這是真正的呼啦圈,轉(zhuǎn)起來呼呼響呢,我們太小了,轉(zhuǎn)不動,送給你吧!”小老鼠們說。
粉紅色的呼啦圈在小公主的腰上旋轉(zhuǎn)著,綴著小星星的大裙子也飛起來了。
小老鼠們圍著小公主,又跳又唱:“嘟嘟嘟,嘟嘟嘟,我們是快樂的小老鼠,我們有個好朋友,她是一位小公主!
小公主終于明白了什么是快樂,快樂不在水晶房子中,不在七彩寶石里,快樂在好朋友的關(guān)懷中,在好朋友的微笑里。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
2.初步了解水面會成像的有趣現(xiàn)象
3.感受同伴間友愛互助的情感。
活動材料:
1.PPT
2.盆兩只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dǎo)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PPT
2.播放下雨的聲音
師:小朋友們聽聽看,這是什么聲音?(下雨)下了雨,想一想花園、草地會變成什么樣?(泥地,變濕了,軟軟的……小動物從泥地上走過去就會留下一個個的小土坑)師:草地上啊,會出現(xiàn)好多積滿水的小土坑。我們一起去看看,小土坑的周圍發(fā)生了哪些事情,F(xiàn)在老師要講一個《小土坑》的故事,小朋友要認真聽哦,等會老師有問題要問大家。
二、欣賞與理解故事內(nèi)容
。ㄒ唬┬蕾p故事師:下雨了,下雨了,母雞、公雞回家了,大肥豬回家了,小山羊回家了,淅瀝淅瀝,小土坑里積水了。
1、出示PPT3
雨停了,雨停了,太陽公公露出了笑咪咪的'臉,師:小朋友們看看哪些小動物出來了?(公雞、母雞、大肥豬、小山羊)母雞公雞又出來找小蟲吃了,大肥豬又出來散步了,小山羊又出來吃草了。(指著圖片)
2.出示PPT4
師:小朋友們,看看這張圖片上有什么?(母雞、小土坑、水、草地、小房子)母雞走到土坑邊,往里面一瞧,看見里面有只母雞!鞍パ剑缓昧!一只母雞掉到土坑去了!薄肮竟竟荆竟竟尽蹦鸽u趕快跑去找公雞,叫他來救土坑里的母雞.
3.出示PPT5
師:看?母雞請誰來啦?(公雞)公雞走來一瞧,土坑里哪有母雞呀?只看見一只大公雞!鞍パ,不好了!一只公雞掉到土坑里去了!”“喔喔喔!”公雞趕快跑去找小山羊,叫他來救土坑里的公雞。
4.出示PPT6
師:看,小山羊來了!
小山羊走來一瞧,土坑里哪有公雞呀,只看見一只小山羊。哎呀,不好了!一只小山羊掉到土坑里去了。小山羊趕快跑去告訴大肥豬,叫大肥豬來救土坑里的小山羊。
5.出示PPT7
大肥豬也來了。
師:大肥豬走來一瞧,(小朋友們想一想,大肥豬會說什么?)土坑里哪有小山羊呀?只看見一頭大肥豬。哎呀,不好了!一頭大肥豬掉到土坑里去了!芭,奴奴奴……”大肥豬趕快跑去告訴其他的朋友,叫他們來救土坑里的大肥豬。
6.出示PPT8
師:小朋友們看看這張圖片上有誰?(公雞母雞小山羊、大肥豬)土坑里的水變成什么樣了?(變少了)太陽曬呀,曬呀。把土坑里的水曬干了。這時候,小山羊、大肥豬、公雞和母雞把他們的朋友都請來了。
他們往土坑里一瞧,什么也沒有呀!母雞說:“一定是他們自己爬出土坑來了!
(二)理解故事內(nèi)容
1.師:小朋友們,故事聽完了,老師現(xiàn)在要考考大家,看看你們到底有沒有聽懂這個故事。
2.第一個問題:小土坑邊來了幾個小動物?(我請坐的好的小朋友回答)
答:四個:母雞、公雞、小山羊、大肥豬
3.第二個問題:他們在小土坑里看見了什么?
答:分別是母雞、公雞、小山羊、大肥豬
4.他們看見的是真的小動物嗎?(這個問題有點難,我請聰明的小朋友回答)
答:不是,是倒影。(一起說,倒影)
5.師:什么是倒影?盛滿水的小土坑就像鏡子一樣,可以照到自己,母雞和公雞看到的,是他們自己的倒影。小朋友聽懂了嗎?就像小朋友早上照鏡子一樣,鏡子里面不是真的自己而是倒影。
6.母雞說的話對嗎?
。ú粚Γ⊥量永餂]有小動物,那是他們的倒影)
三、水中的自己
師:今天老師把倒影請進了我們中三班的教室,現(xiàn)在老師要請做的好的小朋友一看。
把一只盆里裝滿水,另一只不裝水,分組請小朋友上來看看水盆里有什么,回答那是真的自己嗎?
活動結(jié)束小朋友們,雖然小土坑里的小動物都只是公雞、母雞、小山羊、大肥豬的倒影,都不是真的小動物,但是如果真的有自己的朋友掉進土坑里了,我們應(yīng)不應(yīng)該救他們?所以,我們要互相幫助,像公雞、母雞他們一樣關(guān)心愛護自己的朋友。
活動上課時間略長,小朋友都已經(jīng)沒有了耐心,后面用盆照鏡子這一環(huán)節(jié),有些不好控制。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大膽地猜測信的內(nèi)容。
2、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guān)心,體驗有朋友真好的情感。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dǎo)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ppt《點點和多咪的信》。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環(huán)節(jié)
請小朋友說說好朋友是誰?你們之間會做些什么事情?
二、閱讀點點和多咪寫的信。
1、師:小狗點點和小貓多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點點住在山的這一頭,多咪住在山的那一頭。他們常常一起玩,一起聊天?墒敲慨敾氐礁髯缘募遥麄兛偸呛芟肽顚Ψ,于是他們互相寫信了。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信上都寫了什么?
2、A、出示信一。請幼兒猜猜這封信是誰寫給誰的?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現(xiàn)在請你們猜猜,多咪要告訴點點什么事情呢?
請小朋友把多咪要告訴點點的事情完整地說出來。
B、依次出示信二,先請幼兒說說沒一幅小圖片的含義,然后說出完整的時間、地點和事情。
C、再出示第三封信,猜猜點點要告訴多咪什么?
三、討論故事情節(jié),復(fù)述故事。
1、師:小朋友都能猜了點點和多咪寫的信的內(nèi)容,接下來,我們來聽聽完整的故事,看大家有沒有猜對。師邊演示ppt,邊完整地講述故事。
提問:點點看了第一封信后,點點知道了多咪告訴他什么?他們在一起玩了什么?多咪看了第二封信后,他知道了什么?他們又干什么了?多咪收到第三封信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多咪以為點點怎么了?可原來點點去干什么了?最后,點點和多咪干什么了?
2、師:大家想不想再聽一遍故事?聽完后,請你看著課件,也來講講這個故事,好嗎?
3、老師邊播放課件邊講述故事。
4、師:故事中一共有三封信,講了三件事情。老師請三個小朋友來共同講這個故事,每個小朋友講一件事情,請大家將故事中的時間、地點、事情講清楚。
四、體驗有朋友真好的情感。
1、師:為什么說點點和多咪是好朋友?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師總結(jié):如果有了好朋友,那我們可以一起做游戲,一起搭積木,一起玩玩具。有開心的事情可以和好朋友分享,如果碰到了困難,可以請好朋友來幫幫忙,有朋友真好!
3、請幼兒說說如果你給你的好朋友寫一封信,你想寫些什么?
請小朋友來給你的好朋友寫一封信吧!
活動反思:
《點點和多咪的信》活動從一個美好的故事開始,故事講述小狗點點和小貓多咪之間深厚的友誼,以及他們獨特的寫信方式。在教學活動中,孩子們深深的被這個美好的故事所吸引,積極地和老師互動,在活動中,我把重點設(shè)置在用繪畫和符號的方式寫信上,因為在活動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是請孩子們也向點點和多咪一樣嘗試用圖畫、符號等方式寫一封信給爸爸媽媽,但在幼兒嘗試繪畫中發(fā)現(xiàn)困難較大。我事后進行了認真地反思,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活動環(huán)節(jié)的安排應(yīng)該更合理
為了更好的引導(dǎo)幼兒運用繪畫、符號的方式寫信,我運用分段講述故事的方法,邊講述邊請幼兒回答相應(yīng)問題,并重筆墨的在信的內(nèi)容的.介紹上,希望幼兒能學會這種寫信的方式。但是實踐證明孩子們即失去了完整感受故事的機會,又沒有真正學會運用繪畫、符號寫信的方式。因此,在環(huán)節(jié)安排上應(yīng)該首先讓幼兒跟著圖片完整欣賞故事,然后把三封信提出來,逐一的帶領(lǐng)幼兒分析學習,最后,請幼兒先說說“如果寫一封信給爸爸媽媽你想說些什么?”“我們可以怎么去寫!边@樣的環(huán)節(jié),即清晰又明了。
二、孩子缺少相應(yīng)的經(jīng)驗
在引導(dǎo)孩子了解故事內(nèi)容中,我對點點和多咪“信”進行了重點講解,引導(dǎo)孩子逐一了解“信”上每一個符號所代表的含義,在討論、交流過程中,孩子們逐漸知道了“信”的內(nèi)容以及點點和多咪為什么要這樣表示。盡管對這一難點進行了重點突破,但孩子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只有個別孩子能模仿點點和多咪的“信”進行繪畫,大多數(shù)孩子不知道從何下筆,或者所表達出來的內(nèi)容根本不合題意。究其原因,我覺得是孩子缺少相關(guān)的經(jīng)驗造成的,在以往的繪畫活動中,孩子們都是臨摹畫作,或者根據(jù)主題添畫,在此次的活動中讓幼兒把自己想說的一段話用繪畫符號表現(xiàn),這樣的形式第一次接觸到,使孩子們無從下筆。因此應(yīng)該加入教師示范的環(huán)節(jié),請幼兒說一說想說的話,教師示范畫一畫。
三、孩子受繪畫技巧的限制
有很多的孩子繪畫基礎(chǔ)薄弱,但是幼兒能夠發(fā)揮想象力進行繪畫已經(jīng)是很大的進步。
四、孩子思維的限制
用圖畫、符號等方式寫信對孩子思維的要求比較高,因為孩子首先必須知道自己寫的信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然后要了解每一個內(nèi)容都應(yīng)該用什么符號表示出來,以及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結(jié)等等,只有孩子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才可能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繪畫。對于上中班的孩子來講,對他們的要求有點高,況且他們?nèi)鄙龠@方面的經(jīng)驗,自然就更有困難了。所以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或區(qū)域活動中滲透相關(guān)內(nèi)容,幫助孩子豐富這方面的經(jīng)驗,不斷發(fā)展孩子的思維,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再一次讓孩子嘗試用圖畫、符號等方式寫信,相信到時候會有很大改觀。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意圖:
世間萬物看似喧囂紛亂,其實是有規(guī)則的。現(xiàn)代人對動物的冷漠與殘忍,導(dǎo)致了人與動物關(guān)系的空前緊張并引發(fā)人與動物之戰(zhàn)。在這場戰(zhàn)爭中,人類的被動已經(jīng)暴露無遺。我們已到了最緊要關(guān)頭,如果我們還不拋棄人類中心主義,不學會尊重動物、憐惜動物,不遠的將來,人類的處境將岌岌可危。
活動目標:
1、有感情地念詩歌,并有強烈表演欲望。
2、培養(yǎng)同情、愛憐動物的情感。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木偶,頭飾(小雞、弟弟、姐姐)。
活動過程:
一、觀看木偶表演(兩遍)
1、觀看第一遍:出示木偶,這是誰(小雞,弟弟,姐姐)?小雞、弟弟和姐姐要給小朋友表演一個木偶節(jié)目。
2、觀看第二遍:你們能不能把木偶表演的故事講出來?
二、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表述主要內(nèi)容
師:現(xiàn)在,老師要念一首詩歌《弟弟追小雞》,聽聽,講的是不是這件事?
三、教師示范詩歌《弟弟追小雞》
用動作幫助幼兒理解并表達感情。
四、幼兒學習詩歌
分段理解并學習詩歌。
第一段(第一層次)
。1)嘰嘰,嘰嘰,小雞逃來逃去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樣的?詩歌里用了哪個詞?(驚慌)
。2)頑皮的弟弟追來追去,為什么說他是個頑皮的弟弟(哈哈,哈哈)?
學習段落時,要求幼兒用語氣聲調(diào)表現(xiàn)二者的心理狀態(tài)。
第二段(第二、三層次)
。1)小雞,別害怕,我來保護你!边@句話是誰說的?(幼兒模仿姐姐的對話)
(2)姐姐是怎樣保護小雞的?為什么不用雙手抓起,而用雙手捧起?(幼兒體驗“捧”的感覺)
(3)姐姐做了些什么?為什么要親親小雞的小臉、摸摸小雞的身體?
。4)輕輕地——,輕輕地——,表示姐姐還做了許多愛小雞的動作,姐姐還會對小雞做些什么親熱的動作呢?
(5)“嘰嘰,嘰嘰”,這里的小雞叫,說明現(xiàn)在的小雞感覺怎么樣?學習第二段。
第三段(第四層次)
(1)小雞好像在說什么?
(2)弟弟是怎樣道歉的?
幼兒學習第三、四段。幼兒跟老師念詩歌,教師用動作幫助幼兒記憶詩句。教師演示木偶,幼兒配音。
五、激發(fā)幼兒表演的欲望
1、分組扮演三個角色。(弟弟、姐姐、小雞)
2、個別幼兒戴上頭飾表演。(每組各一名)
3、評價:哪個小朋友把自己扮演的角色動作表現(xiàn)出來了?
活動反思:
在學詩歌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了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幫助幼兒有效的投入到本次活動中,并自然習得漢字。要上好一堂生動而有效的課決非一日之功,它根植于深厚的教學積淀。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中尾巴的區(qū)別,進一步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
2、根據(jù)問題與圖片提供的線索,學習兒歌。
3、積極地與同伴進行問答。
活動準備:
圖片一副
活動過程:
1、觀察第一組動物圖片(鴨子、公雞、松鼠),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老師:“你們看,誰來了?”
2、觀察尾巴的.特征,學習第一段兒歌。
。1)觀察這三只動物尾巴的特征。老師指導(dǎo)語:“它們的尾巴是什么樣子的?”
(2)根據(jù)老師的提問完整回答。老師指導(dǎo)語:“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彎?什么尾巴好像一把傘?”
。3)完整的朗誦第一段兒歌。
3、遷移第一段經(jīng)驗,創(chuàng)編第二段兒歌。
。1)觀察第二組動物圖片(猴子、兔子、孔雀),了解尾巴的特點,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第兒歌的興趣。
老師指導(dǎo)語:“它們的尾巴是什么樣子的?”
。2)自由創(chuàng)編兒歌第二段。
。3)集體交流。
4、用多種形式完整朗誦問答式兒歌。
感受問答式兒歌的特點(問、答)老師指導(dǎo)語:“這首兒歌還可以怎么來讀?”(分組問、答等)
5、拓展經(jīng)驗,激發(fā)進一步創(chuàng)編愿望。
老師指導(dǎo)語:“出了問小動物的尾巴,還可以問什么?”
附兒歌:
尾巴歌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彎?什么尾巴好像一把傘?
鴨子尾巴扁,公雞尾巴彎,松鼠尾巴好像一把傘。
什么尾巴長?什么尾巴短?什么尾巴好像一把扇?
猴子尾巴長,兔子尾巴短,孔雀尾巴好像一把扇。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7-18
語言活動設(shè)計教案中班02-28
中班語言游戲活動教案11-13
關(guān)于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3-31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春天的朋友01-17
中班微笑語言活動教案03-30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5篇12-22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好朋友01-18
《春天的電話》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5-17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5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