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4-10-01 02:05:26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科學活動教案范文集合八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科學活動教案范文集合八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一、題目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奇妙的陀螺

  二、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動手制作,感知陀螺旋轉的現象,充分體驗探究活動的快樂。

  2.啟發(fā)幼兒在操作中大膽表述自己的感受,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蘿卜、土豆、玉米、地瓜、小西紅柿、蘑菇、卡紙、圖畫紙、油畫棒(涂色用)、冰淇淋盒蓋、奶瓶蓋、果凍蓋、瓶塞、舊玩具汽車車輪、木珠、牙簽、火柴棒、鉛筆頭等。

  五、活動過程

  玩陀螺。

  解決的問題:你能用紙、果蔬和日常用品做陀螺嗎?

  試一試,你做的陀螺能轉起來嗎?

  幼兒用蘿卜塊、卡紙、冰淇淋盒蓋制作陀螺。

  (1)在蘿卜塊上扎上牙簽。

  (2)在卡紙上扎上火柴棒。

  (3)在冰淇淋盒蓋上扎上牙簽。

  說一說我的實驗結果。

  (1)牙簽沒有扎在蘿卜的中間,陀螺轉不起來。

  (2)在圓形的卡紙上扎上火柴棒,陀螺轉起來了。

  (3)在冰淇淋盒蓋上扎上牙簽,只用牙簽的尖轉,陀螺轉的時間很長。

  比一比,看誰的陀螺轉得久?

  (1)我的陀螺面很圓而且很平,能轉得久。

  (2)下面尖(接觸面小)的'陀螺轉得久。

  (3)找好圓心,陀螺就能轉得久。

  六、注意事項

  1.幼兒有玩過陀螺的經驗,活動的效果會更好。

  2.所提供的蘿卜、地瓜、玉米棒、土豆等要選圓柱體或球體形,切片時厚薄要均勻。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拉、拽、套串珠的操作活動,感知松緊帶的彈性。

  2、幫助幼兒了解松緊帶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3、能大膽講述自己的發(fā)現。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用松緊帶和包裝繩穿的珠子各一串(大小、顏色一樣),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興趣,介紹桌面材料,比較兩串珠子。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串珠子,好看嗎?這兩串珠子一樣嗎?什么地方一樣?你們想戴嗎?

  2、幼兒戴珠子,感知松緊帶的彈性。

  ◎幼兒自由戴手珠。

  提問:你們戴一戴、試一試!戴起來了嗎?

  ◎讓幼兒比較兩串手珠,引導幼兒發(fā)現穿珠子的繩子不同。

  教師:這串怎么會戴不起來?這兩串是一樣大的啊,你們拉一拉,看看發(fā)現了什么?繩子怎么啦?

  3、比較包裝繩和松緊帶,進一步感知松緊帶的彈性。

  ◎(教師當場拆開兩串珠子)

  提問:你們想一想哪根是拉不動的?哪根是能拉動的呢?(讓幼兒指認)

  ◎教師雙手拿住兩根繩子的一端,請一名幼兒拉另一端,感受松緊帶的彈性。

  教師:這根能拉動的繩子叫什么啊?

  4、經驗拓展。

  ◎讓幼兒找一找身上的松緊帶,幫助了解松緊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提問:為什么身上這么多地方要用到松緊帶。

  5、游戲活動——“松緊帶”

  玩法:手拉成圓圈,松——圓變大,緊——圓變小。

  活動反思:

  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并能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整個過程通過幼兒分組交流探索的結果,分組合作制作手珠串,分享共同合作的過程與結果,培養(yǎng)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旋轉現象無所不在,有的給生活帶來了方便,有的給小朋友的游戲帶來了樂趣,如:家里的電風扇、洗衣機;馬路上的車輪;小朋友玩的呼啦圈等,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有情節(jié)的科學活動。在活動中我充分利用幼兒生活環(huán)境中的一些物品,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活潑的教育氛圍,旨在通過幼兒自身的動手操作、與同伴的交流以及游戲活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體驗探索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旋轉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體驗探索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傘、積木、陀螺、飛盤、風車等。

  2、飛機、洗衣機、汽車、微波爐等圖片。

  活動過程:

  1、感知旋轉。

  師: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從旋轉王國來的,你們可以叫我旋轉姐姐!你們有沒有到過旋轉王國呀?在我們旋轉王國里,所有的東西都會旋轉。小朋友你們想到旋轉王國去嗎?可是進入我們旋轉王國必須有一個條件,每個人都要帶一樣可以旋轉的東西。你們看,在我們周圍有許多東西:風車、積木、陀螺、雨傘等等,請你們動動腦筋想一想,玩一玩,把這些東西變成可以旋轉的,這樣你就可以進入旋轉王國啦!

  幼兒操作,教師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方法來使各類物品進行旋轉。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并演示自己的探索發(fā)現。

  師:你是怎樣讓它轉起來的?

  2、感知旋轉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師:小朋友你們真聰明,這些東西經過小朋友的幫忙都能旋轉起來了,看來旋轉姐姐一定要帶你們到旋轉王國去大玩一場了。哎呀,可是旋轉姐姐還忘了一件事,離開旋轉王國的時候,我答應我的好朋友要帶一些可以旋轉的東西回去送給他們,可是我第一次來到你們這里,不知道什么東西是可以旋轉的,怎么辦呢?小朋友請你們幫幫我,好嗎?我的朋友都喜歡會旋轉的東西,在你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可以旋轉的呢?

  幼兒討論后回答,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并引導幼兒說出旋轉起到的作用。

  3、游戲:尋找會旋轉的東西

  小朋友你們在教室里找一找還有什么東西是可以旋轉的,我們可以把它作為禮物送給旋轉王國的新朋友。(引導幼兒在幼兒園內尋找可以旋轉的東西)

  活動反思: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以幼兒的科學教學為切入點,嘗試了通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也遵循了綱要中的多種原則。在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導入,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fā)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通過提供多種幼兒身邊熟悉的操作材料進行操作、觀察、猜想、思考中體驗、獲取有關旋轉的知識經驗。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認識小麥,了解小麥的生長過程。

  2、教育幼兒尊重農民的辛勤勞動,養(yǎng)成愛惜糧食的習慣。

  準備:

  1、本地的農作物實物小麥若干。

  2、小麥的生長圖片。

  3、一些由小麥制成的食品。

  過程:

  1、導入:

  師:小朋友們,春天我們到田野里去春游,看到了農民伯伯的田里種了哪些東西?

  幼兒根據自己的記憶回答。

  2、認識小麥。

  1)師:小朋友都見過小麥嗎?它長得什么樣?

  讓孩子自由討論小麥的外形特征和組成部分。

  2)出示實物小麥,引導幼兒了解小麥的外形特征和組成部分。

  師:我們來看看小麥的樣子。

  幼兒觀察小麥實物,講述小麥的外形特征。

  教師總結:認識其根、莖、葉的形狀:小麥的莖俗稱麥秸,空心、有節(jié)、光滑、葉狹長;莖的頂端長麥穗,麥穗有針一樣的麥芒,麥穗成熟時是金黃色的。

  3、觀看圖片,幼兒了解小麥的'播種和收獲季節(jié)。

  秋季農民把麥種播在地里;冬季壓實麥苗;到第二年春天,麥苗長得綠油油的,并逐漸長大、抽穗、開花、結籽;5月底6月初,麥子慢慢地由綠變黃,成熟,農民伯伯開始收麥,叫夏收。

  4、了解麥子的用途。

  教師出示各種麥制品,引導幼兒了解這都是用麥子做的。

  提問:麥子最后結出的小麥有什么用呢?

 。溋?赡コ擅娣;面粉可做成饅頭、面條、餃子、蛋糕、餅干、面包等;麥秸可編制各種草帽、扇子、墊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

  5、教育幼兒愛惜糧食。

  師:今天我們就來自己折一個小船,讓小船在水里自由航行。

  幼兒學習兒歌《大饅頭,哪里來》體驗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知道要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愛惜糧食,不剩飯,不掉飯粒。

  教師帶領幼兒學習兒歌。兒歌:《大饅頭,哪里來》“大大的饅頭哪里來?白白的面粉做出來,白白的面粉哪里來?黃黃的小麥磨出來,黃黃的小麥哪里來?農民伯伯種出來。伯伯阿姨勞動忙,大家都要愛惜糧!

  6、教師小結。

  活動延伸:

  在小麥成熟的季節(jié)帶領幼兒到田野里去觀察成熟時期的小麥,體驗農民收獲糧食的辛苦。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喜歡和老師、同伴一起看看、猜猜、講講各種有趣的盒子,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經驗。

  2、 初步感知探索盒子和盒中物品的關系,嘗試用各種方法打開盒子。

  活動準備:

  大盒子三個、各種小盒子等。

  活動過程:

  一、 導入——引起活動的興趣

  二、 看看猜猜盒子

  1、 猜猜第一個盒子——盒子和物品的匹配 “大盒子、大盒子,真有趣,上上——下下、 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找找里面的小秘密”

  盒子里面是什么?原來是——玩具盒、電吹風盒和領帶盒

  小結:盒子能幫助我們把需要的各種東西都整理好。

  2、 猜猜第二個盒子——形狀和聲音 猜猜第二個盒子里有什么秘密? 盒子里面是什么?原來是——糖果盒、餅干盒、巧克力盒

  這些盒子是什么形狀的`? 方形的盒子、圓形的盒子、心形的盒子

  哪個盒子里放了東西?你能猜出來嗎?有什么好辦法知道

  小結:盒子有各種形狀,真有趣!

  3、 猜猜第三個盒子——嘗試打開盒子的各種方法

  l 嘗試打開小盒子;

  l 小結

  三個打開的方式:翻蓋;鎖扣;插蓋。

  三、分享和延伸

  這些裝糖果的盒子叫糖果盒,你們還看見過什么盒子呢?(鉛筆盒、玩具盒、工具盒、肥皂盒、餅干盒、眼鏡盒等)聰明的寶寶再找一找,家里還有什么盒子,發(fā)現的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小班科學活動:大盒子、小盒子真有趣。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感知水流的各種不同的聲音,并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所得到的信息

  2、通過活動,幼兒知道關心周圍事物,懂得要節(jié)約水資源

  活動準備:

  錄好各種聲音、盆、酸奶瓶、一次性塑料杯、吸管、水壺、水污染的照片

  活動過程:

  1、老師這有一個謎語,請小朋友猜一猜說的是什么。

  “左邊一個洞,右邊一個洞,說話聽得見,消息真靈通”

  2、原來是耳朵,耳朵可以用來干什么呢?

  3、耳朵可以用來聽各種各樣的聲音,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錄音機里放出的'是什么聲音?請你來模仿一下。

  4、老師這有一個水盆,請你們來洗洗手,洗手的時候要仔細聽一聽,你聽到了什么?

  5、洗手的時候我們可以聽到美妙的水聲,那還有什么時候可以聽到水聲呢?

  6、現在請小朋友看一看桌面上,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裝滿水的盆子,大口瓶,吸管,小口瓶,請每四個小朋友一組選擇一張桌子站到旁邊,請你們試一試,怎樣能使盆里的水發(fā)出聲音來?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7、請個別幼兒示范,并說一說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8、請小朋友現在再仔細聽一聽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水燒開沸騰的聲音)你們想喝這發(fā)出美妙聲音的水嗎?我們等它涼一下再喝。

  9、水真有趣,會發(fā)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你還在哪里聽到過水聲的?是怎樣的?

  10、水不僅能發(fā)出各種各樣的聲音,而且還有很大的用處,但是你們看這里的水怎么了?這里的水被污染了,被弄臟了還能用嗎?大家說應該怎么辦?

  11、水涼了,我們一起來喝一喝這發(fā)出美妙聲音的水吧,聽一聽喝水的時候,水又會發(fā)出怎樣的聲音呢?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和視頻,了解豬的身體結構和特點。

  2、了解豬與人們的關系,初步形成“家畜”的概念。

  活動準備:養(yǎng)豬場視頻,豬的圖片,豬的用途的各種圖片。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

  耳朵大,眼睛小

  身子胖,鼻子翹

  一天到晚睡大覺

  它的身體都是寶。

  答案:豬

  二.觀看視頻,交流關于豬的知識。

  1、你見過大肥豬嗎?在哪里見過?老師今天就帶大家看看養(yǎng)豬場里的大肥豬。(播放視頻)

  2、豬長什么樣子呀?

  3、教師帶領幼兒邊講述邊學豬的動作(從上到下):豬有大大的耳朵,小小的眼睛,翹翹的鼻子,鼻子上還有兩個鼻孔,一張大嘴巴,肥肥的身體,壯壯的四只腿,全身長滿毛。

  三.初步形成“家畜”的概念。

  1、剛才視頻里的豬都在干什么呀?(自由討論后,老師出示圖片:有的在睡覺,有的在喝奶,有的在吃草),他們住在豬圈里可開心咯,都養(yǎng)的`胖胖的。

  2、那還有哪些動物也是住在家里,不住在動物園呀?(雞,鴨……)

  3、這些養(yǎng)在家里的小動物還有一個名字,叫“家畜”。

  四、探討豬與人們的關系

  1、你知道家里養(yǎng)的這些豬有什么用?

  2、我們來個知識大比拼,看誰知道的多:

  豬肉有什么用?(做豬肉脯,火腿腸,香腸)

  豬皮有什么用?(做皮包,皮夾,皮衣,皮鞋等)

  豬毛有什么用?(做豬毛刷子)

  豬糞有什么用?(做肥料)幼兒要是答不出,教師傳授知識,豬糞可以讓莊稼蔬菜長的更好)。

  五、小結

  原來豬有這么多用途,那么小朋友還討厭豬嗎?雖然豬臟臟的臭臭的,可它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都要喜歡他。等中午散步的時候,老師帶你們去看看我們幼兒園飼養(yǎng)的大肥豬,去和它做好朋友!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發(fā)現撲克牌的多種有趣玩法,探索如何讓撲克牌站立,感受撲克牌短邊對折和長邊對折穩(wěn)固性的不同。

  2.能積極、主動表述自己的探索發(fā)現,拓展思維,提高動手、判斷和分析能力。

  3.愿意參與探索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萌發(fā)對生活中常見事物的探索意識。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撲克牌(包括長邊、短邊對折的牌,用于比大小的10以內的牌)、簍子、盤子各若干,與撲克牌有關的變魔術視頻,鈴鼓,自制的皇冠等。

  2.經驗準備:幼兒玩過手指游戲“開門”,有搭積木、折紙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引出活動內容

  教師雙手合攏(一張撲克牌藏于手掌心),邊念兒歌邊依次打開五個手指。

  兒歌內容:一門開開進不來,二門開開進不來,三門開開進不來,四門開開進不來,五門開開我進來。

  指導語:打開我的五指門,里面藏著什么?

  二、比一比,了解撲克牌的外部特征

  指導語:仔細看看你的牌,和別人的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教師邊給每位幼兒發(fā)一張牌邊提問,引導幼兒發(fā)現撲克牌上的花紋、圖案、數字各不相同。

  指導語:撲克牌可以怎么玩呢?一起和石老師玩?zhèn)“比大小”的'游戲吧。

  如教師說“比、比、比大小,我是紅心4,誰的牌比我大,請你趕快舉起來”,幼兒根據教師的要求迅速作出判斷,如果手中的牌比4大就舉起來。

  三、試一試,讓撲克牌站起來

  指導語:小朋友們猜一猜,撲克牌可以站起來嗎?我們讓它站在小椅子上試試吧。

  幼兒嘗試,教師觀察,及時肯定幼兒的方法,并鼓勵他們在集體面前表述,如“讓撲克牌靠著椅背站立”。

  指導語:怎樣才能讓撲克牌自己站起來呢?

  幼兒再次探索,教師引導他們用折疊的方法嘗試,重點介紹“短邊對折"和“長邊對折”。

  四、搭一搭,感知長邊、短邊對折穩(wěn)固性的不同

  1.出示長邊、短邊對折的撲克牌,探索高樓怎樣搭。

  指導語:老師這兒有什么?它們能站起來嗎?那可以用它們搭高樓嗎?誰來試試?

  請兩名幼兒分別用長邊、短邊對折過的兩種牌搭高樓,發(fā)現“很難疊高”后,教師出示未折過的撲克牌,鼓勵幼兒繼續(xù)探索。

  小結:搭高樓時動作要輕,一層樓上平放一張撲克牌,再搭第二層,用這種方法搭高樓就容易多了。

  2.嘗試用長邊、短邊對折過的撲克牌分別搭兩座四層小樓,比比哪種樓房比較穩(wěn)固并說說原因。

  3.搭高樓比賽,比比誰搭的樓房又高又穩(wěn)。

  指導語:我們發(fā)現短邊對折的撲克牌搭的樓房比較穩(wěn),那現在就用它來進行搭高樓比賽,同等時間內誰搭的樓房層數最多最穩(wěn)固,誰就是我們班的搭樓高手。

  幼兒比賽,教師提醒幼兒動作要輕。搭得最高最穩(wěn)的幼兒,教師獎勵他一頂皇冠。

  五、賞一賞,感受撲克牌玩法的多樣性

  1.“刮牌”表演。

  指導語:石老師這兒還有許多撲克牌,我不僅能讓它們都站立起來,還能讓它們聽口令走路呢。

  2.欣賞變魔術視頻,結束活動。

  指導語:撲克牌還是魔術師的最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魔術師是怎樣用撲克牌變魔術的。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7-26

(集合)科學活動教案07-23

(熱門)科學活動教案07-22

科學活動青蛙教案11-05

[精華]科學活動教案07-27

[熱]科學活動教案07-29

(精)科學活動教案07-28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07-27

(合集)科學活動教案07-28

關于科學活動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