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匯編八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美術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樹葉的基本形態(tài)特征。
2.學習用按、壓、點的方法來制作好看的樹葉。
活動準備:
各種樹葉,kt板,各色紙漿。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樹葉
秋天到了,樹葉像美麗的蝴蝶一樣很漂亮。請我們的小朋友一起來欣賞這些美麗的樹葉吧。
看看樹葉有哪些形狀的、什么顏色的等等,如:心形的、扇形的、手掌性的。
這么美麗的'樹葉,我們應該怎么把它保留下來呢。
二、制作樹葉
看看老師是怎么把樹葉保留下來的?拿一塊kt板,(畫有樹葉形狀)邊取一點紙漿邊說老師喜歡黃色的樹葉那我就選黃色的紙漿,用手把它按平,再用一次性筷子搓一搓,使它呈現出凹凸不平的立體感。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的選色,注意不要把紙漿壓到線條的外面。操作完之后把手洗干凈。
四、游戲:樹葉蝴蝶
小班美術教案 篇2
一、目標
1、 嘗試使用多種材料進行制作,體驗手工活動的樂趣。
2、 認識各種汽車,了解汽車的基本構造和各種性能。
3、 培養(yǎng)幼兒動手動腦能力,開發(fā)幼兒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二、活動形式:
區(qū)角活動
三、活動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 活動材料
(1) 收集各種汽車類型,布置一個“汽車展覽會”。(教師準備)
(2) 各種大小盒子、彩色紙、圖形紙、水彩筆、蠟筆。
(3) 《馬路上的汽車》多媒體課件內容。
2、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運用幼兒的作品布置一個“汽車展覽會”。
四、觀察與引導方式
1、觀察
(1)幼兒對各種汽車的喜愛程度。
(2)幼兒在活動制作時的原有經驗基礎。
(3)幼兒美工技能(如:剪,撕,粘貼,繪畫等)水平。
2、引導方式
(1)幼兒欣賞“車展”,激發(fā)幼兒興趣。
(2)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幼兒更好地了解汽車的圖形構造。
(3)鼓勵幼兒進行創(chuàng)意,對幼兒的想法給予積極的反應,并以適當的方式向其他幼兒介紹或作為范例。
(4)當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應分析困難的原因,是材料使用不當,還是使用工具有困難或是其它,并及時給幼兒提供幫助,鼓勵幼兒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解決問題。
五、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1)教師通過謎語引入主題。
(2)音樂響起,教師帶領幼兒以模仿開汽車的.動作進入活動場地。教師提問幼兒,剛才小朋友們都開了些什么車,鼓勵幼兒大膽說出來。
2、觀察事物和范例
(1)教師帶領幼兒參觀“汽車展”,并讓幼兒說出都見到了些什么汽車,說說汽車的基本構造和用途。
(2)運用多媒體課件產生動畫效果,使幼兒更好地了解汽車的圖形構造,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的欲望。
3、幼兒操作
(1)幼兒自由選擇喜愛的材料,嘗試剪貼、拼貼、繪畫汽車。
(2)觀察幼兒制作,教師進行個別引導,根據幼兒的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
4、交流、分享活動成果
教師引導幼兒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一起,進行“汽車展覽”,同時引導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和介紹自己的作品。
5、教師引導幼兒收拾桌椅,培養(yǎng)幼兒的衛(wèi)生習慣。
小班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面包是幼兒非常熟悉且喜愛的食品,烤面包的方法不僅有趣,而且新奇。面包獨特的制作方法不僅吸引著孩子,更令孩子神往,有時,他們會在角色游戲中去嘗試,過一把癮。為了順應幼兒游戲與渴望嘗試的心理需求,我們選擇并設計適合小班幼兒學習特點,貼近小班幼兒生活的“烤面包”活動,旨在讓幼兒在“涂涂”“烤烤”“嘗嘗”的過程中,學習涂色的技能,充分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教學目標:
1、鞏固對紅、黃、綠、紫四種常見顏色的認識,感受色彩的美。
2、大膽選色,學習平涂的方法與蘸色的技巧。
3、體驗活動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鞏固對四種常見顏色的認識,學習涂色,體驗玩色的快樂。
教學難點:
學會蘸色的技巧,用平涂的方法涂滿“果醬”。
教學準備:
。1)、活動前帶幼兒參觀幼兒園制作面包的工作間,觀看面包師傅制作面包的過程。
。2)、人手一張畫有面包形的畫紙
黃色、棕色的油畫棒
紅、黃、綠、紫四色水粉顏料(已經認識)
水粉畫筆、小毛巾
。3)、兔媽媽頭飾一個、圍裙、娃娃家里的自制的烤箱
教學過程:
1、導入——講述小故事,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引發(fā)興趣。
以兔媽媽的身份講述故事:“在一座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許多的小動物,我是兔媽媽,是森林里有名的面包師,我烤的`面包不但好吃,而且形狀也好看,小動物們可喜歡啦!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兔媽媽的年紀慢慢兒變大了,現在我都想收一些徒弟,把我自己做面包的本領都教給他們?墒俏艺伊撕芫靡矝]找到合適的徒弟,真是著急呀。噢,有了,我知道你們都很聰明,這樣吧,你們來當我的兔寶寶,我把做面包的本領都教給你們好嗎?”
2、傾聽故事,進入情境。
教師示范 ──“烤面包”
、、先卷起袖子,取出白色面包。
②、介紹“果醬”,認識顏色。(瞧,媽媽帶來了許多果醬,先來考考兔寶寶們,這是什么顏色的水果醬?),幼兒回答,F在開始涂“果醬”了
示范蘸色、平涂的方法。
、郏衙姘_,涂抹果醬。我可喜歡吃紅色的西瓜醬了,就來一點吧:蘸點果醬,舔一舔,涂在面包上;我還喜歡吃黃色的香蕉醬,蘸點果醬,舔一舔,果醬涂得滿滿的;我還想來點綠色的蘋果醬,蘸點果醬,舔一舔,涂呀涂,涂上綠色的蘋果醬。好,綠色的夠了,刷子放回顏料盤里。再來點紫色的葡萄醬吧,蘸點果醬,舔一舔,涂呀涂,果醬涂得滿滿的,味道更好了。刷子放回哪個盤呀?這兒對嗎?放回哪里去呢?對啦,如果放錯了,果醬混在一起味道就不美了。果醬涂好了,現在我們把涂滿果醬的面包合起來,壓一壓,免得果醬流走了。
、芸久姘F在兔媽媽把涂滿“果醬”的面包合上,放入烤箱,打開開關?疽粫䞍,面包變黃了(老師用油畫棒在面包外面涂上黃色),再烤一會兒,面包烤得有點焦了,(老師再在面包邊上涂上棕色。)
、菡故咀龊玫拿姘。好,我的面包烤好了,聞一聞,好香,嘗一嘗,脆脆的,打開面包,兔寶寶們看看,噢,里面全是果醬了,真好吃。
幼兒邊傾聽,邊觀察,幼兒應答
幼兒邊傾聽邊觀察教師整個制作過程,并領會操作要領。
3、幼兒自己作畫——幼兒自己制作“烤面包”,教師巡回指導
、佟⒃儐栍變悍帕四男肮u”,鞏固對常見顏色的認識。
②、提醒幼兒蘸色時刷子要舔一舔,用好了要放回原瓶中,鼓勵幼兒用多種“果醬”涂滿面包。
、、提示幼兒把面包烤得黃黃的,又有點焦。
作品評價——展示幼兒的“烤面包”,請客人“品嘗”
①、提示:面包烤好了,聞一聞香嗎?掰開面包看看里面是否全是“果醬”?
、、引導:請小兔子們告訴客人:你涂了哪些果醬?并請客人們品嘗你烤的面包味道怎么樣。
、、幼兒自由地展示作品,并請客人欣賞、品嘗面包,享受成功的喜悅。
小班美術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路”對于孩子一點都不陌生,每天上幼兒園、回家、去玩都行走在馬路上。穿越在城市大大小小的馬路,在相互交錯中,就如同許多許多長長、彎彎的線。因此,設計“汽車嘀嘀”的美術體驗活動,讓幼兒感受大家一起玩游戲一起畫畫,是一件很開心快樂的事情。
期望幼兒表現的行為:
1、通過讓幼兒“開汽車”的親身實踐活動,體驗集體游戲的開心快樂,從而感受生活中的美。
2、培養(yǎng)孩子大膽運用蠟筆作畫的能力。
3、學習用蠟筆畫連貫、流暢的線條。
重點:大膽運用線條表現開汽車的情景。
難點:線條的連貫、流暢。
活動準備:
1、畫畫用具:長形大畫紙 紅、黃、藍色的蠟筆若干。
2、欣賞畫4幅, 小草畫1幅。
3、紙箱小汽車一輛,地拖一把。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開汽車”的游戲,讓幼兒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從而激發(fā)幼兒在紙上“開汽車”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來玩“開汽車”的游戲。我來做司機,請小朋友上車羅,開車羅,嘀嘀嘀,向前開,嘀嘀嘀,坐好了,要轉彎了,到了麥當勞……
師:玩開汽車的時候,心情覺得怎么樣?大家一起玩游戲的時候多開心呀。
二、引導幼兒如何表現汽車開過的路。
1、觀察剛才玩游戲汽車開過的路。
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像什么?
2、分別出示小草和路的畫,用對比的方法,啟發(fā)幼兒對路的理解。提問:它和我們畫過的小雨點是一樣的.嗎?
雨點的線條怎么樣?
路的線條是怎樣的?
3、教師示范,幫助幼兒解決難點。
師:今天我們就用蠟筆當汽車,嘀嘀,車子向前開了,一會往這邊轉彎,來到了麥當勞,一會又往那邊轉彎,來到了公園,嘀嘀嘀,上立交橋了,繞個圈圈,開到很遠很遠地方。
4、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的興趣,鼓勵幼兒用喜歡的顏色蠟筆來當汽車。
提問:你想開車去什么地方?去那里走過什么樣的路?你可以上來畫給大家看嗎?
5、交代作畫要求。
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很大的紙,我們一起在紙上開汽車,桌子旁邊有蠟筆,兩個小朋友一起用一盒,大家不爭不搶。
三、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評價與小結。
師:今天小朋友開著車走了很多路,多漂亮呀!有什么顏色?那些路是什么樣子的?
師:共同完成了這么大的一幅作品,心情覺得怎么樣?
小結:小朋友不爭不吵,大家一起玩游戲一起畫畫,是一件很開心快樂的事情。
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鞭炮的基本組成部分,能夠大膽、自信的畫出自己心目中的鞭炮。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能力。
3.體驗用水粉涂鴉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具:鞭炮圖片 實物鞭炮
學具:繪畫紙、顏料盤、顏料、、擦手巾等
活動過程:
導入活動
(1)教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東西。
出示鞭炮(ppt)提問:這是什么?鞭炮可以用來干什么?
(2)今天吳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的鞭炮。
整體觀察鞭炮以及展開想象
引導觀察各種各樣鞭炮。
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樣鞭炮?
咦,這個鞭炮是什么樣的?看上去像什么?
繼續(xù)觀察各種各樣的鞭炮,展開想象
你覺得這個鞭炮像什么?
師小結:原來鞭炮的形狀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想怎么變就怎么變,真有趣!
三、教師示范畫
1.教師引導幼兒作畫
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紅色和黃色的顏料,然后用棉花簽輕輕的蘸一點紅色的顏料,把鞭炮畫出來。想怎么畫就怎么畫。你們想不想也來玩一玩,可有趣了!
2、作畫要求
。1)畫畫先想好,然后輕輕的'蘸一點顏料,輕輕的畫。
。2)畫畫時,不要讓顏料跑到你的衣服上。
四、幼兒作畫
1、教師一邊巡視,一邊指導。
2、請畫好的幼兒說說自己畫了什么樣的鞭炮。
五.評價
自評:你畫了一個什么樣的鞭炮?
互評:你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師評:小朋友的鞭炮畫的真有趣。∠麓挝覀円黄鹪偻媾!
小班美術教案 篇6
目標
1、教會孩子認識圓形,并能分辯出來圓形與其他的圖形的區(qū)別。
2、讓孩子能從各種工具中找到圓形的工具,并利用圓形工具在紙上畫圓圈,畫泡泡。
3、讓孩子給不同的泡泡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并讓孩子在全班面前講一下自己畫的泡泡是什么顏色,問大家喜歡不喜歡他畫的泡泡。
4、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準備
1、各色畫筆。
2、足夠的紙張。
3、各種形狀的文具。
4、泡沫泡泡。
5、泡泡圖片的PPT。
過程
老師先播放泡泡圖片的PPT,讓孩子們回憶起泡泡的美妙。
接下來,老師拿出泡沫泡泡,吹幾下,讓孩子們的情緒先興奮起來,勾起孩子們對泡泡的興趣。然后引導孩子們觀察泡泡,包括它的形狀,顏色等等。
然后老師就說,漂亮的泡泡一會兒就消失了,今天我們一起畫泡泡,好不好?
課程指導
老師讓孩子們圍成半圓在自己的身邊,然后自己先在紙上圓泡泡,要利用各種圓形工具,讓孩子們主動意識到借助圓形工具是可以直接畫出圓圈的。然后再給不同的圓圈涂上不同的顏色,讓圓圈看上去相當漂亮。
老師讓孩子們自由選擇工具,自由發(fā)揮在紙上畫圓圈,自己選擇涂最喜歡的顏色等等。
課程收尾
等孩子們都畫完了,老師要把孩子們的作品都集中收起來,然后與孩子們共同享受他們的畫作。在欣賞孩子們的畫作的時候,老師一定要記得,引導孩子們講出泡泡的顏色,大小,以及孩子們看到這些泡泡時有怎樣的感受等等。
課程總結
當課程結束時,老師要記得,給孩子足夠的鼓勵和贊揚。甚至可以把孩子們的作品都整理收集,然后貼在顯眼的地方,等下次繪畫課程時再換下。
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小班美術教案 篇7
日期:執(zhí)教教師: 班級:活動名稱: 美術活動:
活動目的: * 能將樹葉貼在小金魚的尾部 * 體驗小金魚的著急和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掛圖、故事 活動流程: 出示掛圖——尋找金魚的尾巴——教師示范
活動過程: 導入部分 1、出示掛圖 2、根據掛圖教師創(chuàng)編故事(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有幾條小金魚在水里游來游去做游戲,忽然有的小金魚尾巴不見了,小金魚很著急,小金魚說,小朋友們,我沒有尾巴就不會游泳了,怎么辦呢?小朋友們,我們幫小金魚想想辦法好嗎? 尋找金魚的尾巴 1、下位尋找樹葉,教師引導幼兒在樹葉中識別,找出最像小金魚尾巴的樹葉。 2、找到后請幼兒回到位子上去 小結:這下好了,小金魚的尾巴找到了,讓我們把尾巴送給小金魚好嗎? 教師示范粘貼方法 1、把樹葉的`一面涂上漿糊,貼在小金魚的尾部,用手輕輕按一下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的延伸: 讓幼兒欣賞自己的作品。
小班美術教案 篇8
案例背景:
《大蘋果》是建構式教材主題活動“酸酸甜甜的水果”里的一個美術活動,由于我們小班段的幼兒都是新入園的孩子,對于蠟筆雖然不算陌生但是多數孩子還沒有掌握正確的握法,更不用說怎樣用蠟筆作畫的技巧了,因此我們在原有的課程上做了相關的改動,從教幼兒學習畫前正確拿蠟筆的習慣,到初步嘗試用繞圈圈的方法由中間往外畫圓的方式作畫,來幫助幼兒打好美術繪畫活動的基礎。
活動目標:1.學習蠟筆的正確握法。
2.嘗試用繞圈圈的方法由中間往外畫圓。
3.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實物蘋果若干,自備一段輕快的音樂。
2.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六頁《大蘋果》,蠟筆。
活動過程:
一、圓圓的蘋果
1.出示實物:蘋果,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
2.根據蘋果的實際情況進行描述:蘋果圓圓的,有的紅,有的綠,有的黃。
二、我會畫蘋果
1.示范蠟筆正確握法。
2.教師用繞圈圈的方法由中間往外示范畫圓:圓圓一個球。
3.提問:這個球是怎么出來的?剛才老師是怎么畫的?(一圈一圈繞出來的)
4.示范畫上果柄:頭上扎小辮,變成一個紅蘋果。教師:“除了紅蘋果你還吃到過什么顏色的蘋果?”(綠色)
5.請幼兒跟著老師一起空手練習畫綠蘋果,引導幼兒要一圈一圈從中間往外畫圓:圓圓一個球,頭上扎小辮,變成一個綠蘋果。
6.請個別能干的幼兒上前嘗試畫一個黃蘋果,鼓勵幼兒盡量畫得大一些,飽滿一些。
三、播放輕快的背景音樂,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1.適時指導并糾正幼兒握蠟筆的姿勢。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四、作品欣賞。
互相欣賞同伴的作品,說說最喜歡誰的作品。
案例反思:
本次活動在環(huán)節(jié)設計上,我先讓孩子們認識了蘋果,知道蘋果是什么形狀,有哪些顏色,有不同大小等等,使孩子們有了認識蘋果的'經驗,孩子們對于繪畫《大蘋果》這個活動就更加感興趣了。在后面的示范環(huán)節(jié)我也采用了教師范畫、幼兒集體書空練習與個別練習三部曲的形式幫助幼兒逐步掌握用繞圈圈的方法由中間往外畫圓。但在教師范畫蘋果這一步,我在示范用繞圈圈的方法由中間往外畫圓時似乎有點心急了,動作太快,幼兒沒有看清楚,我也沒有強調一圈一圈繞著畫出圓圓的蘋果,在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時有的孩子就不會畫,只是簡單的畫了一個封閉的圓,再在里面涂上了顏色,沒有掌握繞圈圈畫圓的要領。從中我也認識到教師在組織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抓好活動的重點慢慢引導,切不可操之過急。在幼兒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中我也發(fā)現了我班孩子的繪畫常規(guī)有待培養(yǎng),有的孩子連蠟筆的擺放都還不清楚,個別孩子的蠟筆握法也需要糾正,在今后的美術活動中還需要時時強調常規(guī)的培養(yǎng)。
【小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小班01-18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08-28
小班美術教案球教案02-06
有關小班美術教案04-12
小班繪畫美術教案10-12
小班美術教案:紅黃藍03-06
小班美術大樹教案11-15
小班美術教案【薦】06-12
小班美術教案(精華)07-21
小班美術教案(熱門)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