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山水 教案 推薦度:
- 桂林山水 教案 推薦度:
- 桂林山水 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實用的桂林山水 教案匯編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guān)節(jié)點。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桂林山水 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桂林山水 教案 篇1
一、教材說明
這篇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yōu)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
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說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然后,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聯(lián)系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使學生借助課文感受祖國山河的美,感受祖國語言的美;二是引導學生領(lǐng)悟作者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本課較難理解的是最后一段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一句。這句話的意思是:游船航行在碧綠的河水上,船上的游人就像在一幅美麗的畫卷中游覽。
二、學習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漓江、無瑕、翡翠、峰巒、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連綿不斷。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領(lǐng)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三、教學建議
1.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種獨特的美。怎樣引導呢?
首先,要指導學生正確理解詞句的含義。如,“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兩句,是拿大海、西湖的水同漓江的水相比,拿泰山、香山和桂林的山相比。比的是什么呢?比的是它們各自的特點。這兩句話的意思,不是說大海、西湖都不如漓江的水美,泰山、香山都不如桂林的山美,而是說,漓江的水既不同于大海,也不同于西湖;桂林的山既不同于泰山,也不同于香山,它們擁有的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美。
其次,要借助各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感受詞句所描述的情境。如,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無瑕的翡翠、拔地而起、奇峰羅列、翠綠的屏障、新生的竹筍、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最好是播放能形象地展示這些詞語的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地領(lǐng)悟到:“這就是奇峰羅列”、“這就是危峰兀立”……如不具備上述條件,可找一些圖片展示給學生,或者畫一些簡筆畫,還可以在學生初步理解的基礎(chǔ)上,讓他們根據(jù)想象自己畫一畫。
第三,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詞句所描述的情境。
2.指導學生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必須聯(lián)系全文的內(nèi)容!斑@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意思是說:奇、秀、險的桂林山圍繞著靜、清、綠的漓江水;而靜、清、綠的漓江水里又倒映著奇、秀、險的桂林山。這里將桂林的山和水聯(lián)系起來,構(gòu)成一幅完整的畫面!霸偌由峡罩性旗F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就把這幅圖畫點綴得更美了。觀賞桂林山水,一般是從桂林市區(qū)到陽朔縣,這一段的航程約80公里,沿途所見,都是這樣的美景,所以說“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正是由于這樣,所以作者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來概括他觀賞桂林山水的整體感受。
3.這篇課文,寫的景是美的,描述美景的語言也是美的,而貫穿于美景、美文之中的是作者被祖國壯麗山河的美激蕩起來的情感。因此,本課的教學應通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體會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要使學生聲情并茂地讀好課文,主要方法是引導學生多讀,并在讀的'過程中想象課文所描述的情景,進而進入課文描述的情境之中,仿佛在跟隨作者游覽,一起觀賞桂林山水的美景。如果學生自己難以進入這種境界,教師要給以必要的指導,可展示畫面,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繪文中展現(xiàn)的情境,誘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調(diào)動他們的生活體驗,或用悠揚舒緩的音樂渲染情境,激發(fā)起學生心中的美感,還可通過教師入情入境的范讀,把學生帶入作者描繪的美景之中。
當學生已經(jīng)體會到課文表達的感情,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朗讀技巧而不能充分表達出來時,教師可抓住一些重點詞句,做一些必要的指點。比如,講漓江水、桂林山特點的幾個句子,如果把“真靜、真清、真綠、真奇、真秀、真險”等加以強調(diào),就可以突出桂林山水的特點。
4.本課適合背誦。指導背誦應注意兩點:一是要引導學生先把課文讀熟,在學生基本讀熟的基礎(chǔ)上再提出背誦的要求,達到“熟讀成誦”。二是指點一下背誦的方法。根據(jù)本課的特點,應引導學生一邊想象一邊背誦,并注意第二、三自然段中結(jié)構(gòu)相似的句子。
5.課后“思考練習”第二題,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并了解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指導學生完成這個練習,可先讓學生反復讀讀最后一段,然后聯(lián)系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具體說說“這樣的山”“這樣的水”指的是怎樣的山、怎樣的水,再說說“這樣的山”和“這樣的水”怎樣構(gòu)成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
第三題的目的是讓學生表達自己學了本課后的感受?梢詫憥拙湓,也可以吟一首小詩,不拘形式,不論長短,寫一句可以,寫幾句也可以。教師可選寫得較有特色的讀給大家聽。
至于選做題,目的是給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一次練筆的機會?晒膭顚W生做,但不作為統(tǒng)一要求。
6.本課生詞較多,大多數(shù)生詞,只要讓學生反復誦讀,并聯(lián)系上下文去思考、體會,就可基本理解;個別詞語,可在引導學生查閱字典、詞典之后,稍作一些指點。下面的解釋僅供教師參考,一般不宜原封不動地講給學生。
觀賞:觀看欣賞。
翡翠:綠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澤。
瑕:玉石上的斑點;無瑕,是說玉很純凈,沒有斑點。
拔地而起:從地面高出。一般的山脈都是從地面逐漸高上去,而且連綿不斷,桂林的一座座山互不相連,都是平地崛起的。
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各種各樣奇特的山峰排列在漓江兩岸。
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直地立著。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四、參考資料
桂林山水桂林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1985年,桂林山水被評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據(jù)考證,大約在3?6億到3?4億年前,桂林一帶是汪洋大海,海水深達 20xx米。今天遍布這一帶的石灰?guī)r,就是那時候在海水中形成的。約3?2億年前,這里上升為陸地。后來,經(jīng)過地殼運動,到距今幾百萬年前,才形成了目前的水陸形勢。堅硬的石灰?guī)r經(jīng)過幾百萬年的風化和水流作用,形成了無數(shù)突兀奇峰,流經(jīng)石灰?guī)r地區(qū)的漓江泥沙很少,江水特別清澈,再加上這里氣候溫暖濕潤,有利于植物生長。這樣諸多因素,使得桂林水清山秀峰奇,成為天下少有的奇觀。
從桂林市區(qū)南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頭伸長鼻子在江邊吸水的“大象”,現(xiàn)在一般都稱它為象山、象鼻山。課文中說的“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只是舉例說明桂林的山形態(tài)各異。實際上,在漓江兩岸,獨秀峰、疊彩山、洑波山、南溪山、蘆笛巖、七星巖等都很有名。
泰山在山東省中部。主峰玉皇頂在泰安市城北,海拔1532米。泰山以通天拔地之勢被古人列為五岳之首。古代帝王登基多來泰山祭天地。名勝古跡眾多,有古建筑群20多處,歷史文化遺跡20xx余處,是我國著名風景區(qū)。
香山在北京市西北郊。此地重巒疊嶂,景色清幽,故金、元、明、清,歷代帝王都在此營建離宮別苑,為各朝皇家游幸駐蹕之所。清乾隆十年(1745年)在此大興土木增建亭臺樓閣,共成28景。香山秋來漫山紅遍,有“霜葉紅于二月花”的勝景。雙清別墅因毛 東同志從西柏坡進城前曾住這里指揮全國解放戰(zhàn)爭和籌建新中國,這給香山更加增添了光彩。
桂林山水 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蓖ㄟ^朗讀、背誦課文,了解桂林美麗的山水,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舱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啊的音變,讀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硨W習通過對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進行描寫的方法,把句子寫具體。
⒋學會本課10個生字,積累詞語。重點理解拔地而起、連綿不斷、波瀾壯闊、形態(tài)萬千、危峰兀立等詞。
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朗讀,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體會課文是如何把它們寫具體的。根據(jù)句子結(jié)構(gòu)及句式的特點把握語調(diào)及語速。掌握啊的讀音。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比藗兌颊f: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們乘著木船,蕩舟漓江,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布滋煜率鞘裁匆馑迹浚ㄌ煜碌谝唬
、诚旅,我們要隨著作者的視線,一起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ㄔ谏胶退伦髦攸c記號··)
二、自學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背鍪颈砀瘢
前字韻母 啊的發(fā)音 舉例
a、o、e、i、ü ya 真綠啊、真奇啊
u、ao、ou wa 真秀啊
n na 真險啊
ng nga 真靜啊、真清啊
⒉出示自學要求:
⑴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颇阌X得課文是按什么結(jié)構(gòu)來寫的?思考怎樣給課文分段;
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點?請用小圈圈出。
、硻z查自學
、胖该娜死首x
、颇阌X得課文是按什么結(jié)構(gòu)來寫的?給文章分成四段。
板書:總起分述總結(jié)
、枪鹆值纳剿心男┨攸c?板書:水:靜清綠山:奇秀險
請你用文中引用的一句古詩來總結(jié)文章。板書: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完成板書提綱:
總起:甲天下
靜
水 清
桂林山水 分述: 綠
奇
山 秀
險
總結(jié):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三、導學第二節(jié)
⒈分小組自學課文第二節(jié),從以下幾個方面把課文讀懂:
詞義,結(jié)構(gòu)(分層),修辭手法,語言文字,朗讀語氣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談談學習的體會,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在大組交流時提出。
目的:讀出感情,理解語言文字,作者是怎樣把漓江水的特點寫具體的。
學習方式:讀讀、議議、圈圈、劃劃
等一會兒老師還要請你們交流一下你們是怎樣來學習課文的,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學習的方法、步驟。
⒉交流學習情況:
、旁~義:波瀾壯闊、無瑕等
、品謱樱喝龑
、切揶o手法:引讀
第一句用波瀾壯闊的大海和水平如鏡的西湖跟漓江作比較,強調(diào)漓江的水有獨特的美。第二句具體寫漓江水靜、清、綠三個特點。其中的真,是的確、實在的意思。
。ㄗ髡邽楹卧陟o、清、綠前加上一個真字,后都帶個啊字?通過朗讀,體會真寫出程度。啊抒發(fā)作者喜悅、贊美之情。)
對這三個特點,作者用感覺或用比喻來具體說明,并把它們組成一組排比句,文字優(yōu)美,富有節(jié)奏,給人的印象鮮明、深刻。
最后一句寫出江水之靜。
、让鑼懡嵌龋阂x
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動態(tài)的角度寫;
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透明度的角度寫;
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從色彩的角度寫。
、梢x,說說你怎樣讀出語氣,交流并指導朗讀。
靜,清,綠三字要讀重音,在靜得、清得、綠得后要有小停頓,以突出后面補充說明得部分。讀這三個分句,音量要漸大,讀出層層推進得感覺。
朗讀這一節(jié),首先要把握平穩(wěn)、清新的基調(diào),其次要運用重音、速度等技巧,傳遞出對內(nèi)容的理解第一句是全節(jié)的總起句,讀時要平穩(wěn),聲音可略低,卻從沒看見過、這樣的讀重音。第二句要掌握重音和停頓。最后一句是再次寫感覺,以突出漓江水的靜,讀時漸輕、漸緩。
讀好排比句,注意節(jié)奏,幾個像要一氣呵成。
個讀,齊讀。
⑹質(zhì)疑,解疑
⑺小結(jié)你們小組是用什么方法來學習課文的?
【讀課文→分層→找特點→怎樣寫具體(讀讀議議)→有感情朗讀】
、潮痴b第二節(jié),根據(jù)板書自背,互背,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把課文背出來的。
。ㄓ涥P(guān)鍵詞,列提綱,記每句第一字)
、礄z查背誦
四、布置作業(yè)
、背瓕懺~語;
、灿懈星榈乩首x全文;
、潮痴b并默寫第二節(ji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敝该痴b二節(jié)(默寫第二節(jié))
、策^渡:桂林的水是美的,桂林的山更有與眾不同之處。
二、導學第三節(jié)
、庇脤W習第二節(jié)的方法來自學第三節(jié),把課文讀懂:
目的:讀出感情,理解語言文字,作者是怎樣把漓江山的特點寫具體的。
學習方式:讀讀、議議、圈圈、劃劃
還要交流一下你們是怎樣讀懂課文的方法。
⒉交流學習情況:
、旁~義:奇峰羅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色彩明麗
、品謱樱憾䦟
、菍懛ǎ
寫法上與第2節(jié)相似,顯示了結(jié)構(gòu)上的.對稱。第一句用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跟桂林的山作比較,突出桂林山的奇特。第二句用排比句具體地寫桂林山的奇、秀、險的特點。
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山形
色彩明麗山色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山勢
有形態(tài)的描摹,有聯(lián)想比喻,有親身感受,把山的形、色、勢寫得非常生動逼真。引讀。
、扔懈星榈乩首x。
、山涣鲗W習方法:
【讀課文→分層→找特點→怎樣寫具體(讀讀議議)→有感情朗讀】
⑹背誦第三節(jié),交流背誦方法。
三、略讀第三段
、睅熞x:第三段從整體上寫桂林山水之美。山水一體,交相輝映,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受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沧詈筮@句古詩是什么含義?
、尺@句詩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是對全文的總結(jié),與第一段的內(nèi)容相呼應。
、幢痴b第三段。
四、總結(jié)
、弊髡哂迷娨话愕恼Z言,描述了桂林美麗的山水,寫下了自己觀賞桂林山水的真切感受,抒發(fā)了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沧屛覀凖R讀課文
五、完成課后練習
、敝笇дn后練習二:
例中的第一分句是概述,第二分句是用補充說明的方法寫具體,即清得怎么樣。兩個小題分別要求寫出黑得怎么樣和干凈得怎么樣。如:黑得伸手不見五指黑得看不見屋內(nèi)的陳設(shè);干凈得看不見一張紙屑等。
⒉完成其他練習
六、布置作業(yè)
、北痴b課文。
、材瑢懻n文。
桂林山水 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2.學習課文1、2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總的特點和漓江水的特點。
3.對照課文觀察圖,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手法。
教學過程:
。ㄒ唬⿲
今天我們學習《桂林山水》這一課。桂林是世界聞名的游覽勝地。那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異,園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她獨特的美和人們對她的由衷贊嘆。
1.出示書中插圖(或投影);
2.播放《桂林山水》錄像;
3.教師范讀課文;
4.學生談談感受。
。ǘ⿲W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大家思考:文中哪些詞語引起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向往呢?這一段在全文起了一個什么作用?
2.重點體會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ㄌ崾荆哼@里的都字,道出了桂林山水在人們心中的位置。那么,桂林山水是不是人人贊美呢?還要我們在親身感受后才能得出結(jié)論。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本段作者抓住了桂林山水總的特點,在文中起了總起的作用。)
。ㄈ⿲W習第二自然段
1.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
2.默讀課文,用筆畫出漓江水的特點,想一想課文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的。
3.交流討論
靜: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感覺)
清: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視覺)
綠: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想象)
3.體會詞語和句子。
投影: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是什么句?說說無瑕、翡翠的意思。
(這是比喻句,從色彩和質(zhì)地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美。無瑕:沒有一點斑點,非常純凈;翡翠:一種綠色的硬玉,有光澤。)
4.練習朗讀,讀出漓江水的美來,讀出對漓江水喜愛贊美之情。
5.檢查朗讀,注意指導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中啊的正確讀法。
(四)作業(yè):
1.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2.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桂林山水 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詞語:漓江、無瑕、翡翠、峰巒、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連綿不斷。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和課文的語言美。
4、領(lǐng)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感受漓江水、桂林山獨特的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桂林山水的相關(guān)圖片、投影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探究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1、桂林山水
2、提問:你知道桂林嗎?
3、提出自學要求:(投影)
。1)、自由輕聲讀課文,認識生字,初步理解生詞語。
。2)、默讀課文,想想桂林的山水有什么特點?用筆畫出重點句子。
(3)、找出你認為優(yōu)美的'句子,同位試著說一說好在哪里。
。4)、有什么問題提出來,同位討論一下。
二、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15分鐘左右]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分段讀課文,共同糾正讀音。
2、提問:桂林的山有什么特點?讓學生讀出相關(guān)句子。
板書:山的特點:奇、秀、險
桂林的水有什么特點?讀出相關(guān)句子。
板書:水的特點:靜、清、綠。
3、學生交流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語句。說說好在哪里。可以說語言美,也可以說景色美。
教師適時加以肯定,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加以引導。
四、教師小結(jié)。
五、作業(yè)。抄寫本課生字。
桂林山水 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通過看圖和學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激發(fā)同學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抓住事物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危峰兀立”、“形態(tài)萬千”、“洶涌澎湃”、“連綿不時”的意思。
。础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點。
。病W習表示桂林山水特點的方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薄胄抡n。
。、 聽課文錄音。
3、了解課文大意。
。、初步體會桂林山水的美麗意境。
。、檢查生字新詞預習情況。
6、正音正字并解釋新詞。
。贰⒆宰x課文。
8、討論:
作者按什么順序?qū)懝鹆稚剿?/p>
課文可分幾段?各段大意是什么?
。、學習第一段:
齊讀。
比較“觀賞”與“觀看”的不同,說說課文用“觀賞”而不用“觀看”的原因。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開頭引用這句話有什么作用?
小結(jié):這一段寫作者一行游覽桂林山水的原因。
10、學習第二段:
⑴ 指名朗讀。
⑵ 概括段意。
、 作者蕩舟漓江,為什么不先寫漓江的水,而要先寫大海和西湖?
、 默讀第二句,用著重號標出概括漓江水特點的詞,指出句式上的特點。
、 討論:這一句是怎樣具體形象地表示漓江水的`特點的?第三句為什么要寫蕩舟漓江的感受?
⑹ 齊讀。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三段
。、指名朗讀。
。病⒛x:邊讀邊用著重號標。
。、出概括桂林山水特點的詞。
。、用波浪線畫出比喻句。
。、討論:這一句是怎樣表示桂林山的特點的?(重點理解“拔地而起”、“形態(tài)萬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詞語及幾個比喻的含義。)
6、第二、第三段在寫法上有哪些相似之處?
7、課文為什么先寫漓江的水。
。、再寫桂林的山?
。、齊讀。
10、小結(jié):這一段分別從山形、山色、山勢三方面來表示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
二、學習第四段
。、指名。
。、朗讀。
。场⒔忉尅爱嬀怼钡囊馑肌
。础墓鹆值疥査匪肪嚯x之長、風景之美來理解“連綿不時的畫卷”這一比喻的意思。
。、以“舟行碧波上。
。、人在畫中游”這兩句詩結(jié)尾有什么作用?
三、總結(jié)全文
。薄⒅该
。、口頭描述桂林山水這一幅“連綿不時的畫卷”。
。(lián)系課文、對照圖畫、發(fā)揮想象、突出特點)
。场⒏爬ㄖ行乃枷。
。、了解寫作特點:
、 先總提。
、 再分述。
、 最后綜合的結(jié)構(gòu)。
、 抓住景物特點加以具體描寫的方法。
【板書設(shè)計】
桂林山水
靜:感覺不到在流動
漓江水 清:看見江底的沙石
綠:仿佛無瑕的翡翠
甲天下
奇:拔地而起 形態(tài)萬千
桂林山 秀:色彩明麗 倒映水中
險:危峰兀突 怪石嶙峋
【桂林山水 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桂林山水》教案11-11
桂林山水教案11-29
桂林山水教案01-02
桂林山水教案參考02-03
桂林山水課件教案02-03
《桂林山水》教案實錄02-23
《桂林山水》精彩教案02-24
《桂林山水》的教案范文03-02
語文《桂林山水》教案03-03
《桂林山水》小學教案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