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科學泡泡水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泡泡水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科學活動吹泡泡
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發(fā)現(xiàn)只有是鏤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培養(yǎng)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進行驗證的能力。
3體驗通過實際操作,獲得知識和本領的愉悅情感。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準備:
記錄卡、幼兒用筆
吸管、筷子、花片、積木、漏勺、勺子、肥皂水
視平轉換儀磁帶錄音機
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在《吹泡泡》的音樂中,一起進入活動室。
師:我們都很喜歡吹泡泡,那可愛的泡泡們在陽光下五顏六色,
大大小小,真漂亮呀!
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吹泡泡吧!
2.出示各種材料,并討論。
。1)師:平時,我們都是用吹泡器來吹泡泡的,可是今天,大家一起來看看,我給你們準備了什么呀?
。2)出示記錄卡,幼兒猜想。
師:老師還帶來了一張記錄卡,并把這些材料畫在了卡上,請大家一起來猜猜,你覺得可以吹出泡泡的,就在“猜一猜”這一個格子里打上勾勾,覺得不可以的就打上叉叉。
3.幼兒猜測,教師巡回指導。
4討論、介紹幼兒想法。
。1)師:誰來介紹自己的猜想?
請一到兩名幼兒上臺介紹。
。2)師:你為什么這么想呢?有沒有和他不一樣的猜想?
(3)師生共同討論,并統(tǒng)計在教師的記錄卡上。
師:我們一起來侃侃,你認為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請舉手。(依次統(tǒng)計各個材料)
二、幼兒操作。師:小朋友的猜想都不一樣,那到底對不對呢?老師也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自己去試試!
請大家拿著你的記錄卡,把每一樣材料都去試一試,并且馬上把結果記錄在“試一試“這一格內(nèi)。
幼兒操作嘗試,教師指導。(重點指導花片和漏勺)
比較猜測和嘗試后的結果。
。1)師:誰愿意來和大家分享你操作后的結果?
有沒有不一樣的結果?
請有持不同意見的幼兒上來再次操作比較。
。2)師生再次討論,統(tǒng)計在教師記錄卡上。
師:在我們小朋友操作了過后,你覺得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請舉手。(依次統(tǒng)計各個材料)
三、總結
1.誰來告訴我,你發(fā)現(xiàn)在這些材料中,那些可以吹出泡泡呢?他們有什么特點嗎?
教師總結:這些有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們都有洞洞,這些有洞洞的材料有個名字,我們叫它“鏤空”。因為它鏤空,所以可以吹出泡泡來。
2.結束部分。
師:我還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大家看看它們能吹出泡泡嗎?為什么?
想知道它們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么?我們一起到戶外去試試看吧!
在音樂《吹泡泡》中跳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課后,重新梳理一遍活動過程,我感覺有兩點做的不夠好:一是在材料的準備上考慮不周到,比如讓孩子們進行探索實驗的吹泡泡工具太毛糙,用鉛絲還是不太安全,而且我其實可以啟發(fā)孩子們,自己找一找還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嘗試吹泡泡;二是在孩子動手操作階段,應該分組用不同的材質進行試驗,并邊實驗邊邊記錄整理結果,對吹泡泡的效果進行記錄,最后請各組孩子自己總結發(fā)言,說說自己這一組的試驗結果,使孩子們的探索興趣得到升華,也鍛煉了幼兒的動腦與說話能力。
【大班科學泡泡水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科學活動自制泡泡水教案(精選15篇)07-05
大班科學教案教案11-15
大班科學游戲教案04-23
科學教案大班實用02-28
大班有趣科學活動教案03-31
科學沉與浮教案大班02-24
大班科學蚯蚓教案04-02
大班科學水教案04-01
大班科學教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