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議論文滿分作文:莫讓浮云遮望眼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莫讓浮云遮望眼:高考滿分作文
莫讓浮云遮望眼:高考滿分作文,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考滿分作文莫讓浮云遮望眼,歡迎閱讀參考。
莫讓浮云遮望眼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百年前,文人們就通過朗朗上口的詩歌告誡后人,對待事物要站在正確的角度,切不可讓其他因素干擾了你對真相的審視。
宋人的墻為雨淋壞,兒子與鄰翁對他做出了相同的提醒:"修好墻,以防盜。
"盜賊果真光顧后,宋人稱贊起兒子的先知先覺,卻懷疑鄰翁的手腳是否干凈。
同樣的提醒,為何招來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恐怕宋人正是被感情上的親疏蒙蔽了雙眼吧! 自古以來,人們就頗為重視感情因素對事件成功與否的影響。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誠然,感情上的親密對事業(yè)的成功也許會起到一定作用,然而,在認知事物本質(zhì)上,感情上的親疏有時也會給人帶來錯覺以及誤導。
國外科學家曾做過試驗,讓試驗者在一組照片中選出長像最符合審美標準的一張,結(jié)果受測者選出的容貌多與自己親友相近。
排除個人審美觀念不談,生活的耳儒目染對人的影響可見一斑。
視覺的評判尚且如此,事物本質(zhì)的洞察更何以堪?自古以來多少人在感情因素上受到了蒙蔽。
西晉王室廣封王,欲使天下盡歸司馬氏之手,殊不知諸公之中良萎不齊,終于導致八王之亂、五胡亂中原的下場。
三國中孔明因?qū)︸R謾偏愛有加,忘卻先主對馬謾"華而不實"的評價,委以重任,終使《出師表》空有 "真名世",也不免"長使英雄淚滿襟"。
如今,不也有領(lǐng)導干部任人唯親,從而禍起蕭墻的事例嗎?可見,認知事物,為人處世,若戴上感情的有色眼鏡,危害大矣!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若要不被感情上好惡的云霧蒙蔽,身在高處,眼觀四方不失為好的方法。
岳家軍威震四海,正是由于岳飛超越親情,以軍規(guī)處罰岳云,軍風大肅,有了"撼泰山易,撼岳家軍難"的美談。
孔明事后揮淚斬馬謾,以肅軍紀,才沒有因感情親疏而再誤軍國大事。
一個公正的決斷往往是建立在理性觀察和思索基礎(chǔ)上的。
而擺脫感情上的干擾則是做出正確理性評價的先決因素。
也許真正完全超越情感的決定難以做出,然而,三思而后行,從多個角度思考是可以盡量避免感情上的誤導。
現(xiàn)今我國法規(guī)制度中"回避"和"協(xié)商"原則不正是對理性處事的指導和提倡嗎?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從各個方面的理性觀察,將幫助我們邁過感情的誤區(qū),真正認識到事物的復雜與多變性。
而在一覽無余的最高層,擺脫情感輯絆的我們,或許可以長吟:"莫讓浮云遮望眼!"
【作文點評】
本文是篇辯證析理的議論文,其基本特點有二。
首先是富于哲理詩句反復出現(xiàn)。
作者在首段開頭引用蘇拭著名詩句,以此表現(xiàn)本文對待事物要站在正確的角度,切不可讓其他因素干擾了你對真的審視,"通過大量事例對照分析后,作者化用古詩句"不畏浮云遮已只緣身在最高層",指明解決問題辦法:身在高處,眼觀四方。
文章前六段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最后三段提出解決問題的措尾段開頭引用蘇拭同一詩篇中的前兩句,突出強調(diào)從各個方面的性觀察,將幫助我們避免進入感情的誤區(qū),認識到事物的多樣性、復性。
文章尾句以"莫讓浮云遮望眼"作結(jié),哲理詩句首尾呼應(yīng)。
其二是本文能夠大量援引或轉(zhuǎn)述所供材料作為自己的敘事部分,且能敘議結(jié)合,有的放矢,針對性強"作者所用材料既有歷史事例,有當今科學試驗及國內(nèi)政治生活中一些不正,F(xiàn)象,共用七個事,并從正反兩方面對照論證,從而得出:在認知事物的本質(zhì)上,感情親疏有時也會給人帶來錯覺以及誤導。
【莫讓浮云遮望眼:高考滿分作文】相關(guān)文章:
莫讓浮云遮望眼12-20
高考議論文滿分作文:莫讓浮云遮望眼10-05
莫讓“浮云”遮望眼作文(通用39篇)03-22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高考滿分作文鑒賞10-08
高考滿分記敘作文10-26
高考滿分材料作文10-26
高考滿分作文經(jīng)典10-26
高考滿分作文07-12
高考滿分經(jīng)典作文10-05
高考滿分優(yōu)質(zhì)作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