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竹影》教學方案設計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體會童真童趣
2、了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鼓勵學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3、理解游戲與藝術的聯(lián)系
【課前預習】
1、走近作者:《竹影》一文作者原名: ,現(xiàn)代畫家、散文家 。
2、讀課文,請你將自己認為重要或易錯的字(音)詞寫在下面空白處。
3、清風明月的夜晚是多么的美好,竹葉蕭蕭的聲音又是多么動聽,孩子們在這清風明月的夜晚,竹葉蕭蕭的聲音中,玩了什么?怎么玩?他們玩的有趣嗎?請同學們找出來,動情地讀一讀,并說出你的體驗。
4、課文中寫“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滿了童趣,你認為文中哪些語句最生動的表現(xiàn)了童趣,請找出來并說明理由。
【合作探究】
1、課文《竹影》題目有何作用?竹影在全文有何作用、為什么開頭不寫竹子而從太陽落山寫呢?
竹影是這篇課文的切入點,由此引出了對文章中心--如何欣賞中國畫,中國畫和西洋畫的區(qū)別的探討.當然,竹影也是童真,童趣的體現(xiàn);
竹影是全文的線索,寫太陽落山是為下文作鋪墊
2、如何理解“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這句話的意思?試理解西洋畫與中國畫有何不同?
所謂符號是有兩個部分組成的,一是內(nèi)容二是形式關鍵是內(nèi)容而不是形式,關鍵是內(nèi)容而不在于形式這個比喻形象地說明了兩種審美體系兩種繪畫形式的不同 每個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影響到本民族生活的各個方面藝術是文化的鮮明的載體,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古希臘—羅馬一脈相承的西方文化有相當大的差異,表現(xiàn)在哲學、宗教、藝術、科學等多個領域中國畫重寫意,與我們民族傳統(tǒng)的審美觀有很大的關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而西洋畫重寫實,也和西方文化重實驗相關
3、如何理解竹影中父親這一角色?
父親: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對孩子富有愛心父親的諄諄引導教育對孩子成長發(fā)展非常重要 總結:由此可見,大人對孩子的指導教育,特別是引導孩子步入藝術的殿堂、成為一個有藝術修養(yǎng)的人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豐子愷有這樣一個好父親,也許,這就是他后來之所以能成為藝術大家的原因之一吧
4、本文除了寫人物活動外,還涉及了哪方面的內(nèi)容?表現(xiàn)了怎樣的中心思想?
表現(xiàn)了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 童年的游戲,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快樂,也有思考結合課文思考:游戲與藝術有什么關系?
【課堂練習】
閱讀5-6段P131,完成下列問題。
。1)、“依樣畫葫蘆”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
照著真竹描畫竹子
(2)、最后一句的“如此”和“這樣的看法”分別指代什么?
不注重像不像,而注重神氣評價中國畫時,不要看它像不像實物,而要看它是否畫出了美的姿勢、活的神氣、特有的品格
。3)、寫“竹影”為什么又寫“畫竹”,是否多余,為什么?
不多余,作者采用對比的寫法,以畫馬來寫畫竹,突出表現(xiàn)了竹畫的不容易
。4)、選文運用了對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通過對比,突出了中國畫神似的特征,加深了讀者的印象
(5)、結合選文內(nèi)容,說一說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區(qū)別是什么?
中國畫不注重“像不像”,只求神似,像符號;西洋畫要像真物一樣,不管是色、形,都求一樣,像照相
【學后反思】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游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云,學了這篇文章,你現(xiàn)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游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fā)現(xiàn)、體驗的?后來它發(fā)芽成長了嗎?
【《竹影》教學方案設計】相關文章:
《竹影》教案11-03
竹影教學教案樣例11-10
《竹影》教案15篇02-16
《竹影》優(yōu)秀教案(精選7篇)10-11
初一語文課文《竹影》教學教案01-10
初一語文課文《竹影》教學教案(6篇)01-10
初一語文課文《竹影》教學教案6篇01-10
幼兒教學活動方案設計02-27
關于教學方案設計(精選20篇)12-28
太陽教學方案設計(精選6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