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落日》教學方案
【教學目標】
1、掌握通訊的寫法特點
2、領會文章中表露出來的民族自豪感和歷史責任感
【教學重點】
能正確掌握學習通訊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通訊的新聞性、文學性和思想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日落》有怎樣的豐富含義。
(參考:日落時分完成本文;日本帝國主義失;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新的時代將隨著明天的太陽升起)
二、作者簡介
1、本文寫作背景(學生):抗戰(zhàn)勝利,日軍投降的時刻。
2、本文作者:嘉興人朱啟平,人稱為范長江之后的與之齊名的名記者,《大公報》派去采訪日軍簽降儀式的三位中國記者之一。
三、研習課文:
。ㄒ唬w會作品的新聞性特征
1、新聞作品有真實性、及時性、客觀性的特征,本文這些特征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
——明確:所寫為作者親眼目睹,時間寫得細,人物真實,過程清楚,顯示了極強的真實性;本文完成于1945年9月3日日落時分,9月4日即見報,顯出了其及時性;記述客觀,沒有強烈的感情沖動,顯其客觀性。
。ǘw會作品的文學性特征
1.本文線索是什么?這樣安排有何好處線索分明。
。▍⒖迹喝臅r間是線索線索分明,思路清晰,事件發(fā)生過程清楚)
2、作者運用了哪些材料,從哪些方面寫出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場面的?
3、結合課文第三部分“儀式開始”說說作者是如何描述“莊嚴肅穆”的?聯(lián)系通訊特點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⒖迹蝴溈税⑸l(fā)言的特點;日本人審視投降書;水兵談笑聲停。麥克阿瑟用六枝筆簽完字。美國中國都有人陪同簽字。日本代表肅立。)
既細節(jié)描繪注重場面渲染是通訊的一大特點,師見機引出通訊與新聞的不同。
。ㄈw會作品的思想性特點
朱啟平說過,“一筆在手,心中當有億萬人民”,他的中國記者的立場和傾向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參考:簽字宣名者只寫美國中國;“這時我轉(zhuǎn)眼看看日本代表”;“中國最嚴肅”;“九一八”。學生從全文中找出相關內(nèi)容來體會作者蘊涵在筆尖的情感和思想,體會:朱啟平并非沒有思想和感情,也并非不想把這種感情顯露出來,新聞記者的責任讓他要如實報道此次事件,但深藏心中的民族情感
令他在冷靜中帶有深沉的感情和深刻的思考。
四、作業(yè):將這篇通訊改成一篇新聞(只寫導語)
【《落日》教學方案】相關文章:
落日的作文03-18
觀落日作文01-03
落日的余暉作文03-07
關于落日的作文05-03
描寫落日的作文04-11
落日即景作文02-24
落日小學作文10-14
落日即景作文優(yōu)秀06-10
落日余暉作文10-26
落日的作文(精選54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