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白楊禮贊》教學方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運用。
2.理解排比句和反問句的表達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運用。
教學準備
小黑板或課件。
設計思路
《白楊禮贊》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寫作的經典篇目,因而在設計中,對象征手法的理解就成了本文的學習重點。首先在導語中,就先將象征這一寫法初步滲透給學生,使學生從理性上認識什么是象征。接下來在整體感知的朗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明確文章中白楊樹象征什么。在品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要采用象征這一寫法,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象征手法的作用。
教學時數(shù)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人。
(播放歌曲《小白楊》。)這首歌曾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歌頌的僅僅是一棵小小的白楊樹嗎?我們的文學家也曾高聲禮贊過白楊樹,它們在手法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今天,讓我們一起研讀散文《白楊禮贊》。
2.簡介作者。
(1)讓學生起來介紹。
(2)明確:(出示課件或小黑板1。)
茅盾,小說家,原名沈德鴻,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鄉(xiāng)。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子夜》,短篇小說《春蠶》《林家鋪子》等等。
要求:記住作者。
二、自主學習
師:本文的題目《白楊禮贊》,“禮”是敬禮、致敬,“贊”是贊美,題目的意思是對白楊樹的致敬和贊美。下面放聲朗讀課文,用筆標注關鍵詞語,以此體會作者為何要贊美白楊樹。并做以下題目。(出示課件或小黑板2。)
1.畫出并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句子。
2.讀完課文后,小組交流。交流句式為:我讀出了一株的白楊樹,它表現(xiàn)在。
3.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贊美白楊樹的?
4.作者為什么要寫白楊樹的生存環(huán)境——西北高原?
5.為什么要刻畫白楊樹的具體形象?
6.為什么要用幾個排比、反問句寫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7.為什么篇末寫楠木?
8.就自己的理解,談一下象征手法的作用。
9.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三、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研究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
四、反饋交流
1.解釋下列詞語,并給加點字注音
大氈子開墾外殼錘煉倦怠潛滋暗長旁逸斜出婆娑
(要求:讓一學生起來讀,如果有讀不正確的,找其他同學糾正。)
2.能從整體上把握即可。
3.作者是從那些方面贊美白楊樹的?
明確:(景美、形美、神美。)
4.作者為什么要寫白楊樹的生存環(huán)境——西北高原?
明確:(生存環(huán)境的寫作目的有兩個:一是烘托白楊樹傲然挺立的形象;二是暗寫陜甘寧邊區(qū)抗日根據(jù)地,為后文揭示象征意義,表達主題思想作鋪墊。)
5.為什么要刻畫白楊樹的具體形象?
明確:(刻畫白楊樹的形象緊扣力爭上游、倔強挺立,為后文揭示其象征意義作鋪墊。)
6.為什么要用幾個排比、反問句寫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明確:(4個排比句,由外向內,層層深入,氣勢恢弘,點明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7.為什么篇末寫楠木?
明確:(與白楊樹進行對比,一方面,對*視民眾、頑固倒退的人表示憤慨之情;另一方面,以高昂的語調贊美白楊樹。)
8.就自己的理解,談一下象征手法的作用。
明確:(象征的作用,一是把作者要說而不愿直說的內容“托義于物”,以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二是幫助作者把想說而不能說的話,巧妙地傳達給讀者。)
(學生說出一點即可。)
9.研讀賞析第7段。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課件3。)
①白楊的“神美”可以用本段的哪幾個詞來概括?
、跒槭裁幢径伍_頭說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
③本段作者由樹寫到人,贊美了什么人?作者為什么會由樹寫到人?白楊樹象征了什么?
、鼙径蔚乃膫排比句問法有什么變化?意思是怎樣加深的?
⑤背誦本段。
(2)小組代表交流發(fā)言。
明確:(①偉岸、正直、樸質、嚴肅、挺拔、堅強不屈。②欲揚先抑。③北方農民、抗日軍民以及敵后抗日軍民的精神和意志。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白楊樹身上能折射出北方抗日軍民的精神和意志。換句話說,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作者賦予了白楊樹以不平凡的象征意義。白楊樹象征了北方的農民,也象征了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④“只覺得——不想到——竟一點也不聯(lián)想到——又不更遠一點想到”四個反問句由外向內,層層深入。⑤指導背誦。)
五、梳理鞏固
學生談收獲及還沒解決的問題。(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個方面,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就應給予肯定。)
六、拓展訓練
(如果有時間可在課堂上進行,如無時間可不進行。)做《新課標作業(yè)設計》中“閱讀理解”的第一部分。
七、布置作業(yè)
做《新課標作業(yè)設計》中“遷移延伸”部分。
板書設計
白楊禮贊
茅盾
1.象征
2.排比、反問
景美------------------形美----------------神美
贊美白楊樹的不平凡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多媒體播放旋律高亢優(yōu)美的歌曲《小白楊》,要求學生邊欣賞邊思考:歌中小白楊有何象征意義。屏幕投放“象征”:象征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它借助某一具體事物來表現(xiàn)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它的特點是利用象征物與被象征物之間的某種類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特點(內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現(xiàn),象征手法是“托義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學生交流歸結:象征守衛(wèi)邊疆的戰(zhàn)士;象征邊防戰(zhàn)士的堅強意志等。由此導入本文“白楊樹”的象征意義,明確本課學習重點。
二、教學呈現(xiàn)
。保勔徽
學生呈現(xiàn)并交流課下收集的背景資料。
。玻x一讀
學生放聲朗讀課文,用筆標注關鍵詞語,以此體會作者為何要贊美白楊樹。然后進行朗讀交流。學生交流的句式為(投放大屏幕):我讀出了一株的白楊樹,它表現(xiàn)在。
3.理一理:篇章結構。
。矗芬黄罚簩懛ā⒄Z言(培養(yǎng)學生質疑、品讀、揣摩的能力)。
。ǎ保┳髡邽槭裁匆獙懓讞顦涞纳姝h(huán)境--西北高原?
(2)為什么要刻畫白楊樹的具體形象?
(3)為什么要用幾個排比、反問句寫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ǎ矗槭裁雌⿲戦荆
。ǎ担┫笳魇址ǖ淖饔谩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師生探究出:
。ǎ保┥姝h(huán)境的寫作目的有兩個:一是烘托白楊樹傲然挺立的形象;二是暗寫陜甘寧邊區(qū)抗日根據(jù)地,為后文揭示象征意義,表達主題思想作鋪墊。(2)刻畫白楊樹的形象緊扣力爭上游、倔強挺立,為后文揭示其象征義作鋪墊。(3)4個排比句,由外向內,層層深入,氣勢恢弘,點明白楊樹的象征意義。(4)與白楊樹進行對比,一方面,對*視民眾、頑固倒退的人表示憤慨之情;另一方面,以高昂的語調贊美白楊樹。(5)象征的作用,一是把作者要說而不愿直說的內容“托義于物”,以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二是幫助作者把想說而不能說的話,巧妙地傳達給讀者。(在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直說的方式改寫本文,以便更好地理解象征的寫法。)
。担胍幌耄禾骄恳韵笳鳛橹饕憩F(xiàn)手法的文章該如何寫。
。叮氁痪殻阂悦、蘭、竹、菊、松、粉筆、蠟燭等物任選其一為題,寫百字以內的片段文,以象征為主要表現(xiàn)手法。
【《白楊禮贊》教學方案設計】相關文章:
《白楊禮贊》教學教案10-08
《白楊禮贊》優(yōu)質教學教案10-08
《白楊》教學方案設計10-08
禮贊白楊作文06-04
《白楊禮贊》教案優(yōu)秀01-31
白楊禮贊說課稿范文05-23
白楊禮贊教案(精選13篇)12-12
《白楊禮贊》仿寫作文10-23
《白楊禮贊》的優(yōu)秀教案設計02-10
白楊禮贊仿寫作文(精選21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