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月光曲第一課時教學方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積累“幽靜、波濤洶涌、陶醉”等詞語。
2、在教師引導下,有感情朗讀課文。
3、開展想象,根據(jù)提示進行說話練習。
4、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貝多芬是個同情勞動人民的人。
【教學重點】
1、開展想象,根據(jù)提示進行說話練習。
2、了解貝多芬是個同情勞動人民的人。
【教學難點】
了解貝多芬是個同情勞動人民的人。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新,導入新課
1、聽音樂,揭示課題:
月光曲。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名曲背后的故事。
(音樂月光曲的引入,讓學生伴著優(yōu)美和諧的曲子,進入課文的情境中,從聽覺上刺激了學生,也激發(fā)了他們內(nèi)在的情感因素,對課文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檢查預習,完成填空:
《月光曲》是由著名的音樂家( )譜寫的。
說說你對貝多芬有什么了解?補充介紹貝多芬。
(適時對學生進行課外知識的補充,為進一步了解人物的品格作鋪墊。)
2、快速閱讀課文,找出月光曲的內(nèi)容:
、 指名交流。
、 學生自由讀,找出旋律變化的內(nèi)容,說說理由,指導朗讀。
、 合作讀整段文字。
(采用倒敘的手法,讓學生從文字上感受《月光曲》所描繪的魅力意境,再利用音樂、圖片進一步從聽覺視覺上刺激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使學生的語言和樂曲融為一體。)
三、講讀課文,深入感悟
1、過渡引入故事,理解“茅屋”這個詞,開展想象,說話練習。
2、引讀兄妹倆的對話,開展想象,體會貝多芬的心情變化。
3、學習盲姑娘與貝多芬的對話,開展想象,體會貝多芬的驚喜。
4、讀句子“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顯得格外清幽。”體會貝多芬的創(chuàng)作靈感。
(以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通過對《月光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的學習來體會貝多芬的人格魅力,在學習過程中主要是引導學生換位思考,進行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四、回顧前文,點明主題
1、再讀月光曲的內(nèi)容,體會作家創(chuàng)作的動力。
2、再一次感受樂曲的力量。
(讀,學生表達。)
3、理解兄妹倆的陶醉。
4、總結(jié)。
(通過反復的朗讀訓練,以讀代講,感受樂曲帶來的震撼力,提升學生的情感,把課堂教學推向高潮。)
【板書設(shè)計】
月光曲
好奇 同情 激動
貝多芬 走近走進茅屋
月夜美景
同情窮人
【月光曲第一課時教學方案】相關(guān)文章:
月光曲的教學方案10-08
《月光曲》教學方案設(shè)計10-08
月光曲教學方案設(shè)計10-08
小學英語第一課時教學設(shè)計方案10-08
《月光曲》的教學教案10-08
《月光曲》教學教案01-28
《景陽岡》第一課時教學教案10-10
月光曲教學設(shè)計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