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荷花》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荷花》讀后感1
今天,我又拿起語文書,津津有味地看起了《荷花》來。
當我讀到“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這句時,我感覺自己變成了一朵荷花,旁邊的一朵就是小姑娘,我和她一起嬉戲舞蹈聊天。小魚說:“荷花姐姐,你好美!”我笑了笑,青蛙跟我說:“荷花姐姐,你能跟我玩嗎?”我搖搖頭,蜻蜓飛過來,停在我頭上,對我說:“荷花姐姐,你能讓我在你的花瓣上美美的睡一覺嗎?”我點點頭——————
我從頭開始看起,看到“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纯催@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事可真了不起”這一句時,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絕:“妙,實在是妙!”如果真有這畫家,那人們會讓他畫上上千、上萬幅畫!
讀《荷花》是一種美的享受,是心靈中的一種美。
《荷花》讀后感2
今天,我讀了《荷花》這篇短文。荷花那不孤傲、不嬌貴、毫無私心的品格深深地感動了我。
“荷花從不孤傲,要開就是滿池滿塘……”這使我覺得荷花是那么合群。古語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做人也應這樣。
記得有一次,我語文測驗成績?nèi)嗟谝,心里十分得意,心想:哈,真好,這回又是第一名了。放學后,老師要我?guī)椭患案竦耐瑢W補習,我有些不愿意,暗自嘀咕:“她自己不會學嗎?”老師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說:“你要知道,獨枝花開不是春,許許多多花一起開放,春天才燦爛!蔽矣X得很有道理,便把老師那番話牢牢記在心上,時刻鞭策自己。當那位同學在我的細心幫助下,學習成績由中下進入中上時,我心中的那份自豪感,真是難以形容。
“荷花也不嬌貴,只要有泥土和水,它就能生長、開花……”啊,原來荷花有這么強的生命力!我曾學過《種子的力》這篇文章,文中講的是種子有超強的力量,我覺得荷花的生命力并不比種子弱。
記得有一回,我在姨媽家拿了一盆荷花回家養(yǎng)。頭兩天,我挺有興趣,細心照看它。但時間一長,就沒怎么理它了。一個月過去了,那荷花竟長出了小花蕾,我真驚訝。讀了《荷花》這篇文章,我才知道那是荷花有著極強的生命力的緣故。
“荷花毫無私心,它把自己的根、莖、葉、花、果實……獻給了人類!钡'確,荷花剛長出來,人們就拿它來煮涼湯,可見其營養(yǎng)價值也是很高的。
讀了《荷花》這篇文章,我受益匪淺。文章中的荷花和實際生活中的荷花是相同的,它們都有著不孤傲、不嬌貴、毫無私心的品格。
《荷花》讀后感3
《荷花》這本書是由葉圣陶老先生的散文和小說構成的。
其中,《小蜆的回家》,這篇小說最令我感動,它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因為模仿大人們刨魚而殘害了一只小蝦。后來,在父母的教育下,孩子體會到了小蜆父母的悲傷,認識到動物的生命也很寶貴,重新把它投入到河里。小說寫得自然活潑,對兒童心理體會得細致入微,表達了兒童對親子之愛的美好追求。
葉圣陶先生宣揚自然的美和童心的愛,在當時具有爭取個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積極意義。通過《小蜆的'回家》這篇小說,我也知道了不能輕易傷害生命。在生活中,我也受到了它的啟發(fā)——盡量不踐踏小草,不隨意采摘小花,不違反社會公共道德……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人們最高精神的連鎖是文學,使無數(shù)弱小的心團結而為大心,是文學獨具有的力量。文學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們拋棄卑鄙和淺薄,趨向高尚和精神。讓我們愛讀書吧!
《荷花》讀后感4
我合上這本薄薄的小書——《孫犁傳》,腕上的表已指向凌晨一點零五分,窗外有風呼呼地在巷中奔跑,掀開窗簾一角,風里裹著雪花,今冬的第一場雪羞答答地夾在風里飄。這樣的夜晚讀孫犁,心里有雪一般的晶瑩。
記得十二年前的冬天,雪已經(jīng)下了尺把厚,還在下。我從學校回家取衣物,走過一段亂葬崗,遠遠地看見村子里星星點點的燈光了,不知是怕,還是累,后背濕漉漉的?邕M家門,家中只有年邁的奶奶在,父母在蕩里還沒回來。幫奶奶喂好一窩小豬,我就站在河碼頭上等。風在吹,雪在下,頭上的雪撣了好幾次,終于聽到河里傳來拖水篙的嚓嚓聲,伴著河口冰塊破裂的咔咔聲,一船的蘆葦沒過了父母的`頭頂,只看到船尾不時冒上來的兩支篙頂。為了供讀兩個中專生,父母承包了幾十畝的水蕩,從此,冰里走雪里行成了家常便飯。
在《荷花淀》里,那一幅月夜編席圖讓我十二年前的記憶復蘇,思緒翩飛:“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
這讓我想起嘗遍世間辛苦的雙親,想起沉靜內(nèi)斂的故鄉(xiāng),想起我的蘆葦蕩!我在孫犁作品里尋找心靈回響。
就在《荷花淀》使孫犁一舉成名的時候,他謙虛地將原因歸結為“同志們長年在西北高原工作,習慣了那里的大風沙,忽然見到關于白洋淀水鄉(xiāng)的描寫,刮來的是帶有荷花香味的風,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鮮吧”。當然,這并不是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一直站在時代的前列,一手拿槍,一手拿筆,談笑間描摹時代的風云變幻。
孫犁文章的動人,不僅在于有堅實的生活基礎,還在于作者的平易和坦誠,《丈夫》、《蒿兒梁》、《麥收》、《邢蘭》,還有作者自己最喜歡的《光榮》,無不如此。人品的高下往往關系著文品的高下。孫犁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十年動亂中,生性內(nèi)向的作家以沉默作抗爭的武器:面對稿紙,半天寫不出檢查,造反派把馬蹄表放他眼前逼他也無濟于事;抄手站立不答外調(diào)人員的問題,以致手被抓破。十年狂風,沒有撼動一位作家的良心。
文革后,尤其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后,文壇日益活躍,孫犁也重新煥發(fā)光彩。有人提出以孫犁為代表的文學派別為“荷花淀派”,對此孫犁婉拒,他主張文人宜散不宜聚。至于有關方面組織召開“孫犁作品座談會”,又遭他勸阻。孫犁說,他是個只留心耕耘的深淺、粗細,而不對收獲大小長吁短嘆的人。
這樣的言行,不僅是豁達,更需要睿智。循著他的思想軌跡,體會他哲人般的話語,我浮躁的心迎進一絲清涼。曾經(jīng)在理想與現(xiàn)實間搖擺不定,我終于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里,看到了成功的方向。只有在讀書作文時,我的內(nèi)心才是平和怡悅的。這一年書沒讀幾本,文章呢,也是越寫越少,辜負了關心我的師長和朋友。夜讀孫犁,徜徉在荷花淀里的感覺真好,老人從容地告訴我,生活該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定準了方向,堅定不移地走過去,人生就會如春草夏荷,生機蓬勃。
《荷花》讀后感5
讀罷孫犁的《荷花淀》,就仿佛有一股清新的泥土氣息樸鼻而來,一幅幅淡雅、幽靜的畫面展現(xiàn)在眼前,使人感到荷花淀"詩體小說"的詩意:荷花淀用詩一樣的語言,創(chuàng)造了詩一樣的意境。
荷花淀作品第三節(jié),寫水生嫂深夜編席。"她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兩個比喻,既寫出了夜的深遠,又表現(xiàn)了水生嫂勤勞、樸實的品質(zhì)。作者讓畫面隨人物的視線推移:"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寫銀白的淀,使畫面淡雅,寫輕紗般的霧,又使畫面靜中有動,而荷葉荷花香更使這寧靜優(yōu)美的意境增添了色彩和質(zhì)感,這是作者通過周圍的景物抒寫了自己美好的`感情、愿望和理想。不僅如此,這幅畫還隱寓著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景色是平靜優(yōu)美的,而水生嫂的心情卻不平靜。夜這么深了,丈夫還沒回來,她正在焦急地在等他呢。可見水生夫婦的篤深情意和恩愛,這與后面描寫夫妻話別場面相照應,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發(fā)展,表現(xiàn)了水生嫂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墒牵湛艿那致云茐牧诉@美好的生活,這就奠定了水生嫂最后決定參加抗日斗爭的思想基礎。這一段的景物描寫把寫景、抒情、心理刻畫融合在一起,象一曲隨風飄來的樂曲,又象涓涓流水奏出的完整的樂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言盡而意無窮。
這夜景的描寫作者抓住了"靜",文中對中午的描寫卻抓住了"動"。"這風從南面吹來,從稻秧上葦尖上吹過來,水面沒有一只船,水象無邊跳蕩的水銀。"廖廖幾筆勾勒出了中午的荷花淀動態(tài)中的靜美,襯托出荷花淀的明朗。景物描寫的明快節(jié)奏使我們從中看到了這群年輕婦女裝了一肚子的不快,那躍騰的浪花正暗暗反映出這群婦女樂觀的精神。
淀上風光的描寫,詞淺意深,意境優(yōu)美?梢韵胂螅阂蝗簨D女坐在小船上,身后是一望無際的荷花淀,近景遠景層次井然,線條分明。讓這群婦女處在這種特定環(huán)境中,從她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根據(jù)地人民群眾的精神風貌;同時從稻秧、蘆葦、浪花的起伏跳躍,我們仿佛聽到這幅畫面外的風聲、水聲,那就是當時風起云涌的抗日的時代潮流。一處景物的描寫,竟然能反映如此深刻的內(nèi)容,可見作家筆底的功力的深厚。
倘若我們對荷花淀文中的幾段景物描寫對比嘴嚼一番,會從中獲得無限美好的享受。它們的構圖不同、意境不同,那詩一樣生動而凝煉的語言,創(chuàng)造了畫一般美的充滿詩情的意境。孫犁"詩體小說"的風格,我們從中可見一斑。
《荷花》讀后感6
初春,姥爺便開始忙乎起來。年過八旬的他還擁有一口湖,他在湖里栽種蓮花,在初春時就忙著在湖里填肥了。
姥爺其實是希望我隨他一道去的,他想把這口湖留給我照料,姥爺并沒有什么親戚,但這口湖是他一輩子的心血,姥爺舍不得它。
但那時我是怕姥爺?shù)模疫記得姥爺呵斥舅舅時的樣子;姥姥護著舅舅被姥爺鞭打時的樣子;舅舅跪在姥爺面前的樣子。于是我開始躲著姥爺。
氣溫轉(zhuǎn)熱了,房梁上去年的新燕已經(jīng)有了它們的孩子,每天正忙于照料燕雛,姥爺出去的次數(shù)更頻繁了。
某個晌午,我正在捉母雞,旺哥惶惶張張跑來,沖姥姥耳旁說了什么,姥姥手中的竹籃瞬間倒地了。
從那以后我就沒見過我的姥爺了,姥爺成了兒時的一個踩破的夢,是破碎的,也是虛無的。
七月的中旬,天氣已經(jīng)十分燥熱了,赤腳在石子路上走是刺痛的了。
舅舅帶著我一大早便出發(fā)去姥爺?shù)暮苫ǖ砹耍宄繒r露水還尚在,空氣微微濕潤,清涼的風帶著露水撲在臉上,舒服極了!舅舅抑郁的心情也大為好轉(zhuǎn)。
我伏身在船上,看著老大的太陽慢慢爬上來,舅舅在船頭馭船,望著太陽,緊皺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了。
很快的.,便劃到了湖中心,那里,荷花正迎著太陽綻放開來,碧綠碧綠的荷葉中,還含著昨晚的露珠,晶亮晶亮的。
荷葉,荷花,在荷花淀中交錯著,纏繞著,延伸著……
我伏在船上,手撥弄著清澈的湖水,看著水底的魚從指間緩緩游過。
太陽已升得老高了,周圍也嘈雜起來,我摘了一頂荷葉頂在頭上,阻擋著炎熱。
并剝下一顆一顆飽滿的蓮子塞進嘴里,那蓮子的芬芳就從我的齒間溢出,擴散開來?粗页缘貌灰鄻泛,舅舅也終于綻開了那久違的笑顏。
黃昏,那金黃金黃的鱗片仿佛鑲嵌在荷花淀上,閃爍著亮光,荷葉,荷花也都涂上了金色。
舅舅背著手中拿滿蓮子的我,往回走。
我相信姥爺,一定在荷花淀中微笑著,他一定原諒了舅舅,他一定還在荷花淀中的,只是我看不到他。
只是我再也不可能和姥爺一起在荷花淀中采蓮子,挖蓮藕了。
但我知道明年荷花淀還會這樣美……
《荷花》讀后感7
作為一部戰(zhàn)爭小說,《荷花淀》的意境是優(yōu)美的,語言是詩化的,與傳統(tǒng)戰(zhàn)爭文學血雨腥風的場面大相徑庭。為了體現(xiàn)這一特點,張興良老師以一個神話故事的誕生——荷花淀導入,加深了學生對“詩化”的`理解幫助學生融入到美麗的荷花、荷葉場景中去,獲得了感官上的多重享受。
《荷花》讀后感8
為了豐富暑假生活,拓寬知識面,老師給我們推薦了許多適合五年級讀的好書,我精心挑選了《荷花鎮(zhèn)的早市》這本書,利用業(yè)余時間有興趣的讀了起來。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名叫陽陽,和她的'姑姑、爸爸媽媽一起回鄉(xiāng)給奶奶過七十大壽。于是,陽陽和他的姑姑到集市上買生日禮物。荷花鎮(zhèn)早晨的集市賣什么的都有,賣衣服、買菜、賣寵物、買蛋糕......人也特別多,十分熱鬧。陽陽和他的姑姑在集市上買了蛋糕、鞭炮、兩只雞、米酒;又看了戲,看了毛茸茸的小雞。最后,陽陽和他的姑姑回鄉(xiāng)下給奶奶過七十大壽去了......
通過讀這本書,我可以看出,在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中,我們依舊對平和安詳、樸素洋溢人情愛意的生活充滿了向往。只有平凡的生活才是最快樂的。
《荷花》讀后感9
《荷花淀》是最能代表孫犁小說風格的優(yōu)秀短篇小說,很早就被收錄于高中語文課本,“荷花淀”文學流派由此誕生,華北明珠白洋淀因此名揚天下! 孫犁是一位以寫冀中農(nóng)村人民抗日斗爭而著名的小說家。他的作品具有濃郁的冀中平原的泥土氣息,在藝術上,獨有一種清新、真摯、自然而又明麗的`風格,其作品素有“詩體小說”的稱譽。
《荷花》讀后感10
在《荷花淀》輕柔的、乳白色的月光下,身體羸弱的革命知識分子孫犁,講述的是一個極可怕的故事,一個輕生死的`故事。臨走時,水生最后交代女人的話是:不要叫敵人漢奸捉活大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l。這是要女人去死。而女人也似乎堅決順從。對他和對她來說,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這并不是我的杜撰,小說的結尾,四個女人去找男人不果,返鄉(xiāng)路上碰上了鬼子,她們想到的也是死:假如敵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對死亡的輕蔑,給這篇小說的人物,立下了一個巨大的標桿,后來者幾乎無法超越。
因此,對家庭的拋棄,跟對死亡的蔑視,緊密地聯(lián)系到一起。
【《荷花》讀后感】相關文章:
荷花02-17
《荷花》讀后感04-29
《荷花》教案03-31
荷花的作文02-25
美麗的荷花02-17
荷花的花語06-30
荷花的教案12-10
荷花讀后感范文12-15
荷花淀讀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