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山居筆記讀后感通用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山居筆記讀后感通用,歡迎閱讀與收藏。
《山居筆記》是繼《文化苦旅》之后我所讀余秋雨先生的第二部文集。正因真實喜愛因此看,正因炒作的厲害因此急著看,正因它的人文氣息不可不看。
余秋雨先生的這部書從《一個王朝的背影》開始,以《歷史的暗角》結束,這本書是在20xx年1月出版的,他在這本新版的自序中說他寫這本書歷時兩年有余(從92年----94年),而且犧牲是相當大的,他辭去了學院的行政職務,十分純粹地幾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僅僅十一篇文章卻耗費了兩年多的時刻。這,并不是他的寫作效率低,而是那有股堅韌的探求精神,正是他的那種認真態(tài)度和永無止境的追求讓人心悅誠服。多年來他透過邊走邊想,有機地將寫作與考察結合在了一齊,很多寫到的地方,他是一次又一次的拜訪求證。以前就為了核對海南島某古跡的一副對聯(lián)上方的兩個字,在幾度函詢都得不到準確回答后,只得親自再次去海南,很多時候,他就是這樣不得不一去再去,在追求真理和對文學的無比熱愛方面,他是毫不吝嗇的,不管時刻還是金錢。對他的文章,他真正做到了“得失寸心知”,是不會在乎他的經濟和得失的。按照余先生的話說:“全書是我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訪中華禮貌的第二階段記述”。他還說:“寫作這本書的最大困難,不在言論之勇,不在跋涉之苦,也不在考證之煩,而在于要把深澀嶙峋的思考粹煉得平易可感,把玄奧細微的感觸釋放給更大的人群,這等于用手掌碾碎石塊,用體溫焐化堅冰,字字句句都要耗費難言的艱
辛,而艱辛的結果卻是不能讓人感受到艱辛。”
我被他的這種治學精神和嚴謹?shù)那髮嵶黠L以及認真的求學態(tài)度所折服,我深深地被他的文字和精神打動了。這種境界早已超越了文字本身,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穿梭,在東西南北的古老土地上走過。余先生的文章帶給我們的都是精彩紛呈的人文、地理、歷史、故事……上下求索,展示出人類人文歷史的絢麗詩篇,給我們掀開了精神的家園、文化的糧倉。
【山居筆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山居筆記》讀后感05-10
山居筆記讀后感03-16
《山居筆記》的讀后感范文04-14
余秋雨《山居筆記》讀后感05-10
《山居筆記》讀后感(范例7篇)11-11
《山居歲月》讀后感02-17
山居歲月讀后感02-14
《山居歲月》讀后感作文10-10
《山居歲月》的讀后感作文10-13
《山居歲月》讀后感(15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