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根譚讀后感 推薦度:
- 《菜根譚》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菜根譚》讀后感集合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現(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菜根譚》讀后感集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菜根譚》讀后感集合1
《菜根譚》是明代道人洪應明所著的一部論述修養(yǎng),人生,處世的語錄。它勉勵人們在平淡乏味的菜根中體驗人生的滋味,進而充實自己,發(fā)憤圖強。
《菜根譚》提倡“抱樸”,即有一顆樸素的赤子之心。要經(jīng)得起各種考驗“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鍛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
菜根譚特別提倡“家和萬事興”,沒有“三綱五!钡乃腊逭f教,卻可以處處感受到作者為保持家庭和諧而涌動的愛心“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功德,消得家庭內(nèi)嫌隙,便是一大學問”
菜根譚勸告人要腳踏實地。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要有一股傻勁!袄K鋸木斷,水滴石穿,學道者需要努力,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任天機!
在處世方面,菜根譚主張?zhí)幨缿摳吡⒁徊,有一種大局觀。在對待別人的態(tài)度上要求大家不要刻薄。
菜根譚中每條的字數(shù)都不多,但卻融入了人生的`最為真切的感悟,遨游其中,不單單是一種覺悟,心有那份無法言喻的快感更是另一番情趣。字里行間,藏著的是一雙透視人間的慧眼,在他那份沉甸甸又帶著暖意的鞭策下,必有新的體會。
一個人的思想不應該被欲望遮住眼睛,人生的滋味,真正的口味是平淡,在粗茶淡飯中體會平淡的美妙,在精神生活中的到極大地滿足,真切的享受人生。
《菜根譚》讀后感集合2
好久沒有寫了,其實想寫的東西很多。還是太懶,最近的床頭書是《菜根譚》(明朝洪應明著),就談點讀后感,先聊這“欲擒故縱寬之自明”。
原文:事有急之不白者,寬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切之不從者,縱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頑。
其大概意思為:如果有事一下子搞不明白,先放一放,也許時間長了自然就明白了,千萬不要急,免得自己郁悶;如果有人不聽勸告、不服從教育,先讓他去,你不管他也許他自己倒理解了,不要過于煩人家免得產(chǎn)生逆反心理。(還有一種可能:自己是錯的。)
道理很簡單,我們都明白,可是我們做到了么?
要做到洪先賢所說的不急不切,需要一個條件,就是心態(tài)。所以有人說心態(tài)決定一切,不無道理。當然,良好的心態(tài)需要通過修身來達到。那么解決問題靠什么呢,就是時間。其實時間是萬能的,能解決人們許多的難題,一切的恩怨、紛爭無不隨著時間灰飛煙滅。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必要記住這個道理,合理處理生活中的一些難題,才能使人活得輕松、坦然。
小結(jié)一下,遇到矛盾難以短時間解決的,一、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改變一下自己的'心態(tài);二、問問自己真的有這么急么?不能馬上解決的后果是什么,真的后果有那么嚴重嗎?給自己一點時間,也給人家一點時間。
《菜根譚》讀后感集合3
關于這部書,有句非常有名的話叫做:“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蹦慵瓤梢岳斫鉃,只要肯吃苦,這世上沒有做不到的事情。也可以理解為,看過這部《菜根譚》,做任何事情都有所裨益。總之,這本書字字珠璣,講透了中國傳統(tǒng)修身養(yǎng)性、為人處世的方法。
“覺人之詐,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動于色。”,有儒家的智慧;“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有道家的仙風;“世態(tài)有炎涼,而我無嗔喜;世味有濃淡,而我無欣厭!,也有佛家的慈悲。而在讀到了這么多的道理之后,我們也應該明白,錘煉自我是一件很苦的事兒,然有可能也是讓人生柳暗花明的'轉(zhuǎn)機。
讀了《菜根譚》,讓我從中得到了許多的啟迪。作為一個教師,不但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精神,而且更加要立足自我的工作崗位“先學生之憂而憂,后學生之樂而樂”的工作熱忱;不但要有“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態(tài),更加要有“以修身自強”、“修辭立其誠”、“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的品格,作為一個平平凡凡的人要想不落后于這個時代,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漸的想法,而且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來不斷為自我充電、加油。
《菜根譚》讀后感集合4
佛家語有"象由心生,象隨心滅",當風來竹子就知風因緣遇合,風過去之后,緣盡又一切皆空。所以說"風過竹不留聲",假如竹聲繼續(xù)不停,那就是萬世因緣永不散,一切諸法之相永不空,如此天地宇宙雖大也容不下?梢娨磺兄T法全都是空象,也就是都會飄然而過毫不留痕跡;"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也是一個道理,這兩件事情使人看過以后有一種大覺和澈悟。也就是說萬事萬物不論是長是短是苦是樂,到頭來都是一場空。所以應當抱有隨遇而安的態(tài)度,事情來了就應該盡心去做,事情過去后,心象要立刻恢復到原來的虛空平靜,才能保持自己的本然真性于不失。
我從畢業(yè)參加工作至今已有十個年頭,從一開始的陌生到現(xiàn)在的熟悉,在自己本職工作的歷程中我也時刻用這句話來鞭策和提醒著自己,也在自己崗位變換的'過程中不斷領悟這段話的含義。
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偉大事業(yè),只要擺脫世俗的功名利祿,就能躋身于名流;工作也沒有什么訣竅,只要擯除外物的誘惑,便可以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了。做好工作必須先做好人,做人的態(tài)度決定做事的態(tài)度,如果我們沒有被名利所左右,專心致力于一項事業(yè),擺脫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遠,一切隨遇而安就好。
《菜根譚》讀后感集合5
讀這段話,讓我想起老師前幾天講的“慢藏誨盜”四個字,老師也曾經(jīng)說起越傲的人走的越慢。
其實傲慢的人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就連我自己在不經(jīng)意間也常從語言或行為上表現(xiàn)出來,只不過自己以前沒有察覺而不自知罷了!
之所以有傲慢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有一種仗恃,有的是仗著家里條件優(yōu)越,有的是仗著家里有錢,有的仗著自己頗具才華,有的是仗著容顏俏麗。
小的時候?qū)Υ烁杏X頗為敏感,最討厭頤指氣使的人,總是躲得遠遠的,不去招惹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經(jīng)驗的積累,自己的專業(yè)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尤其是近十年在一個崗位上工作,傲慢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的'加劇,逐漸就以自我為中心畫了一個圈,掌控的欲望起來越大,只要是圈里的事,都是我說了算,越來越聽不進別人的意見,總是帶著居高臨下的態(tài)勢,不知不覺中自己成了那個最討厭的人。
在一次接受專家評審時,我的一個學生因為沒有經(jīng)我審閱而擅自主張,使我大發(fā)雷霆,雖然他嘴上唯唯諾諾,但從他的眼神里可以讀出他的畏懼,那一刻我也似乎被觸動了一下。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又何必強迫別人聽自己的呢?
用傲慢的心去看人,人都不如已,用傲慢的心去做事,也不可能把事做得盡善盡美,傲慢只會讓自己備受煎熬。
放下傲慢的習氣,人才能回歸自然,人事物也才能越看越清晰。
《菜根譚》讀后感集合6
讀明人洪應明《菜根譚》,間有一語,道是“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xiàn),事去而心隨空!绷级喔锌。亦而想起與此類似之說的那出于泰戈爾手筆的'早已膾炙人口的名句“天空不曾留下鳥的痕跡,而我已飛過”。雖不一樣之說,然生異曲同工之妙?杀蓢@的是,歷覽古往今昔,能知曉其間要理者,怕是少之又少;而能以此力行者,恐更是寥寥無幾,屈指可數(shù)。豈不悲哉雖曰有范蠡、張良之徒,尚明激流勇退之術,明哲保身,得一世逍遙,千世瞻仰。然終鳳毛麟角,不足為佐耳。
俗語有云∶世世熙熙,皆為利來,世世攘攘,皆為利往。此字當頭,好不厲害!功名利祿,粟米錢財,紅顏妙玉,金錯瓊瑤,怎不氣魄!然終虛化迷幻耳,飄然之至,有甚圖哉可惜眾人何曉世里事外忙煞了腿,空攜皮囊卜錯了卦,枉拋心力走錯了路!利令智閽,好生在理!可惜了,可惜了。一身枯骨轉(zhuǎn)身休,不圖實至,卻求名歸,錯堪了這生計。有憾無憾笑看榮枯,靜觀生期,俯首思之,當如范張是耳。只恐學也不來,求也不得,怕只似那“蜀道之難”!老子有言“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生”。禍福相生,看似是福,卻也指不定禍生其間,貪求一世榮華,徒勞而已矣,真明智之舉恐多生禍端罷了。
故此,生還當如是∶來,就來得轟轟烈烈,走,就走得徹徹底底。不留下他一似的痕跡,無聲也還無影!
《菜根譚》讀后感集合7
抱樸守拙,涉世之道: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含義解釋:一個剛踏入社會的青年人閱歷雖然很短淺,但是所受各種社會不良習慣的感染也比較少;一個飽經(jīng)事故而閱歷很廣的人,各種惡習也隨著增加。所以一個有修養(yǎng)的君子,與其講究做事的圓滑,倒不如保持樸實的個性;與其事事小心謹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達一點才不會喪失純真的本性。
菜根譚讀后感:我讀這句話的時候,會想到工作中接觸到的人,比我年齡小的剛踏入社會的'、比我年齡大的飽經(jīng)世故的。常聽人們說年輕人像一張白紙,可塑性強;而有一定閱歷的人,就很難調(diào)教,只能由著他去了。
曾有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好像成熟了,脫去稚氣了,其實現(xiàn)在想來不過是世故了、被社會染雜了。這有點像馬哲,否定之否定,從職場新人、社會小白,變成白骨精、被社會大染缸染的花布,然后再啟動自凈功能,回歸本性,成為一個既能在社會上立足,與眾多人相處、周旋,又能不被名利所迷、保持初心的人。有點像外圓內(nèi)方的意思。
而如何才能啟動自凈功能呢?從我的體會來看,自凈功能來自對社會的諸多反省,簡單點說就是來自我們對社會生活的不適應、煩惱、挫折,與其與人爭利、得失都煩惱、成天累心,不如放下,做好本分事,簡單一點好。
《菜根譚》讀后感集合8
選擇《菜根譚》這本書作為本年度第5本書籍,為什么選擇這本書可能是與最近的心情及生活狀態(tài)有關。這段時間有期待、苦澀、淚水、更有珍惜當下,活在當下,選擇這本書也是為了安撫自己的內(nèi)心吧,就是想沉淀平復一下心情。
這本書基本上來說人生、遇人、做事、感恩等。全部都是處事方式及做人做事的道理,引用古人經(jīng)典事情來闡述和論證該觀點。這樣的人生大道理需要人去經(jīng)歷,光看書是不能深刻體會,反而容易使人感覺疲勞,乏味。這樣的書籍可以看看,拓寬知識面,或者建立價值觀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不能天天看這樣的書籍。就好比人天天吃山珍野味,也會吃膩的,只有偶爾品嘗一下才感覺那種香甜。讀后感所以,這本書我并沒有看完,有些書可以看完,有些看一半,這個根據(jù)自己閱讀的情況來看,經(jīng)歷了才會知道,雖然有感同身受這個詞,但是這也是一個安慰人的詞,任何人都不能去體會當事人的心情,也體會不到,同理心在這里不起作用,任何人對待同一事情會做出各種獨自的見解,每個人的觀點都是對的,對于他來說。
說到現(xiàn)在,突然就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這也是我看過的`書最短的讀后感把,不過還是有幫助的,我就是這么個人,我還是我,不管從基因的角度還是從人類的角度來說。
【《菜根譚》讀后感】相關文章:
菜根譚讀后感11-23
《菜根譚》讀后感12-05
《菜根譚》讀后感03-21
【通用】《菜根譚》讀后感11-15
(熱門)菜根譚讀后感11-28
菜根譚讀后感集合07-19
名著《菜根譚》讀后感范文06-10
《菜根譚》讀后感(精選15篇)03-19
《菜根譚》讀后感15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