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追風箏的人》讀后感范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追風箏的人》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對于這本書所寫的年月與歷史,由于年幼,我并不清晰,只知道是一個連年戰(zhàn)斗,布滿硝煙的地方,在我的意識里,那里的戰(zhàn)斗的,所以根本不會想到那里也是一個春暖花開,羊肉串飄香,孩子們可以無憂無慮追風箏的地方。
而在這本書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阿米爾與哈桑之間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假如說他們是伴侶,那為什么當哈桑被一些年齡大的孩子時,阿米爾不挺身而出,卻緘默和躲避?假如說他們是主仆之間的忠誠之情,那阿米爾為什么要在十幾年后再次踏上這個布滿戰(zhàn)火的土地上來救贖呢?
從這本書里,我觀察對種種和毫不諱言,用一種寬廣的悲憫承載了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人們的全部歡樂和哀痛。沒有由于對故土的愛而回避了阿富汗的種種不公和鄙陋,卻也沒有刻意,只是去還原并且理解在這種下每個人的選擇,他們的恐驚,他們的歡樂。阿米爾和哈桑之間的友情從箏開頭,許多年后,能讓阿米爾記憶猶新的依舊是和哈桑追著風箏穿越城市的大街小巷,在追風箏的過程中,看清這個城市的方方面面。盡管小說的敘述猶如流水一般,將故事的進展情節(jié)緩緩綻開,但內心確猶如奔騰的潮水,想卷席一切不的現(xiàn)象和人性的正反兩面。一冷一熱,使得整本小說有了正常的體溫,甚至能讓人聽到書頁里的血脈的流淌和心跳,最終都沖破的身軀和思想,變成寬廣的河流,沉靜而包涵。可能就我目前的生活狀況,是不能體會寫這本小說的初衷。但我能從作品中體會他作為仆人和仆人之間的尊卑,作為貴族與賤民的隔閡,作為伴侶和兄弟的真情,以及對歷史和現(xiàn)無法轉變的種種無奈卻又想要傾訴的一種。 《追風箏的人》將兩個不同人生的人放在歷史的宏大背景下,運用生動而細膩的刻畫,洞見人生和人性的簡單,不得不說,這些是吸引我連續(xù)讀完它的一個理由。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追風箏的人》的經典語錄03-08
追風箏的人經典語錄12-30
追故鄉(xiāng)的人讀后感04-03
《追夢的人》讀后感03-14
高一學生的追風箏的人讀后感范文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高中生12-13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02-12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11-16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11-21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和平時教學 《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體會04-23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作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