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漫水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漫水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漫水》是我20xx年10月買的,我在毛澤東文學院第19期作家班上聽完王躍文老師講的課之后,就買了兩本王躍文老師的書來讀,其中一本就是《漫水》。
我之前只讀過王躍文老師的小說《國畫》,那是一本官場小說。我印象中王躍文老師似乎只寫官場小說,后來才知道王躍文老師還寫過好幾本長篇小說,可我都沒有讀過。
我自從20xx年做了兒童圖書編輯之后,就專注于讀兒童書籍,很少讀成人書籍了。這兩年不做編輯了,主要讀一些小說和散文。
《漫水》這部小說,得了魯迅文學獎,我確實是慕名買的。我首先以為是一部長篇小說,開始看的時候,感覺節(jié)奏很慢,好像是用慢悠悠的敘事節(jié)奏寫農(nóng)村老年人生活的慢時光。
小說先寫漫水村子里一棟大木屋做工之精巧,手藝之精湛,令人驚嘆,然后才寫到這木屋的主人余公公。
再慢悠悠地寫余公公的本事,余公公是木匠、瓦匠,還是畫兒匠,這么能干的工匠我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以至于我覺得這部小說虛構(gòu)得有點夸張了。
不過,我又想以前農(nóng)村的工匠都是聰明人才能學的,確實比現(xiàn)在的工匠能干很多,有些老工匠多才多能,也是有可能的。
只是現(xiàn)在農(nóng)村的聰明人,不是讀書考大學離開了農(nóng)村,就是到城市里打工掙錢了,留在農(nóng)村老老實實做工匠的人也不多了。
余公公是那種極其聰明能干的老工匠,兒女也都是聰明人。現(xiàn)在農(nóng)村的聰明人大都讀書離開農(nóng)村了,余公公的兒女太會讀書了,也太有出息了,一個兒子在美國,一個兒子在德國,一個女兒在香港。
一般來說,兒女太有出息了,都會像高飛的大雁一樣,飛得離父母遠遠的,過年過節(jié)都不回家,留在老家的父母雖然臉上很有面子,可是徒有虛名,日子卻過得很孤單。
余公公的老婆去世了,只留下余公公孤單一人在農(nóng)村住著大木屋過日子,他自己種花種菜,自己做飯,自己給自己割老屋。
可是余公公自己割的老屋還沒用上,隔壁的同房兄弟有慧去世了,就給有慧用了。這種事情在農(nóng)村倒不奇怪。
小說像是在拉家常一樣,不緊不慢地敘述著余公公家和慧娘娘家兩家之間牽扯不扯的故事;勰锬锛业狞S狗是余公公家的黑狗生的,黑狗一叫,黃狗就去咬人,余公公和慧娘娘就爭著要賠償被咬傷的外鄉(xiāng)人。
小說在自然而然的敘述中加入了倒述,交代了有余和有慧兄弟年輕時候的故事,有余聰明能干又勤快,結(jié)婚成家生了兩個兒子,而有慧又懶又不聰明,偏偏運氣好,有一個聰明漂亮的婆娘跟著上門來。
慧娘娘聰明、漂亮,識字、懂大體,只是命苦,淪落風塵,在無家可歸的時候,才跟著有慧回來,做了他的婆娘。有慧對慧娘娘也不錯,只是他自知愚笨,不理解慧娘娘的心思。
慧娘娘聰明而善良,識文斷字,這在當時的農(nóng)村女人中是絕無僅有的。而慧娘娘的聰明在農(nóng)村也招來嫉妒,她只能掩蓋自己的聰明才干,安靜地守著自己的家過日子。
慧娘娘因為聰明有文化,年輕時是漫水村的赤腳醫(yī)生,會接生毛毛,還會給死去的人妝尸?上Щ勰锬镫m然聰明,老公有慧卻蠢,只生了一個獨生兒子強坨,強坨卻不太聰明,日子也過得不太好,老婆跑了,兩個孫子也早早輟學出去打工了。
村里人欺負慧娘娘是外地人,可慧娘娘卻是一如既往地善良待人,懷著與人為善的熱情處理著一切復雜的人際關(guān)系;勰锬镞能以德報怨,幫助曾經(jīng)傷害過自己的蹲點干部。
余公公聰明能干,而且處處維護著慧娘娘,雖然有些風言風語,但他們依然各自過自己的日子,依然恪守著各自的道德原則,不曾越雷池一步。
我總覺得余公公和慧娘娘都是極聰明的人,才是最搭配的一對,他們最后應該沖破世俗觀念的束縛,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墒撬麄儽揉彾恿嗄,互相了解,互相幫助,卻只是“發(fā)乎情而止乎禮”。
我以為余公公和慧娘娘會發(fā)生一些感情故事,可看到最后,余公公和慧娘娘之間的故事僅僅就是互相欣賞和互相關(guān)心,他們的感情表現(xiàn)得還那么克制。
比如年輕時的有余會吹笛子,而吹笛子時,慧娘娘會不由自主地打拍子。當有慧充滿醋意地向有余提起這事時,有余為了避免嫌疑,再也不吹笛子了。只是在老年時,才又吹起來了。
即使是余娘娘和慧公公分別過世后,他們之間的交往也是那么平淡而自然,也只有鄰里之間的互相關(guān)心和互相幫助,該客氣的時候客氣,該幫忙的時候幫忙。有些話,不能說;有些事,不能做;有些情,到死都只能留在心里。
我出生在農(nóng)村,對于農(nóng)村的很多風俗習慣有些了解。我覺得余公公和慧娘娘之間的故事,既復雜又簡單,他們只不過是都遵循著農(nóng)村的習俗過日子,該做什么或不該做什么,都遵循著約定俗成的習慣。
我覺得鄉(xiāng)村的風俗有些純樸而自然,讀這部小說的時候,感覺很親切。作者王躍文老師寫的是湖南溆浦農(nóng)村的一些風俗,雖然有些說法不同,但大體的風俗是差不多的,比如割老屋、做壽衣、抬龍頭杠,我看著這些熟悉的場景,就想起了我的家鄉(xiāng),也沉浸在那些曾經(jīng)歷過的場景中。
《漫水》這部小說,沒有特別強烈的故事沖突,也沒有大奸大惡之人,只有普通而平凡的故事。在安靜而舒緩的敘事節(jié)奏中,小說表現(xiàn)了那種不可言說的純樸深情。我對余公公和慧娘娘充滿了敬意,對這份克制的深情充滿了同情,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深情。
【漫水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顧漫經(jīng)典語錄11-16
顧漫小說中的經(jīng)典語句140句03-17
《教育漫活》讀書心得06-22
《水》教案03-31
水孩子讀后感03-15
《水孩子》讀后感12-13
《水孩子》讀后感范文05-18
水孩子讀后感范文06-26
《水知道答案》讀后感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