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我不想成為任何人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不想成為任何人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是一個關(guān)于智能機器人獲得人性的故事,它以女科學家瑞秋死后留下的機器人預設(shè)程序為線索,隨著機器人跟瑞秋家人的不斷磨合互動,讓雙方對自己、對彼此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故事的記錄方式主要是幾位主人公自述經(jīng)歷和想法。點點滴滴的還原了瑞秋在世時做出的種種努力和后續(xù)安排。她明明知道自己時間有限,但還是拼命工作,沒有多余時間陪伴家人,但她通過機器人安排了家人后續(xù)的生活。通過不同的場景解鎖她的即時提示或提前錄好的資料。以此來繼續(xù)陪伴家人,給他們安慰和驚喜。
比較有意思的是機器人對人生的理解,它覺得自己可以主動做些決定,可以通過與人互動獲得被愛的感覺,通過觀看美景獲得愉悅感。這里通過把它自己與老年癡呆癥患者的奶奶做對比,來探索“人”的核心特點。但這個題材太大了,對它的討論書籍何止千千萬萬,但仍然沒有人能把它說的透徹明了。人的靈魂受限于肉體,有天量深層次的內(nèi)在運行基礎(chǔ),就像人算不清楚自己受到了多少事物的引力一樣。下面有地球,天上有各種恒星與行星,身邊還有數(shù)以萬計的房屋樹木。平常根本就感受不到它們的引力,完全不影響生活,但如果想探究它們的作用,將深陷其中,無法得出結(jié)果。
關(guān)于靈魂的討論,我最喜歡的是日本動畫片“攻殼機動隊”,人腦加機器人身體的結(jié)合體對抗生存于網(wǎng)絡(luò)空間的靈魂的故事,里面有更多關(guān)于靈魂的討論,它應(yīng)該是以基于因果關(guān)系的固定形式為基礎(chǔ),在它之上又發(fā)展出超越因果的感受力,抽象能力和想象力(愛恨情仇這些感受機器人應(yīng)該是無法理解的)。
回到本書,我不想成為任何人正是i-瑞秋自主做出的選擇,雖然她的幾乎所有經(jīng)歷和感觸都來源于瑞秋,但她仍不愿意繼續(xù)瑞秋的生活,主動要求重置程序,更換面容。只有最后展覽館的一次偶遇暗示i瑞秋沒有徹底死去,才給人留下了一絲快慰。
【我不想成為任何人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我不想的作文05-15
我不想作文04-03
我不想長大04-28
《我不想不想長大》讀后感03-16
我不想不想長大讀后感03-16
不想長大的我作文02-23
其實我不想作文04-02
我不想不想長大讀后感精選15篇04-14
我不想不想長大讀后感15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