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被逼上梁山的豺》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被逼上梁山的豺》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被逼上梁山的豺》讀后感1
讀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總能有一種峰回路轉的感覺。他的小說能把你帶入到我們平常知之甚少的動物們的內心世界,寓意深刻?梢钥闯鲎髡咄ㄟ^描寫動物,對丑陋的鞭撻和諷刺,而對真善美則大肆渲染。《被逼上梁山的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失去的母親的幼豺,被作者帶回去養(yǎng)大,把她訓練的像狗一樣。她和主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然而因為她有一個大的尾巴,寨子里的人們不接受她,鄙視她,虐待她。她想和狗們呆在一起,卻遭到狗們的`攻擊。這只豺認為是自己的尾巴惹的禍,于是乘作者鍘草時,把尾巴伸進了鍘刀,切掉了自己的大而美的尾巴。這只豺天真的認為自己沒有了使別人感到另類的尾巴,便能做一條真正的狗了。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她的遭遇變得更加艱難。最后她在徹底無望的情況下跑進來深山,做了豺狼的頭領,并對村寨的家畜進行報復式的攻擊,使村子的人們損失慘重。
讀這篇故事使我想起了魯迅筆下的祥林嫂。這只豺的遭遇跟祥林嫂幾乎完全一樣,所不同的是祥林嫂成為了封建禮教的犧牲品,而這只豺則在人和狗對她拋棄和攻擊的情況下,做回了自己,樹立了真正的豺狼的尊嚴。
整個文章充滿了情與愛。憎愛分明。這只豺在即將餓死的情況下,被作者帶回家,把她養(yǎng)大。她也知道知恩圖報,“它會撲進我的懷里熱烈地舔我的臉頰,他會像狗似的發(fā)出輕吠或咆哮,它會用平靜的眼光看著在它身邊刨食的肥胖的母雞,它會按我的指令把正在山坡上吃草的羊群吆喝回來,它會鉆進茂密的草窠把我射落的斑鳩撿回來,它會在我做家務活的時候耐心地在門口蹲兩個小時,使我不好意思不帶他到野外散步!痹诒槐茻o奈,逃到森林里做了一個豺狼的頭領后,對村子里的家禽家畜進行大肆報復式的掠殺,“寨子里幾乎所有的人家的家禽畜牧都遭受過豺群的攻擊,唯獨我養(yǎng)的兩只豬和一窩雞,整天放在外面,卻毫發(fā)未損,”甚至作者用尿液標記以后,“那群豺再也沒有找過曼廣弄寨的麻煩!
記得魯迅先生曾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边@篇《被逼上梁山的豺》讓你深深的體會到這句話的重要性!一個國家也何嘗不是如此。清政府對外國列強百依百順,卻慘遭割地賠款,F(xiàn)如今我中華民族如一條騰飛的巨龍,看誰還敢覬覦我半寸國土?
《被逼上梁山的豺》讀后感2
什么動物都是有感情的,而最有感情的豺也不例外,他也會守在主人的一邊。
豺的樣子很想狗,只是尾巴毛松松的,長長的,拖到了地下,因此,人們分辨狗和豺都是看尾巴,文中講了作者和豺的故事。
一天,作者和往常一樣上山,嘴里還吃著雞腿,走了一會,看見一只小豺在樹的旁邊,于是就把他抱到家來,作者想把他訓練成一只獵狗,于是就給他搭了一個狗窩,并給它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汪汪,狗食吃熟食的,所以,為了奠定他的狗性,我從不讓她吃熟食,收斂了野獸的野性,和其他的家禽和平共處,我讓汪汪整天和牛呀,羊呀,雞呀,鴨呀廝混在一起,以抹滅它殘暴的性格。時間長了,汪汪甚至學會了像狗一樣的叫。
十個月后,汪汪成了一條非常漂亮的母豺。很活潑,泛著青春的濕潤。他會幫忙照看羊群,把我打落的斑鳩撿回來他還會在我做家務的時候在門口蹲兩個小時。慢慢的,我感到汪汪成了一條非常合格的獵狗,除了尾巴,他各方面已經(jīng)和獵狗沒什么兩樣了。
村子里誰也不相信汪汪被我訓練成一條獵狗,誰見了都用土塊砸他,用腳踢,用棍子轟,在狗群里,汪汪的遭遇就更慘了,所有的.狗見了汪汪就去咬,有一天,如果我去晚了,汪汪就要變成一條無尾狗了。那天,我在院子里割牛草,鋒利的刀把長長的稻子割成一寸長的草料,汪汪叫了一聲,我想后看了一下,沒什么,只聽咔嚓一聲,把它的尾巴弄斷了,他以為這樣就可以和狗玩了,可是狗還是發(fā)現(xiàn)了他是一只豺,他只有到別處玩,他看見兩個人和兩個狗再追黃鼠狼,就一起去了,沒想到他們看到汪汪就不追了,反倒打起汪汪了,用土塊砸他,剛好砸到了汪汪的尾根上對汪汪來說這根本不算什么的,可它朝天大叫了一聲,就跑走了,怎么叫都叫不回。
后來,村子里發(fā)生了豺災,豺把村里的動物都吃掉了,最后才知道,領頭的是一只沒尾巴地豺。
原來豺也有情有義,他始終沒忘作者養(yǎng)他的恩情。
《被逼上梁山的豺》讀后感3
沈石溪的《逼上梁山的豺》真有趣。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主人公在野外收養(yǎng)了一只喪母的豺,把它帶回家訓練,使它成了地地道道的獵犬,主人給它取名叫汪汪?墒牵驗樗菞l不能像狗一樣靈活擺動的火紅的大尾巴,她總被當?shù)卮迕裢贄,驅趕,被狗群撕咬,追趕。
她知道她那條尾巴不招人喜歡,總在想辦法要除了尾巴。有一天,主人公在院子里除草,汪汪便故意讓主人“不小心”把它的尾巴鍘斷了。半個月傷好了后,它第一次出門,激動得顫抖了起來——終于要成為一條人見人愛的好狗了!人們不會再驅趕它了!狗群不會再排斥它了!
它看到一群狗在搶骨頭,叫了一聲,屁股對著他們不停的扭動,狗們卻仍不接納它,還是跟原來一樣都沖過去咬它。它畏畏縮縮的走到獵人面前,祈求得到可憐的一點友情,可人們依然厭惡驅趕它,不理睬它,絕望之下,豺的本性爆發(fā)了,嘶吼一聲,便頭也不回的跑進深山野林,主人公找了三天也找不到。
三個月后,村里爆發(fā)了豺災,幾乎所有的家禽都受到過豺群的攻擊。村長發(fā)現(xiàn)領頭的豺沒有尾巴,它就是汪汪!在主人公的幫助下,找到汪汪,主人對著汪汪說著怎么找它的,又是如何傷心的,說到動情之處,主人還流下了淚水,不知道是豺聽懂了還是大家驅趕的作用,那群豺再沒找過村子的麻煩。
豺并非無情之物,我想,她對主人公充滿感激,用實際行動回報了他,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赐陼,我馬上想到如今社會上當某些人做錯事時,他們愿意改正,愿意重新做人,我們也應該接納他,原諒他。人不能急于下定義,不是所有豺都是惡豺,不是所有犯了罪的人都是惡人,這也需要社會引起關注,不能因為有犯罪的.前科,就把那些愿意融入社會的人拒之門外吧?如果那樣的話,我們不是比那些犯罪的人更可惡嗎?
做人要寬容,你的一次認可,可以給他人帶來無限力量和希望。你覺得呢?
《被逼上梁山的豺》讀后感4
大家都認為:豺從不傷害我們人類,但盡管如此,人們對豺仍無一點好感。大家都覺得,豺狼惡性當?shù),似乎不近人情,是十惡不赦的代名詞。但你們可曾想過,人類為了生存,屠殺過多少生靈,這些人由于豺狼有什么區(qū)別呢?最近,我看了一本書《第七條獵狗》———逼上梁山的豺,才讓我明白,豺心并不像人們說的那樣摸不透,那么遙不可及,有的豺還是很有良心的,就像故事中的主人公汪汪一樣,會知恩圖報,不像有些人,明明投了人胎,卻沒有一絲人性!
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山寨離得獵戶家。有一天,他上山狩獵,看見了一只還在哺乳期,卻已失去了母豺保護的豺崽子,就把她抱回了家,想把它培養(yǎng)成一條標準的獵狗。很快,他就習慣了狗的生活,十個月后,它出落成一條漂亮風騷的母豺,他有了個名字:汪汪,這個名字雖狗氣十足,但卻仍掩蓋不住它本是豺出身的`事實。豺體型比一般的獵狗大得多,尾巴尤其顯出。因為它有條明顯的豺尾,,所以常常被辱罵,就連狗都不愿意與他結伴,甚至還一起撲咬汪汪。直到一次“機會”讓它“甩”掉了大尾巴,他本以為從此就可以脫胎換骨了,可沒想到,事與愿違,仍沒人愿意接受他,狗見到它還是一如既往上前撲咬。它實在忍無可忍了,于是重返山林,帶著豺群來寨子里“大掃蕩”,可唯獨養(yǎng)過豺的人家沒有一只豺光臨。一天,大家知道領頭的豺就是那只斷尾豺,于是紛紛請他喝酒吃飯,請他留下自己的味道。說來也奇怪,打那以后,再也沒有豺來過。
這個故事是真實的,看了這個故事后,我也改變了對豺的看法,讓我明白了豺其實是一種具有人性的動物,他知道什么是恩情,就說汪汪吧,知道主人對它好,明白要不是它主人,他恐怕早已命喪黃泉了,養(yǎng)育之恩無以為報。他還記得住人的味道,也只有這個味道可以讓讓懷念,留戀。豺會分辨好壞,面對壞人,傷害自己的人絕不手軟,因為之前寨子里的人都討厭他,欺負它,所以它回來報復了。豺其實跟我們人類一樣,喜歡聽好話;懂得報恩;但對自己有害的人,就像人類口中常說的:對自己有威脅的人,一律不手軟,F(xiàn)實生活中也一樣,有壞人,也有好人,差別就在你用什么眼光去看待他,用什么態(tài)度去看待他,用什么心去看待他!
【《被逼上梁山的豺》讀后感】相關文章:
《紅豺》讀后感10-06
《紅豺》讀后感10-08
紅豺讀后感10-08
紅豺讀后感02-23
《紅豺》讀后感03-10
刀疤豺母讀后感03-31
《紅豺》讀后感范文04-26
《混血豺王》讀后感04-30
混血豺王的讀后感10-06
混血豺王讀后感02-22